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在古代究竟有多重要?看完這幾點,就知道古代官府為何要控制鹽

2020-12-14 記者李滿

古代瑞典的某些地區,死刑犯只要連續4周不吃鹽,就可以免除死刑。鹽,能讓一個死刑犯有機會免除自己的死刑,還不足以證明它的重要性?

人可以不吃肉、不吃甜、不吃辣;鹽在人體內是電解質,如果人長時間不吃鹽的話,腦袋就無法正常思考,身體機能也會被破壞,最後悽慘死去。

如此看來,那些個連續4周不吃鹽「求生」的死刑犯,最後可能真的會生不如死。

鹽的重要性,遠不止免除死囚的刑罰,它很多更重要的因素。

鹽能影響國家的主權完整

四川盆地之所以被稱作天府之國,除了地理位置優越,還因為在四川南部有中國最大的鹽井——自貢鹽井。古蜀國、秦始皇、漢高祖能夠成就一方霸業,自貢鹽井出了很大一份力。

佔據了鹽井,就意味著國內的經濟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巴結」別的國家。

春秋時期,管仲在齊國施行變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官山海——官,就是官府所有;山,即山礦;海,即海鹽。官山海的意思,就是礦產和鹽歸國家所有,禁止民間買賣鹽鐵。

齊國以西許多不產鹽的國家,為了獲得鹽,就不得不和齊國進行交易。送上門來的買賣,那還不是漫天要價?齊國也因此獲得了巨額利潤,一躍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

與齊國毗鄰的鄣國、宿國,就是不產鹽的國家,因此,這些國家也被稱作無鹽(鍾無豔的出生地即在此)。齊國斷了他們的食鹽供應之後,其悽慘之狀況可想而知,最後,鄣國被齊國吞併,而宿國則被宋國吞併。

鹽是古代最重要的財政收入

在古代羅馬,士兵們的餉錢被稱作:a hand of salt,翻譯過來就是一把鹽。後來,因為直接發鹽不方便,就以salaruim(鹽票)來替代,再然後,salarium就變成了salary,即薪水、工資的意思。

以鹽代替工資,說明鹽在古代,是比鈔票還「硬」的硬通貨!

武王伐紂定天下之後,大封功臣,將產鹽重地——東夷族所屬的營丘,封賜給姜子牙,即後來的齊國。據《史記》記載: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

東夷族帶個「夷」字,即表明其過去的地位。可是,這裡成了姜子牙的封地之後,憑藉姜子牙高超的政治水平,加上「魚鹽之利」,齊國大力發展商業,一下子將「夷」地發展為大國。

其他產鹽地,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扮演著同樣的角色——錢袋子。

比如說淮揚一帶,在乾隆年間,這裡作為鹽的集散地,其GDP佔據大清國的三分之一。另一邊的四川地區,因為有自貢鹽井之利,在晚清,幾乎所有內陸省份都在扣扣索索過日子時,獨獨四川撒錢擴軍。

可見,得鹽者的錢,得錢者得天下。

鹽可以防止叛亂

由於鹽這種商品的特殊性,自管仲變法之後,鹽就成了官府嚴格管控的專營商品。普通百姓想要吃到鹽,就必須到官府指定的地方購買,否則就會以「走私鹽」的罪過,被砍掉一條腿,或是死刑。

北宋時期,官府還創造性地發行「鹽票」,老百姓買鹽,須到有「鹽票」的地方購買,否則即為購買私鹽。如此,購買者與販賣者同罪,都要受到嚴酷的刑罰。鹽販子的鹽賣往何處,也會登記在案。

這樣一來,不管老百姓跑到哪裡,都會被「鹽」拴在官府這輛大車上。

加之,古代中國以「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為主體,大部分家庭除了鹽鐵之外,都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只要官府能合理供應鹽鐵,就足以維持經濟運轉。經濟運轉正常,老百姓樂享太平,誰會去叛亂呢?

後話

順帶一提,鹽還能夠促進科技的發展。比如說,自貢鹽井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井有1000米之深,如果沒有更高的技術做支撐,根本不可能有此成就。而聰明的井鹽人在開採井鹽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天然氣可燃的秘密,在熬製鹽滷時,以竹竿引天然氣煮鹽,不得不說這是人類燃料史上的一大飛躍。

鹽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有如此多的益處,官府自然會將其牢牢握在手中。直到現在,鹽依舊是國家專營的商品。

相關焦點

  • 鹽為何不能私賣?鹽在古代有多重要?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
    說起在古代倒買倒賣,應當是件很賺錢的事情,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你們絕對不能觸碰的,那就是鹽。我們對鹽的認識應當僅僅限於它是日常生活的調料,那麼就是這種不起眼的廚房調料,為什麼會有這麼重要的作用呢?由於古代對食物的儲藏手段並不多,對於食物的鮮度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保障,但是出現鹽之後,可以添加到食物之中,人們也就可以減少食物的浪費,可以在一段時間後再食用儲藏起來的食物。同時說起人體很需要的一些東西,鹽中包含絕大多數,對於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很重要。
  • 古代的人買不起食用鹽?卻有鹽醃製鹹魚,都是官府在收稅
    在古代的時候,鹽的徵收買賣作為國家的收入之一,是不準民間私自買賣的,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奠定了組織鹽戶生產,由國家低價收購的方式,開始了鹽鐵專賣,並且在之後的長時期,就已經開始對鹽進行收稅,由於在朝廷給鹽定製的利潤是非常的高,所以民間要向官府買鹽的話,費用也非常的大,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鹽在古代是非常金貴的,窮困老百姓要吃鹽,他們有什麼辦法?
    引言現如今說起飲食,人們都知道要吃得清淡一點,如果吃得太油膩,高血壓、就離你更近了一步,如果吃得太鹹,心臟病也會離你越來越近。總的來說,就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現在老百姓是不缺鹽,古代可就不一樣了,鹽非常珍貴,窮苦百姓要吃鹽很困難。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如果吃鹽有什麼辦法呢?
  • 古代窮人吃鹽有多難?他們買不起鹽又該吃什麼?
    在古代,鹽的存在感遠比現在來得要高,它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和富強。古代的鹽相當於現代的冰箱,鹽可以用來保存肉類、菜類和魚類,這些食物不像穀物一樣容易儲存,它們沒放幾天就會腐爛。這種局勢,導致販賣私鹽的商販越來越多,私鹽的數量也逐步增長,不過後來,國家對販賣私鹽的量刑加重了許多,導致私鹽販賣的現象減少了很多。不過,那時的鹽的價格特別高,高得絕大多數人都吃不起,據史料記載,鹽的價格在高的時候,一斤鹽可以換取一百多斤糧食,即便在最低的時候,一斤鹽也可以換取二十多斤糧食,正所謂鹽比千金毫不誇張。
  • 為何關於「鹽」的爭奪堪稱古代「石油戰爭」?
    中國古代,在春秋之前,雖然一直也把食鹽作為國家戰略物資,但對民間自由買賣食鹽並不限制。到了齊國管仲時,這一狀況被改變。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賢相。他推行的一項計策叫「官山海」,即政府要將大海裡的鹽、山裡的鐵都收歸國有。
  • 古代為什麼對鹽如此的重視,看完文章,我才知道鹽的重要性!
    中國面積廣大,但鹽資源分布極不均衡,相對集中的鹽業資源使政府控制起來相對方便。大陸國家收稅比較難,對比近代英國與法國,英國的稅收是法國的2倍,但法國逃稅率卻是英國的數倍,因英國是島嶼,政府只要控制了港口,進出口便盡在掌握,法國則不行。
  • 古代窮人吃鹽有多困難?他們買不起鹽又該吃什麼代替呢?
    總而言之,鹽無形中成為我國古代各地區之間貿易的紐帶,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古代的鹽是第二商品,盛產鹽和現代石油,凡是盛產鹽的地方,工商業一定很發達,經濟也比一般農區發展得好。聽說周武王在平定商紂之後,把營丘封給了姜子牙,營丘是鹽鹼地,種植莊稼是不合適的,所以在這裡居住的人口並不多。
  • 食鹽在古代有多重要?君王甚至用鹽來比喻自己的賢臣
    圖片:囤食鹽資料截圖一、古代異常珍貴的鹽在古代鹽有多重要呢?從許多古詩詞當中我們就可以窺見一二。李白好酒會生活,可以說是個資深吃貨,在《梁園吟》當中他這樣寫道:「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 三個「私鹽販子」推翻元朝:為何關於「鹽」的爭奪堪稱古代「石油...
    在中國古代,有一種戰略物資,其地位堪比今天的「石油」,那就是鹽。為了爭奪鹽的控制權,歷朝歷代大大小小打了無數次仗,成千上萬的人因此喪命,有的還因此亡國。食鹽官賣人必須吃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且,與其他生活必需品不同的是,鹽只能買,一般老百姓自己產不了。在古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鹽的地位都很高,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黃金了。
  • 為什麼鹽在古代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說說原因
    為什麼鹽在古代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說說原因之所以會思考這個問題,是因為想弄清楚一種新的全新貨幣是怎麼發行開來的,從而學習貨幣的本質。於是我選擇了手中的人民幣作為參考。鹽這個東西,不是你有一身力氣,有一個智慧的腦袋就能弄出來的,必須要有鹽礦、鹽場才行。如果鹽礦被別人控制了,你又搶不過,那麼,你恐怕就得答應別人的一些要求了,你就得求別人了。如果你控制了鹽礦,你就可以在鹽上邊附加一些你的要求,不論是對社會有利或有害的。你的要求將影響整個社會,因為人人都離不開鹽。
  • 三個私鹽販子推翻元朝:關於「鹽」的爭奪堪稱古代「石油戰爭」?
    中國古代,在春秋之前,雖然一直也把食鹽作為國家戰略物資,但對民間自由買賣食鹽並不限制。到了齊國管仲時,這一狀況被改變。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賢相。他推行的一項計策叫「官山海」,即政府要將大海裡的鹽、山裡的鐵都收歸國有。
  • 古代的鹽極其珍貴,若買不起燒菜用什麼替代?真相會顛覆你的認知
    導致連鹽都吃不起,其實並不是的,也不是說鹽產量很少,而是因為古代的統治者對食鹽的監管特別嚴格。很多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權,把一些很重要的民生產品都都收編到了自己的管轄範圍內,也就是說全部這些民生商品的經營權都是歸國家所有的,而商人想要售賣食鹽,一定也是要獲得皇家特許的經銷權的,這還不夠,他們還要花費很大的銀兩去交這個經銷費用的。
  • 中國古代吃的什麼鹽?艱苦條件超乎想像,古代美食難以下咽
    但是在古代鹽鐵官營的時代百姓們吃的是什麼鹽?艱苦的條件真的難以想像,那個時候即便是富含礦物,稍帶點毒性的青鹽都只是貴族拿著柳枝進行刷牙的好東西,一般人根本用不起,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古代的美食實在是沒有多好吃,很多調料根本是沒有的,比如說辣椒,味精!
  • 官府、海盜與巨族:尋訪「廣人煮鹽」遺蹟
    在古代社會,鹽業生產無論對於國家稅收、地方經濟還是個體致富來說,都是一項重要的產業。因此圍繞著這一古老而利潤豐厚的產業,各方勢力的糾葛從未間斷過。廣東是中國南部瀕海的一個省份,背負五嶺,東、西、南三面臨海,海岸線長,產鹽的條件十分有利,產鹽的歷史悠久,關於鹽的故事也就格外多。
  • 古代食鹽昂貴,若是買不起燒菜用什麼替代?看完還想穿越嗎
    現代人對古代生活的嚮往我們現在的生活比之從前,肯定是要好上百倍千倍的,老人常說「憶苦思甜」,現代人在習慣現代生活之後,也不免的開始懷念從前。尤其是在許多大熱的古裝劇播出之後,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古代的生活抱有一絲幻想和期待,更隨著穿越劇以及穿越小說的爆火,似乎每個人總是不可避免的做著一個回到古代的夢。
  • 中國古代的官鹽和私鹽
    中國歷史上主張由國家控制鹽、鐵及山林澤等自然資源的經濟思想和政策】而已。 古代民眾生活所必需同時又難獲取的兩種商品,一樣是鐵,另一樣是鹽。此前鹽鐵都由民間開發,官府徵稅。徵稅成本高且稅痛感強烈,容易引起反抗。 管仲主張官府將鹽鐵攬為己有,壟斷售賣,以此獲得源源不斷的收入。
  • 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古代的鹽運之城,山西運城有哪些美食?
    山西運城,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在古代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河東」而河東的地理位置,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十分重要。除此以外,運城之所以叫運城,是因為它古代叫鹽運之城。那麼這樣一座重要的古代城市,有哪些好吃又美味的美食呢?
  • 經常說古代鹽太貴,那鹹菜醬菜也很貴嗎?鹹菜也會受管制嗎?
    大家都知道,古代鹽鐵是專賣的,那麼使用和含有大量鹽分的鹹菜醬菜是否也會受管制?許多穿越小說裡說鹽太貴,窮人只能農忙時吃鹹,平時吃淡。那麼鹹菜、醬菜、豆瓣醬、豆豉、醬油的價錢是不是也很貴呢?
  • 《唐磚》中「細鹽」為何貴如黃金?我們來看看「鹽」的歷史
    就在家裡人看的是後順便掃了一眼,正好是第一集,演到男主角穿越回到唐朝。因為覺得當時的食鹽又苦又澀,進而又能現代的蒸餾過濾技術提純食鹽的故事。於是就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問題,唐朝的鹽為什麼又苦又澀,那麼唐朝以前呢?於是小編開始查閱資料,開始寫今天這篇關於鹽的歷史。
  • 買鹽時,切記要留意鹽袋上這4點,為了家人健康看看
    我們全世界人,每天都在食用,因為鹽就是補充氯化鈉,這個是人體正常生理必須的電解質,如果缺乏的話那是會有乏力浮腫,感覺渾身沒力氣,所以我們正常吃飯 一天不能超過6克鹽的攝入,如果過多攝入鹽,對胃部造成負擔,長期高鹽可能導致高血壓病,所以我們要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