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學」成發展趨勢 DaDa促進課堂學習與家庭教育融合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隨著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全國婦聯等九部門共同印發的《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正在被不斷加強。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大有幫助,同時,如果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孩子也會展現出良好的學習狀態。9月26日,由北師大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等機構聯合發布《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其中指出,家長「學業捲入」程度越高,學生學業成績越高、越認同學習的價值。

「學業捲入」指的是家長在孩子學習生活中的投入情況,比如投入時間、精力等等。調查顯示,在家長學業捲入程度高的學生中,有80.2%的四年級學生和60.0%八年級學生認為「學習有價值」;而在家長學業捲入程度低的學生中,僅有58.3%的四年級學生和33.7%的八年級學生認為「學習有價值」。同時,報告還顯示,增加親子閱讀頻率有利於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時間、閱讀量。

作為國內在線教育行業的頭部企業,DaDa十分重視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發揮孩子學習過程中外教、家長的雙重作用。其中,DaDa旗下的英語啟蒙產品DaDaBaby就主打「親子共學」教育模式,為0-6歲幼兒提供英語啟蒙教育。與其他只服務於孩子的英語啟蒙課程不同,DaDaBaby將家長融入到學習過程中,不僅含有面向孩子的英語課程,還包含孩子早期教育課程,及培育家長育兒能力的家庭教育課程,以此希望通過科學育兒理念促進孩子能力的全面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DaDaBaby注重利用技術手段,將真人教師與動畫形象相結合,構建了一個十分真實的線上教學場景。其中,DaDaBaby所擁有的「TV show」技術是對傳統「綠幕」拍攝技術的革命性升級,為課程製作者、教師和孩子三方提供了良好的使用體驗。學習過程中,孩子會面對一個電子化的宏大故事場景,在與父母沿著故事主線一起遊歷「DaDa Land」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知識、結交夥伴並建立起基本的世界觀。

「DaDaBaby的『親子共學』理念不是讓家長陪孩子做個遊戲、幫孩子準備課堂用品這種簡單的事情,而是通過為家長開展早教課堂、制定同步學習計劃的方式讓家長親身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發揮家長在孩子中的作用,也促進了家庭教育的開展。」DaDa公關負責人姚舒文曾表示。

據悉,DaDa始終秉持一對一專屬教學模式和「陪伴式」教學理念,而「親子共學」模式也不斷受到用戶的認可。最新運營數據顯示,DaDaBaby APP上線兩個月來,總下載量接近14萬,最新V1.4版本用戶次日留存率達42.81%,活躍用戶單次使用平均時長為12分鐘,擁有極強的用戶粘性。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獲教育部重視 DaDaBaby率先引入「親子共學」助家庭教育發展
    近日,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亦對家庭教育提出要求:要積極推動將家庭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家長課堂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此外,陳寶生還著重提出:家庭教育的重點是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
  • 武夷山市第三中學「家長共學」課堂搭建家校階梯
    12月29日,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第三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發展中心迎來30餘名「大齡學生」,他們是第九期「家長共學」課堂的學員。如今已有300餘名三中學生家長加入「小鴻雁」計劃,有效銜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與孩子共同成長。
  • 「幸福課堂」 親子共學成長平臺濃情上線!
    在家如何指導孩子自主探索學習?如何與孩子共度足不出戶的時光?在這被打亂了生活規律,卻又難得的親子時光裡,很多家長顯得手足無措~~不要擔心,陽光雨露——幸福課堂 親子共學成長平臺上線啦!這是陽光雨露的老師們精心為全國3-6歲小朋友及家庭設計的親子共學課程,為期3周15節課,課程以《3-6歲教育發展指南》為依據,以遊戲為依託,包含了社會、健康、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活動內容
  • ...青芒雲課堂」防「疫」脫口秀第二期親子共學與愛同行
    「小家」連「大家」, 共護自然生靈 ——「青芒雲課堂」防「疫」脫口秀第二期親子共學與愛同行 2020-03-05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陪伴式理念記錄成長 DaDaBaby親子共學模式獲青睞
    近期,基於全國代表性取樣的《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出爐,在調查中發現,雖然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普遍最為關注,但大部分家長並沒有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只是孩子學習成績的監督者。另外在親子溝通方面,有超過兩成學生認為「家長從不或幾乎不花時間與我談心」、「家長從不或幾乎不問我學校或班級發生的事情」等。
  • 上饒市一小開展親子共學日活動
    本報訊 記者萬明報導:5月9日,上饒市第一小學開展親子共學日活動。活動為期一天,在全校範圍內每班共邀請六位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與孩子們共同參與一天的教學活動。  據一年級三班班主任周宇老師介紹,親子共學活動是上饒市第一小學的特色教學活動,每年都會舉行,邀請家長們再當一次小學生,全程體驗一小的常態化的學習生活。通過這樣的互動教學活動,家長們能夠更了解孩子們在校學習的精神狀態和教學進度,對學生的校園生活更有參與感,讓孩子們和家長共同學習進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帶來正能量的影響。
  • 第26個國際家庭日到來 DaDaBaby「親子共學」促師生及親子關係升溫
    據了解,1993年,紐約特別會議提出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
  • 【莒南新教育·校園動態】莒南一小:親子共學 家校共長——開展「親子共學日」活動
    為增強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使家長深入了解學校的管理與發展趨勢和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莒南縣第一小學從11月23日開始,舉行了為期一周的「親子共學日」活動。本次活動以年級為單位,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走進教室,近距離地接觸孩子的學校生活,了解孩子課堂上的表現,感受孩子在課堂上的智慧火花。
  • 科學啟蒙,親子共學!
    生活的便利與進步有賴於科技的創新與發展,為提高少兒對科學的興趣,加強少兒對科學及環保方面知識的學習
  • 親子活動的最高境界:「親子共學」,看展覽還能穿越時空去旅行
    親子活動的最高境界:「親子共學」,看展覽還能穿越時空去旅行2017-05-25 15:04: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近年來,親子共學的概念大幅興起,全國各地的各級城市的培訓與教育機構全都主打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的課程與內容。
  • 家庭教育智慧課堂|親子共讀《小貓頭鷹》
    家庭教育智慧課堂|親子共讀《小貓頭鷹》 2020-07-03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灣家庭教育學堂】線上微課,家庭共學——線上親子繪本課堂開始了
    特殊時期,宅家裡的時光正是親子互動的好時光。今天開始,龍灣區婦聯聯合溫州老約翰繪本館,每周推出一期親子繪本線上公益課,邀請溫州老約翰繪本館總監鄭筱莉老師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繪本故事,共享快樂親子時光,攜手共度非常時期。
  • 2020中國家庭教育行業研究報告:家庭教育線上化趨勢明顯
    三、家庭教育市場現狀分析  1、國家政策助力,家庭教育行業成政策紅利市場  中央印發的《家庭教育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到2020年家庭教育行業將增加30%,各地方出臺了地方政策,提高行業滲透率。
  • 逸家課堂這樣做
    12月8日晚,國內知名基礎教育專家曾祥臣老師帶來的題為《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力的自主學習者,順便拿個好成績!》家庭教育講座,在東城逸家中學報告廳開講。整個講堂座無虛席,學校校長王晶、副校長梁慧、政教處主任郝立傑以及各位班主任老師也聆聽了講座。
  • 成都市雙流區探索「家校社聯動」親子樂學教育體系
    書院秉承孔子的「樂」「說」(通「悅」)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怡心街道三江社區深厚的儒釋道文化底蘊和家風家訓優良傳統,高效利用社區各類教學陣地和「家風亭」「勸學亭」「愛蓮亭」「文化長廊」「鄉愁健康步道」等配套設施,以社區教育促進小區治理、社區營造和居民融合。
  • 親子共成長,免費親子課程 | 宜賓市父母大課堂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親子共成長,免費親子課程 | 宜賓市父母大課堂家庭教育公益講座開講啦!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
  • 親子共學家庭禮儀
    「傳承紅色基因·時代少年童敘城市故事」活動,由貴陽市文明辦主辦,貴陽日報傳媒集團、黔民閱讀、貴州領航燈青少年發展指導服務中心、貴陽市禮儀文化交流協會、貴陽晚報小記者團承辦。活動旨在引導未成年人對家鄉的歷史文化、革命歷程、建設發展等進行深入了解,找尋文化印跡,講述好貴陽故事,傳承好民族精神,傳播好中國價值。
  • 家教「雲」課堂丨促進親子溝通的策略與技巧
    家教「雲」課堂丨促進親子溝通的策略與技巧 2020-08-21 2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外爆發 大成本的錄播教室成擺設 共學雲解燃眉之急
    大成本錄播教室成擺設2020年的新冠疫情,線上教育全面爆發,很多文化科目快速轉型線上,這得益於這麼多年在線教育技術的發展,對於這種單一場景的文化課,一些線上教育工具還是能夠應付的。而我們也能看到,在這場疫情中,學校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配置了專業的錄播教室在線上幾乎是缺席的。
  • 一場生物與內在哲思的對話課|家庭賦能系列-「生生之學」親子共學課堂
    而這是父母在生物學、大自然領域增能的一堂課在和孩子如何對話增能的一堂課在學習如何引導孩子思考的一堂課生生之學-親子共學課堂課堂文化,講錯的價值比猜對的價值更大,鼓勵孩子在課上表達,因為有說話代表有思考的信號。如果孩子怕說錯,有思考也不說出來,那不能代表你進入真正的學習狀態。用身體去學習,身體學會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忘記。切記成人過早的告訴孩子的答案,他就以為他會了,然後就不再去探索了。例如看了N本自然百科,但不願意蹲下來觀察蜘蛛怎麼抓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