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高流量,密室生意真的好做嗎?

2020-12-23 鈦媒體APP

電競戰隊RNG體驗「觸電總局:一千零一界」

文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尹太白,責編 | 馮羽

1、今年,你玩密室逃脫了嗎?

沾滿泥垢的燈泡在半空中晃來晃去,燈光一明一暗,讓人很難看清楚房間內的陳設。資深密室愛好者吳剛心中一陣發慌,額頭頓時冒出了一層冷汗。

燈泡忽地滅了,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恐懼一起襲來。

突然之間,窗外一道閃電划過,電光把天空和大地照得通亮,吳剛不經意間瞥向窗外,他腮邊的肌肉一下子變得僵硬,開始不由自主地抽搐起來。

窗外的枯樹像是一個個被斬首的人,樹枝如同早已腐朽的雙手,痛苦地伸向天空。每棵枯樹下都掛著一具衣衫襤褸的屍體,正被狂風吹得左右搖擺。

麻繩緊緊勒著屍體的脖頸,因為窒息而死,這些屍體的臉部肌肉收縮成一團,舌根拼命地伸出嘴巴、眼眶被撐得巨大,圓凸的眼球正空洞無神地盯著吳剛所在的房間!

這是以「瘋人病院」為主題的沉浸式密室逃脫的開場場景。

在密室逃脫體驗館的候場區,仍有不少玩家在排號等候。此時恰逢春節期間,客流量比平時更多,甚至還需要提前預約。

在大眾點評上,這家佔地面積超過300平米的密室逃脫體驗館評價頗高,其高頻關鍵詞包括「燒腦、假期好去處、代入感強、嚇人、有創意」等。

從這些評價當中,老林開始漸漸摸索出年輕人的喜好,很多嚇哭玩家的場景設計都出自他的創意。而這些創意的產生與發展,也從側面反映出密室行業的變遷。

作為「瘋人病院」的運營負責人,老林也是最早一批進入密室行業的玩家兼從業者。「第一批密室玩家是一些思維縝密、熱愛推理的年輕人,而現在的玩家除了講究劇情外,還要求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上的全方位沉浸感。」

在老林看來,這種全方位的沉浸感類似於美劇《西部世界》中構造的巨型高科技樂園。在這部劇中,玩家可以進入到一個由實景和演員們組成的世界,通過彼此的交流互動,觸發或推動劇情發展。

事實上,沉浸式密室逃脫的興起與發展,至今不過四年時間。

沉浸式密室的出現,削弱了原本密室行業推崇的解密和推理元素,轉而強調故事感和體驗感,使玩家能夠身臨其境,體驗到驚險、恐怖和刺激的逃脫劇情。同時,融合角色扮演和真人NPC(非角色玩家)等方式,也可以提高玩家與玩家、玩家與真人NPC之間的互動性。

密室愛好者方園就很看重這種互動性,「密室興起是因為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需求,比如人人都能參與其中,而不是像在KTV裡大多數人坐著玩手機,只有一兩個人不停地唱,除了吵就只剩下尷尬。」

吳剛也認可方園的觀點,他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平時大多忙於工作、缺少聯繫,而過年放假是為數不多能聚在一起的時間,「密室逃脫能在短時間內多留下一些共同回憶,這遠比唱一次K、看一場電影更有意義。」

2、「沉浸式」密室:從小眾到爆款

在老林的記憶中,密室行業一直在經歷高速迭代。

早在1997年,文森佐·納塔利執導的電影《異次元殺陣》上映,影片中6個陌生人被困於結構精密且機關重重的密室中,他們為了逃出密室而不擇手段。這部電影熱映後,密室逃脫的概念也由此流傳開來。

然而直到2010年,密室逃脫才作為一種新興娛樂方式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且先後經歷了第一代傳統扣鎖解密型密室、第二代全機械密室和第三代全機械加NPC密室(NPC:非玩家角色)。

從三代密室的布局和體驗不難看出其演變趨勢——運營方更加注重劇情設計、故事流暢性以及對密室氛圍的營造。

然而在略顯尷尬的體驗感面前,現實總是能將理想擊碎。

無論是第一代注重機關的機關型密室,還是第二、三代注重劇情體驗的劇情型密室,其遊戲形式都相對單一,無非是將一群玩家關在小黑屋裡,引導他們通過解謎、推理的方法尋找線索逃出生天,整體缺乏娛樂性。因此密室逃脫進入中國市場後,在相當長時間裡仍然只是一種小眾娛樂方式。

這種「小眾」標籤一直被貼到2016年,直至「沉浸式」概念出現,密室行業才迎來轉機。

更開闊的空間和場地,更逼真的布景和道具成為了第四代密室的基本配置,融入了真人NPC和角色扮演的密室逃脫,更像是為玩家打造了一個新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玩家由參與者變成了擁有特定身份和任務的主角,如同在扮演電影角色一樣,能沉浸到一個完整故事中。

除此之外,第四代沉浸式密室逃脫還削弱了推理和解密元素,更強調表演和互動——真人NPC面對不同玩家時會給出不同回應,這也反響增強了玩家的體驗感。

與體驗感升級相對應的是,沉浸式密室逃脫的人均收費由幾十元上升到二三百元,在價格上實現了大幅躍升。

不過飆升的價格並沒有嚇跑玩家,令人意外的是,密室行業的快速迭代和高溢價反而成為吸引玩家的利器。

老林表示,大多數玩家並不排斥為良好的沉浸式體驗埋單,他們更在乎的體驗能否值回票價。方園也認為價格不是決定性因素,而只是考慮因素之一,「好的產品就應該為之付費。」

這也使得整個行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根據《中國密室行業消費調查報告》,從2019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密室玩家的季度增長率均保持在35%到50%之間,與2018年相比,2019年前三季度的密室玩家增長了126.1%。2020年年初,密室玩家將達到260萬人。

除了玩家數量與日俱增,還有一組數據也足以驗證密室行業的火爆。根據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實景娛樂分會預測,2019年全年,密室行業整體規模(包含產業上中下遊引起的交易)將突破100億元。這一數字相比2018年的50億元翻了一番。

3、高成本、高流量,密室生意真的好做嗎?

玩家瘋狂追捧,行業持續火爆,但是密室生意真的穩賺不賠嗎?

一般而言,小型密室需投資100萬元、中型密室300萬元、大型密室的投資成本則在500萬元-1000萬元不等。老林簡單地算了一筆帳,如果以一家中小型密室為例,平均每個月的客流量在2500到3500人,人均消費140元,除去運營成本,大概需要18到24個月就能收回成本。

「如果是在一線城市,由於場景裝置和真人NPC的升級,人均價格普遍會超過200元,月客流量過萬,單店營收上百萬並不困難,收回投資成本的時間或許也會更短,」老林補充道。

單店營收過百萬、18個月就能收回成本,表面上看起來,密室生意似乎並不難做。

不過在平靜的海面之下,仍有暗潮洶湧。

密室行業有三個突出矛盾點:一是主題和劇情創新成本過高,復購率過低;二是原創密室設計(故事流程、機關設計、裝修圖紙等)產出困難,抄襲卻十分嚴重;三是想做大品牌就勢必要擴大規模,但擴大規模又面臨著邊際成本過高的問題。

以創新成本為例,根據不同的主題和劇情,沉浸式密室往往還要加入相應的電子機械、自動化控制、手持PDA、穿戴設備、定製服裝、AR技術和真人NPC等。

力求逼真的場景和複雜的劇情設計,實際上在不斷增加沉浸式密室的創新成本。據老林介紹,一些規模超過千平的單個主題,其創新成本(不包含房租)至少在百萬量級,設計周期則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

創新成本過高,雖然大大增強了密室玩家的沉浸感,但也註定了密室主題無法頻繁更新。而體驗式娛樂的性質又決定了大多數密室玩家難以進行重複消費,復購率過低成為定局。

這還只是成本和收入之間的矛盾,原創設計被抄襲則幾乎會將密室推到生死線邊緣。

商家在設計密室之初,就需要將劇情、場景、機關、謎題、燈光、音效、道具以及真人NPC這些元素以合理方式呈現。

「設計密室可比玩密室難上一萬倍!」老林說,「設計密室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運營者的角色堪比總導演,除了要把控全局還要著眼於細節,比如這裡安排一個煙霧裝置,那裡放上一臺聲響設備,而且還要隱藏好不能被玩家發現,同時還要考慮這些設備的成本和耐久度等問題。」

在電商平臺上,關於密室設計的方案隨處可見,但由於重複率高、品質低,原創商家基本不願採用。對於注重品牌影響力的商家而言,他們更希望通過原創設計,配合機關、聲光電設備和空間結構,營造出房間傾斜、牆壁移動等超現實場景,給玩家獨特的沉浸式體驗。

然而讓人倍感無奈的是,不少密室商家研發的設計方案很容易被同行抄襲,再以低價優勢迅速趕超,導致原創商家漸漸失去核心競爭力。抄襲也已經成為嚴重製約行業發展的阻礙。

此外,規模化和成本之間的矛盾更是整個行業的攔路虎。

《中國密室行業消費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中國密室商家的數量從7331家增至10683家,兩年內增長45.7%。在紅海之中,擴大規模成為密室商家打響品牌的關鍵。

然而無法忽略的是,密室行業屬於創意密集型產業,密室商家無法通過複製門店來實現快速擴張。這也意味著,每一次擴張都將帶來高昂的人力、物料以及創新成本,這也導緻密室行業邊際成本過高、門店擴張受到限制。

不僅如此,目前大多數密室商家仍處在單打獨鬥階段,且始終未能吸引到資本市場的足夠關注。

據新芽資料庫統計,密室逃脫行業僅有奧秘之家和築夢文化獲得了千萬級融資,締孚森文化和Pulupulu主題遊戲館雖然也獲得了融資,但並未透露具體金額。

在老林看來,密室行業仍屬新興行業,目前沒有政策保障,整體也還處於野蠻生長階段,吸引資本機構進入尚需時間。

和KTV、網吧、遊戲廳等較早興起的娛樂消費一樣,密室行業也將經歷市場的淘洗——在淘去跟風而動的劣質密室商家後,行業才能迎來成熟期。

而那些最終留在沙灘上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相關焦點

  • 早餐生意真的好做嗎?
    【乾貨必讀】 你真的了解早餐嗎? 她的煎餅成為了當今無錫市民最喜愛的一家早餐之一,早餐點只靠夫妻二人,現在已經保證每月至少入三萬以上,這樣的高收入吸引著眾多創業者。 因此很多創業者將目光投到了早餐行業,認為早餐行業投資相對較低,但收效顯著。在餐飲行業中選擇了早餐行業,可是買早餐真的能夠暴利嗎?早餐生意是否真的好做?接下來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早餐行業乾貨!
  • 靠嚇哭玩家賺錢、讓260萬年輕人上癮,百億密室行業究竟有何秘密
    不過飆升的價格並沒有嚇跑玩家,令人意外的是,密室行業的快速迭代和高溢價反而成為吸引玩家的利器。老林表示,大多數玩家並不排斥為良好的沉浸式體驗埋單,他們更在乎的體驗能否值回票價。方園也認為價格不是決定性因素,而只是考慮因素之一,「好的產品就應該為之付費。」
  • 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那流量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做付費流量的人和做免費流量的人相互瞧不起?
    我說,玩免費流量的人也很瞧不起只懂付費買流量的人,你知道這個事嗎? 做付費流量的人的生意邏輯就是我砸錢換更多的錢回來,他們只關注ROI(投入產出比),我今天燒1000元直通車,能收回來1500元,除掉人工、水電、房租、物流這些亂七八糟的成本,我哪怕只賺10塊錢,我就敢做。
  • 大火的「密室」竟是短命產業,它的安全出口在哪?
    而正是這種獵奇、探秘、逃生類的線下娛樂遊戲項目——「密室逃脫」,正在年輕群體中悄然流行。然而這種新興的娛樂項目真這麼火嗎?有這麼賺錢嗎?是創業者的好去處嗎?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1868家密室相關企業,其中西安以131家企業成為數量最多的城市,2019年企業註冊量達到598家,同比上升130%。 但是,密室逃脫真的賺錢嗎?
  • 4種「擺攤就火」的地攤小吃,成本不高,賺錢多,經常排隊生意好
    導語:4種「擺攤就火」的地攤小吃,成本不高,賺錢多,經常排隊生意好最近擺地攤成為老百姓熱議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城市允許老百姓擺攤,一時間地攤經濟紅紅火火,就連平時上班的白領都忍不住出來擺地攤賺點外快,晚上到街道上看看,
  • 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韓式驚悚,玩的就是心跳!
    你想挑戰經典的韓式驚悚嗎?電影場景百分之百高度還原,360°恐怖音效環繞,代入感超強的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等你來挑戰!鄭州仟匯名品廣場,和大河票務網小編一起約起來!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時間:2019-05-01至2020-12-01 11:15-23:15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地點:鄭州|仟匯名品廣場鄭州微恐密室《女高怪談》門票價格:128信息來源:大河票務網想必喜歡看恐怖片的同學都看過這部韓國經典的恐怖電影系列
  • 什麼生意是能賺錢,什麼是值得做的好生意?
    很明顯,沒砍價之前的醫療器械都是好生意,高毛利、低成本,而砍價之後,這個出廠價和成本以及差額已經不是很多了,已經算不上是好生意了,而是要靠薄利多銷來賺取微薄的利潤了。這麼一說,茅臺就是好生意,因為研發、固定成本這些低呀,高毛利,原材料是水,又不愁賣不出去,而現在中產階層越來越多,這一部分群體是消費得起茅臺的,客群夠大。醫療器械,茅臺都是大佬在玩,離我們普通老百姓很遠,說些接地氣的。
  • 從小眾到爆款,密室逃脫是怎麼做到的?
    除此之外,第四代沉浸式的密室逃脫還削弱了推理和解密的元素,更加強調於表演和互動。也就是真人npc面對不同玩家時會給出不同的回應,這也反向增強了玩家的體驗感。那麼與體驗感升級相對應的是,沉浸式的密室逃脫人均收費有幾十元上升到二三百元。在價格上,實現了大幅度的躍升,不過飆升的價格並沒有嚇跑玩家。令人意外的是,密室行業的快速迭代和高溢價反而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利器。
  • 想破圈的密室逃脫還得解決這些問題
    3月30日,由芒果TV製作,楊冪、鄧倫等流量明星出演的《密室大逃脫》正式上線,除了明星版外還特別上線了大神版,更多還原密室逃脫本身的遊戲性。芒果TV綜藝《密室大逃脫》與之同步的另一個問題是,行業是否真的有能力容納不斷增長的玩家需求。
  • 2019,做麻辣燙生意還賺錢嗎?
    文/口袋情報2019,做麻辣燙生意還賺錢嗎?愛爾蘭作家蕭伯納說:任何一種熱愛,都不比對美食的熱愛真切。民以食為生,隨著大眾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原本沒有上線的美食誘惑變得更難以拒絕。所以在近幾年,關於做麻辣燙生意的人越來越多,還湧現出不少旗艦店和明星加盟店。那在市場看似要飽和的情況下,2019年做麻辣燙生意還能賺到錢嗎?
  • 生意的本質就是流量,早點明白這個道理,你就能拿得起放得下了!
    生意的本質就是流量,這千年來哪個不是做的流量生意?你在看現在的平臺線上電商,多難啊!這獲客成本……哎!我這就有點迷茫了啊,做了那麼久,15開始還做了幾個淘品牌,可是根本沒有線下落腳的機會。我在想,到底我從線上轉線下的思路到底對不對,有段時間真的特別懷疑自己的決定。痛定思痛,我絕對從底層邏輯和全局觀去看待阿里系電商平臺和其他平臺的不同。
  • 青島二元店越來越少 老闆稱成本高生意不好做
    劉先生在臺東租了一間商品房,做二元店生意,記者前去買東西時發現人很多,但是聊起來劉先生卻直倒苦水:「都做不下去了,你要的話我把貨加店面賣給你。利潤率太低了。賣得再多沒利潤空間。」     劉先生的店,在臺東繁華區的一條街上,人來人往,客源還是很充足的 。劉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 呂生榮: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本質上都是做流量的生意
    你知道嗎?世界上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套思想體系,任何一個生意,能夠真正賺到錢的,做到最賺錢的,都是在做流量的生意!不管是我們今天比較熟知的各種傳統生意,各種門店生意,他們都是選擇在人流量聚集的地方,因為只要沒有流量的地方或者各種門店,不管他們的產品再好,再牛逼,再實惠,他們都無法賣出去。
  • 為什麼說「流量生意」終歸是「人的生意」?
    據公開報導,2018年京東獲客成本達到1503元/人,較2016年的142元翻了10倍;同期,阿里巴巴的獲客成本為390元/人,是2015年166元/人的2倍之多。在垂直細分領域,比如教育行業,目前獲客成本更是高達3000+元/人。   其次,流量見頂使得網際網路公司面臨增長壓力。同時,由於存量博弈加劇,同行競爭加大,進一步又引發價格戰。
  • 在電商推廣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該如何做推廣?
    不得不說,從物流體驗上來說,菜鳥,真的不太行。至少,京東已經踩坑無數,開始模式化的時候,菜鳥才開始踩坑。菜鳥的劣勢是,他只租物流倉,倉庫不是自己的,第三方也不是自己的。菜鳥唯一的優點就是在全國布了倉庫,但是在時效,體驗,服務方面真的太差了。你怎麼敢相信,商家在收到客戶對於物流的諮詢後,想要獲取物流信息有多少艱難險阻。
  • 人均80、90元的鬼屋、密室,為何能成為「沉浸式體驗」的熱門項目?
    一般小型的密室設計費用大概在1000元左右,但道具費會用到1萬左右,這還僅僅只是一個主題房間設計,所以出現在居民樓中的多數密室建造成本大多會控制在20萬元左右。如果想做品牌,就必須擴大規模。但好在長藤鬼校正走進各大城市,人均消費在80-90元間,一次可容納8-10人,每日人流量在200人左右,收益十分可觀。但龐大的佔地面積同樣需要支付高額租賃費用,這同作坊式的密室來說造價成本確實高很多。
  • 青島2元店越來越少 老闆稱成本高生意不好做
    劉先生在臺東租了一間商品房,做二元店生意,記者前去買東西時發現人很多,但是聊起來劉先生卻直倒苦水:「都做不下去了,你要的話我把貨加店面賣給你。利潤率太低了。賣得再多沒利潤空間。」     劉先生的店,在臺東繁華區的一條街上,人來人往,客源還是很充足的 。劉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 搭建了「私域」還是沒有流量?你真的了解私域流量嗎?
    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流量兩個字牢牢牽動著企業的動向,有流量才有利潤是不少網際網路公司信奉的理念。而近幾年開始,「私域流量」這一詞被反覆提及,各家公司都開始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陣地,想要從中攫取利益。
  • 網絡兼職掙錢做什麼生意好?9個不需要門面的生意
    隨著2021年新年鐘聲的敲響,轉眼又過去一年,我們又迎接到了新的一年,很多人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無論是上班工作,還是做什麼生意,比起往年都要艱難很多!大家都感覺錢似乎越來越難賺,都想通過創業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回顧過去,展望2021年,有什麼好的生意能做呢?通過網絡兼職掙錢做什麼生意好?
  • 車站和機場餐廳為什麼價格高,真的是成本高嗎?
    按道理的確是給不少旅客帶來了方便,但是隨便在全國各地的車站附近,找到任意一家餐廳,你會驚奇的發現,普通的一份小菜在車站附近的餐廳價格可以高出普通正常價格的2倍甚至3陪之多,以一份簡單的甜椒肉絲為例,正常的餐廳價格小份應該是在8到12元之間,但是在車站附近的餐廳價格基本均價都在20元以上。並且前提是還是環境衛生並不好的小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