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留學』猶如花巨款上函授」後疫情時代留學教育走向何方?

2020-08-19 未眼觀察

未來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李盈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的海外大學把課程轉到線上,有的學校宣布上漲學費。事實上,很多人出國留學不僅是學習知識,還要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如今,只能待在國內的家裡上網課。面對交納高額留學費用卻在線學習的留學困境,許多中國留學生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

大量留學生的入學、籤證、上課、畢業乃至就業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中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後疫情時代,留學教育之路要走向何方?

出國留學大趨勢不會變

在全球名校長專題論壇上,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表示,受疫情和當下國際關係影響,出國留學雖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出國留學大趨勢不會有大變化。

CUSSA暑校聯盟創始人兼CEO、瀚光教育董事長李麟也持同樣的觀點。

據李麟介紹,過去十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3.9%,2018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66.21萬人,2019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近71萬。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疫情期間對國際學生的調查顯示,在中國大陸地區的9000份調研報告中,只有1%的中國大陸準留學生表示選擇推遲或取消他們的出國留學計劃。

數據來自UCAS(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發布的《2019-2020申請季最新數據報告》

俞立中看來,首先,學生有需求。據美國考試中心中國地區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有二三十萬中國人在準備託福、GRE考試。還有很多小留學生有出國學習計劃。

其次,學校有需求。海外大學中,中國學生的比例非常高。招收中國學生可以為學校運行經費和優質生源提供保障,支撐整個教育體系。

而且,俞立中認為,如果國家間的政治和經濟貿易上出現對抗和摩擦,文化和教育之間的交流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留學的機遇和挑戰並存

在劍橋美國高中聯盟創始人Christine Lin看來,此次疫情帶給留學的機遇和挑戰並存。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申請美國名校及就業的人數減少,會產生更多的機會。

李麟認為,對於家庭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今年是彎道超車、衝擊頂尖名校的大好機會,今年很多名校降低甚至取消了對標化成績的權重和考核。

對於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優越,又非常想獲得海外文憑的留學家庭來說,今年的留學也是有價值的投資。比如,美國很多學校今年開設了網絡課程,學生可以在國內修完基礎通識課程和相對不那麼重要的選修課程的學分,既能及時完成海外學業,獲得文憑,又能大大節省相應的留學費用。

不過,Christine Lin認為,疫情期間,留學生在個人防護、生活花銷等方面的壓力都會比較大。同時,線上學習難度增大,老師同學面對面的學習互動機會減少,留學生對美國文化的融入了解機會也隨之減少。

對此,《財經》雜誌執行主編、《財經智庫》總裁張燕冬認為,「家長和學生要以不變應萬變。」如果計劃出國留學,家長要改變思維,並注意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應變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標準化考試之外,家長、學校、社會更要注重培養孩子包容、獨立、求實以及生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自我驅動。」張燕冬補充道。

著名旅美教育學家、邁阿密大學(牛津)教育學教授黃全愈認為,在資訊時代,留學不僅是學習科學知識,還要培養科學三要素:即科學的目的(去發現各種規律)、科學的精神(質疑、獨立、唯一)和科學的方法(邏輯化、定量化、實證化)。

「『三要素』是三位一體的。」黃全愈認為,申請留學不能掉進「考」的坑裡,要實現從「考生」到「學生」的轉變。而且,還應報有終點思維,即僅把留學畢業看作人生的「加油站」,把長遠的戰略眼光投放到畢業後的職場競爭、社會實踐和人生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

相關焦點

  • 【分享】疫情後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7月31日, 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主題為「疫情後的留學教育」。論壇上,7位頂尖專家、學者就「留學」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他們分別從疫情後留學格局變化、留學的價值、海外留學目的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回應留學生家長和學生的關切。
  • 疫情下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行業尤其是留學教育帶來巨大衝擊,人們再次審視和思考留學教育問題。當前我國在海外有不少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在前不久舉行的全球名校長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和一線留學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討論。
  • 7位專家學者線上分享:疫情後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環境變化對教育現狀產生了巨大影響,促使人們重新思考許多教育問題。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留學教育受到的衝擊尤其大。中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7月31日, 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主題為「疫情後的留學教育」。
  • 7位專家學者線上分享:疫情後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環境變化對教育現狀產生了巨大影響,促使人們重新思考許多教育問題。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留學教育受到的衝擊尤其大。中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7月31日, 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主題為「疫情後的留學教育」。
  • 聚焦|7位專家學者線上分享:疫情後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環境變化對教育現狀產生了巨大影響,促使人們重新思考許多教育問題。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留學教育受到的衝擊尤其大。中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7月31日, 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主題為「疫情後的留學教育」。
  • 赴北美留學生:疫情下學費不降反漲,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
    除了花費精力,準備留學時的花費也是真金白銀。  小J諮詢到,8萬~20萬人民幣不等的留學中介費,考試費和培訓班也是筆不小的開銷。據回憶,報名託福和GRE培訓班花了大概5萬人民幣,每次考試的報考費也都在2000元左右,再加上需要購買的一些資料和習題冊。合計下來,大概有7萬人民幣。  和美國校方確認錄取後,小J終於鬆了一口氣。
  • 出國留學變在家「函授」 在線上課遇「黑白顛倒」……國外疫情摁不...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劉愷琦晚上十一點左右開始上網課,次日凌晨三四點後入睡,一直到中午才起床……這樣「黑白顛倒」的學習生活,王澤正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他今年剛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商科專業錄取。受疫情影響,目前像王澤正一樣在家上網課的留學生還有很多,何時才能去學校就讀,仍是個未知數。
  • 赴北美留學生:疫情下學費不降反漲,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
    除了花費精力,準備留學時的花費也是真金白銀。小J諮詢到,8萬~20萬人民幣不等的留學中介費,考試費和培訓班也是筆不小的開銷。據回憶,報名託福和GRE培訓班花了大概5萬人民幣,每次考試的報考費也都在2000元左右,再加上需要購買的一些資料和習題冊。合計下來,大概有7萬人民幣。和美國校方確認錄取後,小J終於鬆了一口氣。
  • 出國留學變在家「函授」,「黑白顛倒」的留學還有多少人會堅持?
    晚上十一點左右開始上網課,凌晨三四點後入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床……這樣「黑白顛倒」的學習生活,王澤正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他今年剛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商科專業錄取。受疫情影響,目前像王澤正一樣在家上網課的留學生還有很多,何時才能去學校就讀,仍是個未知數。
  • 疫情下的留學百態│孩子交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機構轉戰更平價的英國市場
    家長都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我周圍不少留學生媽媽還愁著房租。年初,孩子們紛紛回國,租的房子沒有退掉。本以為9月能回去,最多損失幾個月的租金,但現在情況依然沒有好轉,租金只能一直付著,每個月一兩萬就這樣白白流走了。我女兒還算聰明,回國之前把東西打包寄存,退了宿舍,「撿」回好幾萬人民幣。
  • 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
    疫情衝擊下,安全、健康成為留學首要考量因素  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  本報記者王迪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四學生張歆悅,已在成都的家中上了9個月網課。每周,除了10個小時左右的錄播課,還要熬夜參加三個半小時的直播課。
  • 後疫情時代 出國留學正在重啟
    後疫情時代,出國留學路正在用力重啟。8月24日全球疫情最新報告表明,全球確診超2363萬例,死亡超80萬例,此次疫情導致各國加強出入境管控,對「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亞歐國家留學行業造成重大影響,很多預備出國留學的新生應申請還是持觀望態度,而在校的留學生返校受阻複課情況又如何,針對該情況為留學生群體做了以下數據統計。
  • 教育部長鼓勵留學,疫情之下阿卡索保障孩子「天天在家留學」
    日前,教育部官網發布了《2019年度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統計顯示,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率為6.25%。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6.09萬人,增長率為11.73%。
  • 9月新刊搶先看 | 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將走向何方?
    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和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加持下,全國2.65億學生、1,600 萬老師共同開展在線教學,將在線教育推上了教育界「網紅」寶座,更合力造就了在校教育的資本喧囂。然而,在疫情過後,哪些教學產品、平臺、商業模式得以留存,哪些只是曇花一現,哪些又會從此改變行業面貌,正是當下學界和業界所關注的熱點。
  • 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疫情衝擊下,安全、健康成為留學首要考量因素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本報記者王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四學生張歆悅,已在成都的家中上了9個月網課。每周,除了10個小時左右的錄播課,還要熬夜參加三個半小時的直播課。
  • 後疫情時代,留學大趨勢是否會發生變化?
    在高等教育領域,受此次疫情影響和衝擊最大的,應該算是留學教育了。,當前,我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不久前,以 「疫情後的留學教育」為主題的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多位專家、學者就「留學」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從他們的分享內容中,我們也可以對於後疫情時代我國留學教育的某些問題,找到一些答案。
  • 「後疫情時代」,留學該如何抉擇?
    伴隨著高考結束的尾聲,留學熱又如往年一樣不斷持續升溫,無論是對於考試成績優異想去尋求全球更頂尖精英教育的學生,還是高考發揮不利另謀良策和備選的學生,出國留學也許是一個更高更新的轉折點和起點。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高考後,很多有條件的應屆生家庭會選擇海外留學。
  • 後疫情時代,2020年留學市場前景解析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9月伊始,國內各階段學校陸續開學,學生們也結束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假期。在國內學生順利進入校園的同時,留學生群體仍面臨的開學難的境地。隨著國際疫情的蔓延,中國留學生的留學計劃均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全球的留學市場進行著洗牌。雖然在疫情爆發初期,國際疫情迅速蔓延。
  • 後疫情時代:逃離「內捲化」的留學及國際學校
    而就在近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也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強調,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更加深入參與全球重大教育行動與教育治理,擴大教育國際公共產品供給。
  • 第24屆日本留學教育展-解讀後疫情時代日本留學的新趨勢
    在這段疫情期間,許多海外高校,以及各大國際考試,都推出了不少新政策,做出了很大改變。新幹線教育集團為大家提供最新的日本留學資訊,並邀請眾多的名校名師開展說明會,讓更多的同學成功踏上日本留學路。第24屆日本留學教育展將於2020年10月18日在瀋陽凱萊酒店正式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