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裁員、單位辭退人員,一般按照什麼順序?

2020-12-25 中國職場蛙

最近被裁員的信息稍微少了一點,也就大概2天一個人告訴我TA被裁了,而且大多數是試用期即將轉正時被辭退或者被裁了。

這跟今年2-4月份的每天2-4人被辭退,不可同日而語。看來國內疫情控制住了,經濟形勢有所好轉。

但是,很多行業還是深受打擊,比如外貿,並且還有很多行業沒有或者剛剛恢復,比如上海的線下培訓班,也就6月初才開始復工,且各地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基本都還沒怎麼重新開放。

對於裁員的優先順序,這個話題和知識點之前好幾次提及過,今天我專門講下,以免萬一哪天你碰到被裁,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看完本文之後,無論你在什麼單位,你現在就可以將你所在部門的同事列一個清單,按照「誰會第一個被裁」這樣一個可能性,挨個給他們打分、排序。內心有數,行動才不慌。

別以為你在體制內,就不會被裁;即使你所在單位很穩定,我這個讓你做的清單也是有用的,類似「誰會第一個被調離」的排序,這也是一份關於穩定性排序的花名冊。

1

裁員跟辭退的區別

裁員,是個企業行為,單位為了縮減開支或者因為業務調整的需要,減少甚至批量撤掉崗位、部門、事業部、名下公司,都被歸類為裁員。

這是受到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各類民生保障方面法律法規限制的,所以,批量裁員比如比例超過20%,是要向有關勞動部門報備的,不是你企業主今天想裁員明天就能將員工全部裁了。

頂級的裁員情況,就是單位關門、企業倒閉,類似戰略撤資,對於小企業來說就是老闆跑路。這種極端情況如何應對,大家看下這裡《公司倒閉,會給我賠償嗎?》。

辭退,則一般是針對個人做出的不予留用決定,一般跟該員工個人情況息息相關。主要看你所處的崗位、是否轉正、你的工作表現、業績指標達成情況、跟領導的關係、是否站對派別、政治鬥爭等個人情況,以及你真實的能力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

有些職場人,領導將他招進去了,在試用期之內被該領導辭退,這種大多數就是能力問題,少部分可能是客觀原因。你此時該總結下自己的得失,尤其你的工作能力,其次是態度,而不是一直用各種陰謀論、陽謀論來問我幽哥「我領導究竟是怎麼想的?」「領導這麼壞是什麼原因?」「公司裁員都不講良心嗎?」......

記住,同一個領導招了你,再辭了你,這主要是你的個人問題,再說,這是辭退你個人,不是單位集體裁員。辭退≠裁員。

這裡大家就清楚了,裁員跟辭退還是不同的:裁員,是個集體意志,一下子裁撤很多崗位;辭退,是個針對你個人的用工行為,只辭退你,合同期內跟你解除勞動關係,崗位還在。

搞不清楚這兩者區別的人,會在被裁員時去強調自己的業績多麼好,也會在被辭退時去抱怨公司多麼差。這種認知導致行動走向錯誤的方向,一般得不到好的結果,並嚴重影響了自己個人接下來的職業發展。

2

大公司的裁員順序

在大公司、大單位,一般都是先裁時間短的,也就是入職時間越短越容易被裁,試用期內的最危險;

轉正之後,則看資歷,本質上還是看你來了多久;

超過兩年,先裁犯過錯的;

超過5年,先裁上面沒一點關係的;

超過10年,先裁站錯隊的。

在我還是做小兵時,就一直看到身邊有人被裁員,當時我也誤以為被裁的人「沒跟上面搞好關係,得罪了領導。」現在想來,其實大多並非如此,有很多人業績表現好,也照樣被裁。

後來做了部門經理,就懂了,某次公司要裁員,裁員比例是10%,分配到部門。對於我來說,本部門連我在內9個人,我首先不會裁了自己,剩餘的8人,只要裁了一人,就是1/9,11%的比例,雖然大於10%,但你不可能裁半個人,HR要的是名單,並且HR部門都給我列出來推薦裁員的名單。我無非選擇他們推薦的小張,要麼小王,要麼我自己提出裁了第三人小李。

在大公司,某次裁了誰,部門經理可以說了算,但也要參考人事部的建議。

3

在小公司裁員啥順序?

小公司,一般也是先裁試用期內的人;

接著,對於轉正後的人,則裁工資高的,從副總開始裁,英語稱他們為Key Cost Driver,私企民企的管理職位不叫官,那叫鋌而走險,是我們這個社會上壓力最大的高危職業之一,這個職位「民企的總監」一般壽命是1年,也就是基本1年被開,民企的副總呢?更短,半年;

在工資相當的情況下,小企業先裁年紀大的,也就是性價比低的、動作慢的、不願意加班、不能出差的。實際上就是中年人。

在小企業,尤其私企,只有老闆和老闆的親戚,可以是中年人,甚至老年人。

打工的,當然需要年輕人,打工的中老年人,在私企是沒有太多發展空間的,包括做了高管的,除非你獲得了股份。

4

裁員跟職務,有沒有關係?

職務種類來說,先裁銷售,這點跟我們的常理不一樣,常理認為「公司業績不佳,肯定會擴大銷售部門而裁撤其他不增加業績的部門」,錯的,先裁的是銷售,有時整個業務部門連鍋端了,連銷售總監都不需要。

你可能想不通,你做了老闆就清楚了,裁了他們但客戶都還在、過往銷售額可以保證,也可以告訴其他部門是銷售部不力,犯了錯,誤入了不適合我們的市場和客戶,趁此杯酒釋兵權拿回公司沒有完全拿回的潛在客戶名單。

接著就是裁「底薪+提成「工資結構的人,開了他們,很多提成、獎金、績效就可以不給了,底薪是按月發的,提成、獎金一般發放周期是一個季度、半年甚至2年,你走了當然就沒有了,以後「客戶回款時公司統一發放時」再說,也就是先忽悠你走人,你底薪在這裡實際上是倒貼幫我打工,我裁了你,是最省錢的,萬一你待著後面發現被忽悠了青春反而麻煩。

接著,才開始裁撤那些「白領」部門,人事、行政、關務、財務、綜合管理部,包括我們採購部等等。

然後,開始裁運營部,也就是生產部、質量部、模具房、物流部、生產管理部、倉庫、總務等等。

最後是研發部,這是傳統行業的研發部,但大家注意下,網際網路行業的研發部也屬於銷售的範疇,放到第一步被裁,你可能又不理解,網際網路行業的研發並不是開發自然科技,他們研發的是消費科技,並不帶來基礎技術的增長,而是為了某家公司某一個時間段的銷售額和用戶佔有率服務,網際網路行業的工程師,只是懂得某一個具體技術環節的銷售員,也叫促銷員,裁就一個字,你別不能理解。

5

企業性質對裁員有沒有影響?

企業性質方面,先裁員的當然是夫妻老婆店,50人不到的小公司,我為何不建議大家去什麼「教育培訓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基本都夫妻老婆店,是極小的私企,他們誤導你錯把「培訓班」當作了教育行業,從公立幼兒園到初中,再到大學以及研究所的那些公立教育機構,才是做教育的。

你這培訓,是將知識廉價賣給學生的小培訓公司,各種忽悠學員和家長,陪笑,那些證照沒幾個你能辦得下來的,等著隨時倒閉,對於學生家長和員工來說,都不用退款或者裁你,因為他們夫妻倆會自己跑路,還有老公跑路,老婆留下來背鍋的,你去上班後,就讓你知道什麼是人生。

接著,創業公司很容易裁員,然後是沒上市的中型民企,接著才是國外上市的民企,然後是國內上市民企,後面是國內上市國企,再接著是央企地方分公司,然後其他體制內尤其學校的下屬子公司,接著事業單位,後面就是央企總部,再事業單位總部,接著機關外包的各崗位,最後有編制的人員。

6

校招和社招,先裁哪個?

這個是統計規律了,企業包括單位,都是優先裁社招的人。

這點不用多解釋,社會有規律,裁了校招的員工,也不利於企業的社會口碑。

但也有校招被裁的,主要是企業確實經營困難,整個事業部都裁了,又沒有分公司可以接收你,所以才裁到了校招員工。

第二種被裁的校招人員,我這麼多案例統計下來,就是校招進去後,此人換了好幾個部門,也就是轉崗的人,甚至換了事業部的。

你到了新部門,人際關係重來,雖然在本集團下還有一點點資歷,好歹也是校招的,但空降領導或者你空降而來的部門,別人誰知道你是校招還是社招,為了滿足領導當時的戰略目的,還是可能會將你列入被裁名單。

我們有群友校招進了一家大公司,她折騰,5年待了三個事業部加起來4家公司,在最後一個部門,空降的領導過來後,正好來了一次裁員,領導已經通過HR那邊了解到她是校招生,仍然給她先降薪30%,再迫使她同意降級從培訓科轉崗到銷售科,繼續再降薪了20%,變成了當年應屆生的工資。

7

轉崗容易被裁員

跟剛剛那位一樣,多次轉部門的,大多孩子心理,以女性為主,再來一位,如下這位星友,她沒有明說她的性別,實際上是女性無疑。

她在公司5年,目前剛換到一個新部門,儘管是私企,但新部門的主管是個女領導,各種虐待她。

現在女領導產假即將回來,她想到女主管的厲害,現在難過了,各種擔憂。

一個在此有著5年經驗的老員工,為何會怕新的女主管呢?

因為她轉崗了,她可能沒想到,下次裁員指標一來,女主管第一個就會裁了她。

不是因為女人為難女人,而是因為轉崗過來的人,在大多數部門中,都會優先被裁員。

別的不多聊了,大家有百度搜不到答案的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相關焦點

  • 來看看這份公司裁員順序排名
    不是說你的企業老闆今天和明天都想裁員。最高層的裁員包括公司倒閉、企業破產以及類似的戰略撤資。對於小企業來說,是老闆跑了。如何應對這種極端情況?讓我們看一看「公司會倒閉賠償我嗎?辭退通常是對個人做出的不留用的決定,與員工的個人情況密切相關。
  • 單位在試用期內辭退員工,需要提前幾天?
    年底裁員比較多,之前已經講過,包括前不久這篇《企業的裁員順序》,但沒有具體數字描述。你可以直觀來比較下,平常每周,大概1-2位群友告知我,他或她被辭退,但每年12月底到春節之間,大概會陡增,平均3-5位/天,還有人在外出長差被通知「下周一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大家注意下這個頻率的區別,3-5位/天:1-2位/周。
  • 辭退、辭職、合同到期、裁員,勞動爭議類型及賠償標準
    實踐中,勞動關係解除有這樣幾種情形:單位辭退、員工辭職、合同到期不續籤、裁員、員工自動離職,這些情形下都會產生哪些爭議,爭議仲裁的訴求賠償標準又是怎樣的呢?辭退: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單方辭退員工分為過失性辭退和無過失性辭退。
  • 什麼情況下公司可以合法辭退員工?
    今天我們來看下什麼情況下公司可以合法辭退員工。第一種是過失性辭退,主要是指因員工過失,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第二種是無過失性辭退,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在編公職人員因病被辭退會怎麼處理?單位可以辭退在編人員嗎?
    第一,體制內的在職在編人員不可能因病被辭退,這是違法違規行為,沒有哪個單位的領導會幹這種沒人性的事情。關於因病不能工作,勞動合同法也有明確規定企業和單位不能以此為由辭退員工,否則將予以處罰,並賠償經濟損失。聘用制的企業人員尚且如此,更遑論本不在勞動合同法管理之內、對辭退人員要求更嚴的體制內在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
  • 被單位辭退後有什麼補償,答案在這裡!
    一般到過完年初五以後,換工作,找工作的朋友也就多了起來,加上近幾年市場環境不好,經濟低迷,下崗失業的人也不在少數,有些朋友問,自己被單位辭退會有什麼樣的補償,為什麼有些情況被單位辭退,自己一分錢補償也拿不到,這裡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補償以及勞動合同中出現的陷阱,也希望能給一些求職者
  • 單位能否以經營不善為原因進行裁員嗎,還可以以什麼理由裁員?
    很多企業由於自身經營不善等原因需要裁員減輕財政壓力,領導作出決策通知立刻下發,要求員工「打包」走人。那麼單位能否以經營不善為原因進行裁員嗎,還可以以什麼理由裁員?網友諮詢:單位能否以經營不善為原因進行裁員嗎,還可以以什麼理由裁員?
  • 為何很多企業裁員時,寧願走到仲裁這步,也不願給員工N+1賠償?
    同時,站在員工的角度,很多人面對公司裁員,都會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能拿多少拿多少。很多企業寧願仲裁,也不願意辭退員工時N+1賠償,而這種處理方式的企業佔比竟然有80%以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並不是每個被裁的人,都能夠寫出一篇百萬加的爆文;像神州優車的小哥哥機智的錄視頻,把「工位宣讀裁員」事件放在網絡上,利用輿論的影響力迫使公司按照勞動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 企業變相裁員招數多: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我們一般不說裁員,都是『勸退』」  「去年我因為身體狀況出了問題向公司請病假,可沒幾天就被領導約談了,告訴我『要不你就辭了吧』。」回憶起被「勸退」情形,呂昀(化名)依然寒心,「上班3年,取得的業績、加過的班突然就不作數了,成了對單位沒有價值的人。」
  • 什麼情況公務員才會被辭退?
    什麼情況公務員才會被辭退? 每年不管是國考還是省考,公務員考試永遠都是競爭激烈,它的錄取也非常嚴格,要經過筆試和面試,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在很多人眼中,公務員是最穩定的工作,一旦考試就意味著不會失業了,是真正的「金飯碗」。
  • 被辭退能拿多少賠償?恭喜你!看到這篇最最全面的辭退賠償大全!
    一般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因大環境的不景氣,到了不得不辭退一些員工來緩解經濟壓力的地步,通常這種時候我們稱之為經濟性裁員,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被裁掉的員工,都能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也就是所謂的N。
  • 被裁員,被辭退?很多人不知道的維權方法,3招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也讓很多企業面臨停業、,即使沒有停業的公司也是生存困難,不得不通過縮減業務、裁員等方式自保。受大環境影響,很多人在這次疫情期間被裁員。有些合規的企業是按勞動法進行補償,也有些企業的做法就不近人情。被辭退時,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權益不受影響?教你這樣做,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 全球裁員潮--企業裁員全流程梳理(8000字文)|人力資源雲端法務年會
    它只適用於勞動合同快到期的或將要到期的人員。對於沒有到期的員工就不適用了。另外還有幾種情況是屬於勞動合同終止,屬於特定的法定終止情況。比如:公司依法宣告破產倒閉、員工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等等 。建議在工作中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合法的運用。方法三:公司辭退,你一定聽說過,這裡我們所說的辭退是區別於常說的辭退形式。
  • 公司辭退員工可以有更體面的姿態
    畫面中,HR拿著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讓員工籤字,並說:「我們不是在跟你協商,是直接單方面解除勞動關係,你如果有什麼意見,直接去找仲裁委。」HR的生硬態度很快招致網友的批評和質疑,涉事企業隨後對情況進行了說明,稱視頻未能完整呈現事件全貌。此前,HR曾多次就解除勞動合同關係與員工進行協商溝通,未達成一致。再次溝通時,員工離開會議室,HR再次交涉未果,便在工位前宣讀了解聘通知。
  • 公司裁員,雖然給了賠償,理由卻寫我無法勝任工作,我如何追責?
    什麼是經濟性裁員?1.經濟性裁員條件:(一)企業破產重整;(二)生產經營嚴重困難;(三)企業轉產、或重大改革;(四)因客觀經濟發生變化,無法繼續履行勞動合同。(4個條件,滿足一條,可發起經濟性裁員。)2、經濟性裁員流程:(一)企業一次需要裁員20人以上,不足20人,需要裁員總人數10%以上;(二)企業需就此問題,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聽取意見;(三)企業需就裁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 員工被裁員,離職證明被寫明辭退,問HR告知:賠償了怎麼寫都行
    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要進行裁員,一般來說裁員的話HR都會想辦法讓你主動辭職,這樣公司就可以省下來一筆賠償金了。不過有時候拿到了賠償金也並不是好事的,因為HR會在離職證明上坑你一把的。員工被公司裁員,離職證明寫明被辭退,問HR告知:賠償了怎麼寫都行最近就有員工表示公司裁員,直接在離職證明上寫明被辭退,想知道這個離職證明合法嗎,可以仲裁要求重新發嗎。無疑離職證明寫明是被辭退的,這問題還是有點嚴重的,畢竟辭退就是說明能力不行,一旦去找工作的話,面試是很難通過的。
  • 這些舉動儘量不要做,否則在試用期內會被辭退!
    之前我講過,裁員跟辭退還是不一樣的。裁員,是企業行為,單位為了縮減開支,或者因為業務調整,大幅減少甚至批量裁撤崗位、部門、事業部、名下公司,都被歸類為裁員。當然,裁員會受到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各類民生保障法律法規的監督和限制。
  • 中國青年報:公司辭退員工可以有更體面的姿態
    畫面中,HR拿著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讓員工籤字,並說:「我們不是在跟你協商,是直接單方面解除勞動關係,你如果有什麼意見,直接去找仲裁委。」HR的生硬態度很快招致網友的批評和質疑,涉事企業隨後對情況進行了說明,稱視頻未能完整呈現事件全貌。此前,HR曾多次就解除勞動合同關係與員工進行協商溝通,未達成一致。再次溝通時,員工離開會議室,HR再次交涉未果,便在工位前宣讀了解聘通知。
  • 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的程序要求——從實踐出發的律師實務經驗分享
    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裁員程序有什麼後果?在實際操作中,正確理解和適用相關經濟性裁員的程序規定,對於用人單位處理經濟性裁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同時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員規定》第四條明確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法定程序。
  • 公司突然裁員按什麼方式補償,關鍵還是要看是否屬於合法裁員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這個賠償金的標準就是經濟補償金標準的2倍,這就是所謂的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