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滿分,物理不到20分,考上清華,轉而學物理,成了一代大師

2020-12-13 靈楓歷史閣

憶往昔,以身許國,何以事不為?

棄文從理,潛心學術,只爭朝夕。

「我沒有專業,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一、文史滿分,棄文從理

1912年10月9日,錢偉長出生於江蘇無錫,從此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錢偉長在中學時屬於「偏科生」。

他對數理一竅不通,數理化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沒學過,考的是0分。

好在,因為叔叔是國學大師,他在國學和歷史方面,很有優勢。後來,憑藉著中文和歷史雙滿分,他被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五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最終他選擇了清華大學歷史系。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錢偉長從收音機裡聽到這個消息,拍案而起說:「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決定要轉學物理系以振興中國的軍力。」

面對一個文史滿分,物理一竅不通的學生的申請,物理系院長吳有訓很是頭疼。一開始他堅定拒絕錢偉長的轉學要求,後被其誠意打動,答應他試讀一年,一年後每門都要及格才保留資格。

為了能儘早趕上課程,錢偉長早起晚歸,來往於宿舍、教室和圖書館之間,極其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語聽課和閱讀的困難,一年後數理課程超過了70分。

從此,錢偉長邁進了自然科學的大門。

畢業時,他成為了物理系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他說:「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二、不去日本,不留美國

1939年,錢偉長考取了中英庚款會的留學生,獲得了加拿大的留學資格,但由於搭乘的輪船需在日本停留三天,他放棄了此次的輪船。

直到1940年,終於有不在日本停留的輪船,他才踏上其國外求學之路。

他說:「我只乘不過日本的輪船。」

1942年,錢偉長獲得多倫多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

在1942到1946年間,錢偉長師從馮卡門,專門研究如何製作火箭、人造衛星以及降落傘。

1947年,錢偉長取得一個赴美從事研究工作的機會。

他到美國領事館填寫申請表,發現最後一欄寫有一句話——

「假如中國和美國開火,你會為美國效力嗎?」

錢偉長很堅定地填上了「NO」。

在美國時,錢偉長、錢學森、郭永懷這幾個人常說,將來我們一定要回去辦一個比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還要好的大學,讓美國人到中國來留學。

抗日戰爭勝利後,錢偉長以「久離家園、懷念親人」為由,放棄了高薪職位,選擇歸國。

1946年5月,他從洛杉磯搭貨輪返上海,8月初又從上海搭輪船回到北京清華園,此時,他已經和祖國闊別了8年之久。

在母校清華大學,他成了一名普通的教授。

9月,愛妻祥瑛自成都攜已6歲的兒子元凱赴京,錢偉長才第一次見到兒子。

後來,錢偉長身處困境卻研究不輟。

他追求科學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他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科學,獻給了祖國的強盛與發展。

他用赤子般的愛國情懷,實現了科學救國的偉大抱負。

二、低調謙虛,熱愛祖國

錢偉長是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師從世界飛彈之父馮·卡門。

回國後,錢偉長開創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艱苦條件下,他堅持科研,在應用數學力學領域成就非凡,成為我國「兩彈一星」元勳,與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同時還擔任《清華工程學報》主編等審稿工作。

教學之餘,錢偉長繼續在潤滑理論、圓薄板大撓度理論、錐流和水輪機曲線導板的水流離角計算等領域不懈科研,撰寫並發表了8篇有影響的論文。

除了科研貢獻,錢偉長對我國教育事業貢獻也很大。他提出了一整套完整豐富的高等教育理論,堅持三分制辦學,出版多部著作。

後來,他在上海大學就任校長,27年間,不拿學校一分錢工資,也沒有自己的房子。

錢偉長為人謙遜低調,當選為2010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組委會是這樣評價他的——

「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祖國。」

作為「三錢」之一的學界巨星,錢偉長提出的「淺殼大擾度方程」被國際學術界譽為「錢偉長方程」;在圓薄板大擾度問題上,他提出的以中心擾度為小參數的攝動法,在國際上稱為「錢偉長法」。

這些科研成果是後人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而他,也的確為了祖國貢獻了一生。

相關焦點

  • 他以文史滿分進清華,卻因「9·18」改學物理成為一代力學大師
    高考時他的物理才5分、英語0分、數學和化學一共20分。憑藉著文史上的驚人天賦才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可他偏偏要棄文從理,立志當一名物理學家。但當時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和化學一共考了20分,英文更是直接0分。
  • 他物理考5分,英語才0分進入清華,最後卻成為一代物理大師
    他英語0分,物理5分卻考上清華,最終成為一代著名物理學家很多人在上學期間都有偏科的經歷,但一般很少有人放棄自己的優勢學科在自己的弱勢學科上大展身手,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位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的逆襲故事。
  • 他高考物理5分、英語0分考入清華,最後卻成為一代物理大師
    在清華大學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偏科生」,他當年考入清華大學的成績是:中文和歷史得滿分,可是數理成績一塌糊塗,理化英三門加起來只考了25分,物理只考了5分。但是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位偏科生,他後來選擇棄文從理,昔日偏科嚴重的他,最後竟然成為了著名的物理學家。
  • 此人高考物理僅5分,為報國咬牙轉為理科,結果卻成近代力學之父
    受其影響的錢偉長自幼有著深厚的國學功底,因此在高考之時,錢偉長的中文與歷史都考了滿分,但物理成績卻是慘不忍睹的5分,化學和數學則一共考了20分,由於未受過英文教育,所以他的英語成績為零。面對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這五所頂尖大學向他拋出的橄欖枝,錢偉長最終選擇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就讀。
  • 史上最強偏科生:身高149稱霸跨欄,物理考5分卻成力學大師
    結果,錢偉長以文史雙百的優異成績被這五所大學同時錄取了! 在考清華的時候,語文題目是著名哲人陳寅恪出的,題目是《夢遊清華園記》。錢偉長不到45分鐘就寫出了450字的賦!
  • 清華物理系奠基人葉企孫:締造物理大師的金手指
    葉企孫這個名字對於一般人而言並非耳熟能詳,但在他門下受業的弟子,名謂則是振聾發聵——華羅庚,李政道,錢學森,錢三強……  正是這一個個俯仰天地的大師,成就了清華的黃金一代,也為這所大學奠定了名揚國際的聲譽與堅實的學術根基。
  • 錢偉長:他是最強「偏科生」,高考物理只考5分,卻成力學大師
    他高考的時候總分只有225分,中文和歷史得滿分,理化英三門加起來只考了25分,尤其是物理只考了5分。傳奇的是,他就靠著這5分,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時候還得了全系第一,並成為近代應用數學與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在科學界,他與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 「力學之父」錢偉長:身高一米四九、物理成績5分的清華學霸
    編這條簡訊的人大約沒想到,我們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偉長剛考上清華大學的時候,身高就只有一米四九,物理只考了5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物理只考了5分的錢偉長居然成為我們物理學界泰山北鬥式的人物。他在大學期間刻苦鍛鍊,身高增長接近20公分,接近當時中國男人的身高標準。
  • 史上最強偏科生錢偉長:高考物理5分,卻成了世界力學大師
    當你問及一個大學生為什麼選擇自己這個專業的時候,你一定聽到過這樣一個回答:「因為我數學不好,我的專業不用學數學」。雖然回答讓人哭笑不得,但仔細想想知難而退,也挺有智慧,畢竟誰會想和自己過不去呢?但歷史上還真的有一個人,文科滿分,而物理只考了5分,卻毅然決然轉至物理系,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錢偉長。
  • 他高考物理5分,英語0分,考上清華大學,最後成為著名物理學家
    其中,中文和歷史都是100分,物理5分,化學和數學一共考了20分,英語沒學過,考的0分,各科成績嚴重不均衡。但錢偉長憑藉著優秀的文科成績,被清華大學歷史系錄取。 一聽有人語文和歷史考了100分的滿分,清華大學的中文系和歷史系非常感興趣,很多教授到處打聽這個文史學霸,其中就有著名的陳寅恪先生,沒事就問「那個考滿分的學生怎麼還沒來?」
  • 珍哥物理,帶你逆襲:從20分到高考物理滿分
    原標題:珍哥物理,帶你逆襲:從20分到高考物理滿分「兩級分化」的現象,相信很多高中老師都發現了,明明初中還是尖子生,到了高中成績直線下滑,還有的學生到了高二、高三變成了班級的尾巴。這種翻天覆地的學習變化,幾乎在每個高中班級中都存在。
  • 他物理只考了5分,卻就讀於清華,最終成為我國傑出的物理學家!
    明明文史成績非常優秀,卻偏偏去鑽研只有幾分的數理化,今天小編就要大家聊一聊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的故事。 錢偉長1912年出生在江蘇無錫,18歲的時候以中文和歷史兩門科目滿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偏科生,偏到了哪種地步呢?中文和歷史考了一百分,物理卻只考了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也只有20分,這成績要是放到現在估計老師們也無可奈何。
  • 他物理只考了5分,卻就讀於清華,最終成為我國傑出的物理學家
    明明文史成績非常優秀,卻偏偏去鑽研只有幾分的數理化,今天小編就要大家聊一聊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的故事。錢偉長1912年出生在江蘇無錫,18歲的時候以中文和歷史兩門科目滿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偏科生,偏到了哪種地步呢?中文和歷史考了一百分,物理卻只考了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也只有20分,這成績要是放到現在估計老師們也無可奈何。
  • 物理考5分上清華,棄文從理終成大師,他說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他與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他是中國力學之父,創辦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和力學研究所;他是著名教育家、曾擔任過清華大學副校長,讓清華大學成為「工程師的搖籃」;他語文和歷史都是滿分,物理只考了5分,被清華破格錄取,第二天就換了專業。
  • 最強「偏科生」:高考物理只考5分,卻成中國力學大師
    錢偉長、錢學森、錢三強被稱中國科學界的「三錢」,而最初的錢偉長更「愛」文史。1931年開學季,一個瘦小的戴眼鏡的男孩,以作文、歷史滿分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這個文史「學霸」,同時吸引了中文系、歷史系。人還沒見著,陳寅恪就到處打聽:「那個考滿分的學生怎麼還沒來?」
  • 史上最強偏科生:高考物理5分,卻成為了世界力學大師!
    在高考這場考試中首先要求的就是我們不能偏科,一旦偏科可能就和別人拉開特別大的差距,比如你數學好,數學考了滿分150分,但是英語差,考了10分,那你這兩科加起來是160分,而另外一個同學數學和英語都不太好,但也說得過去,數學考了100分,物理考了100分,加起來考了200分,高考是看總成績的,而不是單科成績。
  • 高考物理僅5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如今成了物理大家,他有多厲害?
    大家好,我是六六學姐,今天我們科普的話題是:高考物理僅5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如今成了物理大家,他有多厲害?   高考作為一次重大考試,考生們往往都會全力以赴,希望能發揮出最大的水平,更加希望能考上名校。
  • 他物理考了五分卻被清華錄取,最後去了物理系,結局令人欽佩
    他物理考了五分卻被清華錄取,最後去了物理系,結局令人欽佩   中國如今的強大,是幾代人的積累,是很多學者們孜孜不倦的研究,是無數科學家們在戈壁灘上夜以繼日的奮鬥換來的,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國家積弱,列強的鐵蹄無情的踏進中國的土地。
  • 清華錄取數學15分、物理5分、英語0分考生!對不起,你真誤會了
    清華大學是我國最高學府,它的一舉一動時常受到人們關注,譬如:2019年的新生招錄和新生開學典禮都成了全民關注的對象,「詩詞才女」武亦姝、「高考歷史最高分」楊晨煜等家喻戶曉的考生都被清華收入囊中。只是,也有人自己考不上,卻喜歡無事生非,這不,前陣子就有流言說:清華大學就連數學15分、物理5分、英語0分的考生都錄取,根本配不上中國最高學府的美譽。那麼,整個事情的始末到底是什麼情況?原來這個說法不是單說一個人,而是指兩個人。其中一個是90年前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錢鍾書。
  • 他高考差點沒考上清華 卻逆襲成清華首個四大力學課程滿分的學神
    691分。進入清華物理系的物理專業,他面臨的是本專業內41名來自全國各地頂尖高手的競爭,而這些尖子中自然不乏各地的高考狀元,還有差不多一半的同學都在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斬獲佳績,而胡耀文高一時候在北京市物理力學競賽中得過一次獎,那次他的排名在全市80名左右;他那時候的心態一方面是跟眾多高手過招的興奮,另一方面則是緊張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