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自9月1日在國內上映,首周五天即輕鬆入帳9300萬元。其中《盜夢空間》的IMAX(巨幕電影)版更是全線飄紅,杭州兩家影院的IMAX影廳座位供不應求。杭州百老匯影城464座,周末全部賣光;浙江新遠國際影城上周試營業,IMAX版《盜夢空間》票房收了30多萬元,讓影院老總張翼十分滿意。
與此同時,理科男、邏輯男紛紛把解讀《盜夢空間》當成「智力狂歡」,拿出物理、數學、哲學等專業知識,在網上貼出一篇篇如同論文般嚴謹的另類「影評」,頓成一景。
網友「孫浩元」:搬出了弗洛伊德在「豆瓣電影」上,一位名為「孫浩元」的網友用「弗洛伊德解析《盜夢空間》」。他寫道:「弗洛伊德將人的意識分為三種:意識,前意識,潛意識。在《盜夢空間》中,被入侵者產生的自我防禦,多半是在前意識中產生的,他們為了保護主體不受侵犯,對入侵者展開追殺。影片用了夢中夢的形式,每當深入一層,也就離主體的潛意識更近一步,而每當深入一層,遇到的抵抗就越發猛烈……戰鬥打響了,一方要攻陷主體的潛意識,一方要保護潛意識。在這部電影中,關於夢中夢的想像,實在令人嘆服。而對於夢中夢,弗洛伊德也給出了解釋,他說,夢中夢的全部意義,不過是安慰自己『那不過是個夢罷了』。」
網友「高斯控」:用上了三大數學理論對《盜夢空間》的四層夢,一位名為「高斯控」的網友在博客上,用數學思想作了解讀。其博文洋洋灑灑,精妙有趣,引發不少網友追捧。
「高斯控」說,三個重要的數學思想與《盜夢空間》有關。1)非歐幾何和分形幾何;2)公理體系;3)不可知論。可以以此來對《盜夢空間》進行一個數學角度的考察。
《盜夢空間》第二段故事中,最令觀眾驚嘆和稱奇的是科布向阿莉阿德涅演示迷宮的部分。在這裡一共出現了3個迷宮。科布的助手亞瑟演示的無限的樓梯和阿莉阿德涅畫的圓圈套來套去的迷宮,但它們卻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用數學上的語言來說,真實的世界是歐式空間,而夢中的迷宮則是建立在非歐式空間。而後科布教授阿莉阿德涅時,把世界折成了一個盒子狀的結構。大地變成了盒子的內表面,天空位於盒子的中心,世界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顛來倒去,同樣是一種非歐氏空間。
在電影的迷宮設計中,造夢師如果想把一個人困住,就要給他一種無限的錯覺。把被騙的人想成是一隻小蟲子,在二維世界裡,如果是歐式空間,就是一個平面,你只能設計一個很大的圓,但小蟲總有一天還是會跑出去。但如果這是一個非歐式空間,如球面,小蟲怎麼都跑不出去,這樣,造夢者就可以將敵人永遠困在自己設計的夢中。
網友「luyue」:翻譯了最新研究論文《盜夢空間》中最有創意的概念就是,通過儀器進入別人的夢境,植入想法。這在現實中或不遠的未來,可能嗎?有一位名為「luyue」的網友,翻譯了不少科學界當前對大腦的研究論文,昭示未來可期。
日本一個計算神經系統科學實驗室有一種偷取圖像的技術。將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圖輸入計算機,它可以「學會」如何將大腦活動的變化與不同的圖像聯繫起來。而實驗室科學家可以通過分析大腦視覺皮質中的血流,重現受試者正在觀察的簡單黑白圖像。
另外,還有利用機器人展現夢境的。紐約的兩位研究員創造了重演你的夢中行為和姿態的「睡眠覺醒機器人」。記者 陸芳 實習生郭小霞
(來源: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