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民如何在不離開家鄉的情況下靠農業致富,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部分農民致富還是實現全部農民致富。又而引出了一個現在農村農業最大的矛盾:種地,地少不賺錢。想種地,沒地的情況。
我們要知道農村農民真正能利用的土地基本都是現成的耕地,農民手中的耕地本來就少而且現在只能種糧。糧食畝產不過千斤,糧食價格不過每斤1.4,農民能靠手中的這點耕地幹嘛?每年能靠這點耕地產生萬元以上的收益嗎?不能。所以這裡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農村農民靠耕地是無法實現農村農民全部致富的。畢竟每年收入不過萬很難維持現在的生活開支,根本沒辦法存錢,存不到錢怎麼致富?當然實現部分農民致富是可以的,比如說大規模的承包土地。不過這樣又衍生了很多矛盾,有些農民不願意把土地承包出去,何況承包土地只能解決小部分農村農民致富問題。
那麼要想做到當地農村農民一同致富單靠耕地肯定不行,我們需要充分的利用農村的集體建設性用地,比如說林地,河流湖泊,土壤空氣等各種資源,從水陸空著手。耕地種糧,林地種果,河流池塘湖泊養水產,天上飛的養養,地上跑的也要養,水裡遊的也要養,然後形成產業。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當地的農村才有可能一起致富,才能實現當地農民全部致富。
可惜啊,絕大部分農民連自家門前雪的沒掃清,有幾個人能這樣想這樣做呢。何況出去打工可比在農村實現這個什麼共同致富的夢想容易多了,也賺錢多了。至於題目說,農業集體化耕種何時恢復,就不要想了,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吃不飽飯的時代了,集體化農業已經不適合我國農業發展了。分田到戶基本上算是永久性了,至於農民上樓,想上就上唄,農民工的標籤嗎,我認為挺好,農民工怎麼了,能賺錢就是好標籤,比你是好人這個好人標籤還好。
力能勝貧,謹能勝禍,智才能致富啊。有空多思考,想出來就做,做才能致富啊。我是高華,一個農村創業者,現在致力於家鄉的發展和建設。喜歡討論三農話題的朋友,請點點關注,我很樂意和大家討論各種三農話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