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埋在沙丘上」的焦裕祿病逝後,子女現狀如何?子女:靠自己

2020-12-12 弋說歷史

文/一度歷史觀V

說到「焦裕祿」這個名字,朋友們應該感到並不陌生,作為河南蘭考縣原縣委書記,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他熱愛的這塊土地,在1964年病逝於鄭州,年僅42歲。那麼,英年早逝、渴望「埋在沙丘上」的焦裕祿病逝後,他的子女現狀如何呢?

1966年9月15日,在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一位年僅13歲的小女孩,女孩的衣著極其簡樸,甚至還打著補丁,國家領導人為什麼要接見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女孩呢?

原來這個小女孩名叫焦守雲,是焦裕祿的女兒,在家排行老三,由於父親的原因,她接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而焦守雲也成為了那個年代令人羨慕的對象。

焦守雲雖然在家排行老三,但她頭腦非常聰明、語言表達能力強,形象與氣質在六個兄弟姐妹中屬於最出色的一個,就這樣被全家人「推選」為代言人。從那時起焦守雲便以焦家「形象大使」的身份宣傳「焦裕祿精神」,而她也把宣揚父親事跡作為自己責任與工作的一部分。

1973年20歲的焦守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黨代表出席黨十大,1992年與1994年分別受到了江澤民與胡錦濤的接見。2008年焦守雲成為開封市的一名奧運火炬手,她說:「這是我們全家的榮譽,我一定能代表我們全家完成這項最光榮的任務。」

焦守雲是焦裕祿六個孩子中唯一一個從事公眾宣傳工作的子女,她為有這樣的父親感到自豪,但承受更多的是責任與義務,用她的話來講,她要讓焦裕祿的精神世代相傳,對於焦守雲來說,任重而道遠。

焦守雲的大姐焦守鳳,則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生於亂世而隨父親漂泊,作為家中的老大焦守鳳過早的承擔起了養家的義務,一邊幫父母減輕工作負擔,一邊還要照顧年細的弟弟與妹妹們。即使焦裕祿是縣委書記時,也是過得非常清貧。

用焦守鳳的話來講,別人家孩子或許都能借光,而自己卻從來沒有過優越感,凡事都要靠自己。焦守鳳後來成為一名工人,之後退休與丈夫一起靠退休金生活,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百姓的模樣,而焦守鳳自身也是一個較為低調的人。

小妹焦守軍。焦守軍在家排行老五,正如她的名字一樣,雖然是個女生,但她把一生奉獻給了軍隊,曾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找了一位同是軍人的丈夫,至今在成都軍區任職。

可以看出,焦裕祿的三個女兒都是獨立性很強的女人,沒有因為父親的「光芒」而好逸惡勞,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勞作為生。三個女兒都如此自強,家中排行二、四、六的三個兒子更是自強不息,成為獨當一面的能人。

排行老二的兒子焦國慶有幸成為「董存瑞部隊」的一名軍人,先後擔任了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後來由於身體問題退役到稅務局,仍舊勤奮工作直到退休。現如今焦國慶像一個普通退休幹部一樣享受著老年生活。

排行老四的兒子年青的時候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插隊在蘭考縣,後來知青返城他卻選擇了追尋父親的足跡留在了蘭考縣,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當年焦裕祿的影子,因此而被稱為「小焦書記」。

排行老六的兒子,也是焦裕祿家中最小的孩子焦保鋼,成年後參加工作成為一名刑警,表現出了勇敢、幹練的敬業精神,後來在河南省公安廳督察處工作,2013年因腦溢血去世。

焦裕祿的六個孩子沒有因為是楷模、烈士的後代而自傲不前,反而更加珍惜父輩帶來的榮耀,在父親光明的指引下,他們完全靠自己奮發圖強成為新一代的優秀接班人。

參考資料:《焦裕祿生平簡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焦裕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時至今日,年過古稀的護林員張二寶依然清晰地記得焦裕祿下葬的那個上午:十裡八村趕來的成千上萬鄉親們,黑壓壓聚在蘭考縣城北郊的一處沙丘下,大家胸戴白花,眼含熱淚,在寒風中久久站立……蘭考人心目中的「老焦」——這位共和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縣委書記,如同一面旗幟,穿越時空,一直屹立在中國大地上。50多年過去,蘭考變化翻天覆地。
  • 【民族脊梁】焦裕祿: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時至今日,年過古稀的護林員張二寶依然清晰地記得焦裕祿下葬的那個上午:十裡八村趕來的成千上萬鄉親們,黑壓壓聚在蘭考縣城北郊的一處沙丘下,大家胸戴白花,眼含熱淚,在寒風中久久站立…… 蘭考人心目中的「老焦」——這位共和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縣委書記,如同一面旗幟,穿越時空,一直屹立在中國大地上。
  • 在人民中永生——焦裕祿遷葬蘭考追記
    我活著沒有治好沙丘,死後請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丘上,看著蘭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焦裕祿1962年12月6日受命主政蘭考,同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幹部群眾,同內澇、風沙、鹽鹼展開氣壯山河的鬥爭,成效明顯。1963年,全縣夏糧產量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夏糧徵購增長10倍多,全年糧食增長37%。1964年5月14日,肝癌晚期的焦裕祿病逝於鄭州。
  • ——紀實散文《焦裕祿的家風》賞析
    在《焦裕祿的家風》一文中,作者從字裡行間向讀者傳遞了這樣的理念:焦裕祿雖然沒有給子女留下什麼錢財,卻為子女留下了真幹實幹、淡泊名利、低調做事、無私奉獻的家風,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如春風化雨般,潤物無聲地滋養著其子女的精神家園。
  • 「鐵人」王進喜47歲病逝,死後葬進八寶山,5個子女現狀如何?
    可惜天妒英才,「鐵人」王進喜47歲病逝,死後葬進八寶山,5個子女現狀如何??王進喜於1923年出生於甘肅省的一個普通家庭當中,在鄉下長大的他,從小生活就過得十分的艱苦,為了能夠填飽肚子,幼年時期王進喜就開始為村裡的有錢人家放牛放羊,在後來甚至一度與父親淪落為乞丐,沿街乞討。
  • 老戲骨陳述:晚年貧病交加,病逝後,子女為遺產將"母親"告上法庭
    陳述:76娶小30歲嬌妻,86歲病逝後,子女與繼母為爭遺產撕破臉即使不被大家所看好,李波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之間的感情。一代老藝術家,晚年只能靠著一千多的退休工資勉強維持生活。身患重病卻沒錢,生活窘迫,實在有些令人揪心。
  • 焦裕祿人物雕像欣賞;探聽名人事跡走進我們的「領頭羊」
    1922年8月16日,焦裕祿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被任命為尉氏縣大營區委副書記兼區長,1954年8月相繼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起重機廠機械加工車間進修,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1964年因肝癌病逝於鄭州,終年42歲。
  • 焦裕祿42歲患癌去世,留下六個孩子,如今個個都是人中翹楚
    當他想方設法逃出後流落到江蘇宿遷。父親因為生活壓力太大每天愁眉不展,鬱鬱寡歡,最終在1941年的秋天自殺了。紮根蘭考,無私奉獻焦裕祿同志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在蘭考縣所做出的一番成績。他將自己的後半生都奉獻在蘭考這片土地上。1962年的時候焦裕祿來到了河南當時最貧困的縣:蘭考縣。
  • 「民國四大渣男之一」鬱達夫去世後,11個子女現狀如何?
    鬱達夫英年早逝後留下的子女經歷了什麼,其現狀又如何呢?二:現狀不一的"兒女們"鬱達夫與原配孫荃一共孕育四位子女,鬱達夫的第一個孩子鬱龍兒早年夭折,其中鬱天民和鬱正民已經逝去,就不多贅述。而在鬱黎民的印象裡父親總是模糊,大多數時間陪伴自己的是自己的外祖母。建國後母親的去世,對於鬱黎民的打擊不可不謂之巨大。苦難終會過去,現在的鬱黎民老人晚年安定,現狀良好,能夠給自己的人生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鬱達夫和第二任妻子王映霞孕有5個子女。鬱雲、鬱飛以及鬱荀依舊健在,剩下的鬱靜、鬱亮都已經去世。
  • 海口一男子病逝4年後,5名非婚生子女為爭遺產,起訴2名婚生子女
    劉志明病逝4年後5位非婚生子女才得知消息為了爭奪父親的遺產他們將父親的兩位婚生子女起訴到法院要求共同分割父親遺產同時將起訴標的額暫定為3001萬元為此一場繼承糾紛就此展開↓↓ 案由: 風流倜儻的劉志明在與周敏婚姻存續期間,又與多位女子發生婚外情並生育多個子女,其中就有劉陽舒、劉高原、劉振凱、劉鴻騫、劉風佑等。 2008年11月19日,劉志明因患鼻咽惡性腫瘤在廣東某醫院病逝,後子女們因遺產繼承問題產生糾紛。
  • 民族英雄左宗棠病逝後,他的子女後代都去了哪裡?
    左宗棠1885年(光緒十一年)9月5日,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病逝於福州,時年七十三歲。他在臨終之時依然心繫國事,在口授遺折時先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又說:「而此次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平生,不能瞑目(清廷在中法戰爭中的一味求和讓左宗棠憂憤不已)!」
  • 她是焦裕祿長女,從未利用父親的名聲謀求便利,後來過得如何?
    帶頭艱苦,不搞特殊焦守鳳是焦裕祿之女,在她的童年記憶中,大部分的時光都在跟著父母逃荒,她一邊幹農活,還要一邊照顧弟弟。後來焦裕祿當上了書記,成為了人人都稱讚的勞動楷模,但是家裡還是依然過得很貧困。焦守鳳明白家裡的經濟壓力有多大,放棄學業後,就開始打工賺錢補貼家用,剛開始焦守鳳想憑爸爸的關係,在縣委機關謀一份打字員的工作,但是爸爸始終不同意。焦裕祿認為靠關係為子女找工作,是違反組織紀律的事情,所以堅決沒有同意。
  • 他是劉德華的貴人,病逝被發現時已僵硬,7子女爭遺產大鬧靈堂
    在生活中,子女與老人的關係,向來都是非常難把握。尤其是有多個子女的家庭,更是難以把握其中的尺度。從老人的角度看,希望子女能夠孝順,多花時間陪伴。而子女的視角看,老人對於不同子女的態度不一樣,對於遺產的分配,也可能有不同意見。
  • 大地主劉文彩病逝後,妻妾和子女都去哪了?他們結局咋樣?
    劉彩有一個親弟弟叫劉輝,兩人成年之後,弟弟憑藉自己的機靈勁兒在軍統那裡得到一份差事,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沒過多久就坐到旅長的位置。弟弟發達了自然不會忘記哥哥,劉彩倚仗弟弟的權利開始瘋狂斂財。當時哥倆所處的地界是軍閥當權,劉彩就靠著弟弟的權利,給自己求來了幾個不同位置的官職來當,例如局長、處長等。
  • 破產、父母去世、子女遇難、妻子病逝,福貴究竟是靠什麼活著?
    而正如老黑奴一樣,《活著》裡的主人公福貴也是一位極度苦難的人,他一生經歷了破產、父母去世、子女遇難、妻子病逝等這些常人所難以承受的苦難,但最後卻還是堅強活下了下來。讓我們通過原著《活著》一起來探討,在經歷了那麼多苦難後,福貴究竟是靠什麼活著?
  • 李玫瑾女兒,現狀如何?與「娃哭不抱」理論提出者的子女截然不同
    同時,李玫瑾教授也是一名母親,她在育兒過程中也踐行著自己的理念。那麼從小受李玫瑾教授親自指導的女兒,她的現狀又如何呢?李教授的女兒並未因媽媽的優秀而表現得特別突出,面對女兒數學成績差的事實(150分的總分女兒只考15分)時,她卻表示,孩子遺傳了父親數學不好的基因,並發掘了女兒喜愛音樂的興趣,最終女兒通過音樂上的優勢考上了重點大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離婚後子女監護權如何確定?離婚後怎麼爭取子女監護權?
    但是離婚時夫妻對孩子的撫養權、監護權往往爭執得不可開交,那麼,離婚後子女監護權如何歸屬?離婚後怎麼爭取子女監護權?網友諮詢:我今年15歲了,可是父母要離婚,關於離婚子女撫養費的規定是怎麼樣的?北京市高朋(揚州)律師事務所竇莉律師解答:離婚子女撫養費標準撫養費應由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組成。在具體實踐中,在確定子女撫養費的要從以下幾方面給予考慮: 1、子女實際需要; 2、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 3、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由於社會分工不同,當事人的工作情況也不同。
  • 老藝術家陳述:晚年因病幾度輕生,離世後子女將「母親」告上法庭
    不滿足現狀的他選擇了離職,前往上海郵政管理局擔任郵務員的工作。直到2年後,陳述憑藉著《渡江偵察記》中的角色,讓自己一炮而紅。在攜手度過幾年後,於1996年步入婚姻的殿堂,當時陳述的子女都不滿父親的婚姻,但始終拗不過
  • 海口一男子患癌病逝,其中5名非婚生子女起訴分遺產,法院認定……
    海口男子劉志明因患鼻咽惡性腫瘤病逝。生前,他置辦了3處房產,是9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此外,劉志明至少是8個孩子的父親。劉志明病逝4年後,5位非婚生子女才得知消息,為了爭奪父親的遺產,他們將父親的兩位婚生子女起訴到法院,要求共同分割父親遺產,同時將起訴標的額暫定為300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