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要說起真正的年味兒,還得從今天臘月二十六算起,因為從這天開始,家家戶戶都要為年夜飯桌上的硬菜做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除夕大餐,大魚大肉萬不能缺,所以在我國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
「年肉」由來
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的漢族傳統民俗是「燉大肉」。
過去這一天是所有孩子們的節日,終於可以吃到「年肉」了。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條件稍微好點的,也不過是能吃上點窩頭野菜什麼的。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
紅燒「年肉」
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吃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多臘月二十六的重要內容。
即使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過越紅火,在臘月二十六置辦點大肉也是成為了許多人都沒有忘記的老傳統。
「洗福祿」
在民俗中,還有「臘月二十六,裡外洗一洗」「 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的說法,前兩天掃塵,送神,接神,這兩天則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其意思是說,臘月二十六這天人們要進行洗浴,這樣來年的「福祿」就會更多。這兩天的洗澡,總的來說,是洗去陳舊氣,迎來新喜氣;洗去倒黴運,天天逢好運;洗去憂愁和煩惱,來年快樂身邊繞。洗淨迎福祿,福祿更長久。
臘月二十六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漸濃起來了!
原標題:《美麗河北·e起過年·網絡述年 | 二十六 割年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