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很多寧波人,都覺得寧波作為一個非旅遊城市,好像都沒有什麼特產,每次來客人,也只能想得到要送海鮮,如果客人不喜歡海鮮,就想不出來有什麼可送的了,其實寧波也是有很多特產的哦!小編這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以後對外不要覺得咱寧波除了海鮮就沒有別的啦。
1. 寧波湯圓
中國的湯圓起源於寧波,據考證始於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用當地盛產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豬板油剔筋、膜,切末斬碎,放盆中加白糖,芝麻粉拌勻揉透,搓成豬油芝麻餡心小圓子。水磨粉加水拌和揉搓成光潔粉團,捏成酒盅形,放入餡心,收口搓圓成湯糰。鍋內清水燒沸,放入湯糰煮三分鐘後,待湯糰浮起時加入少量涼水,並用勺推動以防黏鍋。再稍煮片刻,待餡心成熟,湯糰表皮呈玉色,有光澤時,即連湯舀入碗中,加入白糖,撒上桂花即成。
2. 奉化水蜜桃
據史料記載,奉化栽桃已有2000多年歷史,水蜜桃已經成為奉化區的傳統名果,也是中國四大傳統名優桃之一。1980年農業出版社出版的《落葉果林分類學》一書,稱奉化水蜜桃是「我國水蜜桃中最有名的品種」;國內外桃子專家也一致評價「奉化水蜜桃品質為全國之最,堪稱中國第一桃」。
自1996年奉化區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聯合命名為「中國水蜜桃之鄉」以來,奉化水蜜桃產業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成為奉化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3. 寧海白枇杷花茶
寧海白枇杷花茶是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的特產。寧海白枇杷花茶原料品質上乘,每一百斤鮮花蕾僅生產一斤極品花茶。茶湯金黃明亮、口感醇爽略帶清香草藥味,是一種極其尊貴藥食同源的保健養生極品。寧海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中華名果——「寧海白」。
白枇杷花與普通枇杷花相比,具有更優的品質與天然有效成分,是一種珍貴植物資源。依託寧海縣白枇杷基地的自然優勢,近年來,寧海縣一批企業加緊了白枇杷花茶飲品的開發研究,寧波美棲飲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美棲」2004年投身白枇杷產業,在寧海建立了2000餘畝的白枇杷基地,一舉成為白枇杷產業企業龍頭。2009年「美棲」依託白枇杷基地優越資源,聯合寧波農科院等權威機構,開發相關產品,高調進入天然飲品市場。非常適合送禮。
4. 溪口千層餅
溪口千層餅,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千層餅具有香、脆、酥、食而不厭的特點,頗受人們喜愛。此餅雖僅4—5釐米見方,約2釐米之厚,卻內有27層,「千層餅」之名由此而來。 千層餅是清人王毛龍從光緒四年(1878年)開始製作的,已有100多年歷史。
它採用麵粉糅合芋艿粉,加入白糖、精鹽、素油、芝麻仁、海苔等,擀出薄片,再摺疊起來,切為一寸見方的小塊,經黃泥制就的專用圓爐烘烤而成。嚼一口,酥鬆脆爽齒留芳,甜鹹口味多樣,被評為浙江奉化的三大特產之一。
2004年09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溪口千層餅」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5. 慈城年糕
慈城年糕是浙江地區著名傳統小吃。它已有數百年生產歷史,以選料講究,精工製作著稱,它用優質晚粳米洗淨後,用水浸泡3—4天或一周,用水磨成粉,壓去水分至不幹不溼之恰到好處,粉碎後置蒸籠中猛火蒸透,或舂或軋成大小均勻的條狀年糕。
6. 奉化芋艿頭
化芋艿頭,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據《奉化縣誌》記載,芋艿頭在宋代已有種植,已有700餘年歷史。明清時期,蕭王廟境內前葛一帶已廣為種植,以後擴大到剡江沿岸的牌亭、羅村、同山岙、石橋等村。1996年,蕭王廟被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中國農學會、《中國特產報》聯合命名為「中國芋艿頭之鄉」。
奉化芋艿頭是奉化,也是寧波的傳統名特優無公害農產品,形如球型,外表棕黃,頂端粉紅色,單個重1千克以上,個大皮薄,肉粉無筋,糯滑可口,既是蔬菜,又是糧食,「可烘蒸、生烤、熱炒、白切、做糊、燒湯、煮凍,若烘蒸,其香撲鼻;若煮湯燒羹,雙滑似銀耳,糯如湯糰。」不但食味佳,而且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 2004年09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奉化芋艿頭」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7. 寧波臭冬瓜
臭冬瓜是浙江寧波的地方傳統風味名菜。它風味獨特,奇香味美,健脾開胃,老少鹹宜。所謂臭冬瓜,其實只不過是用冬瓜切塊,煮熟後涼透,再撒上細鹽、麻油等作料。吃法無甚奇特,但有愛吃辣的,撒辣椒粉極解饞。熱天時吃,大有解暑、通氣、開胃的功效。
8. 寧波蟹糊
選冬至前後梭子蟹,此時蟹體質豐滿,營養豐富,將蟹剝殼去汙後跺碎,只是需用大個頭的海蟹來做原料,且一般只取用蟹膏及蟹肉。上等的蟹糊當然是選用舟山當地俗稱蟹八兩的大個梭子蟹。但因為選用大海蟹花錢多,老寧波捨不得破費,普遍採用了另一種「磨製」法:選用從海塗上捕獲的廉價蟹,先將其放入一隻小缸內,任其亂鬨鬨地折騰數小時,吐盡蟹胃內的汙物,然後用細網格深底籃子盛裝至河塘、溪坑處入水,用竹帚刷洗去蟹身上的汙泥,逐只挖去蟹肚臍並對半拗斷,放入石臼內搗碎。之後,每一斤塗蟹撒入0.3斤食鹽以及數片剁成細末的老薑,拌勻後醃製十幾個小時磨製。享用這兩款壓飯榔頭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用筷子沾取少許「壓」飯,二是將蒸熟的蘿蔔、芋艿的切塊蘸其中一款來「壓」飯。
在寧波農家,在秋冬季一日三餐的飯菜製作中習慣「一鍋端」:架在柴草灶上燒煮的鐵鑊子裡,下層是大米、薯乾等飯食,「鑊槓」(竹片編的圓形格柵,擱放在倒圓錐面的鐵鑊子中上部)上是從自家田裡收穫的蘿蔔、芋艿等蔬菜,煮熟後,吃著香噴噴的飯食,蘿蔔、芋艿蘸著鹹中透著絲絲鮮甜的「蟹漿」與「蟹糊」做「壓飯榔頭」,讓人愜意滿心懷。
9. 寧波豆酥糖
寧波豆酥糖又稱三北豆酥糖是典型的寧式茶食,是浙江寧波地方傳統名特糕點之一,老小皆宜,名揚江浙地區和海外。每逢年末,寧波地區農村大都做年糕以備春節期間享用。寧波豆酥糖創始於清代,一直是寧波「三北」的名點。口感酥鬆,易溶化,無糖渣,不粘牙,有黃豆香味。
10. 寧波灰汁團
寧波著名民間小吃。雞蛋大小,扁圓狀,茶色,凍一樣半透明;掂在手裡水水的,顫悠悠的,像掂著件工藝品;吃起來清涼爽滑脆嫩,不粘牙,而且越冷越好吃,是夏天最好的解暑小吃。灰汁團是鄉村的美食,你只有在鄉間農家才吃得上原汁原味的灰汁團,原因或許就在稻草身上。灰汁團有鄉野特有的清芬味道,那是一種地道的鄉土味道,只有鄉下母親一雙粗糙而靈巧的手才做得出這樣的「至味」,城裡的小攤小販和飯店超市很難模仿。
我們寧波還是有很多特產美食的,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