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價格怎麼說漲就漲

2020-12-12 中國水網

最近有媒體報導說,北京市將採取10大節水措施,其中之一是擬提高自來水價格。這一消息傳出後,引起了許多人的疑問。

自來水註定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據某媒體報導,不久前北京市某政府高層表示,為了實現今年北京城區供水系統新增節水1億立方米的目標,將採取10大節水措施,其中引人注目的措施之一就是:自來水價擬每立方米再提高1元左右。

今年年初,北京市物價局宣布從1月20日起北京市自來水提價,居民生活用水每立方米上調0.4元(其中,汙水處理費上調0.1元),水價達到2.90元。前後相隔僅僅半年多,突然又傳出自來水漲價的消息,這無疑觸動了許多人敏感的神經。

資料顯示,從2000年至今,北京市已經連續三次調整了水價,自來水平均價格每立方米提高了1.43元,達到每立方米2.65元,自來水平均價格漲幅為85.31%。

「水價現在說漲就漲,而且變化的頻率越來越快。水價漲與不漲,究竟是誰說了算?」家住西城區增光路的王先生的看法具有一定普遍性。王認為,老百姓都清楚北京市缺水,自來水漲價大家都可以理解和接受,但總得給一個明白的說法吧,不能總是糊裡糊塗。

政府控制水價

在直觀感覺上,自來水公司負責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和企業工業用水的供應。按理說,自來水價格的決定權就在他們手中。

「自來水屬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水價的決定權根本就不在我們手中。」北京市自來水公司辦公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自來水定價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是由市物價局、審計局、財政局聯合完成的。而漲不漲價、漲多漲少,並不是由哪一個部門可以單獨決定的。

「而自來水公司要做的事情,就是執行政府制定的水價政策,負責消費者用水費用的核算、收取,」那位負責人說,「在水價的整個制定過程中,自來水公司都不參與。」

他進一步解釋說,自來水定價屬於一項政策行為,關係到整個社會各個層面的切身利益,而自來水公司只是一個公司實體,政策的制定只能由政府部門才能完成,「我們頂多參加一下價格聽證會而已。」

自來水公司關於自來水定價問題的說法,記者在北京市物價局得到了一定的證實。早在今年早些時候,記者在北京市物價局採訪時,物價局宣傳處的趙處長就向記者講述了自來水價格制定的一般程序:在調整水價之前,先由市物價局經過一定時間段詳細而充分的調研,包括對水資源利用的考察、對企業調研等多個環節,然後請各類專家從社會、經濟等多角度進行論證,匯總專家的意見後,形成一個初步意見(相當於價格草案),然後召開價格聽證會,根據價格聽證會確定最終價格,最後上報市政府提請批准。

按照物價局的說法,自來水的價格決定權在政府手中。而自來水公司提供給記者的說法版本,因為「涉及財政、審計等綜合問題」,所以少了他們不行。

「自來水的價格必須由政府主導,」北京科技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陸寧分析說,「自來水屬於自然壟斷行業,這是由其先天性所決定的,其龐大的投資只能由政府來完成;如果引入競爭機制,不僅大大降低了社會效率,而且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沒有經濟效率。」

據記者了解,有關北京市自來水每立方米擬再提高1元錢的說法,目前似乎還只是政府層面的一個考慮。

「我們沒有得到任何相關信息,」北京市物價局辦公室一位先生告訴記者,上面還沒有通知他們自來水要漲價。他強調說:「在物價局的工作日程中,今年沒有漲自來水價的安排,我們也沒有進行相關的調研工作。」這是記者9月11日從北京市物價局獲得的相關說法。

節水豈能成藉口

「分析年均情況,北京市現在的用水量呈急劇上漲趨勢,節水已經勢在必行。」北京市自來水公司辦公室的那位負責人表示,對消費者來說,提高水價能產生最直接的效果。這就意味著,為了節約用水,提高水價往往是政府首先考慮的調節手段。

陸寧認為,淡水資源不斷被汙染,人口不斷增加,21世紀的集中問題就是水的問題,「這已經是心照不宣的問題了。而問題在於:如何節約用水?」

她認為,有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如何制定一個合理的水價,既照顧了困難人群,又能有效節水;第二,管理問題。

「現在給人的感覺是,『節約用水』成了漲價的藉口。」陸說,因為價格調整一個口徑、一刀切,沒有照顧到困難人群的利益。

根據陸寧教授的研究結果,「在指定新一輪水價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困難人群的負擔。畢竟在城市圈中,困難人群還有相當的比例。」陸認為,在新水價的制定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環節必須重視:首先要由專業人員組成調查團,對資源、企業、機關、民眾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詳細調查,「這樣的數據比較客觀、準確,從而政府能很好地把握。」

專家組要有社會、經濟、水利、財政等方面的專家,「這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不能只有單一層面的專家,」陸說,專家組根據調研情況,可以搭建一個基本的價格框架,「這個價格框架應該體現出:橫向具有可比性,縱向具有梯度變化。」

她進一步解釋說,所謂的梯度水價,就是規定一個基本的人均用水基數。在這個基數內,用水是平價;超過這個基數,每增加1立方米的水,收取的水價就截然不同,「對居民而言,可能第1個立方米只有幾毛錢,而第10個立方米就是幾百元錢了。這就是梯度。」陸說,「梯度水價對節水的效果非常明顯,比如企業,必然就要考慮廢水的循環使用問題,不然生產成本會急劇上升。這也順帶就解決了令人頭疼的水汙染問題。」

根據有關方面的消息,在北京市即將進行的新一輪自來水價格調整過程中,將考慮推行梯級水價,超過規定用水量將累進加價。其中,民用水價的漲幅會考慮低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

另外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舉行價格聽證會。「舉辦聽證會的目的,就是要尊重社情民意,使程序更加公正、過程更加透明、價格更加合理。」陸說。

北京大學一位社會學專家感嘆說,政府在這方面做得顯然不夠,這兩年關於價格聽證的新聞老百姓見得多了,但結果都一樣——聽證完了就漲,「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價格聽證會成了一道程序,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價格聽證會是政府之外的代表參與國家大事最直接的渠道,是老百姓對壟斷行業漲價說『不』的機會。但是,只要被提上價格聽證『議事日程』的,沒有哪一個逃得了漲價的厄運。」他說,除了現有法律法規外,全國人大還有必要為此立一個專門的法案。

堵住管理漏洞很有必要

陸寧教授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政府在過分強調客觀因素的同時——漲價,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主觀因素——自身管理。

有關研究表明,從節約用水的角度比較,因為自來水設備出問題(如管線破裂)而浪費的水與每次自來水漲價而節省下來的水,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數量級的,相差數十倍以上。實際上,經常看見馬路上清水橫流,都是有目共睹的。

據此,一些社會學家得出結論說:「現在還沒有到通過用提高水價來達到節約用水的地步。而水價一度上漲,是因為流通過程中的損失要有人來補償。」

陸寧也認為,政府現在要做的事情,最關鍵的是要加強設備的管理和搶修技術的提高,「政府應該有這方面的意識和考慮,這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如果管理上去了,管道破裂的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本就用不著藉助水價這個敏感的價格槓桿來刺激消費者節約用水。」

北京大學的那位社會學家也表示,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物價上漲是一種趨勢,但這種上漲不能偏離價值以及老百姓的承受力。由政府提供的公用商品,比如水電氣的漲價,尤其要考慮到社會影響,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近年來這些商品漲價最大的理由就是成本上漲,可這裡其實有很大的商榷空間。」他指出,一家企業首先必須向管理要效益,不能把因為自己機構龐大、負擔沉重的包袱都通過漲價由老百姓承擔,侵害百姓權益,「自來水行業也不例外。」(新聞周報記者 汪 挺)陸寧認為,淡水資源不斷被汙染,人口不斷增加,21世紀的集中問題就是水的問題,「這已經是心照不宣的問題了。而問題在於:如何節約用水?」

她認為,有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如何制定一個合理的水價,既照顧了困難人群,又能有效節水;第二,管理問題。

「現在給人的感覺是,『節約用水』成了漲價的藉口。」陸說,因為價格調整一個口徑、一刀切,沒有照顧到困難人群的利益。

根據陸寧教授的研究結果,「在指定新一輪水價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困難人群的負擔。畢竟在城市圈中,困難人群還有相當的比例。」陸認為,在新水價的制定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環節必須重視:首先要由專業人員組成調查團,對資源、企業、機關、民眾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詳細調查,「這樣的數據比較客觀、準確,從而政府能很好地把握。」

專家組要有社會、經濟、水利、財政等方面的專家,「這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不能只有單一層面的專家,」陸說,專家組根據調研情況,可以搭建一個基本的價格框架,「這個價格框架應該體現出:橫向具有可比性,縱向具有梯度變化。」

她進一步解釋說,所謂的梯度水價,就是規定一個基本的人均用水基數。在這個基數內,用水是平價;超過這個基數,每增加1立方米的水,收取的水價就截然不同,「對居民而言,可能第1個立方米只有幾毛錢,而第10個立方米就是幾百元錢了。這就是梯度。」陸說,「梯度水價對節水的效果非常明顯,比如企業,必然就要考慮廢水的循環使用問題,不然生產成本會急劇上升。這也順帶就解決了令人頭疼的水汙染問題。」

根據有關方面的消息,在北京市即將進行的新一輪自來水價格調整過程中,將考慮推行梯級水價,超過規定用水量將累進加價。其中,民用水價的漲幅會考慮低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

另外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舉行價格聽證會。「舉辦聽證會的目的,就是要尊重社情民意,使程序更加公正、過程更加透明、價格更加合理。」陸說。

北京大學一位社會學專家感嘆說,政府在這方面做得顯然不夠,這兩年關於價格聽證的新聞老百姓見得多了,但結果都一樣——聽證完了就漲,「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價格聽證會成了一道程序,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價格聽證會是政府之外的代表參與國家大事最直接的渠道,是老百姓對壟斷行業漲價說『不』的機會。但是,只要被提上價格聽證『議事日程』的,沒有哪一個逃得了漲價的厄運。」他說,除了現有法律法規外,全國人大還有必要為此立一個專門的法案。

堵住管理漏洞很有必要

陸寧教授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政府在過分強調客觀因素的同時——漲價,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主觀因素——自身管理。

有關研究表明,從節約用水的角度比較,因為自來水設備出問題(如管線破裂)而浪費的水與每次自來水漲價而節省下來的水,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數量級的,相差數十倍以上。實際上,經常看見馬路上清水橫流,都是有目共睹的。

據此,一些社會學家得出結論說:「現在還沒有到通過用提高水價來達到節約用水的地步。而水價一度上漲,是因為流通過程中的損失要有人來補償。」

陸寧也認為,政府現在要做的事情,最關鍵的是要加強設備的管理和搶修技術的提高,「政府應該有這方面的意識和考慮,這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如果管理上去了,管道破裂的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本就用不著藉助水價這個敏感的價格槓桿來刺激消費者節約用水。」

北京大學的那位社會學家也表示,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物價上漲是一種趨勢,但這種上漲不能偏離價值以及老百姓的承受力。由政府提供的公用商品,比如水電氣的漲價,尤其要考慮到社會影響,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近年來這些商品漲價最大的理由就是成本上漲,可這裡其實有很大的商榷空間。」他指出,一家企業首先必須向管理要效益,不能把因為自己機構龐大、負擔沉重的包袱都通過漲價由老百姓承擔,侵害百姓權益,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陝西西安長安區一噸自來水漲7毛錢
    近日,西安市長安區有住戶反映,小區從本月初自來水出現了漲價的現象,詢問是否合理。
  • 坑口不漲港口爆漲 煤炭價格上漲漲在哪裡?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17日電題:煤炭價格上漲漲在哪裡?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丁銘、萬棟  當前,由煤炭漲價引發的煤電市場價格大戰烽煙四起。然而,記者最近到我國煤炭主產區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採訪時發現,儘管我國北方煤炭集散地秦皇島港口煤價爆漲,但這裡的坑口煤價卻基本沒漲,港口與坑口煤價之差是在哪裡產生的?
  • 工資不漲,房租價格漲了又漲,我該怎麼辦?
    本來每個月攢錢準備之後買房,結果工資沒有明顯上漲,房租越是漲了又漲,一年一個價格的房租,讓不少人租房過得坎坎坷坷。工資不漲,房租價格漲了又漲,我該怎麼辦?     如果一個月的租房價格超過了工資收入的40%,這就意味著打工者基本上無法存下錢來,最關鍵的是房價還在上漲,租房價格也在水漲船高,讓不少人離買房的目標越來越遠。
  • 豬肉價格漲漲漲!為什麼?預示著什麼?
    豬肉價格漲漲漲!為什麼?預示著什麼? 原標題: 歲末年初,正逢豬肉消費旺季,豬肉是菜籃子裡的主要產品,近期豬肉價格有變化嗎?上午九點,記者在北京一家生鮮超市看到,豬肉櫃檯聚集了很多前來選購的消費者。
  • 「姜你軍」重現 生薑價格漲了多少?要漲多久?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姜你軍」重現,生薑價格漲了多少?要漲多久?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題:「姜你軍」重現,生薑價格漲了多少?要漲多久?新華社記者生薑,作為日常必備調味品,近來價格噌噌地漲,居家過日子的你感受到了嗎?問題一:價格漲了多少?7日下午,記者來到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家惠超市,這裡老薑的標價為每市斤11.98元,而新姜的價格為每市斤6.98元。
  • 漲漲漲!萊州大蔥價格持續上漲,豬肉大蔥火燒漲價!
    漲漲漲!萊州大蔥價格持續上漲,豬肉大蔥火燒漲價!23元漲到了26元 本來肉火燒的成本就已經增加了不少 眼下大蔥價格又猛漲 不得已只能提高豬肉大蔥火燒的售價
  • 漲漲漲!金山蔥姜價格創近年新高,市民這樣說...
    漲漲漲!金山蔥姜價格創近年新高,市民這樣說...眼下,隨著冬菜大量上市普通蔬菜價格平穩,略有下跌但是蔥姜類等,價格卻居高不下其中大蔥價格身價暴漲達到歷年新高
  • 動力煤坑口價格普漲
    各省區限產力度不小,進入5月份之後,內蒙古開始嚴格執行「276」政策,坑口供應大幅收窄,在陝北以及山西等地區聯合帶動下,坑口地區價格迎來普漲。據中宇資訊監測,5月份內蒙古地區粉煤價格上行幅度在10~20元/噸,塊煤價格在面煤價格的調漲帶動下,目前雖處於淡季,但仍有10元/噸的小幅上行。陝北地區面煤價格上行空間較大,尤以榆林地區為代表,某礦面煤價格累計上行幅度達到了25元/噸。
  • 漲!漲!漲!紙張價格上漲直逼豬肉,要囤衛生紙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5日電(記者 謝藝觀)漲!漲!漲!沒經歷2020年12月,你可能不會想到,小小的一張紙,能漲出「火箭」的速度。紙企掀起漲價潮年關將至,吃的用的都在衝KPI。繼「豬肉價格反彈」上熱搜後,近期「全國多地紙巾漲價」也衝上熱搜。
  • 玉米飆漲!豆粕繼續發力!飼料價格又漲了!
    2021年玉米價格從元旦開始便重燃持續上漲行情,較以往相比,這輪上漲和新糧上市後的玉米上漲的不同點在於,上漲更加快速且持續,短短時間內,山東深加工企業,收購玉米價格正式突破1.5元大關,最高漲至1.515元...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10-03 15:59   來源:名資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y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是混飯圈的,那麼有的時候我們會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你不要再ky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12月10日廢鋼價格:一漲再漲!
    12月10日早9:00點起,山西大同興華鋼鐵(原古店鋼廠)廢鋼含稅價格漲40-80:1) 剪切料(1-3mm60×60)停收2) 剪切料(3-6mm60×60)停收3) 拆車件(6mm60×60)價格2590
  • 洋奶粉價格何以「想漲就漲」
    惠氏公司方面表示,惠氏旗下高端產品「啟賦」從12月開始在各地陸續提價,年底前完成全面價格上調。此次漲價的主要原因是配方優化以及為了配合新國標的要求,對蛋白質等部分營養素含量進行了調整,由此造成的生產成本上漲。  惠氏並不是唯一漲價的洋品牌。記者走訪上海多家超市和賣場發現,和上一輪漲價後相比,奶粉價格普遍有了10%的漲幅。
  • 「姜你軍」重現,生薑價格漲了多少?要漲多久?
    生薑,作為日常必備調味品,近來價格噌噌地漲,居家過日子的你感受到了嗎?問題一:價格漲了多少?7日下午,記者來到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家惠超市,這裡老薑的標價為每市斤11.98元,而新姜的價格為每市斤6.98元。正在挑姜的顧客楊金榮說:「現在姜怎麼這麼貴了,新姜價格都趕上老薑了!」
  • 山東德州:主要農副產品價格穩中略漲豬肉價格二連漲(12.7-12.11)
    中國發展網 截至12月11日,德州市農貿市場居民生活消費品價格穩中略漲,商品價格整體水平比上周略漲0.46%,比去年同期上漲4.99%。重點監測的61個品種26漲5降30持平,45個品種漲跌幅在2%以內。其中,豬肉、雞蛋、蔬菜及成品油價格小幅上漲,糧油價格基本穩定。糧油價格整體穩定。重點監測的16個糧油品種均價1漲15持平。
  • 成品油價格「三連漲」
    國內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首個「三連漲」。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0年12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55元和15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12月3日—12月16日),國際油價繼續上漲。
  • 春節租車價格飆漲「一車難求」 價格普漲50%以上
    事實也是如此,昨日,導報記者走訪廈門多家車行發現,今年春節租車市場比往年提前火爆,不僅價格普遍飆漲50%以上,而且「一車難求」。行情看漲 越晚租車越「吃虧」「商務車、越野車都沒有了,現在只剩下天籟、軒逸等少數幾種車型,租金比平時漲了超過50%。」
  • 漲漲漲!豬肉漲完紙張漲,趕緊囤了3箱紙,過日子就要精打細算
    一到年底,各行各業都在衝KPI,很多東西說漲就漲,讓人猝不及防。12月豬肉價格回彈,一路高歌猛進,很多人都說又吃不起豬肉了。我這邊豬肉價格也漲了,但還是要吃,豬肉又不能長時間囤起來。豬肉價格剛漲完,紙張的價格又開始漲了,而且漲速很迅猛,像火箭升空一樣。漲漲漲!
  • 漲!漲!漲!畢業生直呼:論文查重價格一天一個價!知網回應了……
    記者了解到,今年不少碩士畢業生表示,論文查重的價格飆漲,從二月份的每篇一兩百元錢,漲到了如今的八九百甚至上千元。論文查重價格飆漲:價格一天一個樣,畢業生直呼「太誇張」論文查重,又稱「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目的是杜絕抄襲、剽竊、侵佔、篡改他人學術成果等行為。記者從多所高校了解到,對於碩士畢業論文,大部分高校沒有明確要求提交論文前必須進行自查。但是不少學生表示,為了保險起見,絕大部分人會先自查。
  • [隆眾聚焦]:鋰鹽價格漲漲不休 正極材料產品出現跟漲
    原標題:[隆眾聚焦]:鋰鹽價格漲漲不休 正極材料產品出現跟漲   據隆眾資訊數據顯示,國內碳酸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