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道各位家長帶孩子逛超市時,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難題:距離收銀處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而且也還有沒買到的東西,孩子卻正在鬧著要吃購物車裡的東西,或者喝裡面的飲料,這時候作為家長,你會怎樣處理呢?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這位寶媽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但她的處理方式,卻引來了很大的爭議。
寶媽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正在逛超市,孩子口渴了,非要鬧著喝飲料,寶媽看他撒潑打滾的樣子,只好拿起一瓶飲料擰開,讓他喝了,心想著待會兒拿著空瓶去結帳也是一樣的。
等到了收銀處,收銀員結帳時發現居然有個開過的空瓶子,頓時非常嚴肅地告訴寶媽:「還沒結帳就先開了,這跟偷有什麼區別,我們超市有規定,私自開啟包裝要10倍價格賠償。」
這下子輪到寶媽不理解了,他們光明正大地把飲料喝了,再拿來結帳,完全沒有任何隱瞞的行為,怎麼就成了偷呢?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就爭吵了起來,圍觀的路人也各有觀點。
後來大堂經理為了恢復超市秩序,讓寶媽按照原來的價格付款,好聲好氣地說以後請不要再做類似的事情了,萬一有人效仿起來,工作人員都不好做,太為難人了,這事兒才過去。
對於寶媽這樣的行為,網友們也各有不同的意見,有網友覺得孩子一鬧起來,真是沒辦法,超市多通融通融也很好,沒必要斤斤計較。
但更多的網友覺得「該罰!」超市這麼多區域,這麼多客流量,管理起來是非常麻煩的,寶媽雖然行為上沒有構成盜竊,但是在超市裡公然開啟包裝開始飲用,影響非常不好,一是讓人覺得這超市管理疏鬆,二是萬一有人效仿起來,真就非常麻煩了,畢竟沒人能保證每個效仿的人,都能把完整的包裝拿去結帳。
當然,相信大部分家長都不會像這位寶媽一樣直接打開包裝給孩子吃的,畢竟規矩還是要守。但有時候孩子逛超市,總是特別容易鬧騰,要麼是想趕緊打開包裝吃個過癮,要麼是想買父母不讓買的東西,一鬧起來就是滿地打滾嚎啕大哭,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
①切忌大聲吼罵
孩子在公眾場合,脾氣一上來有一個特徵,家長喊得越大聲,孩子也鬧得更起勁,有些家長看孩子躺地上嚎啕大哭,忍不住吼罵起來,但孩子還小,沒有面子的觀念,再撒潑也不覺得羞恥,反而會受父母的情緒影響鬧得更起勁。
②接受孩子的情緒,但堅定立場
孩子在超市哭鬧,無非是想買大人不讓買的東西,當孩子為此大哭大鬧時,家長可以在一旁守著孩子,靜靜地看著他,等他哭累了,冷靜下來後再告訴他:「在地上撒潑是沒有用的,爸爸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但越是用這樣的方式,越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③立下規矩,分散注意
孩子的欲望和佔有欲很多情況下都是短期、突發性的,所以很多家長總會覺得孩子明明鬧著要買的玩具,為什麼回家玩兩天就不玩了,俗話說就是「三分鐘熱度」。
當孩子哭鬧著要買什麼東西時,家長不妨在孩子爆發之前告訴他:「我們今天先不購買,後天再帶你來,到那時候再想想還要不要買這個東西。」並且到時候按照約定再次詢問孩子想不想要。
④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在逛超市之前,孩子其實已經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一定的想法了,每次出門逛超市之前,家長應該就跟孩子約法三章,比如規定孩子每次逛超市只能花50元購買想要的東西,孩子已經買了50元的零食,還想要買個70元的玩具,那就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減少20元的零食,等下次來超市再把玩具買回家,還是只要50元零食,玩具以後再說。
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規矩意識,還能讓提升孩子的理財能力,是一箭雙鵰的好辦法。
孩子去超市看到喜歡的東西,鬧著要買,這是很常見的事情,家長遇到這類事情時最好不要一上來就打罵,而是藉此機會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將來受益終生。
今日互動話題:你們家孩子有沒有過在超市「大鬧」的經歷呢?你是怎樣解決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