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夢境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2020-12-23 介於石以中正

盜夢之所以可能,是因為睡眠時,意識的防衛機制鬆懈。

這個概念來源於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

弗洛伊德發現,人類有時候會做出不自主的失誤動作,這表示人類的心理有另一股力量在幹擾意識,這股力量是代表本能衝動的無意識。

因為平時被社會化的意識所壓抑。必須等到意識鬆懈時才能展現出來,也就是睡眠的時候,而夢的內容其實就是無意識活動的產物。

01.

在夢裡的感受跟現實裡的感受一樣真實,這是夢境運作的生理機制之一。

科學家發現人在睡覺的時候,在特定周期內,眼球會快速轉動,大腦的運動皮質會變得非常活躍,腦波也會像清醒的時候一樣,這使得夢境跟現實難以二分,因為痛覺是在大腦裡的神經訊號。

這裡是整部片最關鍵的片段,心靈主動地創造「新的詮釋」,被動的感知帶來「新詮釋所帶來的刺激」。

創造於感知是互為因果的夢境運作模式,當Cobb感知到被推進水裡時,無意識便主動創造了噴水的情境,當藥劑師感知到尿意來襲時,無意識便主動製造了一場大雨。

這些夢境都有助於延遲意識回到清醒的狀態,就像是睡眠的守護者,但這只是夢的次要功能。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主要功能在於:滿足被壓抑的心理願望。

Cobb的心理願望是與老婆小孩的團聚。

夢滿足了現實裡無法實現的心願。這個共識被盜夢小組套用地淋漓盡致。

02.

為什麼他們的父子關係那麼重要?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父母跟子女最初的親子關係會高度影響他們成年後的心理發展,在每一個新生兒產生自我意識之前,心理都處於尚未區分一切的狀態。

在斷奶後,孩子被迫與原本的照顧者分離,而且發現照顧者其實是被另一個人所佔有,這個象徵著家庭權威的佔有者,就是父親。

電影中,Fischer的母親被設定為已死,但是透過母親在生命中的缺席,反而更凸顯了失去照顧者的心理焦慮,留下的只剩父子間的矛盾關係。

弗洛伊德認為要解決這種矛盾的關鍵:在於能否把家長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

人之所以會產生道德與良知,就是因為內化家長的形象來鞭策自我。

所以要緩解父子的矛盾關係,就要讓自己也變得像父親,也就是Fischer必須繼承父親的商業帝國,但是父親臨終前對Fischer的失望,證明了這段關係以失敗與仇恨告終。

盜夢小組成功的關鍵就是掌握了這點:他們的父子關係比我們想像中還糟,父子關係越糟就越需要宣洩。

宣洩是精神分析的一個專有名稱,指一種精神治療方法,其所欲達到之治療效應為「淨化」。

即致病情感的適當卸載,此種治療得以讓主體喚起、甚至重新經歷創傷事件,並消彌反應掉連結於其上的治病情感。

在我們的人生中引起焦慮的創傷記憶,事實上並不會隨著時間消失,而是被意識壓抑在無意識深處的某個地方,甚至常常會在夢裡重複出現。

真正能夠解除焦慮的方法,是讓主體喚醒,甚至重新經歷創傷事件,只有讓感情得到釋放才能讓心靈重新淨化。

電影裡盜夢小組的工作就如同精神分析師,先理解病患的宣洩需求後再開始對症造夢。

03.

為什麼要轉換夢裡的元素?

弗洛伊德曾說,無意識在造夢的時候,為了躲過意識審查機制,會透過夢的工作程序,把真正的心理願望包裝起來,最後變成我們醒來後所記得的內容。

所以盜夢小組的轉換其實就是執行夢的工作,我們在夢裡常常會看見不通人事時地物混亂交錯的情景,這是因為無意識在造夢的時候,會把多個元素綜合為單一元素,這叫做凝縮作用

像是Cobb跟梅爾在Limbo裡所建造的世界,就是一個兩人回憶的大雜燴。

我們在做夢的時候,無意識不會直接表達我們的心理願望,而是裝換成其他意象來躲過無意識審查。

這就像是在電影裡的三層夢境中,第一層的核心是綁架Fischer取得保險箱密碼,第二層夢的核心是破壞Fischer對叔叔的信任,第三層夢境的核心是修復Fischer爸爸的關係.

但這些都不是這三層夢真正要表達,背後的真正目的是植入商業策略,只是為了躲過Fischer的審查而轉換成情感元素。

這就是移置作用。

但只靠凝縮跟移置並沒辦法達成任務。

無意識在造夢時還會把抽象的情感視覺化,視覺化的材料主要來自白天清醒時的視覺影像,還有童年時期的重要回憶,盜夢小組就是一邊「感知」Fischer的童年回憶,一邊藉此「創造」下一層夢境的劇本。

並且把父子的感情用視覺化的紙風車作為象徵,最終達到精神宣洩與商業植入的雙重目的。

雖然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是四層夢境。但是Fischer醒來後只會認為這是一場夢,因為人在剛醒來的那段期間,我們的意識會努力連貫整晚所做的夢,經過這種潤飾作用後,Fischer便會產生我爸不希望我成為他的意念,夢的工作與植入任務也就大功告成。

04.

主角有沒有回到現實?

有些人認為:Cobb最終回到了現實,戒指才是判斷他在夢裡夢外的標準。真實世界的小孩也跟夢裡看見的不同。

有些人認為,整部電影都只是Cobb的一場夢,因為整部電影包含太多不合理的情節。

如果是佛洛伊德,會怎麼看這個結局?

電影裡設定了一個區分現實與夢境的道具:圖騰。

雖然盜夢小組的成員都有自己的圖騰,但在電影中他們卻根本沒使用過,因為圖騰是設計給害怕混淆夢境與現實的人,也就是主角Cobb。

Ariadne曾經進去Cobb的夢境裡,發現Cobb在夢境裡建造了一座回憶電梯。電梯的最上層是他與老婆孩子的共同回憶,最下層則是老婆在結婚紀念日自殺的創傷記憶。

在這裡,樓層的相對位置不就跟心靈的無意識結構一樣嗎。越壓抑的記憶被藏在無意識的越深處,整座電梯的樓層就像是Cobb的心靈結構。

在《盜夢偵探》裡,男主角最壓抑的記憶,同樣是通過心靈深處的電梯意象,在夢境中全部釋放。

在《驚魂記》裡,男主角無意識裡最壓抑的東西,則被深藏在家中不為人知的地窖裡,一具母親的屍體。

而在《盜夢空間》裡,Cobb的心靈深處創傷記憶則是妻子的死亡,如果說,做夢是為了實現被壓抑的心理願望,那Cobb為什麼要製造會喚起創傷經驗的夢呢?

弗洛伊德晚年發現,許多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會不斷地在夢裡重演過去痛苦的戰爭經驗。這種強迫性的回歸會讓自己再一次面對創傷情境,也就有機會控制,挽回,甚至彌補過去犯下的錯誤。

所以Cobb每天晚上在夢裡與梅爾相遇,其實是Cobb對自我的一種心理補償,因為在夢裡,他們永遠在一起。

為什麼Cobb不願意接受梅爾已經死去的事實?

精神分析學者發現,當孩童斷奶後,必須被迫接受自我與母親分裂的事實。

為了延遲接受這個事實,孩童會去尋找一個可以可以控制的對象,讓它成為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兒時物件就成了一種從與「母親相融」過渡到「與母親相離」的客體。

相似的心理機制同樣發生在Cobb的身上。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心靈在面對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閹割掉時,會在創傷發生的前一刻印象裡,找尋某個象徵作為戀物,藉此創造一段與心理的距離,這段距離能讓人能夠在理性上接受但感性上否認失去對象的事實。

而Cobb的戀物就是梅爾自殺前一刻遺留下來陀螺。

因為它保存了兩人的所有關係,並且終止於這段關係結束的前一刻。

所以陀螺的真正作用根本不是區分夢境與真實,而是延遲真實。

當陀螺繼續轉動,我便清楚自己處於還有梅爾存在的世界,當陀螺不再轉動,我便延遲接受這個沒有梅爾的世界。

延遲真實讓Cobb不用直接面對植入老婆而產生的愧疚感,所以想要回到真實,不是繼續崇拜由愧疚所構成的戀物,而是面對並且克服這種愧疚的來源。

在電影的最後一幕,Cobb再次啟動了這個延遲真實的心理機制,但是下一秒,這個心理機制動搖了,他脫離了由創傷與愧疚所構成的戀物。直到這一刻,梅爾才算真正的死了。

相關焦點

  • 《盜夢空間》:一部完美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經典之作
    文/一隻蘇蘇《盜夢空間》是諾蘭導演,小李子主演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被稱之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動作科幻片」。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懸念。故事不斷在夢境和現實之間來回穿梭,給觀眾營造了一種緊張刺激的感覺。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關於夢的解析的。下面我想從夢的解析角度,來講一講這部影片。意識和潛意識的抗衡夢是一種有意義的精神現象,是一種本能的欲望達成。這是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提出的觀點,在他看來,夢是幫助人們完成在現實中無法達成的願望。
  • 淺析諸如《盜夢空間》那些懸疑燒腦片裡的精神分析和影響力
    最近聽到《盜夢空間》要在銀幕重映的消息,很是激動,不單純是為了好萊塢特效而言,《盜夢空間》的背後,是諸如精神分析等語言、行為上的引導,絕不是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對此,我特地重溫了《記憶碎片》、《閃靈》、《睡夢醫生》等重度燒腦片來一起剖析。
  • 理科男解讀"盜夢空間":三大重要數學思想(圖)
    其中《盜夢空間》的IMAX(巨幕電影)版更是全線飄紅,杭州兩家影院的IMAX影廳座位供不應求。杭州百老匯影城464座,周末全部賣光;浙江新遠國際影城上周試營業,IMAX版《盜夢空間》票房收了30多萬元,讓影院老總張翼十分滿意。  與此同時,理科男、邏輯男紛紛把解讀《盜夢空間》當成「智力狂歡」,拿出物理、數學、哲學等專業知識,在網上貼出一篇篇如同論文般嚴謹的另類「影評」,頓成一景。
  • 《盜夢空間》發布中文海報 虛實交錯夢境駭人
    《盜夢空間》發中文海報 主演肅立夢境街頭  《盜夢空間》將於9月2日殺入內地銀幕,享譽世界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必將憑藉這部「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科幻片」,再度激蕩內地觀眾腦力,人們也將會繼《鐵達尼號》後二度於大銀幕上一睹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英姿。
  • 《盜夢空間》五層夢境六種現實 術語全解析(圖)
    很多人還會在回去的路上和同伴展開爭論,分析影片中的種種問題和細節。這大概就是諾蘭導演的電影的魅力吧。到底圖騰是怎麼回事?影片涉及了幾層夢境?哪些細節暗示了結尾的真相?脫離夢境為什麼需要如此麻煩的手段?在最下面一層的夢境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們在這裡為您做一次徹底的謎團解析。
  • 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六)
    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一)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二)少女性幻想?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三紮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四)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五)在本文第二章少女性幻想?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二)中,我們引用了一首南宋末年禪宗高僧無學祖元禪師的《臨刃偈》: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 LEAD立德人物|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用夢境叩開人性大門
    對於癔症的研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重要關鍵點,他將催眠術用在癔症患者身上,他指出病人的病因在於被壓抑的性衝突,他宣布了驚人結論,所有的精神病症都是由無意識的性衝動引起的。大膽的想法讓他備受輿論爭議,人們將他的言論視為怪談。「大家不相信我的證據,認為我的理論很討厭,那時候的阻力強勁又冷酷。」
  • 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四)
    弗洛伊德呢?《美少女特攻》呢?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一)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二)少女性幻想?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三)前文說到,「洋娃娃」戰勝了三個日本武士,象徵著戰勝了自幼盤踞在她內心的恐懼,於是她決定開始反抗!
  • 極度燒腦的《盜夢空間》,5層不同夢境5種不同視覺體驗
    2010年9月,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的電影《盜夢空間》在內地上映,與同時期上映的《絕命島 》、《廬山戀2010》互相角逐,但從往後一個月的票房及觀眾口碑來看,《盜夢空間》一騎絕塵,豆瓣評分高達9.3分,豆瓣影評第九名。
  • 電影《盜夢空間》劇情梗概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大片《盜夢空間》即將於今年暑期在北美上映,日前華納公司正式公布了影片的官方劇情。  據介紹,這部科幻動作片的故事不但發生於全球多個地區,還將潛入密集而又無限的夢境世界。
  • 《盜夢空間》夢境真的是虛幻的嗎?其實有人在悄悄潛入你的夢境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這一部燒腦大片,盜夢空間,進入他人的夢境竊取機密,讓我們一起探索夢中的世界夢中夢講述了柯布及其團隊需要把想法植入他人的腦中然後形成夢境。影片開始主角團隊意圖挖掘出目標人物齋藤的秘密,造夢者與盜夢人一同將齋藤拉入夢境,然而盜夢人在竊取目標人物思想時,卻發現不屬於造夢者創造的,因為自己本應該死去了的前妻出現了在了夢境裡。
  • 盜夢空間重度解讀第二章:夢境有幾層?柯布才是被植入想法的人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雨下影視,今天繼續帶給大家分析為什麼在盜夢空間這部影片中,萊昂納多飾演的柯布才是被植入想法的那個人,上一章我們分析了,柯布的圖騰不是戒指,也不是陀螺,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圖騰,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看一下
  • 燒腦神作《盜夢空間》,網友一臉迷惑:電影中到底有幾層夢境?
    相信有很多喜歡懸疑片的影迷朋友們都看過《盜夢空間》,今天集集就來給大家深入解析一下這部電影。關於電影中到底有幾層夢境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關於這個問題,集集在網上找到了一張導演諾蘭的手繪原圖,從圖上可以看出,《盜夢空間》其實只有三層夢境和下面的迷失域!
  • 輕鬆看電影之《盜夢空間》:美好的夢境和殘酷的現實,你選哪一個
    Hello,歡迎來到輕鬆看電影之《盜夢空間》。盜夢空間是在2010年上映的一部科幻懸疑片,這部影片迄今為止在豆瓣上的評分也是居高不下,很受影迷喜愛。為了更好地理解電影情節,不至於像筆者一樣,最開始的時候是一臉好奇的點開電影,直到電影結束後,結果是一臉的懵逼。
  • 盜夢空間要成真了?科學家進入夢境,首次與做夢者「實時對話」
    現實版「盜夢空間」?儘管清醒夢境少見,但可以通過訓練增強這種識別自我處於夢境中甚至控制夢境某些方面的能力。研究人員通過什麼方法來判定清醒夢為了更進一步對清醒夢境進行研究,來自法國、德國、荷蘭、美國的的哥團隊進行了一項「入夢」實驗。團隊招募了36名志願者,包括一些有豐富清醒夢境的人,以及一些之前未有此經歷的人,但這些人每周至少記得自己所做過的夢。
  • 利用夢境解析迷案的《潛夢追兇》,另類盜夢空間,夢境裡面套夢境
    這部劇,說實話,題材和前段時間播出的《心宅獵人》有些相似,只不過一個是通過催眠破案,一個是通過夢境破案,但卻比《心宅獵人》更瘮人,懸疑點布置得也更好。從電視劇的名字就能知道,潛夢追兇,顧名思義就是潛進他人夢境,見人所見,從而得到線索,解析案件。
  • 解析夢境,你知道心理學大牛弗洛伊德創立的的精神分析嗎?
    而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流派,就是眾多心理流派中重要的一支。精神分析流派擁有一個奇特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中西方人們從古到今就一直追求的,那就是解夢。精神分析流派成立於19世紀後期,這個學派的領軍人物是弗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精神分析流派主張通過對夢境的解析,來獲得諮詢者的心理活動。在精神分析學家這裡,夢境不再是荒誕而無意義的,反而代表了諮詢者的思想和願望。
  • 諾蘭親自解讀:《盜夢空間》是我的007電影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我想要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但到後來反過來再看最初的想法時我發覺極為不靠譜,因為《盜夢空間》是一部非常依賴影片內涵的電影,它要討論的都是夢境與記憶的事情,於是我決定將感情部分的戲碼加重。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
    ,這是大部分人對心理學家的好奇與誤會,帶著一點讓人對自己進行分析的意味。心理學家不是神棍,不可能看一眼就信口雌黃,神神叨叨,說出你內心的想法。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對人心理的認識需要進行測量分析。本文所要講述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比較符合大眾對心理學的認識。精神分析產生於19世紀末,創始人是奧地利醫生弗洛伊德。
  • 筆記|《人格》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1 弗洛伊德的...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一、生平事略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學的鼻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他根據自己臨床治療的實踐經驗,系統地論述了人格的結構、動力、發展、治療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