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繪本還要寫讀書筆記嗎❓
是的,在我這裡就是。
因為每一個繪本,它之所以能夠從第1次出版一直到現在,仍舊被孩童們喜歡,那裡面一定有它的意義存在❗
本書作者,大衛·香農,生於美國華盛頓,畢業於加州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他為《紐約時報》、《時報雜誌》和《滾石雜誌》都畫過插圖,也曾設計過書籍封面。
《大衛,不可以!》奪得了1989凱迪克銀牌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好書獎及《紐約時報》最佳圖書獎❗
創作背景:
《大衛,不可以》是作者大衛·香農模仿自己五歲時的塗鴉而創作的(看來以後孩子的塗鴉要為他收集起來了)
他在談到創作這本書的心得時說:「當我準備把它畫成一本圖畫書時,我把大衛畫成了一個相當現實的孩子——像我通常畫的那樣的孩子。與我小時候的原稿相比,這個大衛完全沒有個性,一點都不鮮明。如果沒有圓腦袋和尖牙,我就無法把他畫出來。所以我就試著像一個五歲孩子那樣去畫他,於是他一下子就變得生動起來了!」
這就是本書的精髓,圓腦袋加尖牙❗
構成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孩童形象,瞬間吸引了孩子的心靈❗也是我家孩子最愛翻的一本繪本,基本都翻爛了。
本書第1幅畫,在牆上亂寫亂畫的那個大衛是不是像我們的孩子呀?
第2幅畫,媽媽手叉著腰腿也叉開著,好像在大吼大叫,是不是我們生氣時吼叫孩子的場景呀?
這3幅畫,踩著椅子要取柜子上面的零食吃,舌頭向一邊吐出來。兩隻眼睛似乎在告訴我們,我今天一定要取到它,而且這個腳丫子踩著凳子邊沿,初生牛犢不怕虎呀!
第4幅畫,玩完泥巴回家的大衛,滿身都是泥巴,脖子上還有一根毛毛蟲,頭上長了蘑菇和狗尾巴草
第5幅畫,我只愛玩水,水龍頭跟我沒關係,像不像我們家的孩子呀
第6幅畫,洗完澡光著身子就跑了,什麼叫羞羞呢,我不懂
第7幅畫,家裡的鍋碗瓢盆是我劇團的樂器,盡性的敲打吧
第8幅畫,邊吃食物邊玩,還扎了一個娃蔬菜娃娃❗在我是眼裡什麼都可以是玩具
第9幅畫,吃東西總要塞滿嘴,,,,都是我最愛的
第10幅畫,媽媽不讓看電視了,垂頭喪氣,眼睛裡充滿了憤怒,臉也起紅了,而且緊緊攥著拳頭,忍住,忍住,,,,
第11幅畫,來到了床上的大衛,不愉快瞬間蒸發,變成了快樂超級飛俠。
第12幅畫,鼻孔裡有什麼呀?我想挖,我想挖,,髒髒呀
第13幅畫,滿地的玩具仍不能留住我的心❤,我更愛電視裡的不明飛行物哦。
第14幅畫,管他在哪裡,反正有我在就是樂園,棒球打起來
第15幅畫,在屋子裡玩棒球打碎了花瓶,自己被罰坐牆角,委屈的淚水流了下來。人家只是想玩玩嗎
第16幅畫,滿眼是淚水的寶貝,媽媽看著好心疼呀。
第17幅畫,媽媽把大衛摟入了懷裡,大衛兩眼閉著,嘴角微微上揚,滿臉都是幸福
本書只有寥寥幾個字,卻用圖畫描寫了我們生活中和孩子的相處的各個場景。此時沒有語言,勝過千言萬語。圖畫中大衛的每一個表情,動作都在和我們說著話,扣著我們心門,它不僅是一本適合孩子讀的書,我覺得父母也同樣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