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講,社區團購是一種新的零售方式,且更有效率,產品耗損度更低,履約成本減少,從而消費者購買的價格更低了。
相比較,當前的B2C電商,它是基於推式的供應鏈,比實體的零售效率更高,但跟實體零售一樣,跟上遊供應商,都是基於預測來生產、銷售,都是先生產了,在賣出。就會有庫存積壓的危險,就會有損耗,預測存在著不確定性,導致各種成本增加。
但社區團購不一樣。它基於的是消費者的訂單來組織訂貨,更為精準,零庫存,無需擔心成本積壓在那裡,同時,由於生鮮本身的特殊性,從側面上,為提高效率提供了動力,這就會影響上遊的供應商,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其實很好理解,現在的新零售模式,猶如飯店預訂食材,以前,是根據以往的客流量來準備,但每天的食材難免準備得多了,或者少了,但社區團購下的模式,就像團隊客戶預訂了多少桌,餐廳根據桌數來準備食材,不浪費,更好控制。
不管是京東還是盒馬鮮生亦或者拼多多,就採購方面,社區團購,可以用訂單量、現金向供應鏈採購,能夠有效避免庫存積壓跟耗損,還可以節約採購成本,對供應鏈而言,集中化、精準化配送,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高效、精準,提供生產力。
重要的是,對於網際網路平臺來說,社區的進場零售,啟動了一個新的下沉市場。
網際網路巨頭,都想搶先佔有市場,但步伐難免凌亂,首拿生鮮產品試水,必然對現有的零售格局產生衝擊,大到各種商超,小至小商販,推動產業鏈的革新,重新定義自己,為搶佔市場的補貼戰缺乏紮實的基礎,缺少服務黏性,現在的零售方式,即使不被社區團購衝擊,也會被其他零售創新方式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