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糖色就是利用糖經過炒制過程中使食物呈現的一種顏色。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油,炒糖色時油的用量不能大,只是起到潤鍋的作用即可。另一種是清水,清水的用量應該跟白糖差不多,或者略少。 一般來說就是最後幾秒有點兒難掌握,其實就是火候難,早了糖沒融進油裡,顏色不夠,晚了就糊了,吃起來就苦了,多試幾次有經驗了就好了。下面把兩種具體方法歸類下:
油炒法: 1:將鍋燒熱,放入油起小火,油不要燒得太熱,放入白砂糖或綿糖,然後輕輕攪拌,看著糖都融化了以後,油麵上開始起泡了,顏色變棕紅色就可以了。
2:水炒法:將鍋燒熱,下入準備好的砂糖;倒入相當於糖份量的二分之一的清水,(或1:1的比例也行,沒有具體的量,水多了熬的時間久一些)用中火燒,邊燒變攪拌,直至白糖融化。注意觀察,糖水從大泡泡變成小泡泡,顏色變成淡黃色。再繼續熬製,待小泡泡開始變粘稠,顏色會變得更深最後顏色從深黃變成淺棕色,小泡泡又變回大泡泡,顏色明亮,呈棕紅色時就OK啦。不過相比於油炒糖色需要的時間較長,炒出來的糖色亮度也相對低一些。
注意事項: 1:最好是熱鍋涼油下糖 2.糖的種類,綿糖、碎冰糖、白砂糖都行,不過糖塊不要太大,最好是很小的碎塊。
3:糖不能太少,不然炒不起沫來,糖會沉在鍋底不起 4:炒糖色時,待糖化成糖液一定要加開水,不能加涼水熬製。
5:炒糖時最好用小火,家庭用的量一般都比較少,火太大不容易掌握。不過炒糖色的火候並不是一成不變,如糖會在鍋底糊而又確定糖夠的話,請在剛起沫時起鍋離火(或關火),待沫由大泡轉為小泡時立刻回火下料 6:最關鍵的是起沫後最後幾秒,準備好食材在所有糖完全起沫前一瞬間下鍋方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