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改革破除「唯分論」!雙非考研黨或更難上岸

2020-08-27 歷史學考研網李老師


對於每個考研小夥伴們來說,最不願意聽到的話之一恐怕就是「今年考研要大改革了」,畢竟改革可能會導致命題難度增加,複習壓力增大。


所幸,對於普通同學來說,遇到這樣事情的概率很低很低,一般幾乎遇不到一次,就算是有,也多半是加了一本書,增加幾個知識點。但是,報考中傳的小夥伴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8月6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舉措,全面拉開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


對比往年的招生簡章,不難發現中傳的21年很多專業的初試專業課都變成了783主題寫作和883人文社科基礎,人文社科還要學4本書,心態崩了,之前複習的全白費了!


隨後,安徽省跟進了,發布了《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關於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這其中,最大亮點就在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改革。


也就是說,安徽省的改革跟中傳類似:


將加大推免生比例!

減少考研名額!

優化考研複試考核!

增強能力考察!!


重大改革舉措中,除了「全面改革初試自命題科目」,比較引人關注的是關於複試選拔流程:「增加材料評議環節」,初試達到國家線的考生即可進入複試選拔流程!



所謂的材料評議環節:通過考生提交的材料,對其過往學業水平、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價並給出評分。由材料評分與初試成績共同確定考生是否能進入複試考核環節。


也就是說,學校放寬了對英語、政治等公共課的要求——只要你們達到了國家線即可;但同時加強了對過往成績、基本素養和專業能力的考察——要求你們專業足夠優秀。之前經常說本科成績低不會影響考研的錄取,但現在情況變了,本科成績過低你很可能在複試環節就會被刷掉。


不再分數「一考定終身」。首先,初試分數必須要過國家線。但只要過了國家線,分數就不是唯一標準,還要考慮你的「材料評議分」(目前信息是初試分數佔據70%,材料評議佔據30%)。


這樣其實降低了複試分數門檻,必將導致進入複試環節的人數大大增加。在招生人數不發生大改變的前提下,複試考察將變得更為嚴苛。打個比方,過去50位同學進入複試,最終篩選出10人,淘汰掉40名同學;那麼今年則有可能是100位同學進入複試,最終淘汰掉90名同學。


而「學術學位研究生注重考查專業基礎知識和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學位研究生注重考查專業實踐能力或創作實踐能力」。對於專碩來說,「實踐能力」意味著考試將更加靈活,可能會有更多的應用題,甚至可能有現場創作題。



這個改革舉措對於一部分同學是很不友好的:


1,零基礎選擇跨考的小夥伴來說,很明顯難度進一步加大了!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很明顯這是對於本專業的能力考查,跨考談何科研和實踐呢?


2,平時成績不好,想靠考研逆襲的「黑馬黨」,由於改革要求既往成績,平日成績不好、掛科等情況,就成為了短板,可以預想到,以後的「逆襲」故事只會越來越少了。


3,高考失利,雙非本科,想靠考研作為二次高考改變命運的同學,感覺還沒考就受到了「鄙視」,不禁讓人感嘆,原來高考才是最後的機會,是否寒門再難出貴子?


4,材料評議環節,是爭議點最大的,由於是人為操作,所以如何評議,標準是什麼?是否會存在暗箱操作,中國的「人情社會」,會不會使考研變成:過了國家線,爸爸幫你找人,咱就能讀研?


下面是中國傳媒大學有關負責人就研究生教育改革答記者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權威解答: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目前中傳率先官宣改革舉措,其他院校是否效仿暫未可知,但是從考研擴招、報考人數將增加的趨勢也可以分析出,未來考研競爭壓力都不會太小!


看到這裡,大家內心是不是已經都瑟瑟發抖了呢?


但是大家千萬別就此打退堂鼓,直接放棄!


所謂機遇與挑戰並存,打鐵還需自身硬,應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最好的辦法是提早準備!


對於「增加材料評議」,可能很多小夥伴覺得自己非本專業,學校、履歷都很一般,沒有什麼可以交的。但是實際上,距離複試還有半年時間,認真準備材料,仍然可以有很多亮點。


根據大多數申請制學校的慣例,我們把材料分為包含「三硬四軟一推薦」


三硬:就是三項最難變化的,也是老師最看重的,在校成績GPA、學術成果、獲獎證書。


四軟:自我陳述,告訴老師你的優勢和情況;科研設想,你讀研期間的科研打算(專碩也可以寫作品規劃);個人作品,此前你留下的最優秀的個人創作。實踐經歷:你的個人實習履歷。


還有最後一個,是推薦信。和西方不同,中國高校對推薦信這一點並不是強行要求,但是如果有了一個強有力的老師的推薦,可以想到會有正面作用。


目前來看,三硬可能很難變化,當然不排除有一些運作可能性。例如大四上參加新項目或評選新獎項。但可能性比較小。


那麼,大家可以考慮一下「四軟」的一些方面:例如:


  • 你能不能總結好、分析好自身的優勢?
  • 你此前的經歷中,有哪些比較重要的可以向老師介紹的部分?(例如同樣是暑期實踐,有沒有報告就是兩回事)
  • 你有沒有做過的比較好的個人作品?如果是其他專業的同學,有沒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一些參與的項目和成果?
  • 實習經歷中有哪些是值得深入介紹的?


如果想清楚,剩下半年時間,如果能夠有心,還是可以做出很多改變的。命運是要靠自己改變的,幫幫不信初試第一,會被輕輕鬆鬆的刷掉!不給考生一個滿意的答覆,大家都不會買單,說到底:破除唯分論≠分數無用論


還是那句話:只要還有考的名額,就可能考上。即使只有一兩個考的名額,也總有人會上的。那個人為什麼就不能是你呢?


內容來源:

微.信.公.眾.號:歷史學考研網

搜索並關注,歷史學考研升學無憂

更多院校信息,請點擊:

↓↓↓

相關焦點

  • 考研改革破除「唯分論」複試新增材料評議!雙非考研黨或更難上岸
    對於每個考研小夥伴們來說,最不願意聽到的話之一恐怕就是「今年考研要大改革了」,畢竟改革可能會導致命題難度增加,複習壓力增大。所幸,對於普通同學來說,遇到這樣事情的概率很低很低,一般幾乎遇不到一次,就算是有,也多半是加了一本書,增加幾個知識點。但是,報考中傳的小夥伴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考研改革破除「唯分論」!複試新增材料評議!雙非考研或更難上岸
    ,最不願意聽到的話之一恐怕就是「今年考研要大改革了」,畢竟改革可能會導致命題難度增加,複習壓力增大。優化考研複試考核!增強能力考察!!重大改革舉措中,除了「全面改革初試自命題科目」,比較引人關注的是關於複試選拔流程:「增加材料評議環節」,初試達到國家線的考生即可進入複試選拔流程!
  • 今年考研重大改革,這所大學要率先破除「唯分數論?
    一、初試分+材料評議分決定是否進入複試1、全面改革初試自命題科目,加強對基本素養和基本功底的考查。「唯分數」論。四、考研破除唯分數論?以往考研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大環節。初試階段我們只需要埋頭苦學,在12月底的考研初試中拿到儘可能高的分數,達到複試分數線進入複試。
  • 考研改革破除「唯分論」!複試新增材料評議
    對於每個考研小夥伴們來說,最不願意聽到的話之一恐怕就是「今年考研要大改革了」,畢竟改革可能會導致命題難度增加,複習壓力增大。所幸,對於普通同學來說,遇到這樣事情的概率很低很低,一般幾乎遇不到一次,就算是有,也多半是加了一本書,增加幾個知識點。但是,報考中傳的小夥伴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考研全面改革,中傳打破「唯分數」論
    中傳表示從2021年招生年度開始(今年考研),將對考研招生進行全面改革,主要包括初試自命題科目設置、複試選拔流程、複試考核辦法等…… 初試階段我們只需要埋頭苦學,在12月底的考研初試中拿到儘可能高的分數,達到複試分數線進入複試。 而今年卻告訴你,要破除「唯分數」論,想要進入複試(今年改叫「複試考核」),除了初試成績外,還需要對你本科積累的各項綜合能力進行評分,初試成績+材料評分才能絕對是否能進入真正複試!!!
  • 今年考研重磅改革!過國家線即可進「複試」
    中傳表示從2021年招生年度開始(今年考研),將對考研招生進行全面改革,主要包括初試自命題科目設置、複試選拔流程、複試考核辦法等……一時之間,不少報考中傳的考生表示勸退!距離考研初試只剩130多天了,你告訴我專業課大改!
  • 考研又一院校改革了?專碩考試難度越來越大
    近段時間,2021考研的小夥伴們心裡都慌慌的,自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以來,已有安徽省、中國傳媒大學相繼官宣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之前小編也有一篇介紹中傳改革的文章:考研重大改革!過國家線就能複試!雙非考生卻更難上岸了?
  • 考研改革,初試要求降低?雙非考生考研沒出路?莫慌
    ,雙非考生逆襲更難了嗎?近幾天,中國傳媒大學和安徽省的研招改革消息一出,大家都在議論紛紛,很多人都在擔憂:加材料評議環節、擴招推免,這樣二三本考生想要考上豈不是更難了?事實上,這不是針對二三本考生,而是所有考研學子,想要考上研更難了,對於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想要混研究生學歷更難了。
  • 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
    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具體探索 作者:熊丙奇 發布時間:
  • 考研改革廢除唯分數論?人才選拔更公平。專家:你以為是好事?
    在我國數千種大學專業之中,超過九成的學生需要繼續學習——考研,甚至考博,才能夠掌握該專業的精髓。除此之外,隨著人口教育普及化提高,本科大學生逐漸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考取研究生成為人們首選。近幾日中國傳媒大學對研究生招生政策改革,破除&34;,人才選拔更公平,但許多專家卻存有爭議:&34;
  • 2021考研或全面改革!某985院校過線即能進複試?
    2、改革複試選拔流程,增加材料評議環節,破除「唯分數」論。初試過國家線即可進入複試選拔流程。3、複試突出對專業能力的考核,學碩注重考查專業基礎知識和科研創新能力,專碩注重考查專業實踐能力和創作實踐能力。
  • 今年起,雙非院校的學生不配擁有名校夢?
    中傳這一系列操作,徹底的破除了考研「唯分數」論,也打破了今年正在備考學生的計劃,一時間網絡上關於中傳「三勸退」(勸退雙非、跨專業、沒有科研成果),中傳歧視雙非院校學生的論調出現在各大平臺。康石石本以為破除考研「唯分數」論這對於考研的同學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 考研重大改革!過國家線就能複試!雙非考生卻更難上岸了?
    中傳碩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實辦法及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將對碩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方式進行全面改革,引發熱議。考核方式依據專業變得更有多樣性了。「對考研人有什麼啟示?大部分考研人會覺得本科只要不掛科,成績好壞不會影響考研,但是現在的趨勢可能本科成績也很重要,甚至會影響你的成敗。
  • 考研又一院校改革了?專碩考試難度越來越大!
    近段時間,2021考研的小夥伴們心裡都慌慌的,自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以來,已有安徽省、中國傳媒大學相繼官宣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近日,深圳大學也公布將進行碩招改革。一起來看看發生的變化吧!跨界聯合培養碩士將於2021年全面啟動招生,首屆主要採用推薦免試方式招生。解讀: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決定,交叉學科將成為第14個學科門類,相信以後統考生也會有機會報考。
  • 今躍寄宿考研:又一所院校發布招生簡章,2021考研難度繼續加大
    近日,中傳跟深大都陸續宣布了關於2021考研的改革方案。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新增或者取消一些專業擴大某些專業的招生規模 甚至有很多學科只招收推免加大專業課難度,對跨考生更不友好加大複試難度,更加強調綜合素質,擺脫「唯分數論」甚至安徽直接改成能力素質+專業能力的綜合考察。
  • 又一高校考研改革!考試科目和招生專業都有變動!專碩考試難度增大
    近段時間,2021考研的小夥伴們心裡可謂七上八下,自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以來,已有安徽省、中國傳媒大學相繼官宣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為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將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公布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對於這些變化,你準備好了嗎?提前把握改革趨勢,才能早做準備!
  • 又一高校考研改革!考試科目和招生專業都有變動!專碩考試難度增大!
    近段時間,2021考研的小夥伴們心裡可謂七上八下,自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以來,已有安徽省、中國傳媒大學相繼官宣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為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將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公布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對於這些變化,你準備好了嗎?  提前把握改革趨勢,才能早做準備!
  • 又一例考研改革!公共課大改?考研改革或成趨勢?
    而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考研er真的很怕聽到「考研改革」這樣的字眼,但偏偏怕什麼來什麼...8月6日,中傳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新聞引起考研的小夥伴的關注,後續安徽省也跟進了相關制度改革,之前胖嘟也寫到相關的制度變化《考研改革破除「唯分論」!複試新增材料評議!
  • 考研招錄方式改革!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
    年招生也就是今年21考研開始,將對考研招生進行全面改革,主要包括初試自命題科目設置、複試選拔流程、複試考核辦法等……距離考研初試只剩130多天,專業課大改!emmm,小媛默默嘆了一口氣:真難!考研被譽為第二個「高考」,許多考生希望能通過考研實現人生第二次逆襲,基礎差的人也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夢想。但這樣的改革無疑會給想考取名校的雙非考生潑盆涼水。確實,這樣的改革篩選人才會更直接,便捷。
  • 中傳考研初複試巨變,但這只是考研全面改革的「信號」
    昨天中傳官方突然發布碩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實施辦法及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迅速登上熱搜!在公告中,中傳表示從2021年招生年度開始,將對碩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方式進行全面改革,改革內容包括初試自命題科目設置、複試選拔流程、複試考核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