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這個就是相似的禪定,或者叫它相似定,他不是真正的定,如果是真正的定,那麼自己心裡頭就有數,也就是可以肯定的。
第七意識末那識的作用,這種夢中的境界,修行好的人有時候就是七識起用,前六識伏住以後,第七識啟用有可能會出現類似意生身的情況,但是一般來說,普通人偶爾出現的這種情況,或者即使已經長期能夠保持這種狀態,也是第六意識,一種六識的獨影意識,就是一種恍恍惚惚的狀態,感覺沒有意識,但是周圍的一切都知道。我們在做夢時,以及有的人入定其實都屬於這種獨影意識的範疇。佛教當中唯識學將此研究的很細,第六識就是我們普通所說的意識,它又分為分別意識和獨影意識,分別意識又分善、惡和無記,善的知道好的,惡的知道惡的,無記就是頑空,也就是無記空,很多人打坐練功覺得自己入定了,那都是自己騙自己而已,他不懂得這個道理。
無記就是什麼都不想,他和我們說的無善無噁心之體還不同,那個無善無惡是自然結合事情去做,或者在靜當中雖然一念不起,但是有個靈明覺照在,這個無記完全腦子是一片空白,這種情況也不對,有的人長期保持這種定境,就會墮入到畜生道當中,這就是無記空。
獨影意識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潛意識,潛意識就是獨影意識,獨影意識就是六塵謝落的影子,我們平時六根對六塵形成了一種影像,然後在夢中有一種顯像,甚至於在夢中很輕安的一種狀態,或者在打坐當中出現這種輕安的狀態,又能察覺到周邊的事物,但是又恍恍惚惚的,自己感覺做不了主,這就是獨影意識的作用。如果這些都能伏住了,那進一步就是第七識末那識,這個時候前六識都伏住了,意生身也就是陰神就出來了。
出陰神並沒有奇怪,只不過就是前六識都不啟用了,自然第七識就逼出來了,就這麼簡單。當然我們做功夫,觀照呼吸,出現種種的感覺,如果一跟著感覺走,又沒有這種理論上的支撐,那就很容易出問題了,其實就是理上不明,然後就跟著事相上去變化。其實很簡單,無論出現什麼,只要一直觀照呼吸,這樣也沒有問題。
夢裡不是刻意做主的時候,夢中能做得了主是對修行的一種檢驗,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具體的方法,不要把功夫用在夢裡頭,這個一定要清楚。夢裡清明沒有妄念感覺很輕安,清清明明的,說明平時白天日常的功夫用得好,妄念少,我執分別少,所以夢裡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只是一個徵驗而已。
真正在白天能做到為所當為,自然不起分別,自然妄念幾乎就沒有,只要能真正做到,夢裡自然就是清明的,清靜的。但是即使是這樣,夢裡還會有一些情況,因為有業力和習氣的作用在,但是你別管他。繼續在白天日常中用功。
所以夢中能做得了主只是檢驗功夫的標準,而不是真正讓你在夢裡用功,睡著了怎麼用功,夢中能保持清明的狀態,那隻說明平時定力好,自然夢中也就能做得了主。
本身就沒有夢與醒的分別,本身我們現在就是一場大夢,夢只不過是夢中之夢。但作為一個修行人,夢中出現有一些不好的景象,夢到自己去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要有一種觀察和覺照,那這個定力就很好了,而不是隨著夢境再去造一些惡業。
其實反過來說,那也是我們平時日常的六塵的一種影子,他就是獨影意識,夢與醒,夢和現實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夢只不過就是現實世界的一種投射,一種影像,當然有可能是過去的,有可能是現在的,甚至於有可能還有未來的,至於在夢中如何把握,完全取決於現實當中下的功夫,你的定力。
閻子龍老師丹道實修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