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童年記憶《獅子王》中暗藏的秘密

2020-12-19 騰訊網

2019年的暑期檔,好萊塢再次帶來了一部堪稱視覺奇觀的影片:真獸CG版的《獅子王》。即便這部電影在故事、人物、邏輯,甚至是歌曲上,與1994年版本的動畫版《獅子王》並沒有什麼區別,但嶄新的電影科技和古老故事的融合,還是令人體會到了「鄉愁」的意義。

1

雖然迪士尼一直對外宣稱,《獅子王》是迪士尼第一部原創的動畫劇本,但是站在廣義的角度上來說,《獅子王》非常鬆散地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不朽巨著《哈姆雷特》。劇組團隊也曾經坦言到《哈姆雷特》對於影片的影響。

在人物關係上,木法沙、辛巴和刀疤,都是《哈姆雷特》裡人物的直接調換。辛巴和哈姆雷特一樣,都因為自己的軟弱和優柔寡斷,而「延誤」了自己的復仇。可這其中「延誤」的緣由,卻並不相同。

哈姆雷特的「延誤」,在如今文化圈的主流觀點中,是一個人文主義者在尋找行為意義和動機的過程。尤其是弗洛伊德理論流行,人們更加重視角色行為背後的心理學意義。在莎士比亞所處的年代,戲劇講究的是人物的動作,而不是人物的心理。

但在《哈姆雷特》這個劇本裡,莎士比亞通過大量的獨白,展現了那個優柔寡斷的王子的心靈變化,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非常具有「現代化觀念」的創作方式。

而針對這種複雜的,深刻的,甚至是難以簡單呈現的「人文性」。迪士尼的團隊,選擇了在劇本上「做減法」。他們簡單地用《聖經》中「替罪羊」的理念,給辛巴的「拖延症」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刀疤設計害死了木法沙,而驚恐的辛巴在奔牛群中誤以為是自己的貪玩和過失害死了父親,故而自我放逐,以逃避內心和良知的譴責。它在規避責任中長大成人。相比較於莎翁的原作,迪士尼的這個改編,給辛巴這個人物加上了曼妙的人物孤光。

莎士比亞的原作中,哈姆雷特的復仇,顯得過於肅穆和悲劇。弒君、死亡、欺騙,這些成年人世界的骯髒的詞彙,在《哈姆雷特》裡構築的是復調音樂的莊嚴感。

但在《獅子王》裡,這些沉重的詞彙變成了辛巴重新尋回自己責任和義務的「成長」與「成熟」過程。而在影片的最後,辛巴並沒有因為需要復仇而殺掉刀疤,刀疤是因為自己的不仁不義而被一群土狼廝殺。

所以,陰鷲恐怖的復仇,變成了求仁得仁的「不殺」。這就給《獅子王》的主題交織上了一層悖論——復仇建立在不殺的基礎上,但一個強大國度的建立,始終需要血腥和蠻夷。因此,辛巴在影片的最後站上榮耀石,看著自己所繼承的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顯然是在大團圓的結尾中,加入了不和諧的音調——而這也是《獅子王》出人意表,成為經典的原因。

2

在古老的古希臘風格的復仇主題之上,《獅子王》出人意料地用彭彭和丁滿這兩個角色豐富了影片的色彩和情感的飽和度。

假若說獅群的情感維繫是生殺大權、責任、義務甚至是道德理念的話,那麼彭彭和丁滿的存在則是一種無憂無慮、追求幸福,抑或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實際上,娜娜的艱苦生存、刀疤殺兄奪權的陰謀以及木法沙那種偉岸、高大的王者形象,都不難理解。最令人費解的角色,就是這兩個看上去總是無憂無慮的小動物。

在經過了越戰、冷戰、嬰兒潮、垮掉一代以及伍德斯託克之後,美國在1980年代末期再度回歸到一個正常而略微保守的世代。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沒有了最強大的敵人,一種追求享樂的思潮在社會上蔓延——要知道1990年代的美國,猶如天神一樣強大而不可撼動,出現這樣的潮流也無可厚非。

在《獅子王》裡,彭彭和丁滿唱著《Hakuna Matata》,毫無羈絆地在森林裡生活。它們唱歌、跳舞、睡覺。很顯然,這是處在食物鏈下層的狐獴和疣豬,為數不多的快樂。按照以色列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的分類,人們的幸福分為兩種,一種是體驗自我,一種是記憶自我。

彭彭和丁滿無疑屬於前一種。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它們都在親身經歷著人生的自己,是時時刻刻的直接體驗。但是由於生命本身的長度和複雜性,體驗自我的幸福,是沒有記憶能力的。所以,彭彭和丁滿的這種幸福感,來得快去得快。

而辛巴,在學會了「Hakuna Matata」(無憂無慮)的自我麻痺之後,的確也度過了一段開心的日子,直到它和娜娜偶然相遇,「記憶自我」的層面,轟然打開。在幸福感的體驗中,記憶自我所扮演的是一個事後整合併總結自己過去的旁觀者的角色。

它讓人思考自己的過往並對未來做出決定。在這裡,辛巴回憶起木法沙指著天上的星星對它所進行的教誨,發現了父親話語中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它決定回到獅群和自己的王國。

與其說,體驗和記憶有高下之分,倒不如說,這是生命的一體兩面。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旅遊。在旅遊的過程中,人們總會拍照,以作為日後的回憶。這很顯然是一個體驗服務於記憶的自我動作。

因此,彭彭和丁滿,這兩個看似無足輕重的角色,實際上在《獅子王》裡承擔的是,讓辛巴走出陰霾,走出逃避,並且主動去成為國王的催化劑的作用,這不得不說是迪士尼的一個創舉。

3

極其順應潮流的迪士尼,不會不明白,在1990年代,製作動畫片形式的復仇故事,所帶來的風險。尤其是故事中,木法沙的死亡,更是整部影片中最難以處理的情節。1942年的《小鹿斑比》中,母鹿的死亡曾經被影評人評為美國人記憶中最悲傷的電影時刻,而1994年的《獅子王》則將這種悲傷表現的隱晦、迅速,它迅速出現,旋即消逝。

同樣的,木法沙的鬼魂——對應著哈姆雷特與父親的鬼魂——出現的方式,也不再是莎翁筆下哥特般的犀利與冷峻,而變成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諄諄教誨甚至是喃喃自語。與其說,這是迪士尼為了照拂兒童觀眾和G級的分級而做出的妥協和犧牲。倒不如說,這是時代腳步使然。

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版本的《哈姆雷特》讓父親克羅帝斯的鬼魂總是出現在逆光的位置,因而顯得鬼影幢幢,異常高大。這種不怒自威的形象,與哈姆雷特不僅劃清了界限也撇清了血緣關係。在奧利弗的影片中,哈姆雷特只是父親復仇的工具,而不是一個需要教導的王子。

與之類似的,在1963年格裡高利·柯靜採夫版本的《哈姆雷特》裡,這位前蘇聯的電影大師,用了戲劇性的造型、布光、前後經對比以及深焦攝影等諸多手段,營造了一個恐怖、多變、複雜的銀幕空間。無論是哈姆雷特的鬥篷,海邊嶙峋的巨石,甚至是故事裡無處不在的冤魂,都在表現著「復仇是恐怖的」這一命題的理解。

當時間走到了1990年代,肯尼思·布拉納也拿出了自己的《哈姆雷特》。全片以豪華的布景、複雜的攝影機走位和自說自話的戲劇方式奪人眼目。雖然影片素質一般,但的確代表了1990年代的某種電影觀念的走向。

至於《獅子王》,影片順應了1990年代的潮流,改寫了奧利弗版本的父子關係,木法沙無論在生前還是死後,都是辛巴的教導者,一直輔佐到它成為國王。而辛巴本人,也沒有經過憂鬱和反覆的階段,直接就轉變成了一個偉岸的國王——連續性的人物轉變,可以讓觀眾——尤其是注意力沒有那麼集中的兒童體會到源源不斷的快感。

最後,迪士尼用一如既往的歌曲,更替了其他版本中的恐怖和哥特。復仇,在迪士尼的框架裡,並不存在,辛巴所面對的,並不是敵人和仇人,要跨過的更不是「生存還是毀滅」的哲學性障礙。他要面對的只是自己的內疚和羞愧,從而獲得成長。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迪士尼在淺薄地改編巨著,是在將偉大的文學商業化。但在大眾文化領域,電影傳播和易於理解的角度上,這何嘗不是迪士尼的神來之筆呢?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銳影Vanguard特約作者 | 雲起君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註明來源和作者

相關焦點

  • 皮卡丘獅子王回憶童年的電影將登上大銀幕
    回憶童年的電影!讓影迷們苦苦等待的《玩具總動員4》、近期以「皮卡丘」之姿再度掀起話題的《精靈寶可夢:大偵探皮卡丘》,或是真人版迪士尼童話的《獅子王》要一起在明年登上大銀幕。而他們也都在近期紛紛推出了預告,細數著這些將回歸的童年故事,連我也跟著期待起來了!
  • IMAX 3D《獅子王》喚醒童年回憶
    原標題:IMAX 3D《獅子王》喚醒童年回憶    由迪士尼影業出品的電影《獅子王》領先北美一周,登陸全國超600家IMAX影院。時隔25年,生生不息的非洲大草原通過IMAX大銀幕盡收觀眾眼底,重啟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 從《獅子王》中悟出:家庭關係和成長秘密,要謹記這3點
    正如前段時間上映的動畫電影《獅子王》可謂是勾起了許多人兒時的回憶。80後90後紛紛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影院追憶童年動畫,一時之間圈粉無數。豆瓣評分也驟然飆升9.0分,這部經典的迪士尼之作,也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 1994年版《獅子王》,竟然「毀童年」?
    1994年版《獅子王》,竟然「毀童年」?新舊兩版對比1994年的動畫電影《獅子王》故事脫胎於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悲劇作品之一《哈姆雷特》,為了迎合未成年受眾,故事的悲劇結尾被逆轉——在《獅子王》源自莎士比亞另一部經典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續作中,悲劇結局同樣被逆轉。
  • 秩序與敏感:《童年的秘密》讀書心得
    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成人所忽視的部分,並提出了「敏感期」——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特殊時期。她認為敏感期是暫時的,是一種與成長密切相關的現象,並和一定的年齡相適應,它只持續一段短暫的時期。因此,我們需要好好利用這一時期來促進幼兒的發展。
  • 迪士尼又來童年回憶殺 經典動畫片《獅子王》將翻拍
    1994年的經典動畫片《獅子王》是很多人童年美好回憶,有人擔心翻拍會毀童年,可是導演喬恩·費儒並不這麼看,他此前曾有過執導這種動作捕捉動畫電影的經歷——與真人版《獅子王》有些相似的真人重拍版《奇幻森林》。故事與原版動畫片講述的一樣,都是獅子版《哈姆雷特》。「能集結這樣一支夢之隊,讓如此經典的故事得到新生,這是身為導演的夢想,」喬恩說。
  • 學無止境——好書推薦:《童年的秘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本關於兒童成長的書籍——《童年的秘密》,由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編制。蒙臺梭利是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她關於「兒童獨立性的尊重」等教育理念與神墨的天性教育不謀而合,教學法的精髓也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
  • 經典的童年動畫獅子王被重新製作並發布
    迪士尼經典動畫《獅子王》是無數人童年的美好回憶,據某網站調查,觀眾最多的期待動畫片《獅子王》被重新製作並再次發布,但是迪士尼確實帶來了驚喜。雖然《獅子王》是CG電影,但配音陣容卻非常強大。新版《獅子王》木法沙的配音和經典動畫中的木法沙配音是同一個人,詹姆斯厄爾·瓊斯配音。
  • 郎朗夫婦為《獅子王》首映獻藝
    昨晚,在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夢幻城堡前,郎朗和新婚妻子吉娜以一曲四手聯彈《今夜你是否感受到愛》,為迪士尼新片「真獅版」《獅子王》中國首映禮揭開帷幕。該片改編自1994年迪士尼同名經典動畫,利用純數位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將原動畫裡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全部還原成現實生活中的動物。
  • 童年記憶中的男團女團,飛輪海上榜,網友:暴露年齡了
    童年記憶中的男團女團,飛輪海上榜,網友:暴露年齡了相信大家應該都或多或少的追過星吧!近年來韓團算是較為流行的了,今年我們自己也打造了一個男團,一個女團,今年堪稱是偶像元年。飛輪海這兩天又火了一把。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回顧一下我們童年記憶中的男團女團,飛輪海上榜,網友:暴露年齡了。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獅子王》:家庭與孩子成長的秘密,在這3點
    這部電影不但給我們展示了裡面精彩的情節,還向我們展示了家庭與孩子成長的秘密。在電影的開頭裡面,我們看到了神奇的非洲大地,當太陽從水平線升起的時候,陽光照向了廣闊無垠的非洲大草原。在這個大草原裡面許多動物共同慶賀著獅王木法沙和王后沙拉碧的小王子辛巴的誕生。巫師拉飛奇也為小王子辛巴進行了神聖對洗禮。
  • 真獅版的《獅子王》沒能完美展現童年回憶還是少了叢林法則?
    辛巴、辛巴,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又回到人們視野,仿佛那25年前那可愛的動畫版獅子王又要帶給我們驚喜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突飛猛進,動畫版的小獅子變成了真正的獅子,導演喬恩·費儒表示,自己希望把大自然應有的場景呈現給觀眾。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效果讓觀眾難以接受。
  • 迪士尼翻拍真人版《獅子王》!堪比紀錄片般真實,萌壞了觀眾!
    成立於1923年的迪士尼動畫夢工廠,至今創造的童話故事千千萬萬,是許多人童年記憶裡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經典的《白雪公主》更是成為了一個不可超越的傳奇動畫!就在昨日,迪士尼發布了新《獅子王》首支先導預告,頓時引起了全球的轟動!因為此次翻拍的動畫是以「真人版」形容最新版本。
  • 全新《獅子王》《鋼鐵俠》《奇幻森林》導演都是他
    在漫威系列中飾演哈皮只是他的人生一面,你知道他還是《鋼鐵俠》《奇幻森林》的導演、《復仇者聯盟》系列的製片人嗎?作為每部作品都口碑、人氣、票房全收割的的迪士尼奇才導演,喬恩·費儒的全新巨作《獅子王》也絕對會是不可錯過的精彩1994年的《獅子王》作為中國首部引進的好萊塢動畫電影,成為了一代80、90後的童年記憶。
  • 太冤了,《獅子王》裡刀疤失敗的原因,居然是這個!
    #刀疤失敗的秘密#刀疤?什麼刀疤?噢~(一拍腦門)想起來了,好像是《獅子王》裡篡位的那隻獅子!說起《獅子王》,可是幾代人的童年回憶呢。叛逆可愛的王子辛巴、聰明勇敢的國王木法沙、野心勃勃的叔父刀疤都讓人難以忘記。
  • 從這些細節看,真實版《獅子王》不是給小朋友看的動畫片
    八零後的童年比零零後的童年更快樂的是,有各種各樣的動畫片,至寶一般,在每個放學後的傍晚如約而至。除了《聖鬥士星矢》、《大頭兒子小頭》、《鼴鼠的故事》、《貓和老鼠》、《啄木鳥伍迪》、《大力水手》等等等等,一定還有一部動漫,給當時的年少無知帶來過感動和震撼,那就是《獅子王》。
  • 沉香的真實身份,方塊腦袋下暗藏玄機,魔羊公終於發現隱藏的秘密
    沉香的方腦袋不論是誰看都認為有問題,但劉璽卻不以為然,沉香的真實身份幾乎給劉璽了致命一擊,沉香身上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讓囡囡醬帶你揭開故事的真相吧!沉香的真實身份,方塊腦袋下暗藏玄機,魔羊公終於發現隱藏的秘密二郎見魔羊公的詭計急忙召沉香來到身旁,三聖母與魔羊公都不明白二郎這麼做的目的,難道沉香身上隱藏了什麼秘密不成?
  • 兒童畫——記憶中的童年
    我們對童年的記憶總是很執著,時不時拿出來晾一晾。現在讓兒童畫帶我們穿越時空,回憶美好的童年吧!《美麗風景》盧子萱在童年時期,我也曾在想像中見到類似的美麗風景。由高高的樓梯通往美麗的樹屋,出了門就是湖畔,可以划船釣魚。那時候總是羨慕蛇、松鼠這些小動物,可以鑽進樹洞生活。
  • 張學友碧昂絲王炸組合獻唱《獅子王》主題曲
    《獅子王》中的音樂,堪稱完美。「空靈的、激烈的、緊張的、優美的,不自覺的就被帶入到了電影的情緒裡」恰到好處的配樂,讓人沉浸在跌宕起伏的電影情節中,為辛巴誕生而歡喜,為刀疤陰謀得逞而憤怒,為木法沙之死落淚。傳世音樂 動人心弦全新《獅子王》,由奧斯卡配樂大師漢斯·季默親自操刀。
  • 致敬經典,蘇寧攜眾品牌推《獅子王》聯名款
    充滿生命力的非洲大草原,一場關於愛、成長和自我救贖的大戲徐徐拉開帷幕……1994年的經典動畫片《獅子王》,為我們講述了小獅子王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經歷了生命中最光榮的時刻,也遭遇了最艱難的挑戰,最後成為森林之王的故事。故事雖然簡單,但兒時的感動卻永遠不會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