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改編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拍自2006年,2008年播出一年,自此之後就被央視禁播了,直到2018年,經過長達十年的整改刪減之後,才又重新與大家見面。
這部劇在當時確實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主角丁元英也一度被很多人奉為神祇,而扮演者王志文左小青等也因為這部劇在演藝圈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電視劇《天道》被禁播10年的原因何在?
《天道》內涵頗深,與以往所有的電視劇都有所不同,它是一部非常另類的電視劇,中國電視劇史上從來未有過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物、超凡脫俗的天國之戀、殺富濟貧的商戰神話等傳說級人物和離奇的故事,構成了一部很怪但是卻很成功的電視劇。
不管是電視劇《天道》還是原版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都很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折射出當時的現實,容易對觀眾產生引導,太過於現實太過於社會生活化,但是卻又邊緣化,直接反映了邊緣化的社會,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所以才會被禁播。
還有一點可能是明顯的階層關係,過於的資本化,而這不符合我們需要的文化,坐擁金錢權力的人就可以俯視一切,顯然這是不對的,像馮世傑這樣的人,沒錢沒人脈,處處被欺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進而引起了討論,這並不是我們需要宣揚的,所以這也可能是被禁播的原因之一。
一部被禁播的劇為何影響如此之大?
不管是電視劇《天道》還是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內涵都十分豐富,劇中基督、佛、道之警句如縷串珠,可謂精深難測,該劇的思想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從芮小丹投向丁元英心靈與肉體的愛戀,到丁元英為紅顏知己創造神話;從芮小丹悲壯之死,到丁元英在林雨峰的槍口面前鎮定自如,每一位觀眾都會感到心靈的震撼。
芮小丹審訊王明陽時對天堂、地獄、聖經、窄門的心靈對峙,丁元英與智玄大師對真經、法門、悟道、修行的對流,特別是「神即到,道法自然,如來」一句貫穿全劇,我們會陷入對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沉思。
在劇中,丁元英是馮世傑、葉曉明、劉冰三人的「救世主」,但可悲的是馮世傑、葉曉明、劉冰自我認同的崇拜丁元英,卻從未深入了解過丁元英。
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幻想著會有一個救世主,於是在很多事情上,就會等著被拯救,但事實上並沒有這樣一個救世主,一個人,只有當他徹底放下「等」的思想,他才能真正成熟起來,因為我們的救世主就是我們自己。
所以這部電視劇才會叫《遙遠的救世主》,因為如果你不能明白,你的救世主就是你自己的話,只是傻傻的等待別人來救你,那這個救世主只會離你越來越遙遠。
神劇的作者是誰?
原著《遙遠的救世主》的作者是一名女性,名叫豆豆,資料很少,但是據傳只有高中文化,但是卻能把商業宗教音樂文化表達的這樣現實透徹,實在是讓人敬佩。
豆豆也一度被金融圈的股民們奉為神作、神人。豆豆的三本書都很精彩,第一部《背叛》,第二部《遙遠的救世主》,第三部《天幕紅塵》。《背叛》也已拍成電視劇,由巍子和許晴主演。
在《遙遠的救世主》的封面上有這麼一句話: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的確,這是一本用一個愛情、商業的故事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
如果你想了解丁元英這個人,如果你想了解商界的文化,那就讀一讀《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電視劇裡有的,書裡會更加深刻,電視劇裡沒有的,書裡也很詳細的講述了。
讀到深處時,讓自己感覺到了一種升華。然後埋下了一顆種子,想要成為像丁元英一樣的人,也許我們做不成丁元英,但我們卻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靜得下心來,逐字品味,一種難以名狀的共鳴感會逐漸地包圍過來,再讀深一點,多讀幾遍,才發現自己因它,已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循序推進情節之時時刻不忘借丁元英之口闡述自己對「文化屬性」理解,而這些精緻絕倫的對話總及時的見縫插針於故事之上,讓你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多讀一點書吧,讓自己有一種從內而外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