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說話罰站兩節課 家長建議學校改變懲罰方式

2020-12-14 搜狐網

  兒子放學回家直喊腿酸,經再三追問才說:「下午被老師罰站了兩節課,因為上午數學課上他和同桌講話時被老師發現了。」

  儘管已經受到懲罰,可兒子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對數學老師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家長徐先生認為孩子犯錯,懲罰一下是應該的,但懲罰的方法不能僅僅局限於罰站,就是罰站也不能佔用課堂時間。

  徐先生介紹,他的兒子小宇在雨花臺區一所小學讀三年級。

  此前一天上午,小宇上數學課時,忍不住和同桌說了一句悄悄話,恰好被教數學的楊老師看見了,楊老師同時也是小宇的班主任,楊老師當時只是訓了他們幾句就繼續上課,接下來是語文課,小宇聽得很認真,不一會就下課了。

  中午,楊老師沒有找他,小宇以為不會再有事了。

  誰知,下午上體育課時,楊老師突然將小宇和其同桌叫到辦公室說:「下面一節體育課和課外活動課你們就不用上了,站在辦公室好好反省今天上課講話的錯誤。」

  於是,他們兩人就站在辦公室裡,眼巴巴地看著同學們在外面盡情地遊戲與玩樂,課間還有同學在辦公室窗外對他們做鬼臉。

  小宇越站越不服氣,他對父親徐先生說:「不就是講了一句話嘛!楊老師就是喜歡針對我。」

  聽了兒子的話,徐先生認為,小宇犯了錯誤當罰,但楊老師的做法有點過分了。

  第二天,徐先生送小宇上學的時候,向這所小學的校長反映了這個情況,校長當即調查此事。

  22歲的楊老師今年剛從大學畢業,見家長帶著學生為罰站的事找來學校,她顯得很驚慌,忙向徐先生解釋——

  「其實小宇以前上課時也會說話,因為沒有影響到課堂秩序就沒有罰他,但昨天上課的內容很重要,我怕他遺漏了知識點,情急之下才責備他。但我並沒有耽誤他的主課,一直等他上副課時才讓他罰站。」

  至於為何一罰就是兩節課,楊老師解釋說:「主要是想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記得深刻點,以後不要再犯。」

  徐先生認為孩子犯錯誤,懲罰一下是應該的,但是「大戒」的前提是「小懲」。

  成年人站一個半小時都感覺累,何況一個孩子;再者,要罰站也不能佔用課堂時間,即使是體育這樣的副課。

  家長花錢讓孩子來學校是接受教育的,而現在連最基本的課堂教學時間都被剝奪了,是不應該的。

  徐先生給學校提了一點建議。他說,其實學生犯錯誤,「懲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罰」學生回家後背一首唐詩,明天來學校後檢查;或者「罰」學生多練一頁字、幾道算術;再不然,就「罰」學生做個「紀律小組長」,他肯定會以身作則的……這些方法不但對學生的錯誤進行了「懲罰」,而且不必擔心背上「體罰」的罪名,家長定會拍手贊同。

  徐先生的建議得到了校長的贊同。

  校長稱將在今後的學校管理中落實徐先生這一建議。

(責任編輯:蘇琳)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老師要求早晨上課不能遲到,否則罰站兩堂課,這麼做對嗎?
    孩子的老師要求早晨上課不能遲到,否則罰站兩堂課,這麼做對嗎?學生上學不能遲到,這是紀律,是規矩,所有學生都必須遵守。面對遲到的學生,老師教育懲戒,這是行使自己的教育職責,理應受到點讚和支持。因為有的孩子可能因為鬧鈴失誤、或者上學路上遇到什麼突發事件(比如自行車掉鏈)而導致的遲到現象,就不宜大發脾氣,任性懲罰了。當然,有的孩子惰性太強,經常遲到,這就需要嚴加處理,適度懲罰了。我以前教過一個女孩,她家距離學校五六百米,幾乎天天早上遲到,很是讓我傷了一番腦筋。
  • 課文沒背下來被罰站兩節課 女生受體罰後精神失常
    ■家長認為老師體罰過分所致  ■學校認為老師有責任但無主要過錯  本報渭南訊(記者華明)因為背誦課文沒有通過,被老師罰站兩節課,渭南鐵路中學一女生思想上怎麼也沒法接受,又哭又笑又鬧,精神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醫院。
  • 孩子上學遲到被罰站,家長不服大鬧教師辦公室!校長:建議轉學
    導讀:孩子上學遲到被罰站,家長不服大鬧教師辦公室!校長:建議轉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上學遲到被罰站,家長不服大鬧教師辦公室!校長:建議轉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遇到動不動就投訴到學校校長的家長,教師如何處理?!
    教師們每天都在祈禱學生不要出亂子,學校領導不要找麻煩,但是運氣,總有倒黴的時候。天有不測風雲,說不定麻煩事就找到自己身上了。有位家長和其朋友發微信稱:「氣死我了!」這位家長回答說:「老師讓我們家孩子在教室門口罰站兩節課,回家就哭了。」很明顯家長對教師罰孩子站的行為很反感,而且十分心痛自己孩子的遭遇。其閨蜜又問:「孩子犯什麼錯了,這是?」
  • 衡水一中學疑放假前上課讓學生罰站罰蹲 家長擔心開學後教育狀態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東方)近日,有知情人向記者視頻爆料,稱衡水安平中學在放假前有體罰學生的現象,老師在上課時讓學生罰站聽課,還有學生蹲在地上,然後趴在凳子上寫字,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我省高三開學在即,家長們擔心,開學後孩子們還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遭到體罰。
  • 違紀遭罰站男孩9天未返校 家長和校方各執一詞
    9天未返校 家長和校方各執一詞 2007年03月20日 10: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 「拒收一枝花」是學校傳統 並非罰站
    事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事發的小學了解到,學校多年來堅持「拒收一枝花」,網友爆料不屬實,老師並沒有罰站該學生,而是帶該學生到校門口找家長,想讓家長把花拿走。   教師節送花被老師罰站?   昨日,適逢第34個教師節,大家紛紛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向自己的老師表達感謝之情。
  • 6歲男童應急車道罰站母親也被罰 育兒路上該如何科學「懲罰」孩子
    於是,很多家長在面對熊孩子的時候,都採取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一頓打。有的家長則相對柔和,孩子犯了錯我不打你,給我罰站冷靜冷靜!不過最近這位家長,因為罰站孩子卻遭到了所有人的批評,還被罰了款!近日,長沙高速交警巡邏的時候,發現一輛奔馳轎車違停在應急車道。
  • 學生上課交頭接耳被喝令互擰臉蛋——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懲罰要有原則、要適度,不能假懲罰之名行體罰之實。日前,一位網友反映:課堂教學中,教師發現兩學生交頭接耳,便喝令學生停止說話,並令兩學生相互擰臉蛋以示懲戒,下課後,學生以教師體罰學生為由前往教務處申訴,教師解釋「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 罰站多久是體罰?
    原創作者|趙騰達(湖南株洲八達小學校長) 2019年11月7日,周四,和往常一樣,我又站在校門口進行著例行的安全值日,7點50分,一位送孩子上學的家長來到我跟前:校長,和您反映一個問題,昨天晚上,孩子回來說,有年輕老師上課太嚴了,我們稍微做點小動作,就被抓出來,然後就罰站,有時一站就很久,甚至是一節課。
  • 不當懲戒激化師生矛盾 老師頻罰站致"恐師症"
    因老師不斷懲罰,導致孩子怕老師,怕上課;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教師就頻頻罰站,讓孩子對學校教育心生懼意……本報近日開展懲戒教育大討論後,雖然絕大多數學生家長和教師都贊成教育懲戒,但也有部分家長提出,教師的不當懲戒,已經給孩子帶來傷害,並且不利於學生的成長。
  • 廣東教師可對學生「罰站罰跑」,真的假的?廣東人大常委:在初審
    9月24號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條例》明確提出對於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條例》草案只是剛剛提交初審,對於備受爭議性的教師教育懲罰權,就在網上引發熱議。
  • 家長討說法學校賠醫療費 孩子每天下課被迫"罰站"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周涓 編輯:楊東 新桂網-南國早報訊(記者周涓)上學前班的孩子在教室與同學玩耍時不慎摔傷了舌頭,家長數次討說法後學校賠償了醫療費
  • 孩子在幼兒園話多好動,老師以管教為由各種的小懲罰要怎麼辦呢
    觀心悟語的答覆:評價一個家長或教師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是否合適,主要看「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幫助」。如果對改善孩子的行為沒有起到作用,甚至給孩子帶來了傷害,那麼作為家長或者教師就該考慮改變方法。問題中提到孩子因「話多好動」,被幼兒園老師懲罰:「罰站、禁止喝早餐奶、禁止玩孤立坐著」,這些措施都是老師無愛且無能的手段。孩子經常說自己沒用、說自己是不聽話的小孩,這是孩子被老師打擊後失去自信的表現。以下建議供參考:1. 與老師溝通,明確老師為了維護秩序糾正孩子的行為問題是必要的。
  • 我是一名老師,把不寫作業的學生罰站了一節課,家長不依不饒!
    國內除了醫患矛盾外,我覺得最嚴重的就是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了,有些老師覺得家長對自家的孩子漠不關心,有些家長覺得老師當得不合格,反正就是互相不認同,加之交流不及時,久而久之埋下了怨氣。就像這位老師遇到的問題一樣,因罰站學生而被其家長不依不饒,換誰都很煩惱,畢竟老師也是本著為學生好的角度出發的,那可以理解為是家長在找事嗎,當然也不是。
  • 學校教改讓學生上課圍著坐 家長:上課說話更方便了
    (原標題:學校教改讓學生6人一組圍著坐 家長:上課說話更方便了)近日,網曝江蘇鹽城某中學對學生座位進行調整,6人一組圍在一起上課,家長紛紛熱議:脖子酸了,頸椎疼了,更便於上課講話了。10月23日,該校一位老師在接受北京時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學校剛剛推行的教學改革,為了讓孩子們用交流合作的方式探究知識。
  • 合肥一年級女生一直躲在學校廁所裡 稱被老師罰站廁所一個月
    小朋友:她就是平常上課講話。檢查員的那個分給扣掉,全班就拿不到流動紅旗了。王老師說,因為這個事,她曾跟孩子的奶奶說過,不要讓小星月太早到學校。而在跟家長溝通之後,王老師也發現,如果小星月早到了,在打鈴之前,基本就不會進教室了。「她經常會在那一塊,在廁所裡面。不在廁所裡面在外面,廁所外面。經常會在那個地方,我講過她幾次。
  • 批評、罰站、打手心、叫家長…老師教育懲戒 家長最擔心什麼?
    成都龍祥路小學的蒲翠萍老師直言,「雖然我在家備了戒尺,會不時懲罰自己的孩子,但在學校最重的懲罰僅限於罰站。」家長觀點支持重拾戒尺但希望公開公平公正「我在家是會打孩子的。」他分析說,「很多老師不是不想懲罰學生,但是卻礙於家長不敢這樣做,擔心一些家長過於溺愛孩子,會責難老師。」劉洋同時也建議說,「雖然我認同老師適度的懲戒,但是比如體罰最好是在公開的情況下。」他覺得老師可以用戒尺打孩子手心,「最好是在有第三人或者是更多人在場目睹。」此外,他很反對老師用語言暴力來懲戒孩子,「特別是侮辱性的語言。」
  • 教師不能讓學生罰站,抄寫課文屬變相體罰,那麼教師應該怎麼做?
    老師多看你一眼也是體罰對於教育,有獎勵就會有懲罰,這種狀態持續了很久。古代自私塾教育產生以來,就有老師對學生的懲罰手段,不僅有戒尺打手心,還有罰抄課文,罰跪甚至責令退學,這些在古代都是非常合理的。然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懲罰方式越來越受到限制,老師被束縛。學生上學遲到罰站一下都不行,學生上課搗亂或者學習上不認真,罰抄課文都會被說成體罰,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都不也亂說,甚至多看學生一眼都可能被說成變相體罰,會被說成給學生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
  • 孩子犯錯不打也不罵,學會這些懲罰小妙招,家長省事孩子懂事
    這種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應用在家庭裡呢?可以,但不主張,因為還有更合適的方式,同時,家長如果掌握不好力度,那和用手打一樣,戒尺的意義就不存了。那麼,有沒有既有效果又不是很暴力的方式呢?第一招:罰站學校裡經常會出現這種懲罰方式,這種方式對年齡沒限制,就算是2、3歲的兒童也同樣有效果。在家裡找一個不太明顯但又能被看到的位置,比如客廳的牆邊位置。然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錯誤的輕重設定罰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