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六的習俗

2020-12-17 百度經驗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春節傳統民俗「燉大肉」。

「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沒養豬的人家則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在臘月二十六,春節傳統民俗就是「割年肉」「燉大肉」。

臘月二十三開始,送灶神、掃塵、接玉皇、貼窗花,到了臘月二十六,從從這一天起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各地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

春節「割年肉」、這裡的年肉一般是指豬肉,而吃「年肉」就是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吃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多臘月二十六的重要內容。

在民俗中,還有「臘月二十六,裡外洗一洗」「 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的說法,前兩天掃塵,送神,接神,這兩天則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其意思是說,臘月二十六這天人們要進行洗浴,這樣來年的「福祿」就會更多。這兩天的洗澡,總的來說,是洗去陳舊氣,迎來新喜氣;洗去倒黴運,天天逢好運;洗去憂愁和煩惱,來年快樂身邊繞。洗淨迎福祿,福祿更長久。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習俗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寓意
    臘月二十六是幾號  查詢後,我們可以得知,2018臘月二十六是2018年2月11號。臘月二十六是什麼節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臘月二十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在新曆日期中,2018臘月二十六是2月11日,2月11日是日本建國紀念日。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的習俗要結束?農村殺年豬也違法?
    常言道:「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但現在網上流傳的不允許殺豬的說法,最高罰款一萬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從前普通百姓生活比較苦,而且家裡的人也比較多,經常是吃上頓沒下頓,基本上一年到頭都吃不到肉。所以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到了臘月二十六,人們就會煮一大鍋肉,滿村飄著豬肉的清香,叫做「年肉」。
  • 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之後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哦
    漢服文化那麼進入臘月後到底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在北方,很多地方的習俗基本都一樣,流傳的有一首關於臘月的歌謠,裡面對臘月習俗的描述很詳細。臘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臘八其實,臘月習俗真正的開始,應該是臘八這一天。在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
  • 「滿滿年味」臘月二十六除了「燉年肉」,還有這些有意思的事情...
    距離春節還有4天過年了,過年了距離大年三十又近了一天今天小編繼續帶小夥伴「漲姿勢」陪你一起過大年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人們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和乾鮮果品等食材,迎接新年的到來。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丨上九山帶你追尋傳統年味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每到臘月二十六,大街小巷肉味飄香,是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同時,今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是酷寒的結束,也是新生的開始。過了大寒,就表示二十四節氣走了一個輪迴,大寒至,待來年,春風渡。
  • 【習俗】臘月到,人忙年,說說臘月不得不知的習俗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 臘月:九種習俗,五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一,正式進入臘月,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就意味著到了農曆的年尾。臘是幹肉的意思,引申為年終歲末用肉敬拜眾神的祭祀。因為這個月主要和祭祀有關,所以,在我國的傳統民俗中,臘月的講究與禁忌很多。
  • 臘月傳統習俗不能忘 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忙清掃
    本報隨機選取了年齡在24歲至45歲之間的30位讀者進行了採訪,「掃房子」和「趕大集」成為最受關注的臘月習俗。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習俗:話說灶神今天要上天庭面奏玉皇,匯報這家人一年來的善惡,因此要祭拜灶神,讓他上天言好事。
  • 臘月二十六 我用米家電壓力鍋做了一鍋紅燒肉
    臘月二十六 我用米家電壓力鍋做了一鍋紅燒肉 2019年01月31日 16:19作者:李伏勝編輯:李伏勝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六,早上起床時想起了傳統習俗「二十六燉豬肉」,突然就想吃紅燒肉了,對於完全沒有做飯功底的我來說,做紅燒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不過家裡有小米剛剛推出的米家電壓力鍋,有它在我還是比較有底氣的。
  • 臘月習俗你知否
    臘月習俗你知否 「農曆臘月來,飛雪盼春歸」農曆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俗稱為歲尾,有殘冬、餘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的當屬「臘月」,也稱「蜡月」。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多重要時間點,都在這個月份。一進臘月「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年味也越來越濃。
  • 為了舅舅正月不能剪頭髮 從臘月到正月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從小就知道的兒歌是到過年的時候才會歡快的唱起來。最期盼的過年是小孩子無限的期盼和憧憬。可以吃很多的糖果,可以玩有花樣的鞭炮,可以放假串親戚,甚至可以到親戚家見到很多表兄弟、表姐妹。
  • 過年習俗和禁忌 !萬用萬靈
    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1、臘月二十三(1月17日)過小年(1)習俗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
  • 春節習俗有哪些?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春節習俗有哪些?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 農曆臘月廿四是蘇州「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南北為何差一天?
    農曆臘月廿三,也是傳統習俗裡的「小年」。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因此過小年非常隆重。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間,二十五買豆腐,二十六買斤肉,二十七買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掃一掃。」臘月二十三,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農曆裡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和伏筆。
  • 進入臘月就是年!臘月初二 燒山節 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如果說,春節是一年當中最歡樂的節日的話,那麼在眾多的人看來,臘月裡的歡樂,臘月裡的忙碌,臘月裡的期盼,絲毫不遜於正月的春節
  • 美麗河北·e起過年·網絡述年 | 二十六 割年肉
    ,大魚大肉萬不能缺,所以在我國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臘月二十六的漢族傳統民俗是「燉大肉」。過去這一天是所有孩子們的節日,終於可以吃到「年肉」了。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條件稍微好點的,也不過是能吃上點窩頭野菜什麼的。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
  • 小年到除夕,習俗與禁忌你你知道嗎?
    一、習俗1、祭灶王一般北方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南方部分地區是每年的臘月二十四日會進行傳統活動—祭灶王。臘月二十六一、習俗1、宰豬割年肉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宰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關鍵籌劃新年的肉製品。
  • 【習俗】臘月初一咬抄抄 爆米花你吃了嗎?
    【習俗】臘月初一咬抄抄 爆米花你吃了嗎?今天是農曆臘月初一,俗話說「臘月初一不吃炒,一個起來一個倒;臘月初一蹦一蹦,又免災來又去病。」這是進入臘月裡的第一句有關臘月的民謠。這裡的蹦也就是崩的意思。
  • 臘月民俗大全,你知道幾個?
    農曆的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在古代農耕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古人是非常注重祭祀的,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在商朝時期一年共有春夏秋冬四次大型的祭祀活動,又冬祀處於歲末和年初的交替階段,所以以冬祀最為盛大,而祭祀活動在那時被稱為「臘」,所以冬祀又被稱為「臘祭」,臘月由此得名。
  • 農村3個古老童謠,道盡農村臘月習俗,提上句知下句的都是農村娃
    這些童謠形象又生動,也是北方進入臘月後,備年活動的真實寫照。一、給家人添置新衣物,買買買「辭灶,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婆兒要件新棉襖。」進了臘月門兒,農村的閨女小子都興奮起來,知道父母親不管平日多節省,過年也會給自己買件新衣服,買花買炮,歡歡喜喜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