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刊搶先看 | 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將走向何方?

2020-09-10 科技與金融雜誌

封面設計:李基禮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在線教育「疫」外爆發。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和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加持下,全國2.65億學生、1,600 萬老師共同開展在線教學,將在線教育推上了教育界「網紅」寶座,更合力造就了在校教育的資本喧囂。

然而,在疫情過後,哪些教學產品、平臺、商業模式得以留存,哪些只是曇花一現,哪些又會從此改變行業面貌,正是當下學界和業界所關注的熱點。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緩和,「神獸們」已回籠,校內教育已逐步恢復正常,課外補習機構也陸續回歸線下,這次全國性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驗已暫告一段落。那麼在新學年開始之際,我們是時候思考一下在線教育的未來了。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邀請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投資系副教授馮曉琦、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副所長龍煦霏博士,剖析在疫情期間在線教育企業的創新策略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商業發展路徑;同時走訪了全國多地多間教育頭部企業包括英孚教育、掌門教育、編程貓、易貝樂少兒英語及樂學教育,分享在線教育企業與線下教學機構應對疫情的教學經驗和案例;更專訪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麗君和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從資本的角度,探討在線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為在線教育機構和在線教育服務商的管理和產品設計提供有益參考。此外,我們還走訪了多間高校、中小學校師生,分享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點滴。


我們看到,在線教育已成不可退潮之勢,且勢必會形成與線下教學長期並存發展的局面。這種並存發展並非指兩者是互不幹涉的教學形式,而是在創新技術的賦能下,趨向形成一種具有優勢功能互補的線上線下融合的OMO(Online Merge Offline)模式存在。

本期精彩內容

行業觀察

疫情中的網課時代:在線教育逆風翻盤了嗎?

高端訪談

Matthias Thürer教授:智能製造的關鍵不在技術,而在智能管理方法

2019年度廣東省科技合作獎獲得者、暨南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馬提亞斯·杜雷爾(Matthias Thürer)教授在推動中外學術交流、產學研合作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身體力行,為智能製造系統管理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做出了很大貢獻。

創投薈

SKUChain:區塊鏈為供應鏈發展插上翅膀

SKUChain創始人、CEO Srinivasan Sriram 和營運長、聯合創始人Rebeca Liao,分享區塊鏈是如何重塑全球供應鏈及其未來的應用場景。

專欄

建設現代化強國呼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適時設立國際版 擴展資本市場新空間

大智慧

銀行數位化將走向何方?

楊望,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瀚德金融科技集團共享科技總裁助理;

劉婧然,北京語言大學碩士研究生;

開啟科創金融引領發展的新動能

朱克江,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兼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研學堂

論智能投顧的監管困境及其應對——以美國監管規則為借鑑


《科技與金融》雜誌2020年9月刊

已正式發售

歡迎掃描文末二維碼

訂購本刊

相關焦點

  • 「『在家留學』猶如花巨款上函授」後疫情時代留學教育走向何方?
    未來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李盈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的海外大學把課程轉到線上,有的學校宣布上漲學費。事實上,很多人出國留學不僅是學習知識,還要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如今,只能待在國內的家裡上網課。面對交納高額留學費用卻在線學習的留學困境,許多中國留學生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大量留學生的入學、籤證、上課、畢業乃至就業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 【分享】疫情後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7月31日, 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主題為「疫情後的留學教育」。論壇上,7位頂尖專家、學者就「留學」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他們分別從疫情後留學格局變化、留學的價值、海外留學目的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回應留學生家長和學生的關切。
  • 在線·在校·在場——後疫情時代的學生教育與引導
    全文長72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9 分鐘 我今天講的主題是《在線·在校·在場——後疫情時代的學生教育與引導》。 「在校」指的是我們熟悉的一種方式——孩子們在學校裡,「在線」指的是特殊情況帶來的居家學習這樣一種線上學習。無論是在校還是在線,在場的應該是什麼?怎樣才能讓教育在場?就有了這樣一個副標題:後疫情時代的學生教育與引導。
  • 未來教育將走向何方?今天22:30檔,聽朱永新教授開講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疫情下線上授課成為學生和老師們的常態回望這次大規模在線教育其中的經驗與啟示給教育發展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本期40年今天他將結合自己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此次疫情期間的線上授課經驗與我們一同探索教育的變化尋找未來教育更多的可能性今天22:30檔鎖定CCTV-1央視綜合頻道《開講啦》與您相約
  • 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如何發展?
    今年以來,不少家長和孩子因為疫情影響第一次與線上課堂「親密相遇」。教師們變身主播,學生們居家學習,「停課不停學」既是對教育系統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推進了教學方式的改革。1月29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時,各地教育部門也為服務保障防控疫情期間中小學校 「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做了大量工作。
  • 「後疫情時代」中國職業教育路在何方?
    為貫徹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要求,搭建職業教育行業交流平臺,助力各類職業教育機構更好地為全國培養、輸送一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由雲課小鎮主辦的2020中國職業教育大會於9月15-17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 後疫情時代基礎教育走向融合與重構
    本報訊(記者 李萍)日前,由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辦的「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論壇在線上召開。教育部「國培計劃」第二期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小學校長培訓中心12名學員校長及其實踐、理論導師參會,共同探討疫情後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帶來了很多挑戰,也對校長的能力建設提出新要求。」
  • 51Talk:決戰在線教育寡頭時代
    本文是i黑馬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行業的系列分析稿。探討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行業的格局變化,以及不同層次的玩家將何去何從。報告顯示,1月-9月,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滲透率同比增長的均值為69%,增幅高於在線教育行業和K12在線教育行業。
  • 史根東: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建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建,是各國政府與教育系統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教育重建與學習重構也是走向後疫情時代的必由之路。」後疫情時代將是一個持續時間長又充滿普遍性與不確定性的歷史階段。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建,是各國政府與教育系統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教育重建與學習重構也是走向後疫情時代的必由之路。什麼是後疫情時代下的新常態?
  • 川普來了美國教育將走向何方? "共同核心"面臨挑戰
    川普來了美國教育將走向何方?可以對川普政府未來的教育政策走向進行前瞻。   2016年年末,美國總統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當選總統唐納·川普將把美國引向何方。
  • 達內受邀出席FCES2020,研討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
    因疫情壯大的「宅經濟」大環境中,教育培訓行業的教育模式創新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FCES2020,於7月18-19日正式在廣東東莞召開,峰會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出於安全考慮,大會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騰訊會議、愛奇藝和B站向大家做線上呈現,聽眾可免費在線參會。
  • 升學教育:AI技術賦能下的在線教育未來將走向何方?
    眾所周知,在線教育的發展離不開AI技術。近年來,得益於網際網路和AI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在線教育得以快速成長。受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在線教育崛起的更為迅速,在「停課不停學」政策的推動下,受眾在線學習的需求量暴增。
  • 「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怎麼做?在線教育的拐點在哪裡?校長論壇...
    」,分享一線的實踐與聲音,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發展方向。 這次疫情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就是教育如何滿足「五育並舉,全面育人」,我們不能光教知識,還要把知識、課程和社會實踐主動融合起來,將真實的生活作為真實的課程,將學校育人的落腳點定位在「人」的全面發展上。未來已來!作為教育者,要樹立符合教育規律的「網際網路+」思維方式,創新和發展在線教育。
  • 開學季,如何讓在線教育從新鮮感走向常態化
    據教育部發文表示,2020年秋季即將全面開學,很快的全國高校、中小學和幼兒園將全面複課。2020年春季開學因為疫情原因被全面暫停,線下培訓機構全部關閉,全國中小學的課程在線上開啟。一時之間,也讓在線教育這件&34;在全國大中小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對於教育培訓機構而言,秋季開學無疑是2020年疫情之後的第一個旺季。
  • 疫情下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行業尤其是留學教育帶來巨大衝擊,人們再次審視和思考留學教育問題。當前我國在海外有不少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在前不久舉行的全球名校長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和一線留學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討論。
  • 以「阿卡索」為例,看疫情後的在線幼兒英語未來去向何方
    根據公開報導顯示:這是阿卡索9年來完成的第六輪融資;成立之初穩紮穩打,到2016年到2019年的三年內共順風順水完成六輪融資,到疫情後面臨政策和融資的雙重困難。這家公司為什麼9年內還能在幼兒英語行業內還能繼續穩步前進呢?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 後疫情時代,看好洪恩教育持續增長
    在繁忙的財報季中,洪恩教育於12月2日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期內,洪恩教育總收入為1.56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41.3%,淨利潤為1,350萬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四倍,MAU再創新高達到1110萬,營收跟用戶規模的雙擴張很好的回應了市場對於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是否還能保持高度發展的疑慮。
  • 看疫情後的在線幼兒英語未來去向何方----以阿卡索為例
    根據公開報導顯示:這是阿卡索9年來完成的第六輪融資;成立之初穩紮穩打,到2016年到2019年的三年內共順風順水完成六輪融資,到疫情後面臨政策和融資的雙重困難。這家公司為什麼9年內還能在幼兒英語行業內還能繼續穩步前進呢?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 專家預測「宅家教育」後,在線教育將呈現新生態
    非常時期的「宅家教育」,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新形態的產生和發展,多方參與、多種形式的在線教育成為新的教育支柱。疫情之後,學生陸續回歸校園,在線教育將以何種方式存在,其與學校教育之間的關係將走向何方?雙向開放意味著社會上各種優質在線教育都可以成為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學校教育中一些有特色和優質的教學服務,也會向社會和其他渠道輻射。未來5G技術將使信息和數據迅速流通,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將使在線教育服務更智能、更精準、更有效率,這些變革都會加速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服務業態的形成。
  • 線上讀書會|「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何方?
    「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何方?揚言堅持「安倍路線」的菅義偉新政府,在內政與外交上將帶領日本走向何方?,南鑼書店將舉辦《一個時代的斯文:清華校長梅貽琦》讀書分享會。梅貽琦先生是「三不朽」式的現代聖人,是中國教育走出迷途的一盞燈。該書作者鍾秀斌將發表主題演講,著重講解梅貽琦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