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軍事戰略意義有多重要?扼守日本能源命脈,中國面向太平洋關鍵門戶!

2021-02-15 數碼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臺灣島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也許大家都知道臺灣島這個名字,對於臺灣島其它的方面都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臺灣島的其它方面,首先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臺灣島的具體位置吧!臺灣島地處中國大陸東南海域 ,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臺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諸島以及澎湖列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臺灣省人口約2360萬,超過70%集中在臺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臺北市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國面向太平洋的門戶,扼守日本能源命脈。臺灣位置有多重要?從歷史上來說,臺灣的人與大陸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通俗來講,往上翻個幾代人,大家指不定都還是親戚呢。臺灣主要的少數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居臺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但是當時荷蘭和西班牙人趁亂侵佔。不過到了1662年,鄭成功進入臺灣海峽,並再次將臺灣收回中國。1684年,清朝已基本穩定下來,臺灣府就設在這裡。在福建省的管轄範圍內,200年後臺灣又被重新劃為省。所有這些歷史表明,儘管臺灣曾經歷過許多苦難,但他始終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同時又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一份子,這是無可置疑的。

主要是因為板塊撞擊引起的島嶼隆起,臺灣省的地勢也十分複雜。主要是因為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所以在臺灣島上。大量的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存在,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每年吸引了不少的中外遊客前來遊覽。臺灣的地形大致分為五種,即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臺地,主要由五個山脈組成,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儘管只是一個島嶼,但地勢的高程卻非常之高,如有268座高峰出現在海拔3000米以上,在這當中最高峰高達3952米,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的山峰。

與此同時,臺灣省降水量充足,年降水量超過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降雨量因季節位置、海拔而異。東部和北部降雨量很大,幾乎整年都在下雨。此外,中國年降水量最大的火燒寮就在臺灣東北部,當地居民都說這是個雨季。與西部地區相比,主要是因為山脈的阻隔,降水量要正常得多。因此,臺灣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臺灣島西部的五個主要城市,即新北市、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和臺南市,這五個城市是臺灣省經濟與工業的基地。

上世紀60年代以後,臺灣省實行出口帶動的工業化戰略,經濟發展很快,加上大陸的支持,因此在當時和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其南北長約395千米,東西寬約145千米,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扼守在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位置,是中國大陸與亞太地區國家海上聯繫的重要樞紐,也是日本與東南亞等地經貿往來的必經之路。了解日本本土資源並不算什麼,所以很多商品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在日本經濟貿易中,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是非常重要的海域。也許有人會說,太平洋這麼大,去別的地方不也行嗎?太平洋儘管被稱為太平,其實根本沒有太平,各種季風氣候變化無常,海上經常有颱風,這樣的氣候,如果經過臺灣海峽,也能把代價和風險降到最小。因此,在貿易上,臺灣很重要的一點是,它是封鎖西太平洋南北航線的要衝,西歐大陸進入太平洋,或日本、韓國。

據悉,目前日本四分之三的貨運量是從臺灣海峽進出,如果繞道菲律賓,費用也將增加25%以上。相對於日本而言,這樣子的價位增長幅度是難以承受的呢。而對於我國而言,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是我國與太平洋各個國家相互間聯絡的關鍵地方。與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海南島構成了1條我國海上的長城路線地圖,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天然屏障。在歷史兵家中便有四神左顧、東南鎖鑰之說,對我國沿海防禦擁有著主要支撐的應用領域。與此同時,臺灣省處於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核心地方,作為我國東南方的門戶,既能夠 對東南亞構成輻射,又擁有著尤為重要的經濟和軍事應用領域。

相關焦點

  • 臺灣島位置有多重要?是我國東南海域的天然屏障,扼日本能源動脈
    前言:臺灣島的戰略意義究竟有多重要,直接關係我國東南海防,扼日本的能源大動脈,一起了解一下。臺灣島,西靠亞洲大陸,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中國第一大島鏈戰略要地。其孤懸於東南沿海,是集攻防於一體的戰略要地,有「東南之鎖鑰」之稱。臺灣島西依臺灣海峽,距福建省海岸最近處僅140公裡。同時臺灣島地處中國海區,東南部前沿,是西太平洋南起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北到日本和俄羅斯的勘察加半島一大串島嶼的中心。
  • 石齊平:臺灣對中國大陸有三方面的戰略意義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今天美國跟日本結合什麼軍事同盟、對付中國,很重要的一個實質基礎是跟臺灣有關係的,所以我剛才前面講,一個地方戰略的價值是隨著時間跟主體而去改變的,這個話對21世紀的中國來講,同樣適用。竹幼婷:是,我們已經談到21世紀的中國,您又怎麼看臺灣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
  • 金蘭灣的戰略位置有重要?扼守中國南海,難怪美國一直覬覦
    金蘭灣軍事歸屬金蘭灣在1975年越南尚未統一之前,一度是法國、美國、日本等國的海軍事基地。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一直牢牢握著越南金蘭灣的控制權,以此向南越提供大量的軍火援助,極大的阻礙了越南的統一進程。越南戰爭結束後,越南實現統一,軍事實力大幅提升。並且擁有美軍撤軍時遺留下來的價值幾十億的美制新式武器準備,號稱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在各自利益戰略的催促下,蘇越關係迅速升溫。
  • 臺灣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控制美日的咽喉要地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多國家對我們的寶島虎視眈眈?臺灣省簡稱「臺」,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地處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 國民黨敗退大陸時,有三個備選地,蔣介石為什麼選擇了臺灣?
    當時解放軍軍事能力比較單一,陸軍雖然強大,但卻沒有強大的海空軍。這樣,臺灣海峽無疑給解放臺灣增加了難度,而海南離大陸則太近。同時,臺灣北有日本,東有關島,南有菲律賓,都有美國勢力,利於美、臺協防。而海南周邊的國家多為英法屬地,協防難度很大。
  • 國民黨敗退大陸時,曾有三個備選地,蔣介石為什麼最後選擇了臺灣?
    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原因就是臺灣海峽遠遠寬於瓊州海峽,而且孤懸海外,有天險可守。當時解放軍軍事能力比較單一,陸軍雖然強大,但卻沒有強大的海空軍。這樣,臺灣海峽無疑給解放臺灣增加了難度,而海南離大陸則太近。 同時,臺灣北有日本,東有關島,南有菲律賓,都有美國勢力,利於美、臺協防。而海南周邊的國家多為英法屬地,協防難度很大。
  • 臺灣的價值何在?
    隨著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再次訪美,臺灣問題又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雖然伊拉克、朝鮮半島等問題都會成為此次中美峰會的重要話題,但作為中美之間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難以打開的心結,臺灣問題依然難以迴避。 美國是臺灣問題的始作俑者,也是中國走向統一進程中的最大外在阻力。
  • 中美競合︱太平洋掰頭,開始了嗎?
    本月上旬,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埃斯珀和國務卿蓬佩奧分別在印太地區多國展開訪問。其中,埃斯珀到訪中國鄰國蒙古引起較多關注,相對而言,蓬佩奧訪問太平洋島國似乎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實際上,在川普政府不斷強化對華戰略競爭的背景下,美國方面正在加快重塑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尤其是越來越重視太平洋島國在中美博弈的作用。
  • 不為臺灣出兵,卻一直猛打臺灣牌?美國決策與臺海局勢的幾種走向
    現在綜合各種信息來看,似乎已經可以確認,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正在進行一場新的戰略布局,因此,他們需要分散解放軍的兵力,擾亂中國的視線,所以頻繁打臺海牌,來製造迷局,為其印度洋——太平洋大戰略服務。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尤其是解放軍具備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之後,實際上在第一島鏈範圍內,美國的海空軍事力量已沒有太多可施展的空間,以東亞海岸線為起點的4000公裡範圍內,都不再適合美海軍航母打擊群活動。但美國絕不可能坐視中國繼續強大下去。所以,做出新的戰略部署,對中國進行更有效的圍堵就成為必然。
  • 「天堂很遠,中國卻很近」——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地緣政治互動...
    東北面同中國陸鄰的國家有朝鮮、韓國,與日本一衣帶水;東南面有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等與中國隔海相望。在這些國家中,對亞洲地緣政治具有地區重要影響的國家,有俄羅斯、伊朗、印度,日本;而對中國地緣政治具有支軸意義的國家則是東北亞的朝鮮、東南亞的印尼、柬埔寨、緬甸以及南亞的巴基斯坦和西亞的伊朗等國家。
  • 鄒才能等:論中國「能源獨立」戰略的內涵、挑戰及意義
    中國「能源獨立」戰略兩個重要標誌是國內生產量佔消費量90%以上、清潔能源生產量佔消費量70%以上,能源安全實現「長久安全」和「自主可控」,戰略意義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帶動相關大產業發展、實現能源管理變革、落實零碳化環保目標。中國「能源獨立」是個戰略性命題,隨著國家實力顯著提升,或許不需要國內能源生產量與消費量基本相當,就能保障能源供給與消費安全。
  • 瓜達爾港對中國打造西北能源通道有重要意義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評論員彭念)據英國廣播公司1月30日報導,巴基斯坦政府於30日同意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瓜達爾港的營運控制權移交給中國公司。分析人士稱,取得瓜達爾營運權對中國具有重大價值。屆時,中國可利用在瓜達爾的影響力,鋪設中東輸往中國西部的石油管道。
  • 印太戰略到底是啥?本質是一種軍事包圍戰略,在我周邊大規模駐軍
    二戰結束後,美國在東亞、南亞、太平洋諸島嶼、印度洋等地均設有軍事基地並且有相當數量的駐軍,這為美國實施各種針對東亞大國的戰略構想提供了現實基礎和軍事依靠,再加上美國龐大的軍事實力和布滿全球的武器裝備,讓美國"囂張"到了極點。
  • 日本與那國島駐軍成臺灣安全隱憂 島民更親臺灣
    駐軍成臺安全隱憂  與那國島這個面積只有28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為何能夠牽動臺灣軍方的神經?該島距臺灣島僅110公裡,與中國釣魚島相距約150公裡,因為在地理上的特殊性,一旦實現軍事化,就會成為西太平洋地區一枚舉足輕重的戰略棋子。  有專家表示,日本增強與那國島駐軍將成臺安全隱憂。
  • 史地政隨筆:臺灣問題
    本文力圖拋去政治上的無限對立,依託歷史從更高維度出發,從四個角度細細分析當今的臺灣問題,第一部分計劃簡要介紹一下臺灣四百年的開發歷史,側重於史料的挖掘;第二部分計劃介紹一下從地緣的角度,臺灣島如今對於中國的重要戰略意義,側重於理論的闡釋說明;第三部分計劃剖析一下臺灣的政治經濟模式與一些問題並試圖思考一些臺灣問題未來可能的解,側重於依託數據夾帶私貨的評論
  • 美國構建第一島鏈,為何說臺灣島是關鍵,看我國如何突圍!
    美國著名的軍事家麥克阿瑟甚至將第一島鏈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第一島鏈最近處距離我國僅有160公裡,從而可以向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投射力量。不得不說,這個戰略思想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這樣就能把中國給封鎖起來嗎?位於日本九州島最南端的大隅海峽,就是所謂的第一島鏈地帶的重要海峽。這裡日本的領海寬約3海裡,中部是國際航道,各國船隻都可以無害通行,我國當然也能過了。
  • 溫鐵軍:從日本的視角看東亞地緣戰略格局中的日本與中國
    大家應該看清楚的是,在西方人長期推進殖民化以來,在包括東亞的這個西太平洋扮演主要角色、縱橫捭闔的,從來都不是中日兩國。日本跟俄羅斯之間的歷史關係大家也都知道。其實,日本與中國的軍事衝突,乃至於二戰期間和二戰前後的很多涉及中日關係的地緣政治問題,背後都是一方是英美勢力,一方是俄德勢力。由於一戰德國戰敗之後不能搞軍重工業,遂轉移產業投資到俄羅斯。
  • 美國對中國及中國臺灣最真實的戰略判斷
    隨著美國與多國的貿易戰爆發,川普個人也成了全球媒體關注的最焦點。大家一般都認為白宮來了一位百年不遇瘋子,也有人認為他是不世出的天才,是深度遠慮的戰略大師。軍事技術發展及對美國戰略影響:霍普金斯大學華盛頓對外政策研究中心。代表學者:塔爾博(柯林頓總統助理)對遠東(中國)外交政策:康倫公司,加州舊金山克萊大街310號。……還有就不一一標寫了,如研究蘇聯,東南亞,國際組織等。
  • 設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有何戰略意義?
    關於海南的一系列改革開放新舉措意味著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這些「先行先試」的新舉措將使海南成為中國新一輪深化對外開放的標杆地區。黨中央這一重大決策對於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更好融入全球經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和實現海洋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一舉扭轉太平洋局勢,中途島之戰美國擊沉日本4艘航母,士氣大振
    扭轉人類歷史的怒太平洋激戰!一文看懂新片《決戰中途島》的關鍵史實與歷史意義1942年6月4日,美軍與日軍在中途島爆發關鍵戰事,美軍以寡敵眾,擊敗步步進逼的日軍,此後美軍士氣大振,開始轉守為攻,扭轉劣勢,而日軍節節敗退,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從此扭轉。美國好萊塢名導羅蘭·艾默裡奇新片《決戰中途島》根據這場關鍵戰役的史實改編,帶領觀眾了解這場傳奇戰事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