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推廣文案,一篇讀懂推廣文案清晰邏輯

2020-12-11 梅花網

在筆者當時接觸文案時,也看遍了百度上的乾貨,看完了,真不是我想像的那樣。只能用「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麼?」每次面對「寫好點」的企業推廣文要求時,就一臉懵逼。就如同你女朋友告訴你「吃什麼隨便」,但是在你推薦了中式西式烤肉壽司之後她都不滿意一樣。

 總結原因就是:逼格夠高,落地很難!

寫在前面

1.我不認為入行不久的人就等於小白,也相信我們之前寫的是自己所想所感,進入公司自然知道文章是寫給用戶看的,即「以用戶為中心」,你也知道用戶的基本特徵是怎樣的?用戶的痛點和需求是什麼?

2.寫推廣的載體/渠道不同,推廣的文案也就不同策略。比如在公眾號、微博、自媒體、第三方網站、自家網站等等。還有就是推廣形式即文章、視頻、圖文結合等。

3.以下針對文章部分,也不是那一兩句話的品牌文案。

按照網際網路用戶思維來看,推廣文案整體思路是用戶調查—內容製作—渠道投放(測試)—數據監測反饋—內容優化調整—擴大投放。

今天就說文案本身,按照路易斯的「愛達公式」,即AIDA模型來撰寫推廣文案,意思就是A:Attention(引起注意) I:Interesting(興趣) D:Desire(購買渴望) A:Action(行動)。「愛達公式」也給整個推廣文案擬出了概要,加上筆者的理解,即:

1.標題和前文吸人眼球。

2.內文成敗在於是否引起用戶的興趣。

3.內文要完成用戶的信任。

4.內文需要激起用戶的行動。

標題要吸人眼球

事實上,用戶「欣賞」你的標題從而賞賜給你的時間,只有1秒鐘。筆者發現,有很多寫推廣的通過諧音、一語雙關等形式來表達,用戶則需費力思考一下,不思考的,手就劃下去了,則沒有被翻牌子。

標題這部分,相信網上搜索一大片,但請你相信,這是他們的方法,要辯證的學習,不是所有的套路適合你產品,作為筆者給出以下四個推廣文案標題的方法。

1、獵奇,永不過時的真相體

儘管在網際網路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依然保持著獵奇的「劣根性」:看慣了大師在舞臺上獨秀,我們不僅感慨「高手在民間」;看慣了城市的繁華,一個簡單的農村場景,我們不僅感慨「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或許隨便製造個危機,不打雷,頭都不帶起來的,想到周星馳那句經典臺詞,「我是被嚇大的!」

沒有矛盾的標題,往往容易被一掃而過,可是如果涉及到獵奇,如果你是潛在用戶的話,當標題有爭議時,對爭議問題的敏感性,往往會促使人們點擊打開標題。

《她英語爛哭,卻靠美國電視劇飈出一口地道英語,逆襲學霸,她怎麼做到的?》
《在傳統行業實習的她,憑什麼能45天拿下2份網際網路公司offer?》
《阿司匹林種草館|阿瑪尼、迪奧、雅詩蘭黛...1支口紅竟然有3支大牌口紅熱門色,OMG》《
河北農婦追熱劇寫小說,月入18萬驚呆網友?我.....》

以上標題來自職場充電寶等公眾號,也都是推廣產品的文案。在這列舉的4個標題中,我們試著總結下:

1.在網際網路信息泛濫的今天,我們已嘗試著把信息前置化、具體化。

2.引起獵奇的最好的句式不過是疑問、設問句。

3.標題是多段式,本身是有起伏的小故事

4.符合自己產品調性的,才是最好的,比如阿司匹林博物館公眾號裡的如上的標題,OMG都出來了,你的產品Hold的住麼?

2、簡單對話型

我們且看幾個例子

《理財第3年,我的收入是同事工資的10倍!》
《她43歲,寫文章6個月,稿費110000元!》
《「所有人都不知道,我月薪20萬!」》

自己在寫一個

《他寫的推廣文案賺了230萬,將親自為你講述文案秘籍,就在今晚!》

1.加人物代詞,即你我他,加上「我」「他」體現真實性,但是又不能寫真實的人物名稱,為什麼?都是人的獵奇心理惹得貨。加上「你」則體現代入感,人都是關心與自己相關的,舉個簡單的生活用語,「謝謝」和「謝謝你」哪個代入感強呢?

2.口語化,這不僅僅這裡的要求,所有推廣文案必須要做到的。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她43歲」,則不能說「她已過不惑之年」;「稿費110000」則不能說「非凡成就」;哪怕是「她」也不能用「老師」等。

3.還是沿用了製造反差的思路,只是少了疑問,設問,那為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可以用一些感嘆號或者一些驚嘆詞,比如「啊」「喲」「哈」「嘻」,當然酌情使用!

3、場景實用型

就像你為談戀愛發愁一樣,這裡給你一個追女神的妙計;就像早上起床懶懶散散;沒有時間讀書了,這裡給你一個治療「懶癌」實用方法一樣,話不多說,直接來例子。

《杜蕾斯當家文案:標題不好寫?這7個公式夠你用一輩子!》
《新春有禮,讀書有拖延症也能一年讀100本書!》
《如何不痛苦的早起?每天5點多起床的我,有一點小小的經驗》
《手殘黨福利,10分鐘讓自己有個讓別人驚訝的新妝容!》

既然是實用,那就要直面用戶的遇到難題的場景,不會寫文案?不會存錢?讀書有拖延症?不會化妝?...然後給出個破解方法,告訴用戶,你所處的尷尬場景,我get到了你的遇到的煩惱,並且這裡有完美的解決方法,要不要繼續看下去?

給個公式就是場景實用型=具體場景(煩惱)+解決方案,其實還有很多方法,還是那句話,符合自己產品調性的,就是最合適的。

內文切入點

萬事開頭難,尋找開宗明義的一段總是很困難的。

1、熱點引入

這作為小編來說,是在熟悉不過了,我們每天都關注網上隨時蹦出來的熱點,千方百計地和自己產品產生聯繫。其實玩轉熱點的,當屬杜蕾斯,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儘管引用熱點,筆者認為不要太冗長,幾句話搞定,然後迅速接上。

比如:引用當前熱播電影,你的產品是一個線上/線下課程,或是一本書等等,可以這樣寫;

《飛馳人生》中,有一句非常戳的對白:「中年人的崩潰,是從開口借錢開始的」,這種焦慮,就好比每個人都擔心35歲的到來。

比如根據微博熱搜,百度風雲榜、知乎來尋找熱點;之前微博上有這麼一條熱搜「哪種情侶一看就感覺會在一起走得很遠。」

開頭可以這樣寫;

「前幾天我在微博刷到一條熱搜:哪種情侶一看就感覺會在一起走得很遠。我們都知道,在愛情裡,兩個人相愛容易,只要看對眼兒,立馬可以打的火熱。而相處卻很難,因為時間長了,便會暴露出很多細節。」

這兩天話題很廣的網際網路公司裁員潮,如果你的產品是職業技能培訓的,可以這樣寫

「BAT對於很多人來說,像一座圍城,有人擠破頭拼命想進來,有人則鼓起勇氣選擇離開國企。那些離開國企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2、製造懸念,場景引入

《文案訓練手冊》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寫文案的目的,就是讓讀者閱讀我的標題,閱讀完之後,讓他閱讀第一句話、第二句話、第三句話,直到閱讀完最後一句話。」

這個寫法也很常見,這真心是使用得最多的文案開頭。比如,以下這段文案的開頭以故事性開頭,一定程度上激發讀者的欲望和期待感。

「我一直不明白我一個朋友A為什麼放棄安穩令人羨慕的央企工作機會,陪著男友在老家山上中這些樹/養這些雞鴨,直到昨晚她跟我說的一席話。」

比如看到這樣一段文案開頭,讀者腦海裡會疑問:為什麼她會放棄央企?為什麼她願意去山裡種樹/養雞鴨?這樣的過程是什麼?好的文案開頭,用一句話製造懸疑,這樣也只是個例子不能盲目套用,我們只要用戶產生疑問,吸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就已經成功了。

我們或者引用權威說法,名人名言,製造懸念,不過要注意尺寸以及力度,到底能不能運用到自己產品而產生懸疑的效果,自己判斷。如:

這兩天看王小波的書,他說,「人在年輕的時候,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一生要做什麼?」

當然,我們可以開通描述一個現象,一個能感同身受,能夠產生「求同」心理的現象。如跟99%的應屆畢業生一樣,畢業過後,我找了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的央企,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內文完成用戶的信任

內文的主體部分是要完成用戶對產品信任的,話不多說。

1、感官體驗

在有些產品是非常注意感官體驗的,比如餐廳,零食,烤鴨,蜂蜜,按摩椅,蠶絲被,甚至是4D電影,智能配件,汽車等等。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予感官美好的體驗,或側重視覺或側重味覺或者綜合感官體驗。

依舊筆者從某寶尋找個案例,順藤摸瓜,找到一個按摩椅的文案節選

「按摩機芯」,因為懂你,所以更用「芯」,全身長行程導軌按摩,正反向雙向揉捏,泰式刮痧開背,波動式,氣囊擠壓。

給筆者的感覺就是所謂的亮點堆積,沒太大誘惑力,現在都講用戶思維,這個有點差評了。記著筆者曾經在朋友圈分享著關於一個枸杞的文案,供大家參考評判。

XX枸杞,開袋即食的,撕掉開口,就能聞到枸杞的甜香味,紅色的汁液從袋子湧入嘴巴,稠稠的、酸甜可口,咽下去之後,喉頭還有幽深的香氣...

這裡還列舉一個號稱「直郵博士」的德魯.惠特曼給汽車寫的文案節選:

XX車擁有寬闊如客廳的車廂,關上它那這輛車擁有寬闊如客廳的車廂,關上它那扇拱頂似的車門,準備享受少數特權者的駕駛體驗。你周圍都是華麗而芳香的皮革,產自國外的硬木和昂貴的威爾頓羊毛地毯,這輛車會顯出你獨特的生活方式……
感覺到了嗎?當高達453馬力的強勁動力召喚你釋放它們時,你的腎上腺素正飛快地流過靜脈血管。
其實細想生活中我們認為那些講話有趣的人,也是運用這個方法的高手,比如他們給你推薦一家店的米粉好吃時,他會說得你流口水,讓你特別想去嘗一嘗。

2、製造恐懼訴求

我們總在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可心裡又耐不住寂寞,好像我們能從這樣的無限比較中尋求個安慰,找一些優越感。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的存在。每個人都渴望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卻發現現實並沒有那麼樂觀。因此你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到處都是在販賣「恐懼」,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無法抵抗恐懼訴求。

這裡特別想舉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臺灣天下出版社迎來25年之際,讓奧美來做推廣,於是給出了《我害怕閱讀的人》這樣的推廣文案。

文案節選:

不知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我所擁有的內涵是什麼?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遊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後是夏天。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但閱讀的人在知識裡遨遊,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周刊講到社會趨勢,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築防震理論侃侃而談。相較之下,我只是一臺在MP3時代的錄音機;過氣、無法調整。我最引以為傲的論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裡的某段文字,而且,還是不被螢光筆畫線註記的那一段。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願都沒有。我如此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榜樣是偉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還是一個,我遠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人。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歷的失敗。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閱讀的人。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1.恐慌場景

這文案背後是一個敏銳的洞察:當人們忙於為生活奔波,免不了交際應酬,當面對飯桌上的那些人侃侃而談時候,談社會管理,談建築、談八卦周刊,你是什麼樣的心情?你會不會感到自卑,社交恐懼呢?

2.不堪後果

在《我害怕閱讀的人》中,列出條條令人恐懼的現狀還不夠,忘了怎麼辦呢?必須給個迎頭一擊。就像文中說的「人總是聰明的太遲」,「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在成年世界裡顯得無知」等。

我們可以總結下結構,恐慌場景+不堪後果,那恐懼訴求用在什麼品牌或產品,我這裡分為兩類。

解決當前潛在訴求:   防水鞋套,洗碗機,電動牙刷,靠枕、淨水器...

預防未來明朗訴求: 減脂產品,職業技能課程,防盜指紋鎖...

拿上面的防水鞋套舉例子,這個產品我是從某寶隨便找的一個產品,寫成兩個不同形式的恐懼性文案,看客們自行品味判斷。

下雨出門,鞋子難免被弄溼,沾染泥土,汙漬,弄髒了心愛的東西,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上班遇到下雨天,最是讓人崩潰了,要是一不小心蹚一鞋子水,在公司又換不了鞋,就要沾沾粘粘一整天,想想就不開心!

所以恐懼感來自某一場景的,給出總結是痛苦場景+「噁心」後果。

3、認知對比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一書中揭示的「認知對比原理」,即「人類認知世界中,有這麼一條對比原理,如果兩件東西很不一樣,事實上我們會感覺它們的差距比想像的還要大。」

怎麼理解呢,比如我的產品是口香糖,是二手房,是橘子,是微波爐,是榨汁機等等,我們乍一看,找不到明顯的亮點,優點。就是比競爭對手的要好,口香糖甜味更持久,二手房更便宜,橘子更有情懷,微波爐物品受溫更平均...

這裡很想列一個世界聞名的廣告教父的一個文案,特別應景。

這輛新型『勞斯萊斯」在時速六十英裡時,最大鬧聲是來自電鐘。」 

筆者依舊從網上找個產品,榨汁機,雖然說要找個對比的競爭對手,可以用「普通」、「一般」代替,

所謂認知對比,就兩個步驟,一是描述競品,二是描述自家產品,突出更好。

找到一個飛利浦榨汁機的產品,根據這個圖片,總結一個賣點就是攪拌更均衡,營養更全面。

文案如下:

「大部分人買過榨汁機的就是圖個水果另外的一個飲用方式,享受時光,盡最大限度的保留水果的營養價值和美好的感官...

不怕告訴你們,我之前的榨汁機用了三四次就不用了,就是因為榨出來的果汁,顏色不純,有氣泡, 還有一些顆粒狀的果粒,完全感覺不到「喝果汁」的感覺。

而這個升級版榨汁機,一改普通榨汁機利用每分鐘幾千轉的高速攪拌切碎,榨取汁液的現狀。它是低速研磨果汁,每分鐘只有80轉,從而獲取的汁液更加均衡、細膩,營養要比普通榨汁機保存率要高高70%。這樣的原汁原味,喝一口,除了水果本身的味道,仿佛還混合著剛剛割下的青草香氣與高山上清新空氣的味道。」

當然認知對比還遠不此,可以來自事實證明、數字對比、試驗證明等。

試驗證明:比如床墊,趨同化很嚴重,都主打「柔軟舒適」。怎麼證明,曾有個案例是,廠商做個試驗,「用生雞蛋整個按入床墊而不破,0壓力...」

數字證明:一塊香皂怎麼賣?如果給個兩點是「泡沫細膩」能當洗面奶用

「我們這款明星肥皂所產生的泡沫,像鮮奶一樣綿密富有彈性,輕輕用手一搓,大小跟足球差不多了,彈性特別十足」然後給出數據「這些泡沫的直徑細小到只有0.005毫米哦,什麼概念呢?人體毛孔的直徑只有0.02-0.05毫米..」

4、場景化描述

什麼是場景化?就是設計一個產品使用場景,讓顧客通過場景進一步認識產品。當顧客遇到同樣的場景,腦海裡能想到你家的產品。

場景只是具象,而真想要的是一種情感共鳴。你選擇什麼樣的場景,就決定了會激發用戶哪種情感,而這種情感則決定了他們是否會產生購買動作。

當然你首先要確定目標人群,根據這些群體的日常軌跡,洞察和預判用戶一天的行程,思考TA工作日,周末,節假日等都會做些什麼,然後把產品植入進去。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已故」的咪蒙之前有一篇文章,叫《咪蒙:說來慚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萬》,其實也是一篇軟文,她在介紹她的助理是這樣介紹的。

「安迪是93年的,學日語專業,她剛來公司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可愛。現在她變了,人稱安迪姐,氣場2米8,其實,她來公司的時候,崩潰過3次。第一次哭,是剛來公司的第一天,我讓她寫劇本,她完全是懵逼的,寫不出來,回到宿舍大哭。」

這多麼像像我們這些寫文案的,寫不出來,熬夜,第二天還要正常上班...如果你有Get到,說明取得了情感共鳴的效果。

場景分為預設型場景和客觀型場景。比如萬科曾經「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卻沒留下你的人」。給你預設一個用戶可能將要面對的一個場景,然後把產品利益點融合在場景裡面。而客觀型場景並與消費者想在這個場景中達成的目的掛鈎,比如三八婦女節就屬於一種已有場景。

舉例,以上文提到的鞋套為例,列幾個場景

1.早上上班,下著雨,去辦公室鞋已經溼了

2.雨後天晴,去對面列印室去列印東西,中間有一條泥濘的路

3.國慶回老家,恰逢下雨,路面泥濘,行走不方便;

4.下雪之後,出去打雪仗,怕玩耍之後,溼了鞋,凍了腳。

文案要引導轉化

我們隨處可見的例子,比如化妝品宣傳「深度潔白,全面滋潤,凡是購買用戶8折起...」淨水器宣傳文案「百萬家庭的選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其實這是沒完成引導目的的,因為我們沒有給出一個用戶認為正當的購買理由!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課程,我想你絕對不是因為「xx會發起人,新浪知名博主..」這樣的頭銜使得你心甘情願地交599元上課的。

1、信任轉嫁

第一個就是信任轉嫁,針對以上,儘管我們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知名博主」,但這不足以完成信任轉嫁。信任轉嫁要體現兩個方面,「高地位」和「高標準」,那怎麼體現呢?

拿筆者曾供職的一款有機農產品,有機最重要的是有機證書,信任轉嫁可以這麼寫。

目前全球有四大有機認證體系,分別由美國、日本、歐盟和中國頒發。級別最高的是美國農業部頒發的USDA標準,即100%有機。

如要獲得這樣的有機認證,必須依次通過中國、歐盟、日本的相關認證。而早在去年八月,我們的產品已經獲得級別最高的美國USDA有機認證....

2、價格錨點

價格錨點是商品價格的對比標杆,說的直白點,就是拉個墊背的,以此顯得你的產品很便宜。

出差住酒店,選擇酒店上網付費方案,一個是80元一小時,一個是105元1整天。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105元一整天的方案,付費後立刻發現,80元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讓我覺得那105元非常划算,80元就是所謂的價格錨點。

我們以淨水器為例,這個部分我們可以寫

「市面上淨水器很多,參差不齊,讓人稍微滿意的,價格就在3000往上了,我們的產品不僅在性能上打敗大部分選手,更以2388的價格秒殺同質量選手,買定離手的,還可獲得8折優惠,可疊加使用這款產品上,又便宜了477元。」

那又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我們的產品很貴,找不到所謂的「錨點」了。或許我們可以從「單位價值」來尋找錨點。比如我們市面上有很多營銷課程,198/298/588元等等,不巧你就是那個588元的,怎麼破解?

市面上的588以上的課程只有十幾節課,自然是不能覆蓋網際網路營銷全部知識的,這次以xx老師推出的課程雖是588元,但是一共是45節課,平均只有13元/課,涵蓋網際網路營銷全部知識點以及老師親自經歷案例分享....

3、給用戶一個正當理由

似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拿筆者來說,喜歡一個人去吃火鍋,可是哪些超過100元以上的,我就很猶豫,怕浪費錢。這放在「享受型」產品表現更為明顯,比如環聲音箱,數位照相機以及哪些奢侈衣服等。

我們要做的就是給用戶一個正當的消費理由,環聲音箱不是為自己買的,是為了家人有個快樂的時光,照相機不單純是為了自己的愛好,更是為了學習攝影技術;不是為了享受才買的貴衣服,只是事業發展或者是為了獲得女友的芳心....

從上面可以看出,怎麼給個理由?就是轉變用戶的身份和社會定位。你是父母的兒子/女兒,你老闆的員工,你是女友的愛人,或者你是想成為優秀的那個TA等等。

網上看到一個高檔枕頭,假如這個枕頭是288元一個,你會不會猶豫呢,你會不會覺得花288元買一個枕頭,有必要麼?這個該怎麼寫呢,才能轉變用戶的思想。

「白天,我們努力工作,PPT要做的優秀,方案要和老闆的心意,和客戶要談的妥當,和同事緊密合作,並打成一片...我們的時間變得充實而有趣。

然而我們的一生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度過的。夜晚,當我們忙了一天,躺床休息,我們需要一款合適的枕頭,幾分鐘便能入眠,也能舒緩頸椎壓力,避免落枕,一覺醒來,便是天明....」

如果你是這樣經歷的用戶,你不會首先想到的是價錢,而是文章中提出的場景自己有沒有重合。如何真的睡不好,落枕,第二天肯定昏昏沉沉,毫無精神,怎麼完成明天的工作呢,想想也是可以入手的。此時我們給出用戶的正當理由就是「枕頭能提高睡眠質量,調整第二天的工作狀態,而不是為了睡覺舒服。」

再舉例,一份鮮奶麵包賣25元,這可不便宜,想想買麵包的都是成年人,如果把吃麵包的人是孩子呢,即「為了孩子而買的」,可以試著這樣寫。

一份鮮奶麵包25元,是一家三口的量,每個人只花8塊錢,卻享受一個快樂家庭早餐時光...

我們的鮮奶麵包,純鮮奶製作,奶香四溢,孩子多吃一口,上課就精神一點,個子也張快一點,作為一個媽媽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媽媽本應有的幸福!

4、消費緊迫性

這方面像某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培訓售賣的課程,做的比較好。一般緊迫性體現在限時、限量、限制身份三個方面。

限時:特價298元,優惠截至3月10日,屆時恢復原價498元

限量:前20人報名贈送文案大師羅伯特.布萊的《文案安全創造手冊》一本/僅剩23個席位

限制身份:本次優惠僅限會員享受

依舊舉例,網際網路營銷課程很多在表達緊迫性這樣的套路,如

「網際網路發展導致我們的網際網路營銷知識更迭的如此之快,這次xx商學院第5期培訓課程,因為我們1期培訓的課程時間就是1年,錯過就要等1年,錯過了那只有在憂傷和惋惜之中.....

為了培訓質量,實行1V1教學,全訓練營限額200人,又有33個人預定,僅剩23個席位,能不能訂到,看各位的運氣啦!」

·END·

本文由文案坊(lifebeauty520)授權梅花網轉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相關焦點

  • 網絡推廣文案怎麼寫?邏輯銜接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很多企業對於網絡推廣是越來越重視。網絡推廣文案是客戶通過網絡一些平臺具體了解企業的一個窗口。這個窗口是否能夠吸引客戶,對於企業來說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簡單的來講,網絡推廣文案,就是一個銷售的過程。如怎樣介紹產品的優勢性,是否符合了當前用戶的需求。兩者之間,是否能夠形成一定的認知點。用現在專業的推廣術語來講,就是用戶體驗問題。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網絡推廣方案寫作中的邏輯銜接技巧。
  •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一篇刷屏級的推廣文案?
    我們往往看到一篇不錯的產品評測文章,就會產生興趣然後下載試用;或者閱讀一篇有趣故事,最後發現是個活動推薦,忍俊不禁之餘主動轉發到了朋友圈……這些文章,我們稱之為「產品推廣文」。好的推廣文往往會造就一個時間段的刷屏,成為熱點。
  • 手遊推廣文案怎麼寫
    文案作為廣告的一部分,廣告又是市場營銷的一部分,市場營銷為的就是讓客戶買單花錢。而文案就要做到讓客戶看了想花錢,最好還能花得開心。隨著手遊的重度化發展,手遊推廣端遊化,以及端遊廠商的進入,手遊遊戲文案越加被重視起來,產品需要大量的推廣手段,尤其是「研運」一體的公司。
  • 抖音小遊戲推廣文案怎麼寫 好文案助力小遊戲推廣高收益
    那麼接下來看看抖音小遊戲推廣文案怎麼寫吧,好文案助力小遊戲推廣高收益哦。那麼接下來看看抖音小遊戲推廣文案怎麼寫吧,好文案助力小遊戲推廣高收益哦。 小遊戲推廣文案: 1.起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一個好的標題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在你的視頻上停留,而停留就是一切可能的開始,只有停下來看了,才有可能會有點讚和評論,現如今網絡中,許多的所謂
  • 文案基本功:如何寫好一篇公關稿?
    一篇優秀的公關稿件,可以讓人清晰地讀懂企業想要傳遞給大眾的信息,它是媒體或公眾了解一個企業動態的最簡單的途徑。公關稿也是一個文案寫作者職業生涯中繞不開的必備技能。即使公關稿不是能讓用戶津津樂道的那類內容,它同樣也有著好壞之分,值得我們為它鍛鍊寫作技能。
  • 如何能寫出有吸引力的網絡推廣文案?
    小編我伏案執筆多年,但日常文案起草、素材編輯、網站及公眾號等維護那是絞盡腦汁,為了我的信仰(鈔票)也是無可奈何!大家都知道一篇好的文案能獲取大量的流量和關注,還能引起網絡裂變效應,甚至形成一起網絡事件,當然這也是我們網絡推廣的初衷!怎麼樣才能編寫出一篇新意吸引力的網絡推廣文案呢?
  • 王一博的學歷不高,卻寫出好的推廣文案
    王一博為肯德基代言後,寫了一篇推廣文案,發布在博文上。結果網友轉發超過100萬次。
  • 如何讓你的校園推廣文案輕輕鬆鬆達到10W+?文案形式很重要!
    我們在洞察大學生群體在閱讀自媒體文章時,發現絕大多數大學生群體在閱讀我們所投放的校園推廣文案的第一段時,通常會直接影響他是否會繼續閱讀下面的段落。也就是說,這意味著我們所投放的校園推廣文案是否完整。如果我們的受眾在閱讀我們所投放的校園推廣文案都沒有完全閱讀完整篇內容,又怎麼談校園推廣的轉化?所以今天校園全媒體投放平臺校果就與大家將討論如何寫出那些用戶可以看下去又可以產生轉化的校園推廣文案。
  • 寫一篇足夠吸引人的文案,該怎麼寫???
      做推廣前,第一個困難通常會出在:不知道寫文案!大家是不是有過這種感覺,坐在電腦前,但頭腦卻一片空白,絞盡腦汁也憋不出幾句話,突然有點想法,想寫出來卻又忘了是什麼?其實不止你,大部分人都會出現這種問題。
  •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推廣文案怎麼寫?
    網絡推廣文案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推廣手段,在具體的推廣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和實際需求來合理安排文案的內容。其實,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想要推廣的內容是不同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根據企業現階段的戰略來進行推廣文案的撰寫。
  • Facebook視頻推廣的成功離不開優秀的文案。
    Facebook視頻推廣的成功離不開優秀的文案,那麼什麼樣的文案能夠吸引用戶?寫文案時該按照那種思路來組織語言?受眾範圍這麼廣,泛泛寫幾句文案能帶來效果嗎?每次寫Facebook廣告文案解釋為什麼要買這個產品或服務時,只要在理由後面加個「So that」,就可以很自然地寫出真正的好處。
  • 如何寫小紅書推廣文案?把握住這些點讓你點讚加倍
    那麼,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在小紅書平臺上獲得更多關注,流量能夠高曝光轉化呢?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優質的小紅書文案,現在我說一下小紅書文案到底怎麼寫,才能吸引更多流量。就拿小紅書中常見的護膚品種草文舉例,寫作手法一定要站在女性的角度,敏銳的把握時下一些熱門詞彙,例如敲可愛、炒雞好、精緻的豬豬女孩等。
  • 產品推廣文案很值錢,怎樣寫才能實現高轉化?
    你寫的產品文案為何老是要改?是不是寫到懷疑人生,結果還是寫不出好的文案?怎樣的文案才能讓人一看就懂,甚至不用怎麼思考,就決定購買你的產品?到底寫文案有哪些心法和技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前段時間學到的文案寫作模型:「AIDA愛達模型」。
  • 如何打造更具營銷性的校園推廣文案
    校園推廣素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各種各樣信息內容興高採烈地出現在大學生的眼裡時,挑花了眼的大學生們將會會深陷迷惘,怎樣在這類情況下吸引住全體同學的專注力?怎樣根據文本玩出花式?那就需要寫成具備場景特性的創意文案。
  • 寫作和寫文案
    寫文案需要寫作,但不需要100%的觀點描述,它需要的是對需要賣的東西的認識,分析理解。寫作需要文案的邏輯分析,但還要有獨特的觀點新穎,情感敘述佔主導。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寫文案並非寫作,但寫作包含寫文案」的原因。
  • 王一博的學歷不高,卻寫出好的推廣文案,這一現象引人關注
    王一博為肯德基代言後,寫了一篇推廣文案,發布在博文上。結果網友轉發超過100萬次。怎麼看,都像是一篇高人氣的爆款文章。一、王一博寫的這篇博文是什麼?三、王一博的這篇博文有怎樣的文案推廣方法?王一博不是大學生,在寫文案方面,自然是沒有科班出身的高學歷人才那樣專業。因此,王一博的這篇博文推廣文案方法,就格外引人關注。
  • 文案為什麼會成為產品推廣的重要選擇方式?
    文案的價值在於傳遞信息——產品價值信息。一個好的產品推廣文,絕不僅僅是你把產品賣點數個一個三四五說給用戶聽,而是擁有讓用戶「忍不住分享」的能量。隨著現代網際網路的發展,產品的宣傳一般都會進行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讓賣點的效果變得最大化。
  • 如何寫好一篇公關稿?
    一篇優秀的公關稿件,可以讓人清晰地讀懂企業想要傳遞給大眾的信息,它是媒體或公眾了解一個企業動態的最簡單的途徑。公關稿也是一個文案寫作者職業生涯中繞不開的必備技能。
  • 吳凡誠:如何寫一篇賣貨文案?
    你要寫一篇文案,你想通過這篇文案把產品賣出去,你想把文案發出去的同時,就有人把錢打到你的帳戶上來。這個就是賣貨文案的目的,很簡單是嗎,你也應該很喜歡。但是,這個文案,你要怎麼寫呢,你想如果每個看到這個文案的人都掏錢就好了,所以你就需要想一想,稍稍把文案寫的好一些。你認真捋了捋思路,這個文案應該是這樣的.......
  • 2017那些死貴還賣成爆款的產品,推廣文案到底寫了什麼?
    在上一篇文章(2017那些死貴還賣成爆款的產品,推廣文案到底寫了什麼?)裡,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快樂時光。 屠龍要武器,寫文案也是。文案怎麼寫,產品看起來「感覺很高級」?上一篇,我給了你2把武器——洋貨情節和尖端科技。今天再給你2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