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中澳,18日王毅作出重要表態,同時,俄媒給澳大利亞提了個醒

2020-12-22 前沿時刻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澳大利亞就經常跟隨著美國的步伐做出種種不利於中澳關係的危險舉動。在最近這段時間,莫裡森政府的對華態度發生了多次反轉,澳大利亞也多次被推上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澳大利亞政府的種種舉動,也嚴重影響到了當前的中澳關係。

近日,王毅就中澳關係作出了重要表態。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0年12月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時回答了關於中國同澳大利亞關係的提問。

王毅表示,中澳都是亞太大家庭的一員,兩國有著長期交往,雙方各界保持著密切交流,中澳經濟高度互補,也給雙方都帶來了利益。中澳關係當前的困難局面,不是中方希望看到的。坦率地講,這兩年我們從澳方聽到太多負面的聲音,看到各種消極的舉動,這自然會影響兩國關係的氣氛,以及兩國各界開展合作交流的積極性。澳方應該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中國到底是澳方的威脅還是夥伴?如果澳方把中國視為威脅,中澳關係如何得以改善?如果澳方把中國作為夥伴,我們就有對話合作的基本前提。我們還是希望中澳關係能夠回到正常健康發展的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這段時間,俄羅斯媒體也給澳大利亞提了個醒。「今日俄羅斯」網站12月15日發布了一篇題為《與中國打交道時充當山姆大叔的哈巴狗,澳大利亞付出慘重代價》的文章稱,看起來,中國已經受夠了澳大利亞的兩面派和挑釁。北京已採取舉措抑制澳大利亞的一些主要商品,如葡萄酒、大麥、漁業和木材的對華貿易。

該文章指出,中國是澳最大出口市場,因此手握大量籌碼,且似乎在所有行業都派上用場。坎培拉的出口收入損失每年可能達數千億美元。時機再糟不過了——受到疫情、野火和對華貿易下滑的共同影響,澳經濟30年來首次陷入衰退。對於這種狀況,總理莫裡森深表擔憂。他稱這是「雙輸局面」。

文章強調,歐洲人在俄羅斯問題上的愚蠢自戕,與澳大利亞在中國問題上的自我破壞如出一轍。兩者都指向美國,都說明接受美國的過時冷戰陰謀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

相關焦點

  • 21日,地點北京,王毅會見歐盟27國駐華使節,當場作出重要表態
    就在近期,王毅外長會見歐盟27國駐華使節,當場作出重要表態。據新華社12月21日報導,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1日在北京集體會見歐盟及27個成員國駐華使節。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45周年,是中歐關係的大年。中歐關係克服疫情影響,取得重要進展。
  • 剛剛前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表態了
    前澳洲在華代表:無法轉向其他市場據英媒報導,前澳洲在華人士表示,最近幾年,澳大利亞與北美大國並駕齊驅,奉行的一些政策做法,是在違背自己的利益。他提醒,中澳兩國經濟互補性非常高,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將不會改變,除非願意接受生活水平的下降。
  • 王毅:希望澳大利亞認真思考中方到底是威脅還是夥伴
    2020年12月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時回答了關於中國同澳大利亞關係的提問。王毅表示,中澳都是亞太大家庭的一員,兩國有著長期交往,雙方各界保持著密切交流,中澳經濟高度互補,也給雙方都帶來了利益。中澳關係當前的困難局面,不是中方希望看到的。
  • 川普不再遮掩作出瘋狂決定,王毅與俄外長通電話,達成一致共識
    據海外網12月23日報導,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21日宣布制裁45家與軍方有合作的俄羅斯企業。22日,俄羅斯對此作出回應稱:這是美國政府對俄羅斯的又一次敵對之舉,恐造成美俄之間本就糟糕的關係進一步損害。此前一天,美國政府通知國會,將關閉美國駐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總領事館。
  • 中國的提問澳大利亞敢回答嗎?王毅一針見血,一句反問直戳要害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援引外交部網站的消息,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時回答了關於中國同澳大利亞關係的提問。 王毅表示,中澳都是亞太大家庭的一員,兩國有著長期交往,雙方各界保持著密切交流,中澳經濟高度互補,也給雙方都帶來了利益。
  • 中澳外長剛談完,澳總理就要搞南太島國投資基金「對抗中國」?
    2018年11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澳大利亞外長佩恩舉行第五輪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王未來 王逸】「中澳關係應當校準航向再起航」——11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澳大利亞外長佩恩舉行第五輪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並共同會見記者。這是澳外長近三年來首次訪問中國,被認為是兩國關係開始緩和的象徵。
  • 澳大利亞軟了,美國急了?|澳大利亞_時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澳|...
    文/李嘉歡【直新聞按】中澳「漫畫事件」持續引發關注。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他的目標是讓兩國「愉快共存」。儘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企圖讓自己燒起的這把火「冷」下來,但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仍在放大嗓門指責中國,法國、美國、英國等也為澳大利亞「站臺」。莫裡森為何在強硬要求中國道歉後態度又軟化?一部分西方國家為何此時置事實於不顧,力挺「澳大利亞」?中澳關係當下究竟糟糕到什麼程度?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為此採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寧團輝。
  • 英媒:中國參與的墨爾本港收購案獲批准 中澳關係或緩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英國廣播公司(BBC)9月19日報導稱,包括中國、澳大利亞的主權基金和其它一些國際財團參與的墨爾本港巨額收購案已達成協議,此舉或象徵著中澳關係緩和。墨爾本港是澳最大的貨櫃碼頭,年處理能力達250萬個貨櫃,約佔澳貨櫃貿易的36%。2014財年,墨爾本港稅前盈利2.07億澳元。
  • 澳對華挑釁付出慘重代價後,俄媒總結真是一針見血
    而這其中目前為止結局最慘的,莫過於兩個聯盟都加入了的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川普頒發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政策後,馬上積極響應,並將中澳貿易關係置於冰點,絲毫不考慮後果如何。對於澳大利亞的這種「自殘」行為,在全世界看來那是愚蠢的,當然除澳大利亞以外。
  • 中澳關係緊張,澳大利亞開始誇中國了: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
    澳總理態度突變,猛誇中國眾所周知,早前由於澳大利亞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一直跟隨美國與中國「唱反調」,此舉導致中澳關係越發緊張,中澳雙方的正常貿易往來也遭到嚴重挑戰。面對澳大利亞頻繁的挑釁,中國駐澳大使館近日將一份列有14項中澳爭議的中國政府官方文件發給了澳媒。一名中國官員在文件中明確告知澳方:如果你把中國當敵人,那中國就會變成敵人。另外據英國「衛報」報導稱,自5月份以來,中國商貿部長一直沒有接聽澳方的電話。
  • 搞壞中澳關係後:莫裡森,怕了?
    文 觀察者網 齊倩在搞壞中澳關係後,澳大利亞開始後怕了,唯恐本國煤炭出口遭受打擊。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環球時報》英文版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
  • 不再口頭警告,中國強硬反擊後,澳大利亞提出請求,中方立場堅定
    近期,澳大利亞一些政客頻頻在涉華議題上做出錯誤言行,導致中澳關係跌至低谷。眼看澳大利亞的出口經濟遭受重創後,這些澳政客開始踩「急剎車」了。善於「變臉」的澳總理莫裡森近日表示,他對中澳之間展開對話充滿期待。
  • 「中澳友誼樹」種植儀式在澳大利亞首都舉行
    新華社坎培拉11月18日電(記者白旭嶽東興)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與澳中友好協會首都地區分會主席卡羅爾·凱爾,18日在坎培拉市中心伯利·格裡芬湖畔的北京花園共同種下「中澳友誼樹」。成競業在種植儀式上表示,此次澳中友協提議種植友誼樹,表達了對維護和促進中澳民間友好的良好意願。澳中友協此次選海棠為友誼樹樹種,是因為這種樹生命力強,觀賞和實用價值都很高。「這些美好的寓意很符合我們對中澳關係的期許。」凱爾表示,這棵樹象徵著澳中兩國人民之間長期的友誼,「在現在這個時候,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 澳大利亞嚴重過線!還在對華潑髒水?12日,中國表態斬釘截鐵
    作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第一大旅遊收入來源國、第一大留學生來源國,中國對澳大利亞經濟繁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經濟上嚴重依賴中國的澳大利亞,近來卻對華「小動作」不斷。
  • 王毅訪日,表裡之間丨北京觀察
    文/辛澤銘今日晚間,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與日本首相菅義偉舉行了約20分鐘的會晤。「我們真誠歡迎您訪問日本。我們很高興恢復因新冠疫情而被暫停的日本和中國重要人員的往來。」從出發前,到會晤後,菅義偉及日本各界對王國委的到訪表示了高度期待及熱烈歡迎。而日本共同社也以《菅義偉稱穩定的日中關係十分重要》為題,向外界傳遞出日方處理對華關係的積極取態。
  • 蔡英文「表態」中澳關係,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醉酒」發文
    編輯:小馬今年來,中澳關係持續降溫,民進黨在中方限制澳大利亞紅酒的關頭放開對澳大利亞紅酒的進口,顯然是蔡英文授意。很明顯,在中澳對抗中,蔡英文作為中國的一位地區領導人,卻毅然站在了支持澳大利亞的一方,這無疑是為本就持續惡化的兩岸關係火上澆油,也讓不甚樂觀的中澳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除此之外,在近日頻頻登上各大社交媒體熱搜的「澳大利亞駐阿富汗士兵屠殺當地平民」事件中,臺灣部分政客似乎僅僅因為想要擺出和大陸對抗的姿態就站在了澳大利亞那邊,這引起了島內外輿論的普遍討論。
  • 王毅發聲,勸澳方想清楚
    中國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夥伴,同樣也是該國多種產品的重要消費市場。據海外網報導,2019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佔其總出口額的32.6%,中國是澳大利亞牛肉、黃金、精煉銅及合金等的主要出口地。《紐約時報》曾表示,沒有幾個國家像澳大利亞這樣從中國的經濟增長中獲得了如此之多的財富。
  • 澳媒打上煤炭船船員主意,中方巧妙回應破掉算計
    最近中澳之間的爭端已經成了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事件,澳媒故意挑選印度船員進行報導,無疑是又想拉上印度,以這樣標籤化的方式,"幫"中國樹敵,強賣澳大利亞煤炭。在文章中,澳媒極力渲染船員的"悲慘",在海上停留半年後,一名印度船員對澳媒說,自己被迫與在印度的妻子和5歲的兒子分開,他希望現在的情況趕快結束,並且這位船員還求助稱,請求澳媒幫助他們回家。
  • 萬萬沒想到,中澳官司打到世貿後,澳媒發現中國早一步把澳洲告了
    當地時間12月18日,澳大利亞針對商務部向原產自澳洲的大麥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將中國狀告到了世界貿易組織,請求世貿對中澳相關貿易爭端進行調查並作出裁決。然而令澳大利亞方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將官司打到世貿組織的兩天之後,澳大利亞媒體《雪梨先驅晨報》和《時代報》收到了一份「機密文件」。據澳媒在21日的報導,該文件顯示早在2019年,中國因澳大利亞對華為公司實施「歧視性市場準入禁令」,早一步將澳洲狀告到了世貿組織。
  • 外交部:澳大利亞應就監聽作出澄清和解釋
    據新華社電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4日在北京表示,中方已要求澳方對有關監聽活動作出澄清和解釋,兩國應共同維護中澳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  在當天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有報導稱,澳大利亞方面參與了美國的全球監聽活動。這是否會影響中澳自貿協定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