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髮師悖論是什麼?

2021-02-18 李永樂老師

「我說的是假話」看似平淡無奇,但是在數學上卻稱得上是一個悖論。因為如果這句話是真的,按照字面意思它就是一句假話;如果這句話是假的,那麼就會得到和字面意思相反的結論:這是一句真話。悖論就是一個論述卻可以得到兩個互相矛盾的結論。

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了與之相似的著名悖論:理髮師悖論。這也是第三次數學危機的導火索。具體怎麼回事?點開視頻看看吧!

以下為我的科普書《十分鐘智商運動》中相關內容的文章。

1理髮師悖論

從前有一個村子,村子裡只有一名理髮師。這個理髮師有點怪,他的理髮店門口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我給且只給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

也就是說,村子裡的人分為兩類,第一類人會給自己刮鬍子,第二類人從不給自己刮鬍子。而這名理髮師不給第一類人刮鬍子,只給第二類人刮鬍子。

 

有一天一名顧客來到店裡看到了這塊牌子,他就問理髮師:「你給自己刮鬍子嗎?」

 

理髮師突然發現自己非常尷尬。因為他如果回答給自己刮鬍子,他就是第一類人,按照他的規矩就不應該給自己刮鬍子;如果他不給自己刮鬍子,他就是第二類人,按照規矩他又應該給自己刮鬍子。

這個悖論是羅素提出的,叫做羅素悖論,或者叫理髮師悖論。

2羅素悖論與集合的關係

當然,這只是羅素悖論的通俗說法。羅素悖論是關於數學中集合論的一個矛盾而提出的。

什麼是集合呢?所謂集合,是由某些確定的元素構成的整體。例如:

A={1,2,3}是一個集合,裡面有三個元素,分別是1、2、3;

B={x|x是偶數}是一個集合,包含所有的偶數,有無限多個元素;

C={x|x是拖拉機}是一個集合,任何一臺拖拉機都是這個集合的元素。

...

但是集合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所以有些概念不能構成集合,例如」美女的集合」就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因為一個人美不美會因為其他人的感受而異,不具有確定性。

元素與集合的關係有「屬於∈」和「不屬於∉」兩種,比如「1」這個元素,它是集合A的元素,但是不是集合B的元素,寫作1∈A,1∉B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可以討論羅素悖論的數學表達了。羅素說:設集合S是所有不屬於自身的集合構成的集合,即S={x|x∉S}。那麼,S是否屬於自身呢?

若S屬於自身,那麼S就不滿足集合規定的元素性質,它不應該屬於自身S;

若S不屬於自身,那麼S就滿足集合所規定的元素性質,它應該屬於自身S。

這樣一來,這個集合就得到了自相矛盾的結果,與理髮師悖論如出一轍。

羅素是一個哲學家、邏輯學家、教育學家和文學家,並且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羅素為什麼要提出這個數學悖論呢?

二十世紀初,數學界籠罩在一片喜悅祥和的氣氛之中。法國大數學家彭加萊在1900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公開宣稱:數學的嚴格性,現在看來可以說是實現了。他說這句話是有依據的,那就是德國數學家康託爾所創立的集合論。

 

2000多年以來,人類一直沒有弄清楚無窮的概念。比如全體正整數1、2、3、4…和全體正偶數2、4、6、8…,都是無窮多個,那麼它們誰更多呢?

也許有人會說:那一定是正整數多啊!多了3、5、7…這些奇數!但是實際上兩個無窮大這樣比較是不行的。

康託爾利用集合論向人類指出:如果兩個集合中的元素可以建立一一對應的關係,那麼這兩個集合的元素個數就是一樣多的。比如正整數集合就可以和正偶數集合建立一一對應關係:每個整數的兩倍剛好對應一個偶數,即x∈{整數},y∈{偶數},y=2x,所以正整數集合和正偶數集合元素個數是一樣多的。

集合論為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許多概念不清的問題利用集合論得到了完美的解釋。數學家希爾伯特度讚譽康託爾的集合論是「數學天才最優秀的作品」,是「人類純粹智力活動的最高成就之一」。

但是,從集合論誕生的那一天起,針對集合論的詰難和各種悖論的出現就沒有停止過。尤其以1902年羅素悖論最為有名。數學家們只享受了集合論帶來的短暫的祥和,就又陷入了一種無法解決的危機之中,這就是第三次數學危機。因為集合論已經成為了現代數學的基礎,滲透到數學的各個分支之中,因此集合論的這個悖論才會引發這麼多的關注。

由於這幾個悖論遲遲得不到解決,康託爾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最終精神失常,死在了哈勒大學精神病院裡。時至今日,第三次數學危機依然沒有完美解決。數學家們只是通過人為添加一些限制條件以迴避悖論的出現。

康託爾作為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會永遠被人類銘記。

李永樂老師:北京大學物理與經濟雙學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北京市中學物理教師/物理競賽教練。從教十年,培養清華北大學生200餘人,國際奧賽、亞洲奧賽、國家奧賽金牌十餘名。

掃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李老師直播課網站。

相關焦點

  • 羅素悖論(理髮師悖論)
    羅素悖論Russell’s Paradox設S是由一切不屬於自己的那些集合所組成的「集合「,即S={x|x∉x}S是一個集合嗎?如果S是一個集合,那麼我們問:S屬於它自己嗎?如果S屬於S,則S不符合「不屬於自己「的條件「,於是應該有S不屬於集合S。
  • 亂說:理髮師悖論(羅素悖論)
    羅素羅素悖論:由羅素發現的一個集合論悖論,其基本思想是:對於任意一個集合A,A要麼是自身的元素,即A∈A;A要麼不是自身的元素,(百度百科)理髮師悖論:某個城市中有一位理髮師,他這樣說:「本人的理髮技藝高超,本人只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 理髮師到底給不給自己理髮?給自己理髮,違背了,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這一基本原則。
  • 顛覆你對世界認識的悖論—理髮師悖論
    可是有一天,一位顧客看著理髮師長長的鬍子問道,你給不給你自己刮鬍子呢?」這時候理髮師呆住了,如果不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那麼他就要給自己刮鬍子。可是他假如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給自己刮鬍子的人,按照廣告牌,他就不該給自己刮鬍子。這就是理髮師悖論。
  • 理髮師悖論,文字遊戲?聽聽院士說
    康託定理與理髮師悖論文 蘭(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100871)1 什麼是悖論我們給悖論下一個「進行式」的定義:悖論就是導致矛盾但原因不明的推理.根據這一定義,一旦矛盾的原因找到了,悖論也就不再是悖論了.另外,矛盾的原因應該比較難於察覺.
  • 「理髮師問題」,悖論還是謬誤?
    狹義地理解哲學行不通,不僅會產生數不盡的悖論,而且還會導致哲學成為半身不遂的殘廢。就拿理髮師悖論來說吧,那個理髮師說他·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但別人問他是否要給自己理髮,他頓時語塞,難以作答。他感覺到無論他給不給自己理髮,都會自相矛盾。給自己理髮,則他成了給自己理髮的人,但先前他·又說過他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但他的行為否定了他先前的莊嚴宣言。
  • 理髮師能不能給自己理髮?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羅素悖論
    什麼是羅素悖論呢?羅素悖論是一系列類似悖論的集合,在這一系列悖論中包含了一些我們所熟悉而又無解的悖論,比如理髮師悖論,又好比說謊者悖論。這就是說謊者悖論,當然,悖論總有被解釋清楚的那一天,無數的科學家也在試圖揭開說謊者悖論。時至今日,雖然有不少科學家提出了自己的論證,但是對於這句話的真假,科學界還是說法不一。由於我們顯然不比這些科學大佬更加聰明,所以還是讓我們離開這個說謊的問題,回到理髮師悖論上去。聽過理髮師悖論的人可能並不多,所以我們採用說謊者悖論作為引子,目的是便於理解。
  • 理髮師悖論:這回數學家真瘋了
    悖論就是一個論述卻可以得到兩個互相矛盾結論。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了與之相似的著名悖論:理髮師悖論。從前有一個村子,村子裡只有一名理髮師。而這名理髮師不給第一類人刮鬍子,而只給第二類人刮鬍子。有一天一名顧客來到了店裡看到了這塊牌子,他就問理髮師:你給自己刮鬍子嗎?理髮師突然發現自己非常尷尬。
  • 1901年春天,羅素發現了「理髮師悖論」
    1901年春天,羅素發現了後來被所有研習邏輯學和數學的學生熟知的「理髮師悖論」。開始時,他試圖將數學建立在邏輯學基礎上,認為可以很快輕鬆地解決該悖論提出的難題。但是到了那年末,他開始意識到,某種基本的東西出了差錯。
  • 第三次數學危機是什麼?這次數學家都弄瘋了!——理髮師悖論
    伯特蘭·羅素1、羅素,他提出一個悖論,叫做理髮師悖論所謂悖論就是怎麼說都不對。他說,假如有一個村子,村子裡有一個理髮師,這個理髮師,他在自己的店門口立了一塊牌子,說我給且僅給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也就是說,如果你自己給自己刮鬍子,那我就不給你颳了。如果你要是不給自己刮鬍子,那你來我這,我就給你刮鬍子,不要錢我也給你刮。
  • 對於羅素悖論的解決丨羅素的理髮師困惑究竟為何以及如何克服
    羅素悖論中說,在一個村子裡有一位理髮師,這位理髮師聲稱:「給而且只給那些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現在問理髮師是否要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師不給自己理髮,那麼根據定義,他要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師給自己理髮,那麼根據定義,他不能給自己理髮。這就是著名的「理髮師悖論」。
  • 「理髮師悖論」引發第3次數學危機,至今已100多年,無人破解
    可是有一天,理髮師發現自己的鬍子變長了,當他拿起刮鬍刀準備刮鬍子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自己門口的那張告示,如果此時理髮師自己颳了鬍子,那麼就違背了自己許下的諾言,可是如果他不刮鬍子,也同樣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 小知識科普——羅素悖論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小知識——「羅素悖論」。
  • 在數學中,有哪些非常有趣的悖論?
    貝克萊悖論、羅素悖論、意料不到悖論、鱷魚悖論、分球悖論等等。悖論:指自相矛盾的命題,這個命題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混亂,相衝突;論:言論,言語。)羅素悖論大名鼎鼎的羅素悖論(也稱理髮師悖論),直接導致了第三次數學危機的出現。19世紀末,第二次數學危機在集合論的完善下得到解決,數學家們「歡欣起舞」。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法國大數學家龐加萊甚至宣稱:現在的數學,已經達到了絕對嚴密的程度!
  • 悖論很難嗎?這個悖論你也能解決,科學家更是提出了50種解決方案
    悖論是很難解決的,一聽到悖論,不僅人們,科學家也會大為頭疼,很多時候,出現一次悖論,就是一次嚴重的科學危機。悖論用數學的方法來表達就是1=1且1=2,令人抓狂,卻又毫無辦法,著名的如理髮師悖論、薛丁格的貓等,非常簡單易懂,但也最難處理,集合的創立者康託爾就因為解決不了理髮師悖論,陷入抓狂狀態,抑鬱而終。悖論很難處理,我們隨便說幾個,理髮師悖論就是理髮師該不該為自己刮鬍子,但按照他制定的規則,他既要幫自己刮鬍子,又不能幫自己刮鬍子,怎麼做都不行,陷入糾結狀態。
  • 數學上的三大危機——羅素悖論
    上一次,我們談了第二次數學危機,今天我們繼續來談一談第三次數學危機——羅素悖論。
  • 「培裡悖論」理髮師刮臉引發的第三次數學危機
    去網上搜索培裡悖論,看到標準定義的小編,一臉懵逼。雖然知道什麼是音節,也知道什麼是表達式,也知道啥是最小的正整數。但是湊在一起我咋就是看不懂呢?話不多說,先上定義。是不是小腦袋瓜子嗡嗡的,其實培裡悖論可以用一個很簡單悖論代替-理髮師悖論。在美國一個著名城市裡,有一位技藝高超的理髮師。剛開始做生意,肯定要打出知名度,要做廣告。
  • 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
    丈夫回答說,他接受這個提議只是為了取悅嶽母,嶽母對此沒有什麼意見。而嶽父說,他建議這次旅行是因為每個人看起來都很無聊。 因此,他們都感到很困惑,因為他們共同進行了根本沒有人願意做的事情。因此,哈維試圖解釋某些情況如何迫使我們去做不一定是我們意願的事情。 4、薛丁格的貓
  • 12個未能解決的經典悖論,低智商勿入!
    1.鱷魚困境 一個鱷魚偷了一個父親的兒子,它保證如果這個父親能猜出它要做什麼,它就會將兒子還給父親。那麼如果這個父親猜「鱷魚不會將兒子還給他」,那會怎樣? 回答:這是一個無解得問題。如果鱷魚不還兒子,那麼父親就猜對了,鱷魚就違背了諾言。
  • 弄懂這十條悖論,強過你讀十本哲學書
    ——芝諾1、理髮師悖論某村只有一人理髮,且該村的人都需要理髮,理髮師規定,給且只給村中不自己理髮的人理髮。試問:理髮師給不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師給自己理髮,則違背了自己的約定;如果理髮師不給自己理髮,那麼按照他的規定,又應該給自己理髮。這樣,理髮師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 理解悖論之路,從說謊者悖論到忒修斯之船(上篇)
    -2- 初探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之所以被稱為主觀悖論,是因為『我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這個命題不對應任何客觀世界中的事物或者事件!而這正是主觀悖論的必要條件。 如果一個描述針對的是客觀世界中的事物,那就不可能產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