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過年要穿新衣服其實是有習俗來歷的,你知道是哪些嗎?
從兒時的記憶開始,過年要上上下下洗漱個乾淨,然後穿新衣,戴新帽,喜氣洋洋地掛燈籠,放鞭炮,點旺火,包餃子,吃年夜飯,給長輩瞌頭拜年,那是一樣一樣兒都不能少的!
老人們以為,穿新衣服是新年新氣象,新年迎好運的寓意,是祖上留下來的。祖上又是怎麼傳下來的,為什麼祖上過年會穿新衣服?從有記載的歷史資料看,宋代的時候就有過年穿新衣服的記載。我們知道唐宋兩代是我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巔峰,經濟發達,人民生活相對富裕,人稱洛陽開封為「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那幅「清明上河圖」充分展示了這一點。
現在人們生活好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追求。在前幾個我的問答中提到過,過年的習俗由來已久,人們把一切美好的希望都要體現在過年的時刻,點旺火,燃鞭炮,掛燈籠,都在慶祝豐收也寓意避邪。吃好的,穿好的自然更能人們的這種祁福心願。更因為唐宋古都地處黃河流域一帶,人們以農耕生活為主,一年一收成。到了過年的時候,既是農閒身邊又有點錢了,改善一下吃穿條件正好!
可見,過年穿新衣服的習俗正是迎合了古代農耕文明的天時,地利和人和,源於人們的闢邪和祈福心理,流傳世世代代。如今的人們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了,買一件新衣服雖然沒有像以往那樣欣喜若狂,但過年從上到下都換新衣服的習俗卻沒有改變。現在的大人和小孩子都有條件在過年時候煥然一新了,這無不體現出我們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