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曾經說過:"若使當時身先死,一生真偽有誰知",鬱達夫,近代中國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在相對長一段時間內,鬱達夫一度被人們認為是"漢奸",直到建國後才得以正名。
鬱達夫的一生有過三位妻子,一位情人,在現代人看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渣男",在當時的人看來卻是才子風流,民國的百姓早已見怪不怪。多情的鬱達夫英年早逝後,留下了11個子女,早年喪父的他們現今過得還好嗎?
一:早逝的多情才子
鬱達夫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12年自幼受到薰陶的他輕鬆的考上了浙江大學預科,之後留學日本,學成歸國,投身文學創造領域。自古美人愛才子,本身才能不俗,風流倜儻的鬱達夫身邊吸引了大批的愛慕者。
在機緣巧合之下,鬱達夫和孫荃結為夫妻,在當時的人看來是天作之合,甚至以詩傳情表明共度餘生的心志。
兩個人結婚後的確度過了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但是不久之後,兩個人婚姻遭受了第一次重大的挑戰:作為有婦之夫的鬱達夫向未婚配的王映霞展開了追求。
1928年,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稱的王映霞和鬱達夫在杭州西子湖畔結婚,成為了轟動一時的大事。而世事無常,1942年,王映霞被曝光多次和軍統的戴笠有染,不堪忍受的鬱達夫一怒之下和王映霞離婚,兩人從此分道揚鑣,不料成為了永別。
第三段婚姻是在1942年,僑居在新加坡的鬱達夫和相貌平平的何麗有相遇相識,並且迅速和她結婚生子。
縱觀鬱達夫的一生,除了上述的三次婚姻以外,還有多個情人,被罵成"民國四大渣男之一"也在情理之中,鬱達夫豐富的婚姻經歷,使得鬱達夫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卻在去世後留下了11個子女。
或許在這些子女的眼中,鬱達夫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而對國家而言卻是一位英雄人物。鬱達夫英年早逝後留下的子女經歷了什麼,其現狀又如何呢?
二:現狀不一的"兒女們"
鬱達夫與原配孫荃一共孕育四位子女,鬱達夫的第一個孩子鬱龍兒早年夭折,其中鬱天民和鬱正民已經逝去,就不多贅述。
鬱達夫的長女鬱黎民前半生可謂是歷經坎坷,鬱黎民出生於1925年,出生不久的她因為母親患有瘧疾無法照顧她,在大雪紛飛裡獨自嚎啕大哭。而在鬱黎民的印象裡父親總是模糊,大多數時間陪伴自己的是自己的外祖母。
建國後母親的去世,對於鬱黎民的打擊不可不謂之巨大。苦難終會過去,現在的鬱黎民老人晚年安定,現狀良好,能夠給自己的人生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鬱達夫和第二任妻子王映霞孕有5個子女。鬱雲、鬱飛以及鬱荀依舊健在,剩下的鬱靜、鬱亮都已經去世。
鬱雲和鬱飛對於母親王映霞可以說帶有怨恨,王映霞的做法也實在令人不恥,對於鬱達夫的子女們毫不上心,以至於他們早年看遍世態炎涼,人間冷暖。
不過他們都有一個比較好的結局,鬱飛已經移居美國,而鬱雲也在上海定居,鬱荀在昆明的現狀也依舊良好,都能有一個較為安定的晚年生活。
鬱達夫和第三任妻子何麗有共有一子一女,分別叫鬱大雅、鬱美蘭。鬱達夫在印度尼西亞多次幫助在外華僑躲過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天有不測風雲,鬱達夫暴露後被日本憲兵逮捕後,將其殘忍殺害。
而何麗有及其子女被迫逃難,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不過許多受過鬱達夫恩惠的人經常來看望他們,並且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後來鬱美蘭在華僑的幫助下順利歸國,考上大學,還曾經一度擔任過僑聯主席,兄妹如今身體健康,晚年安定。由此可見,鬱達夫的在世子女的現狀都比較優渥,這背後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的英雄後代過上安定晚年?
三:來之不易的安定現狀生活
鬱達夫子女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相對優渥的晚年生活,和鬱達夫的人生經歷有著密切關係。鬱達夫雖然一生風流,但是對於民族大義卻是立場極其堅定,愛國主義成為他一生精神的支撐,為中國革命事業、國外華僑保護工作做出卓越的貢獻。
鬱達夫在勝利前夕被殘忍殺害,但國家和人民不會忘記他的貢獻、在外的華僑不會忘記他的功績,作為英烈的後代,國家和人民必然不會辜負他們的後代。
所以說,鬱達夫子女安定的現狀生活,與他們英雄後代的身份息息相關,或許這也是他們的父親以另外一種方式彌補過往的遺憾。
鬱達夫子女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安定現狀還和他們個人的努力有關,他們幾乎在早年間都歷經坎坷,嘗盡世間艱辛,多災多難。但這恰恰是最能磨礪一個人的時候,對於他們而言這未嘗不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或許是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努力他們在文學創作上都有一定的功底,在混亂年代中不失為一種謀生手段,不至於在亂世當中早夭。
被人罵成是"民國四大渣男之一"的鬱達夫一生風流,他的11個子女們歷經磨難,到如今生活都比較如意。試想一下,如果當代的中國和百年前的華夏毫無區別,他們又怎能過上安逸的生活?
他們安定現狀所折射的是一個國家對英雄後代的尊重,同時也是國家進步、民族強大的反映,是對過往英雄烈士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