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9:27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胡鈺英
近日上午,磐安縣玉山鎮黃裡村村民張大爺正在城區東溪路疏導點售賣自種的蔬菜、瓜果等農產品。
「有了這個銷售點,賣東西方便多了,這裡人流大,生意很好嘞!」說起生意,張大爺笑開了顏。往年每到香榧的收穫季節,收購商都會到黃裡村上門採購,但今年磐安香榧大豐收,很多收購商都不再上門,這可愁壞了張大爺,萬一家裡的這200多斤香榧賣不出去可怎麼辦呢?
正在張大爺為香榧銷路煩惱的時候,他在報紙上看到了磐安縣行政執法局刊登的農特產品自銷點招募公告,他趕緊讓兒子通過微信給自己報名。兩天後,張大爺接到了縣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工作人員告訴他,哪天可以直接到點位上開張賣貨,售賣當天,還會有執法人員來現場登記核實相關信息。
「這樣我就不用來回跑了呀!現在服務是真的好!」張大爺告訴記者,在東溪街的疏導點開張後1個星期就賣完了所有的香榧,加上其他的農產品,今年的收入整整多了7000多元。
以前,流動攤販讓城市管理者和廣大市民「談攤色變」,針對城區無農產品自銷市場、規範性夜市的實際問題,磐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安文街道東溪路、興元路兩路段按要求放開農產品自產自銷疏導點。
商販根據規定在網上進行預報名,執法人員篩選同意符合規定的意向攤販,併到現場確認其報名信息,對符合規定的攤販進行現場登記確認,在籤訂承諾書後,允許其進行銷售。
同時,為保障市場的良好經營秩序,磐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建立健全攤點攤區設置引導、攤主清潔衛生責任、群眾投訴現場快速處置等管理機制。
截至2020年12月,東溪路、興元路、壺廳路三路段共登記設立農產品自產自銷疏導點152個,有效規範了自產自銷市場,改善市容市貌。執法局在城市管理中的此項舉措既應放盡放,又溫情溫度,把「最多跑一次」延伸到「最好不用跑」。
「現在的管理很注重細節,文溪兩岸看不到亂曬的現象了,我們的城市更文明了嘛!」12月12日,趁著周末好天氣出門遛彎兒的市民陳女士由衷的感慨道。
一道不寬不窄的文溪將整個磐安城區貫穿聯通,成了磐安縣城的一道靚麗風景,但往年入冬後文溪兩岸總是掛滿了晾曬的衣服,鋪滿了秋季需曬乾的蔬菜,影響市容市貌。
今年年初,執法局將提升市容市貌治理效能作為一項城市管理的重要工作,將縣城分成5大區塊,實行市容管理片長、街長「兩長一體」責任制,確保大事小事,事事有人管。
針對文溪兩岸亂掛亂曬,11月份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文溪晾曬整治」活動,每天早上隊長帶隊,對亂曬亂掛現象進行勸導,提高市民對維護市容市貌整潔的認識,活動開展以來共登記保存晾曬物260餘件。
養犬問題看似是個人或者家庭行為,但其實也是城市治理問題。犬只管理基礎薄弱,繁殖、棄養等動態情況多,特別某些偏遠鄉鎮,農戶一貫來有「養犬護家」的觀念,導致犬只放養情況嚴重、流浪犬數量多。
執法局把「最多跑一次」深入貫徹到養犬管理中,聯合鄉鎮街道、畜牧獸醫站、寵物醫院,開展犬只掃碼登記進社區(進村莊)、進家庭,「雙進」行動,落實犬只集中上牌點。
從五月開始,從城區到鄉鎮全面開展養犬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抓捕收容犬只160餘只,立案查處64起,調解養犬糾紛70餘起。
今年截至目前,已建成海德小區、九安嘉德城等17個文明養犬示範小區,推動養犬人更加自覺、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有效增強養犬戶文明養犬的意識,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今年以來,磐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致力於畫好縣城市容市貌圖,做好品質山城大管家,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不遺餘力助推磐安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品質山城建設,以解決民生問題為切入點,在農產品自產自銷疏導點、文溪晾曬、犬只管理、油煙分離和垃圾分類治理等方面,不斷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責任編輯:傅穎傑
值班主編:杜羽豐
16080316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