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中學疑放假前上課讓學生罰站罰蹲 家長擔心開學後教育狀態

2020-12-11 瀟湘晨報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東方)近日,有知情人向記者視頻爆料,稱衡水安平中學在放假前有體罰學生的現象,老師在上課時讓學生罰站聽課,還有學生蹲在地上,然後趴在凳子上寫字,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我省高三開學在即,家長們擔心,開學後孩子們還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遭到體罰。

在知情人提供的視頻中記者看到,視頻拍攝時間為 2019 年 11 月,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在一間教室內,學生們正在上課,但在教室的後排,多名學生正在被罰站,甚至還有一名學生蹲在地上,然後趴在凳子上寫字,看他的姿勢,很是辛苦。視頻中並沒有說明學生們被罰站的原因,但要求學生們罰站聽課甚至蹲著聽課,實屬不該。

對此,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部分網友表示,學生犯錯或者不認真聽課,懲罰一下是應該的,但懲罰的方法不能僅僅局限於罰站,就是罰站也不能佔用課堂時間。" 懲罰 " 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 罰 " 學生多寫一篇字、多做一套卷子,與學生及時溝通或許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4 月 23 日,我省高三年級即將開學,但開學後還會面臨嚴峻的防控防疫形勢,有家長擔心,既然之前老師體罰學生沒有被學校及時制止,孩子們開學後還有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遭到變相體罰,結合疫情形勢,可能會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2019 年 11 月 22 日,司法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其中為避免過度體罰,也規定了禁止情形,包括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覆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行為。

目前,上課期間是否允許罰站甚至罰蹲,或是其他體罰行為,4 月 13 日,記者電話聯繫了安平中學,但無人接聽。隨後,記者又電話聯繫了安平縣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對政策不掌握,讓記者聯繫教育股,但記者多次致電,均無人接聽。記者再次將情況反映給該局辦公室,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應。對此,記者將繼續關注。

【來源:燕趙晚報ZAKER石家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這就需要十分明確的細則,規定學生有哪些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學校老師可以依據規定,對學生罰跑、罰站,罰站的具體時間、罰跑的具體距離,以及誰來監督進行等。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就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教育懲戒,這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但是,怎樣進行懲戒,卻是一個現實難題。
  • 今日話題 | 允許教師「罰站罰跑」,細節決定成敗
    這除了與社會各界都非常關心教育有關外,還和現代教育理念和傳統教育觀念的摩擦有關。 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針對學生的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進行「罰站罰跑」。雖然尚是草案,但又激起對教師懲戒權的熱議。
  • 上課說話罰站兩節課 家長建議學校改變懲罰方式
    兒子放學回家直喊腿酸,經再三追問才說:「下午被老師罰站了兩節課,因為上午數學課上他和同桌講話時被老師發現了。」  儘管已經受到懲罰,可兒子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對數學老師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家長徐先生認為孩子犯錯,懲罰一下是應該的,但懲罰的方法不能僅僅局限於罰站,就是罰站也不能佔用課堂時間。
  • 北青報: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放在以前,罰站、罰跑是很容易被質疑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有的教師就因此被追究違反師德規範的責任。那麼,現在立法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那怎麼界定其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界限呢?這就需要十分明確的細則,規定學生有哪些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學校老師可以依據規定,對學生罰跑、罰站,罰站的具體時間、罰跑的具體距離,以及誰來監督進行等。
  • 網傳龍巖一中老師體罰學生 不穿校服罰站20分鐘
    導報訊 (記者 李貴榮 吳林增)近日,龍巖一網友在本地論壇發帖稱,龍巖一中老師「隨意體罰」學生,剛上高一的孩子,因沒穿校服被罰站二十分鐘。  昨日,龍巖一中教務處林主任回應,學校暫未接到關於「不穿校服就要罰站」的反映。他表示,「一旦查明,學校會對相關老師進行批評教育。」
  • 授權教師罰站罰跑,會有什麼風險
    《草案》明確:中小學校學生在上課時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喧鬧、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尚未達到給予紀律處分情節的,任課教師應當給予批評,並可以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9月25日《廣州日報》)教師對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過去,輿論對這個問題有過激烈爭論。
  • 廣州擬規定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熊孩子末日到了?老師:不敢管!
    如果沒有懲戒措施熊孩子反了天教師也沒法管,近日廣東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這對所有廣東的老師而言無疑有了強心劑,再也不怕熊孩子搗亂了,再也不怕家長惡意舉報了。
  • 廣東教師可對學生「罰站罰跑」,真的假的?廣東人大常委:在初審
    9月24號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條例》明確提出對於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條例》草案只是剛剛提交初審,對於備受爭議性的教師教育懲罰權,就在網上引發熱議。
  • 明文規定: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
    面對犯錯的孩子,教育必須有懲戒。那麼罰跑、罰站屬於體罰嗎?目前的現狀是家長不捨得懲戒,或者不懂得如何懲戒,老師不敢懲戒。如果經常犯錯的孩子得不到及時的懲戒,將來走上社會,只有麻煩公安、法院和監獄這些國家機器,代價太大了。
  • 罰跑學生致吐血為家長謊言:罰站、罰跑步,算體罰嗎?家長要知道
    2019年12月10日,涉事教師因為部分學生違反紀律,以班規為由讓該名家長的女兒,等5名違紀學生罰跑10圈。而早在去年12月,該校校方也因此事,暫停了涉事老師的班主任職務,並對其進行全校通報批評、免去其品德學科科組長職務。可以看到,此事事件似乎為某家長「不依不饒」的結果。
  • 大冬天 罰學生赤腳站水泥地?
    大冬天 罰學生赤腳站水泥地?  當事老師稱讓學生站的是木地板,正寧路小學表示將對老師進行處理  本報記者 任世琛為您攝影報導蘭州市城關區正寧路小學五年級的十幾名同學因上音樂課時沒穿鞋套,代課老師罰他們脫掉鞋後站在水泥地上,導致部分學生腿腳麻木、疼痛不止——這是一些憤怒的學生家長向記者講述的情況。
  • 疫情後開學,周末暑假要不要補課?學生:想開學但不想上課
    近日,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越來越多的地區陸續明確開學時間。隨著開學時間逐漸明朗,開始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關心開學後怎麼上課的問題,如周末補不補課,暑假什麼時候放假?等等。4月1日,關於#北京非畢業年級不會佔用周末和暑假#話題衝上熱搜!
  • 多地明確開學後周六上課,並壓縮暑假時間,家長和學生誰會高興
    現在多省份已經陸續在開學複課了,學生們如小鳥歸林一般,雖然還要繼續防疫,但是返校學習的心情已經急不可耐,特別是家長們,終於鬆了一口氣。四川省:攀枝花市對於因延遲開學影響的教學內容,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將通過周末上課和暑假延後來解決,保證總課時不減少。
  • 合肥11名學生疑沒包書皮被罰站,照片還發家長群引熱議?
    合肥11名學生疑沒包書皮被罰站,照片還發家長群,網友:這都引熱議?還記得我小的時候,給新書包書皮是我最得意的事情。因為每次我都是班裡包書皮最漂亮、最嚴謹、最乾淨、最整潔的一位,包書皮界基本有我的威名。但是今天卻看見有學生因為包書皮的問題被罰站了,更可氣的是,這點事情又引起了家長的熱議。
  • 懲戒權已經明確了,那罰站罰抄是懲戒還是體罰?答案其實不唯一!
    那麼,在現實教育中,懲戒的尺度如何把握?比如罰站罰抄算懲戒還算體罰?這些要等到教育部,對於教師實施懲戒權的方案擬定印發以後,才能有準確的定性。小編判斷,在這個暑假結束前,新學期沒開學前,教育部的實施方案就下來了,到時候學校和老師對照著執行就可以了。
  • 2020秋季開學前滿莊一中致師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確保信息及時、真實就是對師生個人健康負責,就是對其他同學和學校的負責,就是對全社會防疫工作的負責,也是家長應盡的法定義務。三要做好師生個人防護。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及共同生活的家人,要切實強化防護意識,開學前14天儘量避免外出,減少到人員聚集場所活動,不聚集、不扎堆、不外出。
  • 高中女生遲到四次 被班主任接連罰站三天
    當然,這個班因遲到被罰站的學生絕不止1人,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被如此體罰後許多家長都感到憤怒和不解。昨日記者採訪當事班主任王海霞老師時,她承認這種體罰學生的方式不對,學校表示要嚴肅處理此事。  如此規定:遲到超3次 罰學生站1周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二十七中,在樓道裡,幾名高一八班的同學告訴記者,班主任王海霞規定,給每個同學3次遲到的機會,如果超過3次就會被罰站一周,這個規定從這學期開學就實行了,班上已有十多人被罰站過。
  • 老師能不能對學生「罰站罰跑」?這個省的規定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教育界的代表普遍為「罰站罰跑」寫進法規「點讚」,認為這將向社會傳遞鮮明信號,有利於消除老師擔憂,破解學校懾於家長壓力而「不敢管」的困境。但有代表認為,「罰站罰跑」本質上仍是體罰,會對被罰學生心理、名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不宜通過法律明確予以懲處的依據。
  • 「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教師懲戒權就該具體
    站在很多家長的角度,即便沒有具體數據和嚴謹的研究佐證,但從常識判斷,罰站罰跑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不具備任何教育意味,可能只是教師懲罰性的情緒發洩。二是對於某一種具體的懲戒措施,也要釐清教師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採用,避免濫用導致的懲戒權泛化,讓學生背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此次廣東提交初審的條例規定,就很好地兼顧了以上幾個重點。一則,它在廓清「罰站罰跑屬於懲戒權而非體罰」的基礎上,強調了「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明確禁止「超過罰站、罰跑烈度的處罰行為」。
  • 批評、罰站、打手心等老師教育懲戒 家長最擔心什麼
    罰站、打手心、叫家長、帶離教室……近日,教育部發布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22日。《徵求意見稿》指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強制措施四個層級。「這個政策最重要的是明確教師能夠且敢於依法行使懲戒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