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年了,在北方農村過年前都有哪些習俗

2020-12-19 農夫小熊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在北方有一句俗語叫:」過了臘八就是年「,可見在北方尤其的北方的農村地區,過了臘八以後節日的氛圍就越來越濃了,從小年開始北方的農村基本進入春節了,逐漸開始為迎春節忙忙碌碌,下面帶大家一起看下北方農村從小年開始都有哪些習俗.

1.過小年

北方過小年也叫灶王節,在我們這邊也叫祭祀灶王,送灶王爺爺上天,灶王節南方也有的,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傳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都城都在北方一帶,因此,受官氣影響較重,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都為臘月二十四,而像長江水域以南鄱陽湖一帶的漁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中國民間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功過,辭灶便是送灶王爺起程。故民間對這位居家之神,平日態度很虔誠,也很尊重。所以不管節日在那一天送灶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闔家歡樂,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送灶神

2.除塵掃舊

除塵掃舊,也就是打掃室內外的塵埃,民間有」臘月二十四,除塵掃房子「把家裡的裡裡外外,家具家電,衣服等打掃、清洗的乾乾淨淨準備迎接春節。這一個習俗在中國古代的堯舜禹時期就已經有了,因"塵」同「陳」諧音,有除陳布新的含義,掃塵也意味著把一年的黴運統統掃出去,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辭舊迎新的願望。

除塵掃舊

3.接玉皇、趕亂歲

北方民間臘月二十五有接玉皇、趕亂歲的習俗,舊俗認為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后,玉皇大帝於臘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移動圖片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人們在這一天裡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民間舊俗認為,灶王爺臘月二十三上天以後,除夕前才能回到民間,期間民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所以民間在這一天多有嫁娶,因此稱為「趕亂歲」,這裡亂歲指的是荒亂的日子。

接玉皇

4.臘月二十六,殺諸割年肉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講的是這一天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主要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所以稱為「割年肉」,古代的時候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的傳統民俗是"燉豬肉"。

殺豬割年肉

在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各地就有了"臘月二十六,裡外洗一洗,洗淨禽畜屋"之說。也就是說,從這一天起北方農村就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各地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

5.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到了臘月二十七,民間有宰雞趕大集的習俗,北方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土雞,還要趕集、採購等,與平日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這一天,北方各地的集市都非常的紅火熱鬧,這一天民間也寓意為「大吉大利」。

趕大集

6.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北方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的習俗,到了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開始發麵,準備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主食過年,發好面準備蒸饅頭,有的地方還有炸麻花,蒸年糕的,這主要源於民間認為大年初一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的緣故。

發麵,貼花花

當然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貼窗花等。家家戶戶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7.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也叫小除夕,二十八做好了發麵,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人們盡情發揮想像,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這一天除了要蒸饅頭,北方有的地方還要「請墳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節慶,都要對祖先告祭一番,這不僅僅是一種向祖先的告慰,也寄託了後人對祖先的感恩與思念。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莊重和重要。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清晨請祖,少數地區在除夕日下午到黃昏時請祖。

8.除夕守歲,放鞭炮

除夕這一天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所以在外的遊子門不管身處何方,這一天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回到自己的家人身邊。

那麼到了晚上的時候,家裡的大人開始準備年夜飯,小孩子則要放鞭炮,舊俗講放鞭炮主要是為了驅除一個叫「年」的怪獸,寓意驅魔闢邪,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交替著辭舊迎新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吃過年夜飯以後,在北方的農村大都有守歲的習俗,「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

接下來就是大年初一了,辭舊迎新,新的一年到來,放鞭炮、穿新衣、高高興興過大年,也是大家一年中最開始最快樂的一天。

以上就是北方農村過年前的習俗,因南北方差異,各地習俗大有不同,那麼你的老家都有哪些習俗呢?

相關焦點

  •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所在的農村裡哪一天過小年?都有哪些習俗?
    今天是臘月十九,再過幾天就要過小年了,而對於過小年,有些地方的風俗傳統習慣並不相同,這就是中國地大物博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習慣。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從大的範圍上來講,北方地區一般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地區普遍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那麼你所在的農村地區是哪一天過小年呢?
  • 以前過年前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習俗?現在農村還會殺年豬嗎
    在農村過年前殺豬,確實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這是屬於農村幾代人的記憶,也是農村特有的傳統習俗。那麼農村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咱也不管這習俗究竟是哪裡的,反正在2000年前,當時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有殺年豬的習俗。農村殺年豬其實也是有日子講究的,就以我家鄉來說,在每年農曆12月16開始,就開始逐漸有過年的氣氛了,在這一天我們當地人稱為「尾牙」,會做一大堆好吃的先祭拜,自己再享用。
  • 農村過年習俗都有哪些
    在農村,每到過年,就會有很多習俗。大年二十三,是一年一度的祭灶習俗。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開始打掃衛生,把全家裡裡外外都會打掃乾淨。晚上開始祭灶王爺。許下新年的願望。接下來的七天都是年集,家家開始置辦年貨。大年二十七,是家家戶戶開始貼對聯的習俗。並且這一天也會理髮。開始家家戶戶從頭到腳都換新衣服。大年二十八,開始做餃子餡 。
  • 過年了,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農村這些奇葩習俗,你那邊有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過年了,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農村這些奇葩習俗,你那邊有嗎?如今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在國家的支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 在農村過年要穿新衣服其實是有習俗來歷的,你知道是哪些嗎?
    在農村過年要穿新衣服其實是有習俗來歷的,你知道是哪些嗎?從兒時的記憶開始,過年要上上下下洗漱個乾淨,然後穿新衣,戴新帽,喜氣洋洋地掛燈籠,放鞭炮,點旺火,包餃子,吃年夜飯,給長輩瞌頭拜年,那是一樣一樣兒都不能少的!
  • 回家過年的朋友注意:農村臘月都有哪些講究呢?
    閱讀前請先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您分享三農信息!春去春又來,一年歲月匆匆,這不馬上又臨近過年了,而且臘八已經過來,在有幾天就春節過年了,對於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朋友,這會不是在回家的路上,就是都已經回家,忙活著準備過年,置辦年貨,待客的酒席什麼的,現在雖然現在社會發展很快,但農村依舊保留著不少的傳統過年的習俗,那麼,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都有什麼習俗呢,需要注意什麼呢?
  • 春節印象——東北農村的過年習俗
    小時候常常盼望過年,「孩子們是最盼過年的。」一點沒錯,過年的時候,我們可以盡情的玩、盡情的笑,可以放鞭炮、可以點花燈……總之,「年」是屬於我們的天堂,即使犯些小錯兒,家長們也都能「寬容」的一笑了之,因為大人們也是很喜歡過年的。
  • 農村以前過年正月有哪些習俗正在慢慢消失?為什麼?
    二十多年以前,我結婚那會兒農村過年有請新媳婦、新女婿吃酒席的習俗,還有大年初一新媳婦要給本家所有長輩拜年,正月鬧新女婿等各種習俗,如今這些習俗慢慢淡出了農民們的生活。記得那年本家有個媳婦是夏天結婚,正月裡婆婆準備了豐盛的菜餚,提前約定大年初八請媳婦,可那新媳婦剛懷孕才兩個多月,妊娠反應特別厲害,婆婆說都準備好了,陪客的也告訴人家了,希望新媳婦到時候來坐坐,哪怕不吃都可以,只是人家新媳婦聞到炒菜味都要難受,每天在家裡不吃不喝,因此最終沒能來吃飯,後來她的婆婆做代表來吃了那頓飯。
  • 過年習俗和禁忌 !萬用萬靈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還有十來天就到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春節了,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呢。
  • 馬上就要過年了,從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講究嗎?
    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的說法,是說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貼花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闢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 南方北方春節過年習俗大比拼,差異簡直了!帶孩子走親戚需要注意
    春節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好多習俗需要講究一點。現在南北交流越來越多,好多文化就在交流中越來越相似,但是習俗還是有好多不一樣的。過年的習俗就比較典型了,下面我們來舉一些例子。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進入現代社會,傳統的好習俗漸漸被人遺忘,作為後輩,也已經鮮有人知道這些習俗的來龍去脈。所以,老人們開始擔心,以後到了天堂,還有沒有子孫在過年時,想起他們?我前些天,剛剛在日本過完新年——日本新年過的是洋曆元旦,但是習俗與套路跟明治時期以前過的中國式春節,幾乎一樣,沒有出現「中西混搭」。
  • 過年啦!來看看春節都有哪些諺語習俗呢?
    二、過年諺語都有哪些呢:臘月二十三糖瓜沾;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很多地方有著吃糖瓜祭灶王爺的習俗。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稟報你家的情況,於是,家家戶戶都用糖瓜來祭灶王爺,讓他嘴裡甜甜蜜蜜上了天庭只說好話,以討來年越過越甜。
  • 過年各個地區都有什麼樣的特殊習俗,你知道嗎?不出門看世界
    新年已過但是很多人都還沉浸在過年假期的餘溫裡,年前外出拼搏的人都會趕在過年之前和家裡人吃一頓團年飯,一家人緊鑼密鼓地置辦年貨,有些地區是年前走親訪友,很多地區還是年後訪友的居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有很多小夥伴選擇宅在家裡,但是就要一直在媽媽的嘮叨下度過了。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農村的習俗還是挺多的,有的挺有道理,值得一再傳承下去。有的則是一些傳統觀念對人們的束縛,毫無道理可言。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外嫁女和娘家人的習俗,不知道你們老家有沒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習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嗎?傳統習俗又有哪些呢?
    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臺刷乾淨,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晨早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
  • 南方新媳婦北方過年要不要給長輩磕頭下跪?不跪為何成了不孝?
    中國國土面積廣,南北東西跨度大,而對於南北不管氣候、飲食、習俗都是差別非常大,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禮儀習慣。馬上就要過年了,這過年時候的南北差距又凸顯出來了。近日就有一個這樣的歧義,引發了網友們的大討論。最近有個南方姑娘在網絡發帖求助,原來今年他與老公剛剛領了證,老公是北方人,今年打算回北方過年。老公提前告知她,他們家族是一個大家族,親戚長輩眾多,而到了過年時候,晚輩需要去一個個給長輩拜年,拜年的時候需要三跪九拜的長輩才會高興,分給你紅包。
  • 鄉村過年習俗
    編輯:徐佳毅   □劉長新  請神家鄉過年有請神的習俗。
  • 北方過年和南方過年 有什麼區別?
    餃子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從經典飲食、紅包、避寒方式、年貨上來介紹一下南方過年和北方過年的區別。湯圓一、經典飲食上的區別北方過年呢一定要吃餃子,因為餃子形狀跟元寶一樣,象徵著新年發財的兆頭,另外取諧音「更歲交子」的意思。
  • 農村過年去祭拜先祖,哪些人是不能跟著一起去,這種習俗你知道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裡面,其實有很多的習俗,雖然說現在很多的習俗,已經慢慢的被大家給遺忘了,但是生在農村的朋友們,多多少少都會知道一些習俗。新年才過了沒多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新年時候的習俗。說到新年的習俗,你們會想到哪些呢?東北殺豬飯?南方一些地區請神?又或者是舞龍耍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