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之後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哦
漢服文化那麼進入臘月後到底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在北方,很多地方的習俗基本都一樣,流傳的有一首關於臘月的歌謠,裡面對臘月習俗的描述很詳細。臘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臘八其實,臘月習俗真正的開始,應該是臘八這一天。在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
-
進入臘月就是年!臘月初二 燒山節 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如果說,春節是一年當中最歡樂的節日的話,那麼在眾多的人看來,臘月裡的歡樂,臘月裡的忙碌,臘月裡的期盼,絲毫不遜於正月的春節
-
【習俗】臘月初一咬抄抄 爆米花你吃了嗎?
【習俗】臘月初一咬抄抄 爆米花你吃了嗎?今天是農曆臘月初一,俗話說「臘月初一不吃炒,一個起來一個倒;臘月初一蹦一蹦,又免災來又去病。」這是進入臘月裡的第一句有關臘月的民謠。這裡的蹦也就是崩的意思。
-
【習俗】臘月到,人忙年,說說臘月不得不知的習俗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 臘月除塵習俗的來歷寓意及講究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告別「小年」,就該做迎接過年的準備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掃塵」,即年終大掃除,也叫「掃房子」。[臘月二十五磨豆腐由來傳說故事]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
-
臘月傳統習俗不能忘 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忙清掃
本報隨機選取了年齡在24歲至45歲之間的30位讀者進行了採訪,「掃房子」和「趕大集」成為最受關注的臘月習俗。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習俗:話說灶神今天要上天庭面奏玉皇,匯報這家人一年來的善惡,因此要祭拜灶神,讓他上天言好事。
-
知否知否?2019回娘家習俗:進門先拜祖先再拜堂,最後1點很尷尬
說起過年,就難免會提到各地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過年的習俗很重要,看似不是明文的規定,但一定要知道和了解,不但要知道自己家的過年習俗,而且還要了解丈母娘那邊的規定,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不然的話就會鬧出洋相和笑話,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那裡回娘家的拜年習俗,看看和你們那裡又有什麼區別呢?
-
為了舅舅正月不能剪頭髮 從臘月到正月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農村習俗:「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什麼講究?
農村最流行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光聽這句話就很有意思,主要講述的是農村的一些忌諱。而這句俗語開頭的臘月指的是農曆中的年底,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正月指的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臘月忌尾」:臘月是年底,臨近過節了,要注意的事項就特別多,俗話說「秋收冬藏」,人們忙碌了一年,臘月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而臘月寒冷不宜搬家,這時候的新房子缺少陽氣。臘月也不宜錢財外借,冬天主「藏」,如果這時候把家裡的錢財借出去,會影響財運。臘月打掃的時候不宜挪動家裡的擺放物品,所以才有了「臘月忌尾」。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 洗浴 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
臘月二十六的習俗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閩南春節習俗:臘月十六日尾牙節吃潤餅
2014年泉州馬年春節專題尾牙 臘八之後的重要節日是臘月十六日,即「尾牙節」。如今,「尾牙」是越來越熱鬧了。當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尾牙」原來稱為「尾迓」。「迓」有迎接之意,在民間習俗中,祭祀土地公的儀式叫作「做迓」。 在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是要「做迓」祭拜土地公的。相傳,農曆的二月二日是土地公生日,閩南一帶的商家都要在這天舉行祭祀土地公活動,因為這一天的祭祀是一年裡第一次的「做迓」,所以稱為「頭迓」,而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做迓」,故稱為「尾迓」。
-
臘月:九種習俗,五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一,正式進入臘月,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就意味著到了農曆的年尾。臘是幹肉的意思,引申為年終歲末用肉敬拜眾神的祭祀。因為這個月主要和祭祀有關,所以,在我國的傳統民俗中,臘月的講究與禁忌很多。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你可知這劇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隨著元旦當天馮紹峰用知否體宣布趙麗穎懷孕,知否體也迅速走紅。
-
臘月民俗大全,你知道幾個?
農曆的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在古代農耕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古人是非常注重祭祀的,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在商朝時期一年共有春夏秋冬四次大型的祭祀活動,又冬祀處於歲末和年初的交替階段,所以以冬祀最為盛大,而祭祀活動在那時被稱為「臘」,所以冬祀又被稱為「臘祭」,臘月由此得名。
-
進了臘月就是年,這些傳統習俗別忘了!
進了臘月就是年,這些傳統習俗別忘了!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習俗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寓意
臘月二十六是幾號 查詢後,我們可以得知,2018臘月二十六是2018年2月11號。臘月二十六是什麼節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臘月二十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在新曆日期中,2018臘月二十六是2月11日,2月11日是日本建國紀念日。
-
農曆臘月廿四是蘇州「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南北為何差一天?
農曆臘月廿三,也是傳統習俗裡的「小年」。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因此過小年非常隆重。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間,二十五買豆腐,二十六買斤肉,二十七買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掃一掃。」臘月二十三,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農曆裡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和伏筆。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的習俗要結束?農村殺年豬也違法?
常言道:「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但現在網上流傳的不允許殺豬的說法,最高罰款一萬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從前普通百姓生活比較苦,而且家裡的人也比較多,經常是吃上頓沒下頓,基本上一年到頭都吃不到肉。所以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到了臘月二十六,人們就會煮一大鍋肉,滿村飄著豬肉的清香,叫做「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