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呼口號,不繁文縟節的民國課本

2021-02-07 北京侃爺

近來接觸的都是和文化沾邊的事情和人,雖然大家平時也一起吞雲吐霧,話題也包含市井民俗,但有些篩漏出來的實質卻能讓人振聾發聵。

偶然間得到了幾冊印於民國的線裝小學課本,翻看後真為我受的那幾年義務教育汗顏,同時不禁為那些向陽生長的未來花朵深感擔憂!


民國年間,兵荒馬亂,人心卻淡定。人有信念,下有常識,小學課本集二者於一身。老課本的編著是民間的,無關君王軍閥權貴,透著民眾皮膚上的冷暖,不呼口號,不居高臨下,不繁文縟節。仁、義、禮、智、信,情趣,家國之源、江山之遠、永恆之義,多在平白明淨的故事之中。


前些日子和曾經的班主任聊天,已過古稀的老師握著我的手說接連說了好幾句抱歉,老師也在反思當年的教育方式和內容。不過幸好我屬於劍走偏鋒的那種。


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使生命產生敏感。翻閱這幾冊線裝小書,景深裡都是天地之悠悠。


書從入學敬師開篇,講到儀容、應對、敬老、濟貧。文字精短,很多時候是靠圖片傳遞思想,給當時的教師很大闡釋空間。


書從兒童日常居家處事著手,並注意體現工農商等實用知識,且注重倫理道德教育,整本書基本沒有政治說教和虛假敘事。

現行課本存在經典的缺失、兒童視角的缺失、快樂的缺失和事實的缺失。


當然。曾經的很多內容已經不適於今日,但是一些為人處事的基本美德與品質還是應該傳承下去。


我們總是一貫的將大道理融入當今教育,我上學那個年代,好像科學家是最熱門的單選,其實那時候科學家在孩子們眼中只是一個含糊的身份標籤。我在想若干年後我兒子以後要是跑過來跟我說,我長大了想當個牛逼的廚子,我一定會熱淚盈眶的花重資給他買個最最牛逼的案板,帶他下各種口味的館子,親力親為的告訴他川魯粵淮揚菜口感上的特點。並會帶他去菜市場了解裡脊和後臀尖的區別。


作為附庸風雅的我,雖然每日必不可少的沉浸於各種快消速食文化當中,但內心中還是給傳統預留了一畝三分地。曾對油畫和藝術設計略有涉及的我近日迷上了書法,發現油畫刷子和設計軟體在國粹面前只能仰望。但正是這個經過了數千年文化積澱的國之瑰寶,在不被重視了近百年後,近年來才被國家終於重拾,剛結束的2016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中,書法知識佔分比重接近十分之一。重拾代表了被重視,被重視就有機會復興。真的很希望今後校園中能呈現紙飛墨香。

我曾經說過本號只講情懷,不談銅臭,所以未見任何功利,今次仍不破例,發個受眾北京的免費福利,僅希望更多人通過免費書法課能夠愛上國粹,繼而光大!


若嫌麻煩 留言報名也行

相關焦點

  • 民國學童讀什麼課本 高小學生國文超過現在大學生
    這是一冊民國時期的課本。課本為商務印書館印製,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6月初版。第一冊第一課——「人」2007年,鄧康延去雲南騰衝拍攝一部關於遠徵軍的紀錄片,在當地的舊市場,偶然發現幾冊泛黃的民國年間小學課本。鄧康延是深圳越眾影視公司的董事長,曾任職《深圳青年》策劃總監、香港《鳳凰周刊》主編。
  • 民國老課本,舊紙堆裡的江山社稷與禮義廉恥
    看到這樣的教材,一半欣慰一半慚愧:欣慰的是,九十年前中國的小學教育水平已經很高了,我們的起點並不低;慚愧的是,九十年前小孩子都懂的常識,現在一群社會精英還搞不清楚!偶爾看到幾冊印於民國十一年(即1922年)的線裝小學課本,不禁震撼!民國年間,兵荒馬亂,人心卻淡定。人有信念,下有常識,小學課本集二者於一身。
  • 民國老課本美得讓人驚豔:這樣的課本才是教育,才出大師
    先讓大家看幾張民國時期小學生看的課本,看他們是怎麼描寫秋天的 ▼
  • 民國課本035:《阿咪》
    說是民國,其實不限於民國大家的文字,也不局限於民國那些人那些事,而是希望保留我們原本應該珍視的傳統、情感,以及,理所應當重拾的人文情懷。因此,《民國課本》是我聚集了很多國學大家、文化人士一起為大眾推薦好文字的平臺。
  • 我從沒見過這麼活潑可愛的民國課本!
    陳丹青曾說:民國是豐富的,是古典文化大規模轉換的國家景觀,回首前瞻,與傳統、與世界,兩不隔絕。民國範兒,是各色人等坦然率真那股勁。敢作敢為,有豪情,有膽氣。 說到底,大家對於民國時期的風情人物還是念念不忘,雖然那時候朝代更迭,時局動蕩,但是漂亮的上海姑娘們仍舊愛脂粉,跳舞,唱歌,渴望嫁給國民黨高級將領,北平的知識分子們仍舊在戰火中輾轉保留下這四萬萬中國人知識的光火,他們傳道授業解惑,也沒有忘記給那時祖國的花朵編撰出最好的語文課本。
  • 80年前民國小學課本 傳授禮儀審美被贊字字珠璣
    (福建)南安民國小學課本 傳授的禮儀審美令人愛不釋手  幾本80年前的課本,書頁泛黃,有些紙張還被蟲蛀了一個個洞,看起來破舊不堪。簡單的課本篇目,字不多,卻字字珠璣,配上簡明的插畫,恍若一首首優美的兒童田園詩。  「讀一讀,挺有味道。」老蔡書讀得不多,但這兩本國學書,易懂,還教人知書達理,他覺得不錯,說如果讓現在的小孩看一看,能學到不少東西。  收藏者老蔡來獻寶:兩本泛黃課本 教的都是做人的道理  49歲的老蔡,南安官橋人,是本報的「鐵桿粉絲」。
  • 80年前的民國小學課本什麼樣子?一起來看看吧
    80年前的民國小學課本什麼樣子?80年前的民國小學課本什麼樣子一起來看看吧80年前的民國小學課本什麼樣子?一起來看看吧
  • 有注音的民國老課本,感受國學經典的同時,鍛鍊拼讀能力.
    一套是很早以前團過的《頂級繪本大師》第一輯,另一套就是今天推介的《民國老課本》。一套講述故事,一套感受經典。參團了這兩套注音繪本的寶寶,把寶寶讀注音繪本的視頻卉卉阿姨的郵箱:743529111@qq.com,卉卉阿姨會優選其中的一部分進行展播哦。單擊圖片  拼讀起來!
  • 你知道民國時期的英語課本是什麼樣子的嗎?
    自從學校開通英語課程以來,多少年我們學英語的時候總是少不了和英語教材打交道。
  • 民國時期的英語課本原來是這樣的,滿滿的文學氣息
    自從學校開通英語課程以來,多少年我們學英語的時候總是少不了和英語教材打交道。還記得當初最開始的李明、珍妮和丹尼到後來的李雷和韓梅梅,再到大學時候的英語課本和各種教材……很多人也可以說飽覽英語課本了吧。可是民國時期的英語課本你見過嗎,好不好奇?一起來看看近百年前的英語課本是什麼樣的吧!
  • 看完民國的課本有多牛,就明白了!
    不要小看了現在的小學生們,他們每天所要學習的壓力一點都是不比我們這些大人們的壓力差多少,甚至是壓力比我們更大。但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民國的時候,學生的課本是很牛的,他們壓力也大。所以,為什麼小學生現在學習壓力大?看完民國的課本有多牛,就明白了!
  • 【治理與反思】管理中的繁文縟節:管理網絡如何中和繁文縟節對於公共服務績效的影響
    荷蘭學者Petra van den Bekerom、René Torenvlied和Agnes Akkerman共同在公共管理類頂級期刊ARPA上發表了題為《管理中的繁文縟節:管理網絡如何中和繁文縟節對於公共服務績效的影響》的學術論文,引起了大家對於公共服務供給及其績效的思考。
  • 80年前的民國課本 | 益鳥和害鳥
    偶得一本民國十九年(1930年)發行的初中自然科學課本。時空穿越,與大家分享。
  • 民國大學的國文課本,為什麼讓人難以忘懷?
    前幾年,民國時期的小學教材突然走紅。實際上,和小學教材相比,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材,也獨具特色,尤其富有人文氣息。自民國時代起就在各高校普遍開設「大學語文」,是當時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當時稱為「大一國文」,居於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民國時期思想活躍,大學可以自編教材。
  • 民國時期的課本有多逆天?看了之後才知道現在的小學生有多辛苦!
    那麼,100年前的民國小學教育是怎麼樣的呢?如果現在的小孩穿越到一百年前的民國去上小學會怎樣?民國的小學生用的是什麼課本呢?科教興國一直以來是我們貫徹的第一生產力,在民國時期就已經開始有專門的課本供到學生學習,圖為民國時期小學社會課本。學習孔融讓梨,仿佛一本現代版的思想品德課本,既源於生活,又貼近兒童。
  • 學者稱民國小學國語課本堪為兒童作文模範(圖)
    八十年前民國語文課本在書店上架 吸引讀者駐足    編者按:  語文教育及其背後更深廣的母語教育,是一個不會也不應過時的話題。  本世紀初,我曾參與過某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期間的經歷可以用「痛苦」兩個字來形容,幸而不多久就逃離了。  後來當我第一次見到重版的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和世界書局這3套民國小學國語老課本時,那種驚喜如逢離散多年的親人,心裡說:哦,這就是我親愛的母語啊!如此優美、如此典雅、如此親切。
  • 民國時期最佳課本,小朋友暑假就學這個
    它是胡適、豐子愷、梁漱溟、茅盾、竺可楨、李四光等一代民國時期學界巨擘的小學必讀教材。  民國時期一代大師們,都在學什麼?  這四個地名,能考倒多少「滿腹經綸」?  民國之後,該書由澄衷學校進行了修訂改編,民國13年,新版的《澄衷學校字課圖說》出版了第三版。這套教材又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國民字課圖說》(1915年),還影響了同時代的《共和國教科書》(1912年),被後人譽為「百年語文第一書」。
  • 學者稱民國小學國語課本堪為兒童作文模範
    編者按:  語文教育及其背後更深廣的母語教育,是一個不會也不應過時的話題。近一百年前的國語老課本,既反映了辛亥革命後的共和氣象,也開啟了中國現代教育的先風。從臣民到國民、公民,如何在少年時期養成獨立之人格,如何在共和社會中安身立命?
  • 民國姨太太的真實照片:和影視劇裡完全不一樣,課本上看不到歷史
    這是民國軍閥張宗昌的外國姨太太。張宗昌一生娶的老婆很多,他自己也數不清有多少,而且還經常把姨太太送人。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擁有很多白種女人,全都是白俄羅斯人,共5位。這是其中一位。她們是他在東北混跡期間納入的,當時東北湧入了很多避難的此國女子。至於其他女人,數不勝數。
  • 民國語文課本受捧 編輯稱不要簡單不滿現行語文
    民國時的一套國語課本,5年前被影印出版,卻在不久前突然火起來。   出版這套課本的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一下子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這讓社長趙炬有些發蒙。因為在2007年底,《開明國語課本》已經賣斷貨。抱怨的人大多是在問,這本書為什麼不繼續重印?   讀讀前輩求學經歷中難以忘懷的書,傳統的讀本仍能讀出新知  叢書的創意者和責任編輯陳寧寧兩年前已從出版社退休。當年編輯這套書時的經歷,她已經有點記不清了。不過,時隔5年,書裡有些內容,她依舊記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