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的程序要求——從實踐出發的律師實務經驗分享

2020-12-16 一曾二陳

前言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因法定情況需要裁減二十人以人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佔企業職工總人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該法條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程序分三步走:

第一步用人單位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

第二步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

第三步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那麼,這種程序是法律強制性的還是可選擇性的?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裁員程序有什麼後果?在實際操作中,正確理解和適用相關經濟性裁員的程序規定,對於用人單位處理經濟性裁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林寶福與本溪明山國家糧食儲備庫勞動爭議【(2015)遼審一民抗字第100號】

2005年1月5日,林寶福與本溪明山國家糧食儲備庫籤訂了自2005年1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止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2006年末,明山糧庫經營遇到困難,拖欠職工工資八個月之久,拖欠內外債務近1000萬元,除部分留守人員外,職工全部放假。2006年11月9日,明山糧庫向其主管部門糧食局提出關於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請示,本溪市糧食局同意明山糧庫召開職工代表大會。2006年12月8日,明山糧庫制定了《火連寨國家糧食儲備庫提前解除返聘人員勞動合同工作方案》,當日,向其主管部門進行了請示。2006年12月13日,明山糧庫召開了職工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火連寨國家糧食儲備庫提前解除返聘人員勞動合同工作方案》。同日,明山糧庫將其單位制定的《火連寨國家糧食儲備庫提前解除返聘人員勞動合同工作方案》以及解除勞動合同人員的名單向本溪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報告。2006年12月30日,本溪市糧食局作出批覆,同意明山糧庫制定的方案。林寶福在被解除合同之列。林寶福於2011年5月3日向本溪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本溪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不予受理通知書。後林寶福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雖然糧庫沒有提前三十日召開職工代表大會,但於2006年12月13日召開了職工代表大會,且已通過了《火連寨國家糧食儲備庫提前解除返聘人員勞動合同工作方案》,並已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且林寶福已收到2005年、2006年經濟補償金。因此,糧庫作出的經濟性裁員符合勞動法有關規定,裁員並無不妥。

二審法院認為,明山糧庫於2006年12月13日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了裁減人員方案,雖未提前30日召開職工代表大會,但其將裁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故明山糧庫作出的經濟性裁員程序符合法律規定。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同時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員規定》第四條明確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法定程序。本案中,明山糧庫主張當時火連寨糧庫召開了職工代表大會討論了方案,但只提交一份由工會蓋章的決議,無會議記錄及職工代表籤字,且林寶福等均否認開了職代會,不能認定火連寨糧庫將裁員方案交由職工代表大會徵求意見。另也無徵求工會對裁員方案意見的證據;明山糧庫雖提交了火連寨糧庫向本溪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報送的《關於火連寨國家糧食儲備庫提前解除返聘人員勞動合同工作方案的報告》,但未提交本溪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回復,不能證明當時火連寨糧庫向勞動行政部門進行了報告及聽取了意見;明山糧庫未提供正式公布方案的證據。綜上,火連寨糧庫2006年12月經濟性裁員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在程序上存在瑕疵,應當認定火連寨糧庫2006年12月經濟性裁員違法。

上述案例認為,應把經濟性裁員的程序要求理解成經濟性裁員的必要前置程序,即用人單位必須履行完「說明—聽取—報告」的法定裁員程序之後,才能裁減人員,否則,則屬於違法裁員。

經濟性裁員的程序要求對於用人單位而言到底是強制性的義務還是可選擇性的?

筆者整理了與經濟性裁員程序要求相關的法律規章,其中,《勞動法》第二十七條在經濟性裁員的程序前面用了「應當」,原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用的是「應」,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條規定的也是「應」,這些勞動法規、規章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程序要求是一種必須履行的法定程序。

而《勞動合同法》第41條沒有明確規定經濟性裁員的程序為「應當」履行,故需結合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和最高院的指導意見綜合考量。勞動合同法起草小組在《勞動合同法》釋義中,對第41條的解讀是,經濟性裁員不同於其他解除勞動合同的方式,經濟性裁員涉及人員多,客觀情況複雜,只有在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履行「說明—聽取—報告」法定義務的前提下,立法限制用人單位隨意裁員的目標才能實現。「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既是用人單位行使解除權的程序性義務,也是其集體合同的締約義務;「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既是用人單位行使解除權的程序性義務,也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審查集體合同的規則的體現。為了儘量緩減經濟性裁員對勞動者和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造成的衝擊,勞動合同法延續了勞動法關於經濟性裁員的程序性規定,要求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必須履行一套法定程序。且這些法定程序是有順序的,須全部履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勢下做好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審判工作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要嚴格審查用人單位的裁員行為是否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程序和條件,積極鼓勵和引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進行協商,儘量不裁員或少裁員。

筆者認為,《勞動合同法》第41條雖然沒有規定經濟性裁員的「說明—聽取—報告」義務是一種強制性義務,但根據其他勞動法律規章,結合最高院的指導意見,應當把《勞動合同法》第41條的規定理解為經濟性裁員必須履行法定程序,否則將會面臨違法裁員/違法解除勞動關係的風險。

既然經濟性裁的「說明—聽取—報告」程序是用人單位必須履行的法定程序,企業該如何履行這種程序,防範相關風險呢?

經濟性裁員的法定程序在原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員規定》的通知第4條和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5條對此程序均予以了明確。

原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員規定》的通知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確需裁減人員,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並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二)提出裁減人員方案,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經濟補償辦法;

(三)將裁減人員方案徵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並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並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五)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用人單位應當依據上述程序規定一步一步實施裁員方案。除此之外,用人單位還應當注意保留相關證據,以免程序未到位或舉證不能而導致承擔違法裁員的責任

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勞動與人力資源法律服務部

本團隊由勞動法專業律師、工傷認定和賠償專業律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稅務師等十餘名畢業於國內知名法學院校的成員組成。

本團隊以專業化、公司化的團隊協作模式,致力於為用人單位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資源合規管理非訴法律服務、一站式的勞動爭議訴訟代理服務。在用工設計、工傷認定及賠償、社保及稅務籌劃、人員優化與安置、高管風險控制等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

已為湖南省總工會、長沙市總工會、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政府部門及50餘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或人力資源專項法律服務。處理的勞動爭議及工傷案件超過700件。

獲評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9年「複議訴訟專項法律顧問服務質量評選」優秀等級。

聯繫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濱江路53號楷林國際A座10-12層。

新浪微博:@天地人勞動與人力資源法律服務部

相關焦點

  • 升級版:勞動合同解除終止中的168個實操要點(實務課)
    ,尤其在企業用工法律風險防範方面實務經驗豐富,曾任深圳律協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多本勞動法實務著作。(六)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的實操要點1、因規章制度瑕疵導致的敗訴案例分析;2、企業自查規章制度法律風險的基本方法;3、規章制度程序合法性自查與補正方法;4、裁判機關認定規章制度是否合法的條件與規則;5、規章制度「民主程序」的認定,司法實踐的態度;6、規章制度制定中的民主程序流程設計與操作方法
  • 因疫情裁員怎麼辦?律師這麼說
    導讀:因為新冠疫情,有的村莊封路,還要求村民上交押金,有的公司裁員還不給補償。這些做法是否有法可依,碰到了又該怎麼辦,請看在明律師上線正義網法律答「疫」公益平臺,為大家免費解答。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賈燕麗:對此問題,律師建議您不繳納相關費用,但要服從疫情管控的要求,不外出。
  • 單位能否以經營不善為原因進行裁員嗎,還可以以什麼理由裁員?
    很多企業由於自身經營不善等原因需要裁員減輕財政壓力,領導作出決策通知立刻下發,要求員工「打包」走人。那麼單位能否以經營不善為原因進行裁員嗎,還可以以什麼理由裁員?網友諮詢:單位能否以經營不善為原因進行裁員嗎,還可以以什麼理由裁員?
  • 職務侵權案件中用人單位追償權問題實務研究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該條款在立法層面首次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對工作人員的追償權,將會結束司法實務中因司法解釋與法律規定不一致所導致的混亂狀況。
  • (實務課,更多內容)
    ,尤其在企業用工法律風險防範方面實務經驗豐富,曾任深圳律協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多本勞動法實務著作。(十五)經濟性裁員的實操要點1、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情形;2、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能否裁員?
  • (實務課)
    ,尤其在企業用工法律風險防範方面實務經驗豐富,曾任深圳律協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多本勞動法實務著作。(十五)經濟性裁員的實操要點1、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情形;2、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能否裁員?
  • (實務課)
    ,尤其在企業用工法律風險防範方面實務經驗豐富,曾任深圳律協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多本勞動法實務著作。(十五)經濟性裁員的實操要點1、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情形;2、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能否裁員?
  • 公司說崗位不重要裁員是否合法,公司合理裁員的規定有哪些?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由於各種原因,雙方產生糾紛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勞動糾紛的發生,不僅使正常的勞動關係得不到維護,還會使勞動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不利於社會的穩定。那麼公司說崗位不重要裁員是否合法,公司合理裁員的規定有哪些?
  • 企業變相裁員招數多: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企業變相裁員招數多: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專家表示,裁員須經過正規程序,並注意平衡各方訴求  近日,網易「暴力裁員」等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眾多勞動爭議案件中,主要矛盾大都集中在變相裁員上。企業會在何種情況下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該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應如何兼顧各方訴求?
  •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該怎麼賠?
    對於以上6種情況,《勞動合同法》賦予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提供任何補償、無需提前通知勞動者的權利,這是對用人單位權益的保護。因此,在實務中經常會出現勞動者當天被約談當天必須離職的情況。(二)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遵循法定程序後,可以裁減人員:(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
  • 南通人社部門:不可用效益不好等理由隨意裁員
    具備條件才可裁員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裁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
  • 公司要求改用國產手機,用蘋果自動離職,南昌資深律師:違法
    律師說法對此,江西心者律師事務所南昌資深律師黃律師認為,企業有支持國產手機的想法是好的,有利於培養企業員工的愛國情懷。我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才能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否則,都屬於違法解除。這裡的法定情形有四類: 一是協商解除,即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雙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允知研習|用人單位要求失職員工賠償損失
    所以,法律明確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賠償的,僅有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違反保密義務、違反競業限制。那麼,勞動者非上述三種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能否要求勞動者賠償其損失呢?
  • 被用人單位違法收取的擔保金,如何快速要回
    實務中有的用人單位為了穩定與勞動者的勞動關係,或者擔心勞動者在勞動合同履行中對用人單位的財物造成損壞,會要求勞動者提供一定的擔保金。雖然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已經規定,禁止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收取擔保金或其他財物,但實務中此種情況仍然存在。
  • 孫佳恩專家為遼寧省律師培訓辦理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程序與實務
    為了加快推進我國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指導律師學習掌握密集出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司法解釋,有效提升律師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服務能力與水平,遼寧省司法廳、遼寧省律師協會於2020年9月29日在瀋陽舉辦《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實務主題培訓》,邀請吳松副庭長、商業秘密保護專家孫佳恩兩位老師作智慧財產權保護主題講座,遼寧省各城市200多名律師踴躍報名、積極參加,遼寧省律師協會會長楊興權、副會長胡偉、部分副會長、以及部分省
  • 美國硬碟巨頭蘇州工廠突然關閉官員稱裁員程序合規
    美國硬碟巨頭希捷科技近日在中國市場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突然宣布關閉位於蘇州的工廠,並裁員2000人。1月7日,希捷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員工收到了工廠將關閉的通知。這則通知稱,希捷科技會根據勞動合同法依法支付員工的賠償金,要求所有離職員工於1月11-18日辦理員工離職手續。離職後的員工可選擇去希捷無錫工廠應聘。
  • 北京大學法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方案
    以接待用人單位來訪為契機,加強聯繫。通過用人單位來院開展宣講招聘、政審學生、了解學生情況等契機,增進與老單位的聯繫與溝通。特別是加強與原有聯繫的「星級就業單位」,採取措施,使畢業生在這些單位佔有一席之地。  建立與「新單位」的聯繫,拓寬就業資源渠道。 對於新單位,主要採取「走出去」策略,開拓新的就業市場。
  • 天津律師┃疫情期間彈性辦公:工時怎麼計算?可否認定曠工?
    企業不得以經濟性裁員為由,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緊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解除勞動合同。 通報會上,還發布了彈性辦公、勞動仲裁訴訟時效等相關問題的4起典型案例,通過「以案釋法」從不同側面更加生動具體地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做出法官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