人民網成都8月2日電 郭書記,你好!伴著第一書記使命工作階段性結束,您將離別馬衝口社區黨委及社區居委會工作……您對工作無私奉獻、勇挑重擔、敢於拼博、積極進取,您對居民視為父母,全力服務,甘做兒女的孝道與付出,您對我本人及家人的關懷、幫助,道不完的事例,說不盡的閃點,在我腦海裡歷歷猶新……」這是自貢市大安區馬衝口社區居民王德高在郭洪離任社區第一書記時發來的一條簡訊。
兩年的基層社區工作,讓郭洪始終在第一書記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抓基層黨建、摸社情民意、解居民困難,她的付出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更得到了社區居民們的稱讚。
建章立制
讓惠民政策「廣而告之」
2017年,郭洪從市中醫醫院來到馬衝口社區任第一書記。從「白衣天使」到基層幹部,角色的轉換並未影響到她對工作的熱情,到任後的郭洪立即元氣滿滿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馬衝口社區處於棚戶區改造範圍,涉及面廣,外遷、流動居民多。各項政策法規和相關信息如何及時準確地傳達給社區居民們?這是郭洪到任後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政策宣傳先行,宣傳工作無小事。」郭洪深知,如果信息不對稱或滯後,會讓社區與居民之間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對於社區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障礙。
郭洪迅速建立完善了宣傳工作機制,組建了社區黨委、組代表、志願者隊伍三級宣傳體系。通過口頭、黨務公開欄、院壩會、展板等,多形式、多渠道將黨和政府的政策準確而及時地向社區群眾「廣而告之」,這對社區後期工作的開展鋪平了道路。
同時,郭洪還通過社區內部管理機制整改,提升了社區幹部依法辦事能力,規範了社區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與落實,健全服務體系,優化便民機制,探索社區治理微腐敗試點,實現服務群眾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區。
小事做起
為居民排憂解難
去年11月30日,在社區組織志願者入戶走訪時,居民遊新萍反映,所住焊條廠居民樓五樓房屋漏水已數月,已經嚴重影響了樓下二、三、四樓住戶,她多次與五樓戶主交涉無果,但顧忌鄰裡關係,問題便一拖再拖。
郭洪帶領志願者趕到現場查看,發現五樓住戶漏水情況時間不短,四樓住戶門廳已成「水簾洞」,三樓、二樓住戶也都遭了殃。郭洪隨即召集二至四樓居民收集意見,耐心做好解釋安撫工作,並通過與五樓住戶聯繫,要求儘快處理。
在郭洪的協調下,當天下午,五樓住戶開始著手進行修補。在隨後的兩次回訪中,漏水問題已經得到徹底解決,住戶們對於社區迅速而及時解決問題是交口稱讚。
馬衝口社區總戶數3220戶,因棚改原因實際居住1268戶,而這1268戶居民,郭洪是每一戶都沒落下,逐一進行了入戶走訪。
走訪中,郭洪不僅廣泛開展創文、創衛等宣傳,還積極收集整理群眾反映的各項問題57項,解決急難問題近40項。
郭洪一直推行從小事做起,將服務居民落實到細微處。兩年來,她及時協調處理危樹、馬蜂窩等隱患10餘處,調解鄰裡糾紛10餘次,組織義診、送醫送藥、完成微心願等便民服務數十餘次,被群眾稱為「貼心的郭書記」。
在郭洪的倡導和推動下,社區調控了服務流程,改建了服務環節,施行首問負責制,設置了諮詢臺,並指派專人負責,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只為居民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不斷提高居民社區幸福感。
網格管理
創文創衛深入人心
作為棚改區的馬衝口社區,環境衛生管理難度大,牛皮癬、衛生死角、菜市場都是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郭洪將黨建與社區中心工作相結合,實行「三網並舉」無縫隙網格化治理,將轄區劃分大小網格30個,建立巡邏隊伍,組織黨員和志願者隊伍,開展牛皮癬專項整治,社區環境衛生整治,菜市場專項整治等創衛工作。
另外,充分利用LED、宣傳欄、小標語、橫幅等形式廣泛創文宣傳,通過文藝演出、入戶宣傳、召開院壩會、學校講堂等豐富多彩的方式,將「樹文明新風,創衛生社區,建生態城市!」的理念廣泛傳播,深入人心。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兩年已經期滿。回望這兩年,郭洪忙碌而充實,工作中真抓實幹,服務居民真心實意,她用實際行動贏得居民的心,也踐行了自己平凡而美麗的夢想。(劉捷 卜一珊)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