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古村落日益殘破、凋敝。
在2000年,中國自然村總數為363萬個,到了2010年銳減為271萬個, 10年內減少90萬個,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
這些消失的村落有多少具有文化保護價值,則無人知曉。
傳統村落是鄉土文明留下的寶貴遺產,是活著的歷史,2020年,建業君鄰會「探索河南第四季——走進傳統村落」正式開啟,自啟幕以來,先後走進開封朱仙鎮、新鄉裡峪村、漯河裴城村,藉助君鄰家人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努力讓傳統村落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中。
繼前三站後,11月上旬,安陽城市睦鄰機構開啟了「探索河南——走進傳統村落」第四站——走進安陽林州市高家臺。
石板巖鎮高家臺村又叫畫家村,位於太行大峽谷石板巖鄉鎮南9公裡處,背靠青山,面向蒼溪,恬淡幽然的山村風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美術愛好者前來寫生,諸多藝術家、高校師生在此留下墨寶。
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楊明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君鄰會員裴哲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君鄰會會員黃建宇,與建業君鄰會一起走進八百裡太行山,用鏡頭去拍攝這座傳統村落最真實的面貌、記錄這片土地最獨特的民風民俗。
2020年11月24日下午,「山水之境 君鄰共啟」——《見山》中原首映禮於安陽萬達影城圓滿舉行。
安陽市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安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鄭象徵;安陽市文聯副主席,市書協副主席王志立出席本次首映禮。
建業君鄰會秘書長朱琳蒞臨活動現場,與百位君鄰家人聚焦傳統村落,領略高家臺獨特之美,以一部紀錄片《見山》喚醒更多人去保護、弘揚傳統村落文化。
活動伊始,建業君鄰會秘書長朱琳為大家作分享。從君鄰會「善己、同道、共享」的核心理念出發,朱琳回顧了君鄰會探索河南系列活動的實踐,闡釋君鄰會修持自我,關照他人、關愛社會的新君子文化,希望以分享、利他、感恩之心,聯動起彼此的力量。
每個君鄰家人都是一束光,不僅照亮彼此,更將能量輻射得更遠更廣。君鄰會也將朝著一個更具有公共責任感的平臺去發展演進。
丨建業君鄰會秘書長朱琳
林州市石板巖鎮黨建專職副書記郭強為現場嘉賓與君鄰家人詳細描述了石板巖鎮高家臺村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觀以及「畫家村」的由來與現狀,並向全體君鄰發出誠摯的參觀邀請,希望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丨林州市石板巖鎮黨建專職副書記郭強
本次紀錄片主創人員楊明學、裴哲峰、黃建宇與建業君鄰會秘書長朱琳共同為影片首映打板,開啟本次視覺盛宴。
丨影片首映打板
八百裡巍巍太行,風光無限,每座山的深處都有秘密和驚喜,高家臺建於高崖之上,隱於深山之中,依山而居,就地取材,與自然融為一體。
影片放映結束之後,現場嘉賓與君鄰家人意猶未盡,三位主創人員上臺依次為大家分享心路歷程。
傳統的東西在消失、民俗在消失、建築在消失,作為高家臺的一名教育工作者,黃建宇老師選擇用攝影記錄時代,記錄永遠的高家臺,永遠的石板房;
高家臺四季分明,每到秋天家家戶戶石板房頂之上曬滿柿子、山楂、玉米,這正是特色的民俗縮影之一,常年在這裡寫生的裴哲峰老師感受著鮮活的文化,尋找自己心中的藝術;
太行山高家臺一帶風景獨特,裸露的山體,肌理豐富,這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藝術,楊明學老師期望與現場君鄰共同保護這片淨土,保護傳統村落,留住鄉情,留住鄉愁。
山巒重疊,方圓之間,自由渾厚的天地與古今相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們耕耘著最初的願望,也孕育出新生的夢想。前不久,君鄰會發布了新君子計劃,提出了「分享、利他、感恩」的新君子之心,希望與君鄰會會員共同攜手多行公益善舉,走向公共。
建業君鄰會愛心公益部落自2018年創立以來,三年多來,共舉辦公益活動40餘場,籌集善款及物資共計10萬餘元,不斷對公益模式、公益行動進行探索與升級。
2018年9月
組織芒果義賣、籌集善款,建成第一座君鄰童書館,為孩子們送去知識的力量。
2018年11月
第一期公益研學,遠赴山區支教,為孩子拓展視野,種下夢想。
2019年8月
舉辦 「城市有你,才有光」建業君鄰公益月,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促進文明城市創建。
2019年8月10號
建業君鄰會公益部落走進消防大隊,向烈火英雄致敬!
2019年8月27日
第二期公益研學開展,與共青團安陽縣委共同搭建新的愛心幫扶平臺,扶貧、扶智、扶志,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助力!
2019年12月25日
安陽區域建業君鄰會會員捐建的第二座「君鄰童書館」在林州市東姚鎮東溝小學落成,為孩子們籌集了近千冊圖書和繪本。
活動現場,林州市東姚鎮東溝小學原校長代表全校師生,向建業君鄰會敬獻錦旗,並向社會各界發出關注山區兒童教育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