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大渣男,每一個都是語文課本的常客!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12-15 騰訊網

民國伊始,西學東漸,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思想傳入國內,對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觀念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個人戀愛方面,自由戀愛蔚然成風,知識分子們紛紛衝破包辦婚姻的枷鎖,尋找真正的人生伴侶。

不過,也正值舊的規矩崩壞,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之際,那個年代不少在後世留下文人名聲的人,打著自由戀愛的幌子,做出了現在看來是渣男的行徑。今天蜂鳥君,就來盤盤當時的民國文人圈,都有哪些大名鼎鼎的渣男。

1、徐志摩

說到民國渣男,最廣為人知的恐怕就是著名的詩人徐志摩了。當時很多文人在接受自由戀愛的思想時,家中已經有了父母為之安排的妻子。和原配離婚的人不少,為什麼徐志摩就是渣男了呢?關鍵就在於,當時徐的原配張幼儀剛剛生產, 徐志摩就要跟她離婚,而且把妻兒扔在國外不管不顧,這種行徑實在有些不近人情。

再說說徐志摩後來的夫人,陸小曼。陸小曼本是徐志摩好友王庚的妻子,然後王庚請他幫忙照顧陸小曼,結果......陸小曼從王夫人變成了陸太太,這徐志摩也是個做頭髮的高手啊!!

2、胡蘭成

大家印象中胡蘭成的名字總是和才女張愛玲放在一起的,但張愛玲也只是胡蘭成當年撩過的女人之一罷了。

胡蘭成一生可查到的女人就有8個,有老師、護士、當紅歌女甚至是上海灘大姐大,這撩妹水平也是沒誰了。最過分的是,他在被好友斯頌德收留時,不僅和好友的女兒眉來眼去,最後把斯家的小娘範秀美給勾搭走了,簡直就是一個人形自走炮臺。

而且據說這人還特喜歡花女人的錢,張愛玲的錢,範秀美的錢,花起來可以說是心安理得。

3、鬱達夫

鬱達夫當時一篇《沉淪》震驚文壇,其中對青年大膽的性心理的描寫對當時的青年影響很大,而正如他的作品中對愛欲的露骨表達,鬱達夫的戀愛經歷也是頗為豐富。

鬱達夫一生有過三位妻子,一位同居情人。結髮妻子孫荃是包辦婚姻的產物,鬱達夫並不滿意,後來鬱達夫追求「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當時他還沒有和孫荃離婚。

鬱達夫後來還是和王映霞離婚,1940年在新加坡認識了比他小20歲的播音員李莜英,兩人很快就同居了。

1945年鬱達夫在蘇門答臘島被日本憲兵殺害,縱觀他的一生,也算的是失小節未丟大義了。

4、郭沫若

著名的「鐵骨錚錚」郭沫若,不僅有三任妻子,還有著幾位關係非常密切的「紅顏知己」

第一任妻子張瓊華,包辦婚姻的犧牲品,郭老婚後很快就以學業為由離開家鄉,徒留張瓊華獨守空房68年。

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是個日本女人,為了和郭沫若在一起,不僅改名為「郭安娜」,還和父母斷絕了關係。

後來郭沫若回國參加新文化運動,再回到日本時,又以已婚的身份將當時的記者於立忱追到了手。

1937年,郭沫若拋棄妻子回國,和女明星於立群同居,兩人於2年後再重慶結婚。於立群正是於立忱的親妹妹。

1948年郭安娜帶著5個子女來中國尋夫,郭沫若立刻玩起了失蹤。

而於立群在郭沫若死後整理書稿時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姐姐有這樣一段關係。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四大渣男,渣男徐志摩上榜,每一個都是語文課本的常客
    戰亂民國,社會動蕩,人民流離失所,卻也湧現了無數的才子佳人,可是也出現了很多「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文人渣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 民國第一大渣男:先讓姐姐懷孕,後與妹妹結婚,人前卻是大才子
    清朝滅亡後,迎來了民國時代,這個時代不像清朝,雖然也存在著封建糟粕,但是也出現了民主科學等先進思想,還出現了很多民主鬥士和作家、詩人,例如我們眾所周知的魯迅先生,李大釗、陳獨秀等。他們筆耕不輟,用文字代替武器和舊思想作鬥爭,也出現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 另類"語文書"走紅:民國語文課本 葉開版自編教材
    記者 李徵  事實上,在「另類」教材史上,「最好的語文書」並非前無古人,此前,在學校課本之外,民間也曾出現過多個版本的語文書,在讀者中引發過不小反響。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Q版語文》和民國語文課本(包括「開明」、「商務」和「世界書局」三個版本)。  Q版語文  《Q版語文》並不是語文書,而是搞笑類圖書。
  • 為什麼小學生現在學習壓力大?看完民國的課本有多牛,就明白了!
    不要小看了現在的小學生們,他們每天所要學習的壓力一點都是不比我們這些大人們的壓力差多少,甚至是壓力比我們更大。但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民國的時候,學生的課本是很牛的,他們壓力也大。所以,為什麼小學生現在學習壓力大?看完民國的課本有多牛,就明白了!
  • 民國語文課本受捧 編輯稱不要簡單不滿現行語文
    趙炬當時記起,自己在2000年邀請王蒙和劉心武編寫《語文課外讀本》時,劉心武曾經跟他提起過民國老課本。   當年,那套《語文課外讀本》完全靠市場發行,在全國賣了十幾萬冊,在趙炬看來非常成功。但劉心武告訴他,五四以後,整個國文教育處於變革時期,當時教材競爭非常厲害,各大出版社都搶灘國語教育,出了一系列國語課本。張元濟所開發的國語教科書,成為商務印書館的主要經濟來源。
  • 這本民國的初中語文課本,我為什麼要推薦給你——《文心》
    這本書只是一本很簡單的初中語文課本,不過不是現代的,而是民國的。你可能會抱怨,初中語文課本好無聊的,這種書有什麼可讀的。那我推薦給你,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本書是我國兩位著名教育學家和語文學家合著的,專門為了培養中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 民國課本035:《阿咪》
    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態動作代替言語,和你大打交道。此時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暫時撇開,與它應酬一下;即使有懊惱在心,也自會忘懷一切,笑逐顏開。哭的孩子看見了阿咪,會破涕為笑呢。我家平日只有四個大人和半個小孩。半個小孩者,便是我女兒的乾女兒,住在隔壁,每星期三天宿在家裡,四天宿在這裡,但白天總是上學。
  • 80年前民國小學課本 傳授禮儀審美被贊字字珠璣
    (福建)南安民國小學課本 傳授的禮儀審美令人愛不釋手  幾本80年前的課本,書頁泛黃,有些紙張還被蟲蛀了一個個洞,看起來破舊不堪。他喜歡收藏舊書和報紙,幾乎每天都剪報,每個星期都到舊貨市場逛一圈。在他家裡,連環畫、報紙、創刊號等,擺了一櫃。  「嘖嘖嘖,這兩本,不錯。」從書櫃裡,老蔡翻出兩本舊舊的課本,小心翼翼放在桌上。這是兩本民國時期的國學教材,一本是《新課程標準公民訓練小冊》,1933年世界書局印刷出版的小學生用書,標價6分錢;另一本是《國文教科書》,連封面都不見了。
  • 中學語文課本大變身:課本變大了課文減少了
    這幾天,溫州七年級的新生陸續拿到新版的語文課本。新教材為什麼變大本了?篇目少了有什麼好處?文章選擇上有什麼變化?今天下午,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專家解讀了新舊兩版教材的差異。課本中新增田字格引導學生感受漢字之美新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教育部2016年審定,目前全省七年級生基本都在使用。同舊版相比,新版教材外觀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開本增加,尺寸同A4紙相當。
  • 民國「四渣男」,徐志摩只能墊底,誰排第一?
    今天說的這四位,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化名人,打著自由戀愛的旗號,拋妻棄子。他們都是誰呢? 第一位-鬱達夫 在我們的印象裡,鬱達夫是一位愛國文藝作家,誰能想到他是一位地道的「渣男」。現實中的鬱達夫放蕩不羈,是妓院的常客。
  • 你還記得哪些語文課本?它構建了我們最初的文學想像
    ,豎立的課本掩護瞌睡的腦袋,書頁間擠滿了鋼筆的塗鴉,總煩古人囉嗦但畢業又覺得字字珠璣……前幾年,民國時期的國語課本狠狠火了一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葉聖陶撰文、豐子愷插畫的1932年版《開明國語課本》重印,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好評如潮,秒殺當下所有暢銷書。同時熱賣的民國老課本還有《商務國語教科書》和《世界書局國語讀本》。一本爺爺輩的國語課本竟有如此大魅力,穿越80年歲月,還能勾走現代年輕人的魂兒。
  • 我從沒見過這麼活潑可愛的民國課本!
    說到底,大家對於民國時期的風情人物還是念念不忘,雖然那時候朝代更迭,時局動蕩,但是漂亮的上海姑娘們仍舊愛脂粉,跳舞,唱歌,渴望嫁給國民黨高級將領,北平的知識分子們仍舊在戰火中輾轉保留下這四萬萬中國人知識的光火,他們傳道授業解惑,也沒有忘記給那時祖國的花朵編撰出最好的語文課本。
  • 揭秘民國時四年級語文書:繁體字印刷涵蓋多學科
    王先生從農村老家翻出的一個包裹,通過包裹裡這本民國時的教科書,或許能為我們找到答案。  農村老家發現民國時的教科書  74歲的王先生老家在西安市長安區砲裡街辦砲裡村,他隨女兒住在長安區信合小區,前不久,他收拾老家房子時發現一個包裹,裡面包著一些文字材料,有教科書和家信等物,現在,記者就帶您瞧瞧這本教科書。  「你看!
  • 楊振寧、汪曾祺等大師曾深受影響,現代教育的精華,都來自民國的國文課本裡
    自民國時代起,各高校就普遍開設了「大學語文」,是當時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當時稱為「大一國文」,居於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民國時期思想活躍,大學可以自編教材。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自編大學語文教材,形成了大學語文教材面貌紛呈、思路多元的特點,今天展讀,人文氣息鋪面而來。
  • 【語文版中小學教材「大換血」】我能記得一輩子的書,是語文課本
    這些年,網絡上針對中小學生語文教材,掀起過數次討論。而語文課本刪除古代經典,則屢被家長詬病。總結了一下,近年來至少引起過3次大討論。  2013年  初一教材9篇傳統篇目消失2013年,拿到人教版語文課本的語文老師都發現了其中的變化很大:初一上學期語文課本有9篇課文被調換,其中包括教材使用多年的魯迅的散文詩《風箏》。對此,出版社的編輯說,《風箏》對於初一學生理解起來稍微偏難。此後,該事件引起家長和教師的大討論。
  • 民國時期最佳課本,小朋友暑假就學這個
    它是胡適、豐子愷、梁漱溟、茅盾、竺可楨、李四光等一代民國時期學界巨擘的小學必讀教材。  民國時期一代大師們,都在學什麼?  作為家長的你,回想一下過去學數學、幾何的樣子,是不是枯燥無味?甚至就是噩夢!可是,這樣的數學課本,為什麼看起來這麼順眼?!    時過境遷,老課本的風採依舊,只可惜讀懂它含義的人越來越少了。
  • 初中語文課本大變身 箇中原因細細告訴你
    新(左)舊版本的語文課本對比。  課本中新增田字格 引導學生感受漢字之美  新版初中語文課本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教育部2016年審定,目前全省初中生基本都在使用。同舊版相比,新版教材外觀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開本增大,尺寸同A4紙相當。  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初中語文教研員闕銀杏介紹,課本開本的增大,同課文體例編排變化有關。
  • 學者稱民國小學國語課本堪為兒童作文模範(圖)
    >  八十年前民國語文課本在書店上架 吸引讀者駐足    編者按:  語文教育及其背後更深廣的母語教育,是一個不會也不應過時的話題。  本世紀初,我曾參與過某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期間的經歷可以用「痛苦」兩個字來形容,幸而不多久就逃離了。  後來當我第一次見到重版的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和世界書局這3套民國小學國語老課本時,那種驚喜如逢離散多年的親人,心裡說:哦,這就是我親愛的母語啊!如此優美、如此典雅、如此親切。
  • 不呼口號,不繁文縟節的民國課本
    近來接觸的都是和文化沾邊的事情和人,雖然大家平時也一起吞雲吐霧,話題也包含市井民俗,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因「涉黃」被舉報從語文課本中刪除?
    據統計,民國時期有不下21種國文教科書將其選作課文,比如《創造國文讀本》《初中國文教科書》《朱氏初中國文》等等。而這21種課本裡,只有1934年之前的9種,對《荷塘月色》的原文原封不動地納入,剩下的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刪改。民國當時的教材選編標準,包括「思想純正,組織完備」「不致發生惡影響」「內容以合於青年心理和青年境遇為準」「無浮薄淫靡或消極厭世之色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