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是一部國產神話級的電視劇,豆瓣評分高達9.1分。不少網友表示,《天道》可以算是國產劇的巔峰之作之一。其價值水平就在於顛覆了我們對現實的思考和認知。
這部劇源自作家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小說和電視我都看過。不管是從人性,商戰,還是文化背后角度,都極具深刻批判意義。
《天道》在2008年正式上映,一度引起網民的熱烈追捧和討論。可惜的是,卻在後面找不到任何視頻資源,被人為地封禁了長達10年之久。直到2018年的時候,《天道》才在不斷修改和刪減之後,出現在觀眾視野。
如今,不僅電視能看到,而且在短視頻和圖文領域都經常看到大家的解讀。可見,封禁重啟後的《天道》不僅沒有被人遺忘,而且越來越火。
不禁疑問,為什麼如此熱播的神劇要被封禁呢?且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網上關於天道的討論就一直沒有斷過。這背後劇到底說了什麼?
其實,原因無非有以下幾點:
1.文化屬性一詞,顛覆了認知
劇中的丁元英,第一次提出「文化屬性」一詞,並將文化屬性歸類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文化屬性與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並逃脫不了,可以說,文化屬性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丁元英是強勢文化的代表,強勢文化講究的是一切以客觀規律做事。也是自己才能改變命運的文化,這中間不摻雜任何感情和寄託的成分。他買股票不賠,精準的預測漲幅,帶領王廟村自建生產線脫貧致富,以及預測劉冰會拿機密文件要挾肖雅文分股分權等。這一切都是對客觀規律的把握,以及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
而弱勢文化,就是救世主文化。就是「等,靠,要」。葉曉明,劉冰,馮世傑這類農民群眾代表就是弱勢文化。當丁元英第一次走進王廟村的時候,發現村裡吃飯都是問題,卻把基督教堂修建得很漂亮。這就是把耶穌當作他們的救世主。
後來三人通過小手段獲得芮小丹的信任,接觸到丁元英,又把丁元英當作救世主。此刻,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丁元英只能做到扶他們上馬,卻沒辦法送他們一程,往後的路還得靠他們自己。
文化屬性是指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所處的環境和周圍的人給我們傳達的思想和價值觀。而且並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也就是說,文化屬性是周圍的環境給我們」種植「進去的。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區別,不是因為真的缺錢,而是周圍的價值觀,決定了我們的選擇和行為。
2.對人性的本質揭露太過真實
《天道》看上去是以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貫穿整個王廟村的扶貧項目。但背後卻在格律詩公司的起起落落間,將不同文化屬性背後的人性徹底的揭露出來。這個角度看,它就是一部商戰片。
格律詩公司是葉曉明,劉冰,馮世傑他們自己的事業。可是,他們卻不願意承擔一絲風險,遇到危機,立馬抽身而出。當公司度過危機,劉冰又厚著臉皮要來分一杯羹。並拿出機密文件來要挾肖亞文讓股妥協。
正如劇中所說,他們從井底爬到井沿,看一眼,又狠狠的摔倒井底。別人給你的,你要有膽去接住,否則也是白搭。
而升級到公司層面,面對格律詩的狠,伯爵的奸詐,樂聖終究要為的蠢付出代價。每一家公司背後都藏著商戰人最真實的面目,為了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而如此真實地展現人性,對於現實中很多人表示難以接受。但,真實的情況卻就是如此。
3.將社會階層明顯的分離出來
《天道》將人分為4個階層:
最底層的則是王廟村這些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草根,往上一層則是像歐陽雪,肖亞文這樣的中層人士,有著不錯的工作,良好的教育和見識,再往上就如韓楚風,林雨鋒這類坐擁金錢和權力,玩弄著社會潛規則的上層人士。這些階層在現實社會中都有著對應的人群。
再往上,就屬於境界層面,如丁元英這類歷經滄桑,穿越黑暗,掌握客觀規律,洞穿事物本質,又具備獨特的精神追求的人。
而最頂尖的層面,就是芮小丹這類人物。活得灑脫自性。當生則生,當亡則亡,來去自如,一切猶如天國的女兒。活在自己的隨性當中,不拘泥於世俗,超脫於塵世。
其中,草根階層的人位居多數,他們沒有資源人脈沒有背景,空懷滿腔熱血卻又處處受人欺負,摸爬滾打中卻成為了別人的棋子。或許多數的草根都有這樣的共鳴。
4.將因果潛移默化地表達出來
很多人對最後芮小丹這位天國的女兒去世,表示遺憾,有情人終究不得眷屬。但從因果的角度說,芮小丹的結局是註定的。因為她要了一個違背規律的「禮物」。從她開口問丁元英要「神話禮物」的那一刻就註定了結局。
她違背了「天道」:事物本來發展的規律。王廟村的村民,在沒有外力的推動下,不可能成立格律詩公司,更不可能脫貧致富。劉冰也不可能因為爬到井沿邊看到了觸手可得的利益,又失去的痛苦,最後選擇跳樓。
如果不是格律詩惡意降價,直至矛頭針對樂聖公司,也不會導致林雨鋒開車衝下懸崖。這是打破了兩家公司之間的平衡,林雨鋒成了替罪羊。
而劇中所有參與格律詩公司經營的人,幾乎全部改變了命運的軌跡。這就是外力強行導致發生了,並非自然規律使然。這是因,那就要有果。芮小丹則是掀起這場不平衡的推手。所以,芮小丹的結局正是「天道」的規律,不可逆轉。
據說,作家豆豆在創作《遙遠的救世主》的時候,其實丁元英這個半人半仙的人物,在現實中是存在的,正是指導和栽培豆豆的幕後人。當然這可能只是空穴來風。
不過,豆豆作家的作品確實相當犀利,不僅《遙遠的救世主》大獲成功,《天幕紅塵》《天局》都極具現實主義深刻思想,不僅對人性直白的揭露,更是尋求更深層次的精神探索,內容涉及為人處世,商業心戰,哲學,宗教,基於規律背後商業本質的探索等等。原著小說更精彩的就是,大量大但細節的描寫,正是電視劇刪減的部分。
點擊商品卡,即可購買!
正如小說中肖亞文所說:「認識一個人就是打開一扇窗,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就夠了」。
讀書也是如此。而豆豆的作品,正是給了我們一扇看到不一樣世界的窗戶。可惜她寫完天道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之後,就相忘於江湖,不再出頭露面,給人留下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