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咪蒙」的頭條報價達到75 萬元,「橘子娛樂」、「一條」拿到 B 輪融資,新媒體行業逐漸成為熱門就業方向,在插坐學院和新榜聯合舉辦的招聘會上, 40 家新媒體行業機構的 300 個職位,吸引了近 4000 人報名。
儘管有很多人仍粗暴的認為新媒體運營就是文案,那小編可要告訴你,不止這麼簡單哦~
一、基礎概念
01. 傳統媒體
使用傳統傳播方式的媒體,包括雜誌、報紙、戶外、通信、廣播、電視等。
示例:
湖南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02. 新媒體
所有數位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數位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等。在實際工作場景中,我們所說的新媒體主要指移動端屬性強、社交屬性強的媒體形態,如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直播軟體等。
示例:
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今日頭條、映客
03. 公眾號矩陣
公眾號運營方在微信平臺上布局多個帳號,增加用戶數量,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示例:
視覺文化旗下的公眾號矩陣包括「視覺志」、「她刊」、「蛙哥漫畫」、「一讀」、「窈窕媽媽」和「每日七言」。
04.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平臺上的應用帳號,使用者可在微信平臺上和特定群體溝通互動,包括訂閱號、服務號和企業號。
05. 訂閱號
主要為用戶提供信息,大部分帳號每天可以推送一次,每次最多 8 條消息,顯示「訂閱號」文件夾中。
06. 服務號
主要為用戶提供服務,每個月推送四次,每次最多 8 條消息,顯示在聊天列表的首頁,並可申請自定義菜單。
07. 企業號
幫助企業、政府機關等與員工、合作夥伴建立聯繫,簡化管理流程、提高溝通效率、服務一線員工。
08. 微博
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簡稱,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的、實時的信息。如無特別說明,「微博」通常指新浪微博。
09. 百度貼吧
基於關鍵詞的主題交流社區,與搜索緊密結合。
10. 知乎
網絡問答社區。
11. 運營
圍繞產品進行的人工幹預。
12. 內容運營
基於內容進行策劃、創意、編輯、發布、優化和營銷等一系列工作。
13. 活動運營
通過線上和線下活動,提升業務指標,維護留存用戶,刺激活躍用戶。
14. 用戶運營
以用戶為中心,遵循用戶需求,設計規則、組織實施活動,達到預期目標。
二、理論概念
15. 新媒體帳號的三種價值
1) 營銷價值
通過廣告、軟文等手段創造的價值。
2) 交易價值
讓讀者成為某產品用戶而帶來的價值。
3) 連接價值
通過建立社群,連接用戶帶來的價值。
16. 新媒體帳號的基本要素
1) 主體屬性
新媒體帳號所屬機構的類型,包括政府、媒體、企業、個人和其他組織。
2) 核心訴求
新媒體帳號主要解決的問題類型。
3) 傳播指向
新媒體帳號的傳播方向,常見的有對內傳播和對外傳播。
4) 關鍵能力
新媒體團隊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內容編輯、用戶管理和電商運營等。
5) 帳號類型
選擇訂閱號、服務號或企業號,上文已經說過,不再贅述。
三、內容運營
17. 內容定位
內容應該滿足哪些用戶的哪些需求。
18. 情感共鳴
用戶與公眾號對事物的看法、理解基本一致。
19. 潛在閱讀基數
內容選題能覆蓋的人群規模。
20. 主題痛點程度
圖文主題對讀者的影響程度。
21. 話題實時熱度
處於熱門話題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越晚效果越弱。
22. 標題前綴
寫在標題開頭,用於定位人群、加強推薦、解釋說明、補充亮點或贈送福利。
23. 標題後綴
寫在標題結尾,和標題前綴的作用相似,常用後綴有 「重磅」、「突發」、「爆料」等。
24. 追熱點
當熱點事件發生後,迅速跟進報導或藉助熱點傳播內容。
25. 痛點
用戶沒被滿足的,又十分迫切的需求。
26. 爆款文章
在實際工作場景中,通常指短期內閱讀量超過 10 萬次的文章。
27. 刷屏
大量用戶在同一時間段內轉發或分享相同的內容。
28. 人格化
用擬人化表達公眾號的內容,在用戶腦海中建立獨特形象。用戶與這個「人」交流,獲得對公眾號的好感和信任。
29. 社交貨幣
能幫用戶完成某個社交行為的內容。常見的社交行為相應社交貨幣如下:
30. 閱讀場景
用戶閱讀信息時,所處的線上或線下環境。
31.用戶屬性
包括性別、語言、省份、所用手機型號等。
32.限流
當一篇微信文章在短時間內被多人分享時,可能會遭遇的一種情況。具體表現是,雖然你成功將其分享到了朋友圈,但你的朋友在刷朋友圈時卻看不到你分享的內容。
33.關注動機
用戶關注帳號的動力。
34. 社群
同一類人因為同一種需求,而組成的群體。社群運營可以為公眾號運營者提供選題和素材來源、提高粉絲忠誠度;社群內成員也可以互通資源、擴充人脈。
四、活動運營與用戶運營
這部分的術語,常見於 App 運營領域,下面只選取新媒體運營相關的內容:
35.費用預算
通常分為獎品費用和推廣費用,在設計活動時,常做兩種費用預算,最低費用預算和最高費用預算
36.時間推進表
活動進度的時間表,明確時間節點、責任人、產出成果,建議使用甘特圖設計。
37. 活動轉化率
實現活動目標的用戶數和參加活動的用戶數之間的比率。
38. 復購率
一段時間內,重複購買產品的用戶數量與在該時段內購買過產品的所有用戶的數量之間的比率。
39. 復盤
在文章推送後,根據閱讀、漲粉、留言等效果,對文章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進行總結分析,以期在今後達到更好的效果。
40.A/B測試
把不一致的意見和想法每一個都拿出來快速驗證,得到真實的用戶反饋,反饋最好的就是最終選擇。
41. 漲粉
用戶數量增長,與之對應的是「掉粉」。
42. 用戶粘度
用戶使用某新媒體平臺的頻率,頻率高,則用戶粘度高。
43. 潛在用戶
沒有成為用戶的、待挖掘的目標人群。
五、外部合作
44. 轉載
在自己平臺上發表非原創作品,並說明非原創。
45. 互推
不同平臺或帳號之間發文互相推薦,常見有文末互推、圖文合作互推、閱讀原文互推和被關注自動發消息處互推。
46. 添加白名單
允許其他公眾號轉載或修改某篇文章,具體權限包括「可修改文章」和「可不顯示轉載來源」,至少要選擇一種。
47. 白名單群
新媒體編輯們為了方便尋找轉載文章、開白名單而組成的微信群。
六、英文縮寫
48.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
也稱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即「專業生產內容」,製作內容時,按照傳統媒體方式,傳播內容時,遵循網際網路的傳播規律。
49.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
即「用戶生產內容」,用戶通過網際網路展示原創內容。
50. PUGC(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
即「專業用戶生產內容」或「專家生產內容」,是將 UGC + PGC 相結合的生產模式。
結語:
這50個專用術語只是新媒體行業的敲門磚,所以,如果再有人說做新媒體就是坐在電腦前刷微博、逛網站等發工資的無聊某某,你就可以拔刀相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