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墊底的他,高考卻680分進北大,母親坦言:這3點決定一切

2020-08-14 臨潁快報

「你小時候考過雙百嗎?」

但凡你這麼問,10個人裡面得有9個人回答 「當然了」,還得順帶給你個白眼。說來也是,誰小學的時候沒有那麼幾個戴小紅花的高光時刻呢?但有多少人隨著年級的升高,成績反而下滑了呢?

小時候那些自以為的「小天才」,也著實被學生生涯衝刷地不見蹤影了。

但是這位學霸卻跟大部分人都不太一樣。陳鵬小學的成績一直很穩定。有多穩定呢?就是一直都考七八十分。小學畢竟跟高中不一樣,八十分就足以讓你一直墊底了。但是你敢想嗎?陳鵬高考竟然以680分的好成績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這其中到底有怎樣的奧秘呢?在親戚朋友的追問下,陳媽媽終於坦言:是這3點起了決定性作用!

1、在考試結束後進行自我總結

雖然陳鵬小學一直都是班裡倒數,但陳媽媽並沒有給他過多的壓力,更從來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打罵過他,還時不時會跟他說「兒子,相信你自己」。

如此的放寬態度並不代表放縱,陳媽媽對陳鵬還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不管考多少分,一定要在考試結束後進行自我總結,具體到哪道題錯了,該不該錯。

陳媽媽就認為,一次考試,一道錯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學習的意識也是可以在一次次總結反思中培養起來的。

2、學會自主安排學習

孩子最喜歡什麼?當然是「自由」!能夠不受父母幹涉,不被父母督促,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簡直不要太爽!

陳媽媽從上小學就開始讓陳鵬自主安排自己每天的學習任務,學習時間。任何與學習有關的安排,都由他自己做主。學習上的自主安排絕對不代表可以不學習,在這一點上陳媽媽一直界限分明。父母管大,他管小。本著「大方向不跑偏,小行動他做主」的原則,陳鵬的成績也可謂是「蒸蒸日上」。

3、信任和配合老師

高一第一個學期結束後,陳鵬的成績並不理想。在母子倆的一次散步中,陳鵬敞開心扉,坦言自己總是上課「開小灶」,自己悶頭做題,不聽老師講課。

在與老師的簡單溝通後,陳媽媽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信任和配合老師,才是最可靠的學習方法。

所以,讓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跟老師多討論,多提問,多交流,多分析,進步一定是最快的。


做到這3點,沒準家裡就多了個學霸呢?大家對於培養孩子還有什麼高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1990年湖南高考580分就能上清華、北大,為何今年680分都上不了?
    三十年前我正好在湖南復讀參加高考,我清楚記得學校有兩位應屆畢業生以580分左右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北大。今年,湖南省680分是沒有可能上清華、北大的,更加讓人驚嘆的是河北和河南省700分的成績也會與清華、北大無緣。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高考分數比三十年前高那麼多?難道是現在高考題簡單了嗎?
  • 這3省的考生有點難,高考成績不過680,基本上不了清華北大
    )前言高考在現代化的大城市裡面可能只是一場考試,孩子們還可以出國,還可以有很多的打算。但是在小城市、在農村,一次高考就能決定一個孩子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還是靠技術吃飯。相對這個處處被詬病不公平的社會而言,高考是目前為止最公平的方式。
  • 母親小學老師,兒子高考692進北大,坦言教子:不說1話、 常做1事
    在1977年高考恢復後,國內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攀升,隨著生活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高考是打破階級壁壘最方便的途徑,同樣也是扭轉命運最有效的方法。,在高考中他以692分考進北大,成為村裡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
  • 高一排倒一、高考排名第2,705分進清華,坦言「逆襲」:堅持3點
    自古以來,能夠成大事者毫無例外都有著長期努力的毅力,以及迎難而上的勇氣,而無論在哪個行業、哪種身份,對於想要取得成績、獲得進步的人來說,「堅持」都是必不可少的1點。在中考結束後,以剛剛過了實驗班分數線的趙啟琛,在高一這一年的時間裡,常常考班裡的倒數第一,而在3年後的高考中,趙啟琛以學校第二名的成績
  • 女兒692分進清華,母親坦言平時教子:上小學前,有意培養3點習慣
    女兒在去年的高考中以692分的好成績,成為學校裡唯二被清華錄取的學生之一,而在分享自己平時如何教育女兒的時候,何慧文坦言,在孩子上小學前,就已經開始有意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尤其是這3點習慣。無論是6點半起床、晚上9點半休息,早飯時間、休息時間等等,都在不斷的提醒要求中讓孩子意識到,需要嚴格的遵守時間安排,成為孩子對時間認知的第一步。
  • 高一班級墊底,高考逆襲上清華,原因就這3個
    後來跟朋友說起這件事他感慨:你這樣也能把植物養活真是奇蹟啊!可是,我確實把其中的一片葉子養活了,如今已經在我的窗臺上鬱鬱蔥蔥了。凡事只有嘗試才知道成敗,只要有一絲可能都不要輕易放棄。如果我當初不嘗試,直接把那兩片葉子扔了,還哪裡能見證這生命的奇蹟?
  • 他664分考進清華,退學復讀第二年705分進北大光華,原因讓人羨慕
    他664分考進清華,退學復讀第二年705分進北大光華,原因讓人羨慕很多人肯定聽說過一個學霸女同學,第一年考進香港大學以後對學校的氛圍感覺格格不入,於是退學第二年又考了北大的事情,無獨有偶,鄒英傑也是這樣一位學生,他的高中就讀的是武漢新洲一中,平時學習成績就非常的優異,在老師眼裡也是一個清北的苗子
  • 「最淡定」高考狀元:考語文忘寫名,英語睡覺,卻以672分進北大
    最淡定高考狀元:考語文忘寫名,英語睡覺,結果卻以672分進北大2007年的高考中,在第一門考試語文科目,林麗淵信心百倍,在考場上奮筆疾書,作文更是妙筆生花,而當她走出考場時,突然想起來了自己沒有寫名字,這可讓林麗淵慌了一下,不過她積極面對這次失誤。
  • 「最淡定」高考狀元:考語文忘寫名,英語睡覺,卻以672分進北大
    最淡定高考狀元:考語文忘寫名,英語睡覺,結果卻以672分進北大投入到下一門科目的考試中,當他聽說可以根據考號判定成績的時候,她鬆了一口氣,自己的成績又多了一百分。但是在英語考試科目中,他又睡著了,整場考試一共100分鐘,他睡了幾乎半個小時,監考老師過去叫他,他才醒過來,於是她又開始答題,憑著自己堅實的功底,還是在打鈴之前交上了試卷。
  • 一年級成績墊底,初一擠進年級前3,父親直言孩子學習:堅持2點
    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為了高考競爭而提前的準備,早就提前到了幼兒園時期,而等到正式進入小學後,努力的緊迫感更加明顯,甚至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早早的領先起跑線,除了注重孩子平時的學習之外,各種提升能力、擴大優勢的補習都已經安排上了日期。
  • 二人同桌3年,常年佔據年級前5,雙雙考進北大,坦言:堅持1點
    這句耳熟能詳的話,雖然對人群進行了一個簡單粗暴地劃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並不算不切實際。毋庸置疑,客觀環境、周邊人物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親則父母、親友,遠則親朋、同學,其一言一行都會對自己的性格塑造、能力培養,產生一定潛移默化的影響。
  • 許昌16歲男孩「跳級」上學 高考奪680分全市第二
    今年高考,許昌鄢陵縣一高16歲男孩王耀千,理科考出680分(語文126分,數學141分,英語136分,理科綜合277分),名列許昌全市第二名,記者獲悉,王耀千曾經「跳級」上學,不一樣的經歷,耀眼的分數背後,王耀千身上又有著什麼不一樣的成長經歷?
  • 他是河南高考狀元,高考成績還沒公布,就被北大清華邀請到北京
    於成亮,河南省林州市陵陽鎮北陵陽村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儘管家境並不富裕,但於成亮很爭氣,從小成績就十分優異,自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
  • 北大學長的分享:每天10點睡覺,高考688分進北大,離不開3個細節
    北大作為國內知名度最高、師資力量最雄厚的高校之一,一直以來都與清華並稱為高考的兩座山脈,成為無數學子嚮往的目標。每年近乎千分之一的錄取率,足以證明考上北大的學生在之前的高中班級中,都是佼佼者。而每年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最讓人好奇的,就是他們在平時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
  • 高考成績680分,卻被中國人民大學退檔!只因為考生「太驕傲」
    高考成績680分,卻被中國人民大學退檔!只因為考生「太驕傲」高考680分是什麼概念?相信今年參加過高考的考生,以及他們的家長都非常清楚,即使是已經告別高考多年的我們,也很明白680分是一個怎樣的成績,即使是今年的河南省,清華大學的錄取分也只不過704分,680分放在一般的省份,清華北大也是很有希望的。
  • 2019河北考生考出680分的成績,但不要驕傲,清華北大還是沒希望
    2019河北考生考出680分的成績,但不要驕傲,清華北大還是沒希望6月眼看著就要結束了,現在的高考學習就要進行最後一項——填報志願了,隨著考生分數和各省分數線的出爐,也讓大家的心理有了一定的打算。高考成績的公布也會直接代表著優秀和普通,這也直接和高校、就業問題產生了掛鈎。
  • 680分上不了北大,全是新高考模式惹得禍,「政史地」不建議選?
    什麼是「3+1+2」高考形式?3指的就是三大主科數語外,1是在歷史和物理中必選一科,2是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下選兩科。所以說新的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形式,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適合和喜愛去選擇,但是新高模式不再是到了高二再選擇了,而是上高一就選,這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到焦慮。
  • 當年的「高考瘋子」拒絕北大,10次終考上清華,現在過得如何
    小小年紀的小朋友一個個天真可愛說著自己的理想,這其中"我要考清華"、"我要考北大"的答案非常之多。只是真的到長大後,許多人因為理想有所改變,或是囿於自身條件,都會選擇其他的一些出路,但是還是有一些人,選擇"一根筋"地堅持自己最初的理想。還記得當年的那位"高考瘋子"吳善柳嗎?他曾經為了考上清華經歷了10次高考,甚至拒絕過北大的錄取。
  • 當年,他高考成績差點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絕,後來他過得如何
    即使恢復高考之後,對於一個考生而言,能夠影響到他考試的因素還是非常多的。曾經一度爆火的最帥院士王德民就是這樣的情況,他曾經高考成績差點滿分,卻最終被清華北大拒絕,後來他過得如何。當時,王德民的母親可以說是擁躉眾多,有很多的才俊想要追求她的母親,儘管王世貴只是其中的一個追求者,但是他鍥而不捨 ,最終成功和這個瑞士姑娘喜結連理。
  • 680分!即墨這三位高考學霸厲害了
    7月26日下午5點23分,高考成績剛開放查詢不久,即墨區萃英中學高三23班的邵京就查到了自己的成績:總分696分,語文125分,數學和英語均為141分、物理和生物均為96分、化學97分。他告訴記者,自己喜歡打籃球,只要是上體育課,就會和同學一起打,此外還會經常跑步,讀餘秋雨的散文和許多不同類型小說以及聽音樂。「我看的書比較雜,什麼都看。」「從小學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都還可以,到了高中,成績比之前要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