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克就可能致癌的黃麴黴毒素,連高溫也殺不死,6類食物裡都有

2020-12-22 爆炸營養彭鑫蕊

現代生活中,依舊有很多中老年人有「過於節約」的理念,在外吃自助餐講究「光碟行動」,在家吃食物,即便有問題變質了,也會留下好的部分。

如果你正在這麼做,那麼一定要當心一種劇毒物質,並且還會致癌的「黃麴黴毒素」,它的危險性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簡單。

黃麴黴毒素1毫克就能夠致癌!

1毫克大家心裡或許有這個概念,幾乎劑量很小,可見它的毒素有多麼強大。大家不要認為這是謠言,據調查資料顯示,早在1993年時,世界衛生組織旗下國際癌症機構,便已經把黃麴黴毒素列為1類致癌物,僅僅攝入1毫克就能夠致癌。

1類致癌物是什麼意思?它是指有明確致癌作用的成分,和菸草、檳榔、酒精一個等級。

黃麴黴毒素連高溫也殺不死!

也許有人認為細菌、病原體在高溫下,就能夠全部被殺死,失去活性後便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但黃麴黴毒素十分特殊,一次性攝入20mg還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對於普通高溫烹飪,黃麴黴毒素幾乎無動於衷,只有在280攝氏度下才能夠被滅活。所以,對待這種劇毒物質大家一定要當心,尤其是這幾類食物裡面都有,要避免。

1、發黴的花生:黃麴黴毒素在合適的高溫、潮溼下極易滋生,尤其是已經發黴的花生,一袋子中有一顆,幾乎剩下的花生都有可能被傳染上,安全為上不要吃了。

2、發黴的玉米:玉米富含澱粉,也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即便放在冰箱內,有水蒸氣的影響,也會導致玉米頭出現發黴跡象,這樣的玉米也不適合再吃了。

3、發苦的堅果:如比較常見的花生瓜子,還有儲存時間較長的腰果、松子、核桃、開心果等等,一旦品嘗時發現有苦味後,就一定要吐出來,很可能是黃麴黴毒素。

4、有異味的食用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等,經常油炸後常溫儲存,食用油被氧化後,也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當碰到有異味的食用油,就不要再碰了。

5、發黴的饅頭:發黴饅頭,剩下完好無損的地方,大家不要吃了,很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中毒。

6、變質的大米:大米富含澱粉,也屬於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但發現大米變質後,當心黃麴黴毒素就不要吃了。

相關焦點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
  • 一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幾顆黴變花生夫妻陰陽兩隔
    高溫都殺不死的黃麴黴素,究竟有多「毒」都說病從口入這句話向來不假曾有一家四口全因吃進嘴裡的「它」患癌家住北京的王女士被檢測出患有癌症。更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親屬都是癌症去世。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家人都逃脫不了癌症的陰影?醫生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王女士家的致癌因素——黃麴黴毒素!
  • 1毫克就會有致癌風險!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1毫克足以致癌,就在我們常吃的這些食物中→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有些人覺得食物發黴了,只要切掉發黴的部分就行了,沒必要全扔了。殊不知,病從口入!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上饒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繆麗華告訴記者,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 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 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雞西市一家9口聚餐致7死 專家:受黃麴黴毒素汙染食物不能食用
    專家提示:受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記者採訪有關專家了解到,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滋生的溫度為28-38℃,喜潮溼,一般情況下肉眼看不見,卻極易隱藏在砧板、筷子、發黴食物中,需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
  • 黃麴黴毒素致癌,但真的沒有「解毒」方法嗎?醫生:有1物可幫忙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都聽說過黃麴黴毒素,比如說發黴的東西會有黃麴黴毒素之類。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黃麴黴毒素真正的危害,以及哪些東西會帶有黃麴黴毒素。下面醫生就和大家簡單的聊一下黃麴黴毒素。首先我們要知道,黃麴黴毒素以及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它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致癌物,是氰化鉀的10倍,更是傳統毒藥砒霜的68倍,對我們的身體危害非常大。而且黃麴黴毒素還極其容易致癌,只需要一毫克就可以達到致癌的劑量。所有說世衛組織把它列入名單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家可能要說,既然黃麴黴毒素這麼可怕。
  • 黃麴黴素超標5.5倍!強致癌!
    黃麴黴素的危害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死!這些食物中可能會有!
    有些人覺得食物發黴了,只要切掉發黴的部分就行了,沒必要全扔了。 殊不知,病從口入!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有毒!
  • 黃麴黴素這種一類致癌物,毒性不一般!日常這幾類物品要小心
    如果你喜歡看各種古裝電視劇,應該都對「鶴頂紅」這種毒藥都不陌生。其實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現代醫學界所說的「砒霜」。很多反派角色在下毒時,都是使用了鶴頂紅。殊不知,到了如今有一種毒素的毒性遠遠超過了砒霜,甚至是其的68倍之多,它就是著名的「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到底有多毒?正常人攝入20毫克就會死亡
    它比砒霜還要毒68倍,毒性為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致癌能力比「六六六」都要大1萬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它不易溶於水,卻極為耐熱,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更讓人感覺詭異的是,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紫色、綠色的螢光……  這不是科幻片裡新研製出的生化武器,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尤其是發黴變質食物中的劇毒物質
  • 腫瘤專家:黃麴黴素與肝癌密切相關
    經過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發黴食物裡含有的黃麴黴素與肝癌的關係極其密切。研究顯示,全球4.6%~28.2%的肝癌發生歸因於黃麴黴毒素。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黃麴黴素是肝癌形成過程中主要的風險之一。黃麴黴毒素還會與B肝病毒感染產生協同作用,增加患肝癌風險。它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界定的一級致癌物。
  • 鍾老呼籲:黃麴黴素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家中廚房這5種食物快扔掉
    1、土地問題很難解決由於一個農村戶口「一分為二」。滾個幾分鐘之後。身體溼氣嚴重的話。黃麴黴素,不少人應該都有聽過它的大名,但它的危害非常有必要再給大家普及一遍!因為生活中不少人還是屢屢因為它「受傷」。20年後。對感情的專一程度尤其的在意。看到很在理的話:一個人一眼能夠望到底。明顯發送血液微循環。助溼。這是誰都不想面對的。3、堅果類食物堅果類的食物。第二句話:3年前。
  • 這些來自疫區、1級致癌物超標的堅果可能就在你手上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黃麴黴素高溫都殺不死的黃麴黴素>究竟有多「毒」答案是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1993年它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 這些1級致癌物超標的堅果可能就在你手上……
    高溫都殺不死的黃麴黴素 究竟有多「毒」? ↓↓↓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黃麴黴素, 答案是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1993年它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1毫克是多少呢? 我們以前使用的材質為鋁合金的蘭花1角硬幣,重量1.15克。
  • 隱藏在食物中的致癌危機——黃麴黴毒素!該如何遠離?
    1960 年,英國有十幾萬隻火雞突然死亡,後證實飼料中含有黴變的花生粉。1961 年確定使花生黴變的是黃麴黴菌,並於第二年分離鑑定出其中的致癌物質,命名為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是一種劇毒和強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的半數動物致死量為0. 249 mg / kg,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一粒嚴重發黴含有黃麴黴毒素40μg 的玉米就會使兩隻小鴨中毒死亡。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幾種食物中就有,別捨不得扔
    黃麴黴素最早是在1960年被發現的,它是黃麴黴以及寄生麴黴的次級代謝產物,最常見的黃麴黴毒素有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 1993年,黃麴黴毒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