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一些新聞媒體經常報導教師,因為學生犯錯誤而體罰學生。每當記者曝出這一新聞,人們就開始對教師這一職業進行批判。教育是強國之本,如果一個國家想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必須要大力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學生只有得到質量更高的教育,才能有更高的素質。教師數量也是非常大的,但是當學生犯錯誤,教師體罰學生的教師卻是極少數人的行為。這些教師只能說明素質不夠而不能表明中國的所有教師都沒有職業素養。
在不久之前,教育局就曾明確規定雖然教師擁有懲罰學生的權利,但是不能過度懲罰學生。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懲罰,並且如果懲罰學生罰站的話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時間也必須要在一節課之內。教育局對學生懲罰時間進行限制,明顯也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有些家長甚至不同意教育局規定的這種行為,但是有一些家長卻支持政府的這種做法。
那些不認為這些規定是科學的,家長認為現如今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從小生活的家庭環境就非常好,家裡人也並不願意讓這些子女受到太多的苦。所以說每個人都是家人心中的寶貝,有些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在學校受到教師的懲罰。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經常出現不聽教師講課的情況,這些家長認為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不是自己孩子的原因,而是教師沒有適當的管理自己的孩子,教師的作用也沒有發揮出來。這些家長只一味地找教師的錯誤而沒有意識到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孩子犯錯。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教師認為社會正在進步,而整體環境也變得越來越文明。教師在課堂上私自體罰學生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文明的,教育部明確出臺的這一規定,也是放縱教師進行這種體罰行為。有了這個規定,只能讓老師有更加明確的理由來懲罰這些家長寶貝著的孩子。教師如果沒有用一個正確的行為引導孩子的話,那麼孩子早晚會釀成大錯,到時候就已經非常晚了,已經來不及改正了。
而那些支持教育局這種做法的家長則表明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從小就嬌生慣養,根本就沒有一個吃苦的習慣。雖然這些家長也認為有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出生開始就得到那些老一輩的偏愛。這些孩子的自尊心都非常的強並且做什麼事情也是只想到自己,生活環境的因素決定了這些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一旦教師批評了這些孩子,這些孩子就覺得受到了屈辱。
有些新聞曾報導過大學生畢業之後找到工作,因為承受不了上司的責罵而被迫選擇自殺的新聞。這個新聞就表明當代學生由於從小沒有受過挫折,所以不懂得吃苦精神。那些支持教育部這一規定的家長認為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對學生進行懲罰,必要的體罰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維持課堂紀律,為其他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這些教師對學生進行應有的懲罰,不僅是讓這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是為了保障其他學生的學習效果。
其實只要教師當時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適當地進行懲罰,也是可以被社會群眾理解的。學生罰站的時間在一節課之內,也有部分家長表示理解。教師進行體罰這一行為可以讓教師的威嚴得到保證,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聽從老師的安排。適當的懲罰有利於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要知道只有教師擁有了威嚴,才能更方便管理這些學生。
如果教師的威嚴無法得到保證的話,學生就根本不會聽從教師的安排。所以體罰是保證教師威嚴的一個必要手段,也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一定的保障。直到現在也有一些家長對教育局的這一規定是否科學進行討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手段讓課堂秩序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