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考過雙百嗎?」
但凡你這麼問,10個人裡面得有9個人回答 「當然了」,還得順帶給你個白眼。說來也是,誰小學的時候沒有那麼幾個戴小紅花的高光時刻呢?但有多少人隨著年級的升高,成績反而下滑了呢?
小時候那些自以為的「小天才」,也著實被學生生涯衝刷地不見蹤影了。
但是這位學霸卻跟大部分人都不太一樣。陳鵬小學的成績一直很穩定。有多穩定呢?就是一直都考七八十分。小學畢竟跟高中不一樣,八十分就足以讓你一直墊底了。但是你敢想嗎?陳鵬高考竟然以680分的好成績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這其中到底有怎樣的奧秘呢?在親戚朋友的追問下,陳媽媽終於坦言:是這3點起了決定性作用!
雖然陳鵬小學一直都是班裡倒數,但陳媽媽並沒有給他過多的壓力,更從來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打罵過他,還時不時會跟他說「兒子,相信你自己」。
如此的放寬態度並不代表放縱,陳媽媽對陳鵬還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不管考多少分,一定要在考試結束後進行自我總結,具體到哪道題錯了,該不該錯。
陳媽媽就認為,一次考試,一道錯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學習的意識也是可以在一次次總結反思中培養起來的。
孩子最喜歡什麼?當然是「自由」!能夠不受父母幹涉,不被父母督促,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簡直不要太爽!
陳媽媽從上小學就開始讓陳鵬自主安排自己每天的學習任務,學習時間。任何與學習有關的安排,都由他自己做主。學習上的自主安排絕對不代表可以不學習,在這一點上陳媽媽一直界限分明。父母管大,他管小。本著「大方向不跑偏,小行動他做主」的原則,陳鵬的成績也可謂是「蒸蒸日上」。
高一第一個學期結束後,陳鵬的成績並不理想。在母子倆的一次散步中,陳鵬敞開心扉,坦言自己總是上課「開小灶」,自己悶頭做題,不聽老師講課。
在與老師的簡單溝通後,陳媽媽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信任和配合老師,才是最可靠的學習方法。
所以,讓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跟老師多討論,多提問,多交流,多分析,進步一定是最快的。
做到這3點,沒準家裡就多了個學霸呢?大家對於培養孩子還有什麼高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