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學百態│孩子交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機構轉戰更平價的英國市場

2020-09-05 錢江晚報

8月24日,部分市民戴口罩在英國伯明罕市中心行走。據新華社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俞任飛 姜贇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發展態勢,今年的留學趨勢有了變化。

開學季來臨,不少歐美高校或宣布延遲開學,或改為線上教學。一些高校還因疫情出現財政困難,被迫永久關閉。據報導,截至今年7月,僅美國已有33所大學宣布永久關閉,涉及中國留學生5690名。

上月,美國入境與海關執法局(ICE)又頒發了針對留學籤證的新規,各類籤證、考試和學校申請的延期、暫停,也讓不少家長和學生對出國求學的選擇更加審慎。

疫情下,留學生們究竟作何選擇,留學市場又出現了什麼新趨勢?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採訪了杭州的部分留學生和家長,以及業內人士的代表。

交著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

林怡 倫敦某知名高校留學生家長

3月初,留學生媽媽們的焦慮主要集中在如何讓孩子回國,現在討論最多的,則是要不要回去上課。

按原計劃,我女兒下個月本該在英國念大二。8月初,學校發來郵件,說已經做好了線下課程的充分準備,但信末表示,如果有困難不能來,可以理解。

我們一家人商量後決定,讓女兒繼續留在國內,上網課。這也是我周圍大多數家長的選擇。因為和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安全相比,學業可以排在後面。

最糾結的家長,孩子就讀於設計類、設計試驗性專業。因為這類專業要經常做實踐項目,上網課會帶來很多不便。群裡就有一位媽媽決定讓孩子休學一年,等情況好轉。

這樣的選擇有很多無奈。我們當初送女兒出國留學,不僅是讓她學習知識,還希望她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但現在只能交著高額的留學費,待在家裡上網課。

英國大學只需要3年時間,女兒從3月就已經回國,如果等到明年再回學校,那就意味著她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留在國內學習。沒有學習氛圍,缺乏教輔指導,英國和中國還有8個小時的時差,課程是在英國時間13:00~17:00,相當於北京時間21:00~1:00。家長都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

我周圍不少留學生媽媽還愁著房租。年初,孩子們紛紛回國,租的房子沒有退掉。本以為9月能回去,最多損失幾個月的租金,但現在情況依然沒有好轉,租金只能一直付著,每個月一兩萬就這樣白白流走了。我女兒還算聰明,回國之前把東西打包寄存,退了宿舍,「撿」回好幾萬人民幣。

當然,也有媽媽比較淡定,同意孩子繼續待在國外,認為這對孩子是一種很大的鍛鍊,孩子本身也覺得,情況沒有父母想像得那麼可怕。這幾天,我們剛把女兒下學期的宿舍費繳了,想著如果情況好轉,可以隨時過去。

我現在打算,讓她去國內的大學旁聽,或者聯繫老師,看看能不能與參與做一些項目。只能在現有的環境下,儘可能做最好的安排。

因疫情關閉數月的大英博物館,將於8月27日重新對公眾開放。據新華社

赴美訪學計劃遙遙無期

周作誠 知名高校中美關係史在讀博士

去美國是很早就定下來的事。

博士入學前,我就諮詢過熟識的老師和學長,他們都勸我早點出國搜集材料,為後續的學術研究做好準備。在這一行,講究「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研究近現代歷史,少不了和各類檔案、文件打交道。而我一個研究中美關係的,怎能不去趟美國呢?

同批開題的同學裡,不少都剛剛回國。像我一樣還沒來得及出去的,滿打滿算也不到三分之一。我原本計劃,在博士論文選題基本確定後再出國,屆時能更加有的放矢。於是在去年9月,我第一次向負責老師表達了意向。

這是一個為期半年的訪學計劃,除了參與一些必要的學術活動,其他時間足夠我出入各大檔案館。照師姐說的,少說要拍兩三萬張檔案照片,接下來幾年的研究才有餘地。

不到一個月,我就接到通知,說今年3月有個機會。要知道,往常從申請到成行,起碼要一年時間,而我居然提前拿到了名額。不少同學跑來祝賀,半開玩笑地形容我是「天選之子」。

提交研究計劃,報名公派留學資助,申請美國籤證……接下來一個多月裡,我每天揉開眼睛,就是為這些事忙得東倒西歪。所幸,沒出什麼岔子,一切順利。

疫情到來前,我從未焦慮過這次訪學。直到3月,臨近出發時我突然收到郵件,訪學計劃暫時延後,需等到疫情穩定後再作決定。

兩周之後,我又收到通知,時間被進一步延後至9月。就連不少剛剛出國的同學,還沒展開學習,也因為防控原因暫時回國。

8月19日,在美國紐約,一名男子租用公共自行車。據新華社

來不及多作反應,我設想的美好計劃被一桿子打翻。

首先是論文,拿不到最新的檔案,材料不足成了最「頭禿」的問題。開題答辯時,就有老師質疑,文章的立意不錯,但難度不小,這下更是棘手。思來想去,只能先整理已有的材料。為此,我也做了最壞打算,實在不行,只能改換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於延遲畢業。

更讓我緊張的,還是疫情後的學術交流,受到了很大限制。為了防控疫情,不少跨國的學術會議被取消、延期,或是轉至線上。6月份我就參加過一次線上研討會,其實就是把論文上傳到網站,供與會人員傳閱,完全沒了那種交流的感覺。

馬上就到9月了,出發的日子依然遙遙無期。我諮詢過在美國的朋友,當地檔案館還未開放,即便去了也沒多大意義。近期我準備聯繫對方,再次推遲訪學的時間。

8月23日,人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廣場遊覽。據新華社

無奈轉「吃」平價英國市場

Daniel 留學諮詢機構負責人

我的一個客戶原計劃在3月籤約,進行海外研究生申請,但疫情來臨,學生和家長變得謹慎、猶豫,一直處於觀望狀態。

周圍一些大型留學服務機構的諮詢顧問,也紛紛發朋友圈訴說自己過上了節衣縮食的日子。因為他們的獎金是和籤約學生數直接掛鈎的。

國外疫情的爆發,給留學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有的學生延後入學,有的學生直接放棄,在國內繼續求學,也有的學生選擇從美國轉向英國。

對於以申請美國學校為主的大型留學機構來說,日子更加不好過,甚至有機構開始大量將業務轉向英國市場。

在業內,我們都知道申請美國學校收費更高,利潤也更為可觀。已經「吃」慣了高利潤率的美國市場,轉而去「吃」相對平價的英國市場,對於留學服務機構來說,其實是無奈之舉。

從我的客戶來看,一般名校學生會更加傾向於美國學校,比如浙江大學的學生,偏愛常春藤學校。但今年,據我了解,浙大不少準備去美國的學生,轉而在國內考研了。

我們公司主要是做歐美、澳洲,以及香港等地大學的留學申請、求職服務。但因為體量較小,也在積極轉變策略,所以衝擊並沒有預期中那麼大。

一方面,我們把準備前往美國的學生,積極引導到英國申請;另一方面,對於仍有顧慮的學生,我們會引導到求職諮詢。

以前,和英國相比,美國最大的優勢是從業機會更多。但目前,美國疫情仍未得到很好的控制,籤證難度加大,找工作的機率大幅度降低。同時,英國討巧地推出了PSW籤證計劃,學生可以在畢業後申請兩年工作籤證。

縱觀整個環境,留學生身份已經不如以往在求職市場受歡迎,如果畢業後打算回國發展,能夠在海外擁有兩年工作經歷,會比直接回國求職,效果更好一點。

我有一個上海的客戶,已經申請好美國學校,但選擇了延期入學。後來在我們的建議和服務下,他去了一家外資銀行實習,並開始轉向英國學校的申請。

從目前來看,諮詢英國留學的學生明顯多了起來。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申請英國頂尖學校的機會變得更加困難。

8月18日,行人從暫時關閉的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外走過。據新華社

去美國還是去英國是個難題

陳媽媽 杭城知名高中國際班家長

Emma是杭城一家規模較大的留學機構的北美部負責人,採訪時,她正在接待一位媽媽。

陳媽媽的女兒來自杭城一家知名高中國際班,從年初的疫情,加上如今國際關係變化,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女兒就讀的AP班(美國大學學分前置課程的簡稱),馬上要到申請季了,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如果選擇去英國,還得讀預科,這對孩子來說非常不划算。」

儘管學校國際部的老師經常開導學生家長,疫情會過去的,其他的一切也會好起來的,但這些安慰完全沒辦法解決她的心頭憂患。

Emma已經接待了好多位這樣的家長,「很多學生選擇國際班的AP課程,目的就是奔著美國的大學而去的。如果改變方向的話,AP課程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因為所修AP課程的成績,去美國可以抵很多學分,縮短自己的學習壓力和時間,還可以為家庭節約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很多原本已經有意向的家長,都不想馬上簽了。」

另一家主營英國留學為主的留學機構負責人Robert告訴記者,英國擁有申請簡便、學制時間短等特點。後疫情時代,英國的防控也相對做得不錯,相對美國來說,很多家長會認為安全很多。但即便如此,他們2020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諮詢量減少了65%,達成協議量更是降到了史上最低,只有20個。而去年第一季度,他們就籤訂了近60份協議。

作為杭州本土老牌的留學機構,Lily所在的這家留學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來自杭城的一家知名外國語學校。儘管這些學生所學的課程是ALEVEL(英國高中課程的簡稱,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但往年會有很多學生選擇美國為留學目的地,2019年有220名學生,佔了這所學校畢業生的近一半。Lily很鬱悶地說,原本申請英國學校有優勢的學生,現在幾乎不再選擇留學美國了。

8月13日,美國紐約日落公園,人們在一處臨時新冠病毒檢測點排隊等待檢測。據新華社

新聞+

聽聽留學機構的這些建議:

留學可從美國轉向加拿大

讓孩子先在國內上銜接課

Emma所在的留學機構相對規模較大,還不至於生存不下去,有很多像小陳這樣的已經讀了國際班的學生,因為不能參加高考,留學是必然要走的路,所以會來找他們做規劃。

Emma所負責的北美部,則在繼續保留美國學校申請的同時,開始幫孩子們擴大目的地國家。首選就是美國邊上的加拿大。加拿大擁有非常好的教育資源,比如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麥吉爾大學、約克大學等等,都是世界名校。兩個國家的生活方式和學習環境等諸多的因素非常相似,增加加拿大的學校作為申請對象,也是一種應對措施。

Lily目前的建議是,建議學生可以進行留學面試培訓。很多成績不錯的學生希望申請劍橋、牛津等名校,這些學校是需要面試的,而面試這部分恰恰是很多學術型學生的弱項。

也有機構在這樣的「危」中看到了「機」。美願教育創始人張榮告訴記者,一直來美願教育定位於以美國留學為主的藝術留學市場,「沒有經營壓力是不可能的,同比往年學生數量下降了50%左右。但因為藝術留學很小眾,我們一直堅持小而美的方式運作,所以相對那些大機構來說,更容易突破。」

美願教育推出了一個叫做「大學橋梁藝術培訓課程」,給即將就讀海外獨立藝術設計院校或是綜合性大學的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進行適應大學學習所做的提前準備與訓練的特別課程。通過提前的接觸及訓練,使學生能更快的適應大學課程,儘快地過度好大學初期艱難的學習生活。正好也能在國內好好學習,觀望下國際形勢。

張榮告訴記者,在藝術與設計專業的學生中,很多學生不具備紮實的美術功底。他們在一些機構的幫助下完成了一套美術作品集,儘管申請成功了,但是有可能勝任不了未來大學的學習,藝術設計類的院校的畢業率很低,通常只有60%左右。

美願的大學藝術橋梁課程分成2部分:一是造型基礎,另一部分是藝術創意課程。「這些課程可以提高審美意識,引導創新思維,開發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新思維的潛能,開拓藝術創造力的實踐能力,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將來在國外設計課程領域的深入學習與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做到從國內式課堂到海外課堂橋梁的意義。」

(本文接受採訪的學生和家長均為化名)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百態│孩子交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機構轉戰更平價的英國...
    交著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林怡 倫敦某知名高校留學生家長3月初,留學生媽媽們的焦慮主要集中在如何讓孩子回國,現在討論最多的,則是要不要回去上課。英國大學只需要3年時間,女兒從3月就已經回國,如果等到明年再回學校,那就意味著她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留在國內學習。沒有學習氛圍,缺乏教輔指導,英國和中國還有8個小時的時差,課程是在英國時間13:00~17:00,相當於北京時間21:00~1:00。家長都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
  • 留學生家長心焦:孩子交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
    交著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林怡 倫敦某知名高校留學生家長3月初,留學生媽媽們的焦慮主要集中在如何讓孩子回國,現在討論最多的,則是要不要回去上課。按原計劃,我女兒下個月本該在英國念大二。沒有學習氛圍,缺乏教輔指導,英國和中國還有8個小時的時差,課程是在英國時間13:00~17:00,相當於北京時間21:00~1:00。家長都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我周圍不少留學生媽媽還愁著房租。年初,孩子們紛紛回國,租的房子沒有退掉。
  • 留學生家長心焦:孩子交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
    交著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林怡倫敦某知名高校留學生家長3月初,留學生媽媽們的焦慮主要集中在如何讓孩子回國,現在討論最多的,則是要不要回去上課。按原計劃,我女兒下個月本該在英國念大二。開題答辯時,就有老師質疑,文章的立意不錯,但難度不小,這下更是棘手。思來想去,只能先整理已有的材料。為此,我也做了最壞打算,實在不行,只能改換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於延遲畢業。更讓我緊張的,還是疫情後的學術交流,受到了很大限制。為了防控疫情,不少跨國的學術會議被取消、延期,或是轉至線上。6月份我就參加過一次線上研討會,其實就是把論文上傳到網站,供與會人員傳閱,完全沒了那種交流的感覺。
  • 疫情下留學生進退兩難:交巨額學費,半夜上網課
    來源:錢江晚報本報記者 陳曦 俞任飛 姜贇 交著巨額學費,卻只能在半夜裡上網課 人在中國,每個月海外的一兩萬房租還得繳 疫情之下 留學生們進退兩難 隨著疫情全球的發展態勢,今年的留學趨勢有了變化。 開學季來臨,不少歐美高校或宣布延遲開學,或改為線上教學。
  • 交巨額學費卻只能半夜上網課,疫情下留學生進退兩難
    上月,美國入境與海關執法局(ICE)又頒發了針對留學籤證的新規,各類籤證、考試和學校申請的延期、暫停,也讓不少家長和學生對出國求學的選擇更加審慎。疫情下,留學生們究竟作何選擇,留學市場又出現了什麼新趨勢?近日,記者採訪了杭州的部分留學生和家長,以及業內人士的代表。
  • 交巨額學費卻只能半夜上網課 疫情下留學生進退兩難
    上月,美國入境與海關執法局(ICE)又頒發了針對留學籤證的新規,各類籤證、考試和學校申請的延期、暫停,也讓不少家長和學生對出國求學的選擇更加審慎。疫情下,留學生們究竟作何選擇,留學市場又出現了什麼新趨勢?近日,錢報記者採訪了杭州的部分留學生和家長,以及業內人士的代表。
  • 出國留學變在家「函授」 在線上課遇「黑白顛倒」……國外疫情摁不...
    受疫情影響,目前像王澤正一樣在家上網課的留學生還有很多,何時才能去學校就讀,仍是個未知數。與此同時,2021年國外高校申請季即將開始,受此影響,不少打算出國留學的高中生開始打起「退堂鼓」,甚至做起了要參加國內高考的兩手準備。留學生面臨的困境正影響著青島當前留學市場的走向。
  • 赴北美留學生:疫情下學費不降反漲,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
    上述機構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同一時間,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488483例,累計死亡152096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64188例,新增死亡病例1821例。  疫情之下,超過60萬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國內的拿到office出不去,在美的籤證政策變化無常,本打算留美工作的畢業生也被迫面臨再次選擇……  辦不了的籤證,上不了的學  按下了郵箱的發送鍵,留學生小J終於放棄今年的入學計劃,確定延遲至2021年春季入學。在這之前的4個月裡,她做了很多努力,總以為還能有一線轉機。
  • 赴北美留學生:疫情下學費不降反漲,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
    其中,美國仍為疫情最嚴重的的國家。上述機構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同一時間,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488483例,累計死亡152096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64188例,新增死亡病例1821例。
  • 赴美留學籤證驟降 記者調查:留國內深造成首選,也有人「轉戰」英國...
    濟南的留學市場是何反應?大眾網·海報新聞調查發現,不少濟南學生選擇留國內深造或者「轉戰」英國等國家。 籤證驟減 赴美留學人數大幅下降 「籤證驟減!今年赴美留學的孩子幾乎沒有,能拿到籤證的太少了!」一則「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籤證驟減」的消息傳來,很快在留美學生和家長圈裡引起軒然大波。
  • 出國留學變在家「函授」,「黑白顛倒」的留學還有多少人會堅持?
    受疫情影響,目前像王澤正一樣在家上網課的留學生還有很多,何時才能去學校就讀,仍是個未知數。與此同時,2021年國外高校申請季即將開始,受此影響不少打算出國留學的高中生有些「打退堂鼓」,甚至做起了要參加國內高考的兩手準備。留學生面臨的困境也影響著青島當前留學市場的走向。
  • 全球疫情下無奈的留學生:花著留學的學費,在國內家中上網課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王姝夜晚十二點上課,凌晨四點入睡,這是鄭州17歲男孩徐福遠在鄭州家中的「留學生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部分像徐福遠這樣考取國外學校的留學生,不得不留在家中上網課,過著倒時差的生活;一部分改上國外名校在國內的合作分校。選擇到國外就讀的學生,課程也基本轉移到線上,同時面臨著安全威脅。
  • 「『在家留學』猶如花巨款上函授」後疫情時代留學教育走向何方?
    未來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李盈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的海外大學把課程轉到線上,有的學校宣布上漲學費。事實上,很多人出國留學不僅是學習知識,還要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如今,只能待在國內的家裡上網課。面對交納高額留學費用卻在線學習的留學困境,許多中國留學生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大量留學生的入學、籤證、上課、畢業乃至就業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 疫情下留學如何持續?
    2020 年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以「教育引領未來——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邀請國際教育組織(機構)、知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留學服務機構、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及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參加線下線上展覽。據悉,教育服務專題展線下展區總面積 1650 平方米,按照展商性質和展示內容劃分為國際教育交流、中外合作辦學、留學服務和在線教育四大區塊。
  • ...下無奈的留學生:花著留學的學費,在國內家中上網課【留才網認證】
    在與北京時間相差十幾個小時的美國,這種差異更明顯。徐福遠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大一學生,目前已經在家上了兩個月網課。「好像回到高三上網課的時候,只不過是在夜晚上課。」徐福遠告訴記者,課程包括錄播和直播課,錄播課時間較自由,直播課則要定好鬧鐘。 一些學生家長吐槽,「花著留學的學費,在家上著』函授』」。
  • 疫情下的留學:學生對留學選擇更審慎,機構自謀轉型
    「留學中的課程教學只是一部分,社團活動、實踐經驗、結交更多朋友等都是留學收穫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如今改為在線授課,學費只換來了課程教學這部分,坦白地說並不划算。」王哲拿到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offer,學校此前已宣布今秋將繼續提供線上教學,不開放校園。與王哲觀點相近的留學生不在少數,網絡上曾有過「幾十萬上網課」的調侃,也曾一度引發熱議。
  • 疫情下的留學:學生對留學選擇更審慎 機構自謀轉型
    疫情走向影響留學意願得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將為海外學生聯繫包機,以協助留學生按時返英開學的消息後,中國學生李夢晨稍稍鬆了一口氣。早在今年年初就拿到曼大offer的她,之前面臨著兩難選擇:去,新冠疫情在歐洲蔓延,風險難料;不去,曼大是她的理想院校,也基本不會有允許延遲入學的可能,如果放棄今年入學,就只能之後重新申請。
  • 留學「首選」、申請人數「暴增」?疫情下的英國留學「熱」背後
    新京報訊(記者戚望)「我還能去英國讀書嗎?2021年入學的學生還能defer(延期)入學嗎?」近日,布裡斯託大學中國代表Rita常常接到學生及家長諮詢相關問題。隨著歐洲疫情的反彈和英國出現傳染性更強的新冠變異新毒株,Rita明顯感受到,「申請人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在這個申請季,受疫情形勢影響,英國留學申請可謂一波三折。
  • 疫情和美國留學新規夾擊下 今年的出國留學市場遭遇了些啥?
    海外疫情的蔓延,給留學市場及整個產業鏈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危局。數日前,美國入境與海關執法局(ICE)又頒發了針對留學籤證的新規,再次吸引了人們對留學市場的關注。疫情下,留學市場究竟遭遇了怎樣的衝擊?而在海外疫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新學年即將開始之時,後疫情時代的留學市場又出現了什麼新趨勢?
  • 疫情下留學咋持續?央視新聞「打卡」服貿會教育展探尋答案
    同時,在線上展位設置了官方網站教育綜合展區,展示「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等相關內容,可現場體驗在線留學業務辦理。疫情下要不要出國留學?教育展區裡的「大問題」疫情之下,海外留學的問題受到家長們的廣泛關注,也有一些海外院校設立展臺參與本屆服貿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