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學生罰站時間在一節課之內,家長對此引發熱議

2020-12-11 愛旅遊的王弛

現如今有一些新聞媒體經常報導教師,因為學生犯錯誤而體罰學生。每當記者曝出這一新聞,人們就開始對教師這一職業進行批判。教育是強國之本,如果一個國家想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必須要大力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學生只有得到質量更高的教育,才能有更高的素質。教師數量也是非常大的,但是當學生犯錯誤,教師體罰學生的教師卻是極少數人的行為。這些教師只能說明素質不夠而不能表明中國的所有教師都沒有職業素養。

在不久之前,教育局就曾明確規定雖然教師擁有懲罰學生的權利,但是不能過度懲罰學生。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懲罰,並且如果懲罰學生罰站的話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時間也必須要在一節課之內。教育局對學生懲罰時間進行限制,明顯也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有些家長甚至不同意教育局規定的這種行為,但是有一些家長卻支持政府的這種做法。

那些不認為這些規定是科學的,家長認為現如今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從小生活的家庭環境就非常好,家裡人也並不願意讓這些子女受到太多的苦。所以說每個人都是家人心中的寶貝,有些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在學校受到教師的懲罰。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經常出現不聽教師講課的情況,這些家長認為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不是自己孩子的原因,而是教師沒有適當的管理自己的孩子,教師的作用也沒有發揮出來。這些家長只一味地找教師的錯誤而沒有意識到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孩子犯錯。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教師認為社會正在進步,而整體環境也變得越來越文明。教師在課堂上私自體罰學生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文明的,教育部明確出臺的這一規定,也是放縱教師進行這種體罰行為。有了這個規定,只能讓老師有更加明確的理由來懲罰這些家長寶貝著的孩子。教師如果沒有用一個正確的行為引導孩子的話,那麼孩子早晚會釀成大錯,到時候就已經非常晚了,已經來不及改正了。

而那些支持教育局這種做法的家長則表明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從小就嬌生慣養,根本就沒有一個吃苦的習慣。雖然這些家長也認為有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出生開始就得到那些老一輩的偏愛。這些孩子的自尊心都非常的強並且做什麼事情也是只想到自己,生活環境的因素決定了這些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一旦教師批評了這些孩子,這些孩子就覺得受到了屈辱。

有些新聞曾報導過大學生畢業之後找到工作,因為承受不了上司的責罵而被迫選擇自殺的新聞。這個新聞就表明當代學生由於從小沒有受過挫折,所以不懂得吃苦精神。那些支持教育部這一規定的家長認為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對學生進行懲罰,必要的體罰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維持課堂紀律,為其他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這些教師對學生進行應有的懲罰,不僅是讓這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是為了保障其他學生的學習效果。

其實只要教師當時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適當地進行懲罰,也是可以被社會群眾理解的。學生罰站的時間在一節課之內,也有部分家長表示理解。教師進行體罰這一行為可以讓教師的威嚴得到保證,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聽從老師的安排。適當的懲罰有利於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要知道只有教師擁有了威嚴,才能更方便管理這些學生。

如果教師的威嚴無法得到保證的話,學生就根本不會聽從教師的安排。所以體罰是保證教師威嚴的一個必要手段,也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一定的保障。直到現在也有一些家長對教育局的這一規定是否科學進行討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手段讓課堂秩序得到保障。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出臺懲戒新規:可罰站一節課,讓家長到校陪讀,你怎麼看?
    11月22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應該說這個意見的出臺,已經算是很快了。意見有哪些看點?意見中,仍然明確禁止教師體罰,變相體罰,辱罵學生等行為,並對學生不同的違紀情況實施何種懲戒,做出了區分對待。
  • 老師能不能對學生「罰站罰跑」?這個省的規定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教育界的代表普遍為「罰站罰跑」寫進法規「點讚」,認為這將向社會傳遞鮮明信號,有利於消除老師擔憂,破解學校懾於家長壓力而「不敢管」的困境。但有代表認為,「罰站罰跑」本質上仍是體罰,會對被罰學生心理、名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不宜通過法律明確予以懲處的依據。
  • 引發熱議!小學生因沒包書皮被罰站,照片發家長群
    但是近日在安徽合肥某小學的學生因為包書皮的問題被罰站了。,在課堂上被老師罰站,而且還拍照發到了家長群裡。不少家長認為,老師此舉有體罰學生的嫌疑。給學生包書皮又不是什麼強制性要求,即使不包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不包書皮就罰站,不上課了?這太不合理了。而且,寶貴的課堂時間也浪費在罰站上。
  • 教育部新規徵意見:學生違紀嚴重 學校可讓家長到校陪讀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擬規定教師不得有擊打、刺扎等行為學生違紀嚴重 學校可讓家長到校陪讀昨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截止時間為12月22日。
  • 教育《規則》實施後:老師,你會讓「熊孩子」罰站嗎?
    近年來,無論是老師因懲戒學生而遭到懲處,還是學生遭到老師的過度體罰,無疑都會引發熱議。 學生正在鍛鍊。都市新聞記者邱凌峰 攝 近年來,無論是老師因懲戒學生而遭到懲處,還是學生遭到老師的過度體罰,無疑都會引發熱議。
  • 學生搗蛋罰站一節課,家長非要我寫檢討,我以後還怎麼管學生?
    張老師班上有個男學生,特別調皮,上課經常偷偷搗亂,說了就安靜一下,但沒過一會兒就又犯病了。一次課堂上,這個學生又犯混了,而且比以前更過分,不是撩同學說話,就是用小紙團砸人,要不就是扯女同學辮子。警告了幾次都不聽,萬般無奈下,張老師只好把他請出教室,讓他在走廊上站了一節課。誰知第二天,這學生的媽媽來了,是個厲害角色。
  • 教育部擬規定:中小學生罰站不得超一節課!聽聽反對的家長怎麼說
    關於中小學生教育懲戒的問題,在多方角力之下,作為政策規定的頂層設計者,教育部公開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責,教師可根據學生違規違紀的情節輕重,對學生採取不同的懲戒手段。
  • 合肥11名學生疑沒包書皮被罰站,照片還發家長群引熱議?
    合肥11名學生疑沒包書皮被罰站,照片還發家長群,網友:這都引熱議?還記得我小的時候,給新書包書皮是我最得意的事情。因為每次我都是班裡包書皮最漂亮、最嚴謹、最乾淨、最整潔的一位,包書皮界基本有我的威名。但是今天卻看見有學生因為包書皮的問題被罰站了,更可氣的是,這點事情又引起了家長的熱議。
  • 學生作業未完成,老師罰站一節課,教育最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學生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罰站一節課。首先我認為這位老師是一位對孩子認真負責的好老師。孩子到學校來,就是必須接受教育,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生按時認真正確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是每一位孩子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
  • 廣東教師可對學生「罰站罰跑」,真的假的?廣東人大常委:在初審
    9月24號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條例》明確提出對於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條例》草案只是剛剛提交初審,對於備受爭議性的教師教育懲罰權,就在網上引發熱議。
  • 衡水一中學疑放假前上課讓學生罰站罰蹲 家長擔心開學後教育狀態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東方)近日,有知情人向記者視頻爆料,稱衡水安平中學在放假前有體罰學生的現象,老師在上課時讓學生罰站聽課,還有學生蹲在地上,然後趴在凳子上寫字,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我省高三開學在即,家長們擔心,開學後孩子們還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遭到體罰。
  • 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學生作業誰來改?教育部回應:家長拍手叫好
    家長退群事件引熱議,作業誰來改?教育部回應:家長拍手叫好對於家長群事件,前些日子引發了社會廣大網友的熱議,家長們紛紛對此表示了不滿,其中最為顯著的事是一位江蘇的家長,他在視頻裡面義憤填膺,發聲反問學校老師,知識我教、作業我改,那還要老師幹嘛?這番話說出了無數家長的心聲,多年來家長群一直備受家長詬病,如今終於解決了。
  • 教育部禁止公布中小學生考試排名,卻被家長學生強烈反對
    隨著現在社會競爭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教育的重要性,而很多的父母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以至於現在大部分的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的大,不少的學生不僅要完成各種各樣的課後作業,還要抽時間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而教育部為了減少學生的負擔,也是頒布了不少的減負規定。
  •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 「拒收一枝花」是學校傳統 並非罰站
    原標題:學生教師節送花被罰站?校方:不實 是找家長把花拿走   學生教師節送花被罰站?系誤會   校方表示不存在罰站送花學生一說 實則是想讓學生在校門口找到家長把花帶走
  • 學生遲到半小時 班規要求需罰站8天
    小文是一名初二學生,最近他向父母親提出,想轉校,或者休學。家長追問之下,孩子道出緣由。按照「班規」,遲到一分鐘,得罰站一節課,小文遲到了30分鐘,得受罰好幾天。記者從學生口中得知,其實這位老師很敬業,也很關心學生,校方表示將與老師溝通,取消這條班規。
  • 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放在以前,罰站、罰跑是很容易被質疑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有的教師就因此被追究違反師德規範的責任。那麼,現在立法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那怎麼界定其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界限呢?
  •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 這是啥意思?
    系誤會校方表示不存在罰站送花學生一說實則是想讓學生在校門口找到家長把花帶走視頻中女生手捧鮮花站在校門口昨日,有網友爆料稱,教師節當日,北京一小學的老師在學校門口罰站送花的學生。事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事發的小學了解到,學校多年來堅持「拒收一枝花」,網友爆料不屬實,老師並沒有罰站該學生,而是帶該學生到校門口找家長,想讓家長把花拿走。教師節送花被老師罰站?昨日,適逢第34個教師節,大家紛紛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向自己的老師表達感謝之情。
  • 北青報: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教師如何管教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
  • 罰站照片示眾
    孩子犯了錯,老師能把罰站照片發到家長微信群嗎?陝西省某校馬老師的做法引發輿論爭議。據悉,當日馬老師發了數張罰站照片到家長群。這些被罰站的孩子,有沒完成背誦的,也有家長沒批閱試卷的。對此不少家長表示,罰站可以理解,但要在88人的家長微信群發布罰站照片,這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 作業沒完成被罰站,家長鬧事,校長批評老師並要求檢討,合理嗎?
    第一,學校要減負,家長要成績,在中小學生&34;問題上學校教師和家長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方面2019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史上最嚴&34;把學生作業負擔重作為重點治理,今年最新&34;又把把超前教育列為負面清單,規定中小學生不用學習超過自己接受能力以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