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說男女足「同工同酬」時,我們到底談的是什麼?

2020-12-13 懂球帝官方

女足世界盃已經拉開戰幕,各大品牌也竭盡所能為女足宣傳,為女足姑娘們吶喊。可是有一個話題就這樣爬上了熱搜叫做#轉發微博給中國女足發獎金#。很顯然這是部分人對於女足獎金人均不到兩萬的不滿,由此引申出近幾年的一個熱點話題——男女足同工同酬。

就拿足壇舉例,近幾年宣布男女同工同酬,或者提倡和要求同工同酬的女足國家隊越來越多,繼挪威之後,荷蘭、南非等國家都宣布男女足同工同酬。而美國女足在經歷了官司訴訟之後,終於有了飲食品牌Lunar Bar為參加今年女足世界盃的23名美國女足球員們每個人補齊31250美元,讓美國女足姑娘能和美國男足一樣享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

(圖)挪威率先實現了男女足「同工同酬」,緊接著南非、荷蘭等國家也實現了男女足「同工同酬」

而在今年早些時候,阿迪達斯宣布將給予旗下簽約的女足球員和男足球員同樣的世界盃奪冠獎金,以響應「同工同酬」的號召。

(圖)阿迪達斯宣布女足世界盃的獎金向男足看齊

可是每到這個時候總有聲音在說,為什麼「女足要跟男足論同工同酬」「女足的影響力能和男足相提並論嗎」「又有多少人真正為女足消費過」……對男女足同工同酬的「質疑」撲面而來。

男足女足到底該不該同工同酬,男女足同工同酬的目的是什麼,要通過怎樣的方式以達到男女足都能可持續發展。

平等與公正,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議題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同工同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講到這裡有朋友就要提出疑問來,既然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同樣的工作,北上廣的工資水平永遠高其他城市一大截,哪怕在同一個行業做銷售,甚至兩人的業績考核相同,為什麼他在北上廣工資就是高於不在北上廣城市的你呢?

沒錯,各地區因為發展情況不同,不管在哪一種性質和形態下的社會中,都會客觀存在不同的階級和階層。

這不僅是在中國,在世界都是如此。

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血統和出生,這是天然屬性造成的,那麼就需要社會中存在另一個「槓桿」,來幫我們平衡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因出生帶來的「差距」。

這裡就要引出下一個問題,平等與公平。

就像我們舉例的那樣,很難在不同城市發展水平的情況下,完成「同工同酬」。如果非要讓人拋開身份差異去談平等,那平等無疑是一句空話。那麼怎麼平衡你們之間的身份差異呢,這時候就需要人為調整,也就是「公正」的槓桿。

(圖)關於平等與公平的話題,這張圖總是拿來作為佐證

比如我們眾人皆知,「又愛又恨」的高考就是「過程公正」來調整身份差異的手段。通過高考,能讓五湖四海的人去往大家自己所嚮往的城市,是一條跨越身份差異實現自我的重要通道。

(圖)高考在目前的中國就是通過「公正」的調節,來平衡眾人出生不同的客觀現狀

也有人會說高考並不能解決「同工不同酬」的根本問題,這麼做只能是達到了「過程公正」,而沒有得到「結果公正」。但實際上「公平」的產出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它會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從事件的起點、過程再到結果,每一個環節對最後產生的結果都會有影響。

通觀人類歷史,從原始社會到如今,人類一直無法消除不平等而帶來的對「結果公正」的影響,但也的的確確在兼顧「過程公正」,實現「結果公正」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的問題。

先放下「偏見」吧

眾所周知男女在生理構造差異,導致了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男女在社會功能、社會地位等全方位上有巨大的鴻溝。

隨著生產工具越來越發達,生產力越來越高,生產關係越來越多,生產活動越來越豐富,男女之間存在的鴻溝靠著很多人努力地突破,正在逐漸變小。

還是拿銷售做例子,如果排除惡意的性別歧視和所謂「辦公室」政治的影響,現在把男女放在同一地區同一個行業的銷售崗位上,甚至就放在一個公司,是有可能做到「同工同酬」的。

那麼男女足同樣是踢足球,為什麼在呼籲「同工同酬」進程就這麼艱難呢?

這裡我們需要了解女足發展的歷史。大家都知道19世紀,現代足球已經在英國等地開始盛行,1848年,《劍橋規則》的誕生標誌現代足球正式步入「現代化」,1862年,在英格蘭諾丁漢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1863年,在英格蘭倫敦女王大街的弗雷馬森酒店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英足總),現代足球正式誕生。

(圖)19世紀當現代足球開始發展時,女足也在女工中盛行

二十年後的1892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家女子足球協會,據英國史書記載,白紙黑字寫上女子足球的第一場比賽在1895年。可以說此時男女足在世界歷史上發展進程是一致的。甚至在一戰時候,歐洲足球並沒有因為人口驟減而停止發展。

(圖)女足在英格蘭發展勢頭迅猛

1920年4月,在利物浦來自巴黎的女足球隊與英格蘭的女足球隊進行過一場國際友誼賽,並有五萬三千觀眾現場觀戰。此時男足還沒有開始第一屆世界盃,最古老的英格蘭足球聯賽也才剛剛設置了丙級聯賽以求把職業足球推廣到英格蘭大多數地區。而奧運會雖然早在1900年就接納了足球這個項目,但並不允許職業化球員參加,所以實際上此時男足女足幾乎是同一起跑線。

(圖)1920年的女足比賽非常隆重,後面到場的觀眾也非常多

可是男足世界盃1930年在烏拉圭拉開了傳奇的序幕,那么女足世界盃則到1991年才舉行第一屆。也就是說男足女足之間的發展差了半個多世紀。僅僅是因為男女之間生理差異導致女足發展滯後這麼久嗎?別忘了那場在利物浦舉辦的第一次國際女足友誼賽有五萬多人到場觀看,說明女足並非沒有影響力。

那麼阻礙女足發展的到底是什麼呢?還是「偏見」。

的確,男女在速度、力量、爆發力、敏捷性等方面有著先天性的差別,可以說女子足球在觀賞性上與男子足球確實不可同日而語,但這並不能說明女人不能進行足球運動。就像男人在平衡性、協調性、柔韌度上不如女人,我們也不能強硬地說男人選擇體操、跳芭蕾舞、就是「娘」,就是「不男人」的表現。

然而在1920年那場著名的五萬人觀戰的女子足球比賽之後,當時的社會就給女足下了一個「偏見判決書」——英格蘭女子足球隊不能和男足在一塊草地上踢球,女足被認為是粗魯野蠻的運動。一些很早建立的英格蘭女子足球俱樂部不得不去和其他橄欖球隊來協商場地問題。

(圖)上世紀初女足在聯賽發展上已經有一些雛形,但很快女足活動遭到大範圍禁止

即便是現在,沒有場地,足球人口基數也難以得到發展。更何況是當年頂著「正在進行粗野運動」的女性,單槍匹馬要面對社會的指責,另類的眼光,發展女足人口已經難上加難,就更不用談職業化了。

儘管女人們一直沒有放棄對踢足球的熱忱,義大利、法國等地不斷有女足俱樂部誕生。但直到1970年,絕大部分歐洲國家才解除了此前對女足的「偏見」禁令,女足發展才迎來轉機。

(圖)上世紀70年代,連伊朗都開始女足的發展

到了1972年,美國國會就出臺了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Title IX)要求教育機構在體育獎學金、運動裝備、體育設施和提供教練等方面,男女運動項目必須一視同仁。此時美國男生們依然一擁而上選擇橄欖球等美國傳統項目,這就讓女足在美國有了突飛猛進地發展。有場地、有資金、有教練,現在美國註冊的女球員已經超過30萬,美國女足在美國受歡迎程度超過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圖)北美地區以美國為首女足發展更加迅速,經過世界盃冠軍的影響,美國女足成為很多女孩在高中的首選

而在現代足球起源的歐洲地區,經過漫長時間發展,歐足聯今年也第一次發布專門針對女足運動發展的規劃。這項規劃目的在於支持、引導與提升女足運動以及女性在歐洲足球運動中的地位,其重中之重就是希望到2024年歐足聯成員協會女足註冊人口達到250萬。

很多人會問女足的發展史和男女足同工同酬有什麼關係。其實一個運動項目能不能推廣,能不能流行,能不能被普羅大眾所接受,首先要讓這個運動被更多人「看見」。如果像女足發展之初,政府一紙禁令斷然扼制這個運動項目被更多人「看見」,這顯然違背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更何談突破式發展呢?

女足商業化並非天方夜譚

那麼現在男女足可以共同發展了,就必須「同工同酬」嗎?大家都知道在足壇裡一個球員的薪酬結構主要來源於俱樂部薪水、贊助商獎金和足協發放的出場費(這裡我們可以稱為國家隊的基本工資)。這裡所訴求的男女足的同工同酬,一定是在足協框架下發放的「基本工資」,這樣女足呼籲的「同工同酬」至少在理論上是合理的。

理論上行得通了,實際上操作就可行嗎?也很難。因為我們都知道各國足協所有的收入,也就是能給國家隊球員發「基本工資」大多數也來自於贊助商的贊助。

男足已經發展了這麼多年,其商業價值,投資價值都是肉眼可見的,自然有大量贊助商蜂擁而上,贊助商們給各國足協的贊助大多數立足於對男足的考量,這一點毋庸置疑。而相比之下女足的職業化發展才剛剛起步,很多贊助商很難在短期內看到女足的顯性「利益點」,這讓很多贊助商望而卻步。

(圖)目前為止美國女足職業聯賽雖然也經過很多周折,但確實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女足聯賽

然而從發展最好的美國女足我們可以看到,女足並非沒有較高的商業價值,已經三次拿到世界盃冠軍的她們,尤其是像她們的頭牌摩根,同樣能夠得到更多的贊助,而美國足協在2015年的報告中也明確的指出美國女足帶來的商業收入要高過美國男足。既然能夠帶來商業化價值,並且在同樣的足球行業為國家出戰情況下,美國女足要求「同工同酬」是合情合理也合法的。

(圖)美國女足頭牌摩根的個人收入可以和不少效力於英超的男足媲美,可見女足並非沒有商業價值

那麼美國女足的案例能夠通用全球嗎?至少現在暫時還不能。我們要看到美國女足自1972年,美國國會就出臺了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Title IX)之後其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不論從人口基數還是運動傳統又或者是粉絲購買力來說,美國女足的商業化價值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

(圖)NB品牌為美國女足球員推出特別版球鞋同樣也是商業價值的體現

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和歐洲各國的女足發展依然處於起步階段,畢竟贊助商是商業機構不是慈善機構,我們不能要求各個地區足協從現在開始「一刀切」,立馬實現全員男女足「同工同酬」,就像我們無法要求在北上廣的人和其他非北上廣的人要「同工同酬」一樣,這都是不現實的。

那麼我們在這裡大力呼籲男女足「同工同酬」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正如我們前文所說,在客觀發展條件不對等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要用人為的調整來平衡男女足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通過更多人的努力發聲,製造女足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讓女足的商業價值「被看見」,讓女足的曝光量和關注度得到提高,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做大市場」。儘可能縮短男女足在發展中存在的差距,讓女足能夠在發展機會上和男足達到一定意義上的均等。

(圖)作為巴西女足頭號球星瑪塔,她在世界足壇的影響力不亞於梅西和C羅

就像這次美國女足最終獲得商業贊助達到了「同工同酬」的結果,實際上對整個女足市場擴大影響都起了巨大的幫助。

這就是我們說的當男女足客觀無法達到平等的時候,整個社會能經過深思熟慮,用公正的手段來一點點填上男女足發展的差距。至少能夠讓更多女足球員,尤其是國家隊成員不需要在為國出戰的時候,還要為自己的生計奔波。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人們會看到女性力量在足壇,在體育界甚至各行各業,通過不懈地努力而崛起,這不僅是對女運動員的認可,更是對整個女性群體的認可。

比如大家都知道網球項目是最早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的,她們是怎麼做的呢?1973年,金夫人(比利-簡-金)這位偉大的女子網球運動員成立了WTA女子網球協會,並擔任第一任主席。在女子選手受到一波性別輿論歧視時。金夫人掀起了一場著名的性別大戰,由她代表女子隊對陣當時的男單世界第一裡格斯,這場大戰吸引了全球無數觀眾。為維護女網榮譽的金夫人拼盡全力,最後竟戰勝了裡格斯。自此,女子網壇開始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同年夏天,美網公開賽的獎金分配改為男女同酬。

(圖)這位金夫人開啟了網球界乃至體育界「男女同工同酬」的先河

而在這之後大小威廉士為了讓溫網和法網兩大賽事同樣做到「男女同工同酬」,她們一直協助WTA與賽會談判,甚至還前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演講。最終,溫網和法網選擇了妥協,2007年起,四大滿貫均實現了男女同酬。

(圖)小威廉士當年也力爭溫網和法網男女同工同酬,如今她非常支持美國男女足實現同工同酬

說一個跨行業的例子。好萊塢的漫威首部以女性超級英雄為主角的電影《驚奇隊長》,和DC首部以女性超級英雄為主角的《神奇女俠》來說,本來不被看好的女超英電影現在也成了影迷口中的「真香」。

(圖)以往並不被看好的「女超英」題材,近年來廣獲好評,她們讓世人發現女性也可以有力量

以此推之,只要努力提高對女足的關注度,多樹立像摩根、瑪塔這樣的女足明星球員,挖掘這些女足球員背後的故事,多宣傳她們對足球的熱情和執著,把這些明星球員樹立成女足姑娘們的「女超英」,她們的成功,她們的影響力對女足的發展,甚至對女性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上絕對是有巨大的積極意義。

在中國也是一樣。從二十年前孫雯那一代「鏗鏘玫瑰」站在玫瑰碗決賽場,到如今王霜能夠在巴黎了聖日耳曼成為主力,一代又一代的女足姑娘們為推廣中國女足運動付出了汗水和淚水甚至血水。儘管中國女足的職業化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們能夠在場上全力拼搏,在場下提出合理訴求的「男女足同工同酬」,為女足的市場推廣發聲。

(圖)從孫雯到王霜,中國女足也不缺乏偶像

中國女足姑娘一代又一代有著這般勇敢與堅韌,這些熱愛著足球,夢想用足球為五星紅旗爭光的女孩們,她們值得被肯定,她們值得得到更多球迷的關注。

我不禁想起前段時間看到蘇有朋接受採訪時所說的一句話,「男女怎麼會平等,你有的我沒有,我有的你沒有,各有各的長處,怎麼樣都不平等。我們有可能做的是在客觀環境下,儘量把遊戲規則定得合理一些。」

這段話同樣也適用於男女足同工同酬的問題,當客觀條件下男女足不平等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在一定條件下儘可能讓男女足在既定「遊戲規則」中顯得更合理,更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男女足「同工同酬」在媒體上的呼籲只是大力發展並推廣女足的一個開始。

說點心裡話

寫到這裡,我想起我自己的故事。曾經我也是一個足球少女,1999年的時候我在武漢體育學院門口那條街,買了一件中國國家隊的球衣(當然是被忽悠了的盜版),那時候老闆問我印號印誰的時候我毫不猶豫說九號,孫雯。我至今記得那個瘦瘦高高的老闆說,「看女足啊,與眾不同啊,將來是想進國家隊嗎?」,我沒有回答,但那時的我內心一定是這麼想的。

(圖)作為女生,我也曾經有足球夢

後來我穿著那件球衣在學校的籃球架後面的空地踢球,在小區水泥地上踢球,在活動課的時候和一群男孩們踢球,在課餘時間和男生們比誰認識的球星多……可是每當人們問起我的愛好,我回答我愛足球時,我分明看得出那些人對我「像看怪物一樣」的眼光。

再後來,因為身體差異導致一次我在和男生踢球的時候發生了「極為慘烈」的衝撞。雖然沒有到動手術的地步,但也因為此在床上躺了一個月,完全恢復已經是三個月以後的事,至今還留下了難看的疤痕。這件事之後出於對我的安全考慮和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女生團體繼續足球之路,我的足球夢就這樣戛然而止。

好在我現在又從事足球相關工作,也算是對我曾經夢想的延續。可是在我從事這份工作的時候,依然會遭到很多質疑「你一個女生真的懂球嗎」「你一個女生寫球評除了煽情還會什麼呢」「你寫得這麼到位真的是女生嗎」……我現在很少去為此辯解,但我會表明我確實是個女生,因為我想證明的是女生在理解足球方面並不比男生差。

就像王霜說的,「什麼時候你們支持女足的角度不再是為了諷刺男足,什麼時候你們的支持是能看到不僅僅在國家隊中的我們,還有俱樂部其它踢球的。這就是對女足隊員和女性的最大的尊重。」

(圖)希望每一個喜歡足球的女孩,都不會在被視為「怪物」

呼籲男女足同工同酬的目的正是如此,除了保障女足球員的正當權益,更多是希望藉此機會發展女足,給喜歡足球的女生更多的機會實現夢想,告訴這個世界上更多人踢球不是男人的專利,喜歡足球的女人也不是「怪物」,女人同樣能在足球場上成為「國家英雄」。讓每一個喜歡足球的女孩子都能夠在這個世界上被正常對待。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
    ,而我則習慣在收納時進行思考。那麼,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日本的收納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認為「所謂整理,不只是收拾東西的一種技巧,整理是心理的重建,是通過物品與自己對話,讓自己更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愛上整理與收納的原因了。
  • 美國女足不幹了
    然而,在美國女足贏得勝利後,球場上球迷們高呼的卻是「同工同酬!」(Equal Pay!)。在美國女足以「英雄」身份回國舉行勝利巡遊時,路邊群眾高呼的也是「同工同酬!」據報導,贏得了2015年女足世界盃的美國女足獲得了172.5萬美元獎金;而在2014年男足世界盃中僅僅進入十六強的美國男足獲得了537.5萬美元的獎金。做同樣的工作、表現更加出色,結果收入卻要少於男「同事們」,美國女足不幹了。
  • 當我們在談「門戶衰落」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
    當一個新事物出現,我們總是會擔心它對傳統行業的衝擊程度有多大。不過,更多的事實卻證明,新事物、新模式固然會帶來一些影響,但更多時候,恰是新與舊、創新與傳統相互借鑑和帶動。比如,當下在零售行業喊得震天響的莫過於「新零售」、「智慧零售」或「無界零售」等概念,但事實上這些口號的背後,實際是電商行業從線上場景走向線下場景。
  • 當我們在談女權時我們在談什麼
    一《時間之舞》很多女性婚姻中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一些無法消除又安慰自己大家都這樣的情緒,婚姻好像在和丈夫在遵照著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生育帶來的束縛和困擾,雞飛狗跳似的喪偶式家庭生活,對未來的沮喪和無解.........某一刻感覺到自己仿佛還有另一個自我,可以選擇不一樣的人生,但那到底是什麼呢?
  • 瓊中女足教練肖山很激動:總書記很關注瓊中女足 讓我們繼續努力
    回訪海南省博物館  瓊中女足教練肖山很激動:  總書記很關注瓊中女足  讓我們繼續努力  路愷  南國都市報4月13日訊(  生態建設館講解員路愷告訴記者,習總書記在參觀時,駐足問到大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海南坡鹿的保護情況,如坡鹿有沒有天敵、人工的保護會不會對坡鹿形成不好的幹預等等。「習總書記對於自然生態的保護十分關注。」路愷說,習總書記在瀏覽完生態建設館,了解了海南在30年來取得的生態建設方面的成就後,給予認可和肯定。
  • 相比男足,女足輸了決賽,但我們卻相信中國女足一定會日後成功的
    相比男足,女足輸了決賽,但我們卻相信中國女足一定會日後成功的總的來說,女足戰術明確上搶積極,合理利用對抗,對球處理乾脆,並能迅速守轉攻,雖然機會沒把握住姑娘們全場不要命的拼了90分鐘,女足姑娘圍著日本打了大半場,日本也基本守了大半場,全場的進攻也不超過20分,我們只是差最後一口氣。女足姑娘們今天整體精神狀態、戰鬥意志很好,上半場佔據一定優勢。但是下半場體力下降的情況下前場高位逼搶退防跟不上,多次給日本隊反擊打到禁區的機會,也是造成最後絕殺的主因。
  • 王紹光:當我們在談「治理」時,我們究竟在談什麼?
    但如果細究起來就會發現,很少有人去追溯:這個概念到底從何而來?它到底有沒有準確的內涵與外延?不同領域使用的「治理」概念到底是否相同?即使同一領域裡不同學者所說的「治理」到底是不是同一回事?種種治理理論到底是基於意識形態的規範性理論,還是基於實證研究的歸納性理論?黨中央提出的治理概念與學界流行的治理概念有什麼不同?
  • 一切為了進軍奧運——中國女足主帥賈秀全談2020女超聯賽
    女足國家隊教練組全程關注了今年女超聯賽,主帥賈秀全在賽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就今年女超特點、國字號隊員表現、奧運會預選賽附加賽安排等,談了自己的看法。賈秀全坦言,外援就像「雙刃劍」,一方面能提高聯賽觀賞性,提升球隊水平,帶動中方球員進步;另一方面她們的穩定發揮,主導比賽的能力,對我們的球員形成了挑戰。「關鍵是我們要從外援身上學東西。」賈秀全說,中國球員和外援比有差距。外援個人能力突出,一個前鋒可以攪亂我們整條後防線,如果中國球員有心,可以從外援身上學處理球的合理性和對機會的把握。
  • 【iShout】當我們談智能家居時,我們在談什麼
    談之前先吐個槽,先最近這些年出現一個現象,網際網路的一些新興名詞被 「造 「出來之後,就會迅速在傳統行業過度的傳唱,言必稱 「xxx「 ,但是卻少人去真正思考和理解這些詞語背後的含義,只是一昧地跟著別人說,以免被別人發現自己落伍了。比如:網際網路思維, O2O,C2B, 移動網際網路等等。
  • 當我們談優化時,我們談些什麼
    這個時候我就會開始揣測面試官的意圖,試著去回憶他之前提的問題,看看面試官到底想聽什麼樣的回答:往往這種嘗試最後都是失敗的,結果就是不知道從何說起。因為沒有具體的情境,最後只能說「整個渲染流程中很多地方都可能出現性能瓶頸,只能case by case的去看,找到項目的具體瓶頸,然後針對性地去解決。」幾乎所有聽到這個回答的面試官都會對我意味深長地一笑,不置可否:一旦看到這種笑容,我就知道糟了。
  • 中國女足沉淪誰之過 為何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女羽和女乒的失利是大意失荊州,純屬小概率事件,她們甚至還有資本笑著說:「終於輸一回了!」而女足敢這麼說嗎?恐怕她們連笑一下都很難!女足沉淪誰之過在那個中國男足給球迷帶來無盡陰影和傷害的年代,女足的輝煌或多或少地填補了一下國人內心的空虛,於是她們被親切地稱為「鏗鏘玫瑰」。今年5月,當銷聲匿跡許久的女足突然出現在國人視野中時,人們卻愕然發現,花兒早已凋零,玫瑰不再鏗鏘。如果把中國女足的沉淪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先謝國家,再謝足協」。
  • 當我們在談工作經驗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女同事說: 有的人在一個地方一個崗位工作了很久,但一直是在重複同樣的工作,他只能說對某種工作經驗豐富,而不是真正的經驗豐富! 在HR中,有句話很流行:「我有五年工作經驗。」
  • 女足世界盃上,那些如師如父亦兄亦友的男教練們
    本屆女足世界盃,24支參賽隊教練團隊中,男教練依然是主旋律:15支隊伍都聘來男教頭執教娘子軍。父親節,讓我們盤點女足教頭裡的特殊幾位,如師如父,亦兄亦友,幾位教練代表的,恰是父輩們的風格縮影。擔任中國女足主帥這一年間,賈秀全的頭髮更是白了不少。嚴父也有溫柔時。兩場比賽,接連錯過數次絕佳的射門機會,前鋒楊麗成為球迷和媒體關注焦點。與南非比賽結束後,賈秀全拍著她的肩難得安慰,連聲直說「沒關係!總會進的!」。
  • 東網說「當我們談大數據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上】
    這些信息來自東網科技管理、技術、運營、市場人員的反覆思考,我們希望把這些很酷也很務實的東西與大家共享。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期分享來自楊寶衛總經理在東網科技內部培訓時的演講----   當我們在談大數據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
  • 當我們不跑步時 一起來談點商業
    原標題:當我們不跑步時 一起來談點商業除了3月份的重慶馬拉松比賽,還有照母山坡地半程馬拉松,李寧公司組織的10公裡跑,新百倫公司組織的彩虹跑,南岸團委組織的南濱慢跑,民間跑團組織的100公裡環濱江路接力跑,僅在11月份,就有蘇寧組織的彩虹跑、新百倫組織的城市慢跑英雄聯盟,以及馬拉松接力賽。
  • 初夏,當我們在談廈大附中時我們談些什麼
    高考能決定你的什麼?別人總是會說它決定了你去什麼學校遇到什麼人,以及獲得什麼樣的資源。然而這一切只是高考最後的考試帶來的!高考對於我們的價值還在於我們經歷的過程以及留下的回憶。我們在這其中受到鍛鍊,有所成長,並將形成的一切品質在以後的日子裡加以堅持,這才是高考對於我們的真正價值!
  • 女足隊員:隔離期間掛在走廊上的五星紅旗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北京時間2月13日,奧預賽女足小組賽的一場比賽,中國女足1-1戰平澳大利亞女足,下一輪附加賽將對陣韓國女足。雖然被澳大利亞女足絕平,但是中國女足的表現還是得到了球迷的表揚。據《新京報》報導,中國女足球員談到了在酒店隔離期的心路歷程。
  • 當我們在談高端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當我們在談高端時,我們談的是什麼?是無可替代的品牌故事?是代表的生活方式?是產品本身的質感體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個好的品牌,不論是歷經滄桑,還是旭日初升,印刻在眾人心中的,是內在的紮實價值和外在的恰當形象。
  • 怒放玫瑰背後的6大秘聞 是誰罵醒了中國女足
    還有45分鐘,對方能在45分鐘裡打進我們兩個,我們為什麼不能在45分鐘裡打進對方三個?要相信我們的實力,現在不拼,還等到什麼時候?現在是比意志,比精神的時候了,誰的意志頑強,誰能咬牙堅持一下,誰就能獲得最後勝利。」上半場一直坐在主席臺上陪同謝亞龍看球的楊一民,下半場回到了球場,由於隊伍人員超編,楊主席無法坐到替補席上,只能站在中國隊替補席旁一側的通道內,不時地也向一旁的教練談些自己的建議。
  • 當我們在談論發音練習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關鍵期假說認為,人的年齡越大,第二語言學習的難度就越高,要想獲得母語那樣的語言水平,尤其是在語音方面,幾乎是不可能的[1]。人類的發音器官與身體其他器官的發展一樣,在青春期前皆處於發展的階段,彈性很大,一旦過了青春期,發展就會趨於穩定,彈性也會逐漸減弱。嬰兒在剛出生時,語言肌僅能使喉部發出持續的哭叫,隨著生理機能的成長,它逐漸能夠控制各種複雜的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