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放學回家直喊腿酸,經再三追問才說:「下午被老師罰站了兩節課,因為上午數學課上他和同桌講話時被老師發現了。」
儘管已經受到懲罰,可兒子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對數學老師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家長徐先生認為孩子犯錯,懲罰一下是應該的,但懲罰的方法不能僅僅局限於罰站,就是罰站也不能佔用課堂時間。
徐先生介紹,他的兒子小宇在雨花臺區一所小學讀三年級。
此前一天上午,小宇上數學課時,忍不住和同桌說了一句悄悄話,恰好被教數學的楊老師看見了,楊老師同時也是小宇的班主任,楊老師當時只是訓了他們幾句就繼續上課,接下來是語文課,小宇聽得很認真,不一會就下課了。
中午,楊老師沒有找他,小宇以為不會再有事了。
誰知,下午上體育課時,楊老師突然將小宇和其同桌叫到辦公室說:「下面一節體育課和課外活動課你們就不用上了,站在辦公室好好反省今天上課講話的錯誤。」
於是,他們兩人就站在辦公室裡,眼巴巴地看著同學們在外面盡情地遊戲與玩樂,課間還有同學在辦公室窗外對他們做鬼臉。
小宇越站越不服氣,他對父親徐先生說:「不就是講了一句話嘛!楊老師就是喜歡針對我。」
聽了兒子的話,徐先生認為,小宇犯了錯誤當罰,但楊老師的做法有點過分了。
第二天,徐先生送小宇上學的時候,向這所小學的校長反映了這個情況,校長當即調查此事。
22歲的楊老師今年剛從大學畢業,見家長帶著學生為罰站的事找來學校,她顯得很驚慌,忙向徐先生解釋——
「其實小宇以前上課時也會說話,因為沒有影響到課堂秩序就沒有罰他,但昨天上課的內容很重要,我怕他遺漏了知識點,情急之下才責備他。但我並沒有耽誤他的主課,一直等他上副課時才讓他罰站。」
至於為何一罰就是兩節課,楊老師解釋說:「主要是想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記得深刻點,以後不要再犯。」
徐先生認為孩子犯錯誤,懲罰一下是應該的,但是「大戒」的前提是「小懲」。
成年人站一個半小時都感覺累,何況一個孩子;再者,要罰站也不能佔用課堂時間,即使是體育這樣的副課。
家長花錢讓孩子來學校是接受教育的,而現在連最基本的課堂教學時間都被剝奪了,是不應該的。
徐先生給學校提了一點建議。他說,其實學生犯錯誤,「懲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罰」學生回家後背一首唐詩,明天來學校後檢查;或者「罰」學生多練一頁字、幾道算術;再不然,就「罰」學生做個「紀律小組長」,他肯定會以身作則的……這些方法不但對學生的錯誤進行了「懲罰」,而且不必擔心背上「體罰」的罪名,家長定會拍手贊同。
徐先生的建議得到了校長的贊同。
校長稱將在今後的學校管理中落實徐先生這一建議。
(責任編輯: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