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小鎮鬧人口荒,全球招募移民,一人補貼17萬,想去麼?

2020-12-11 送歷史個救生圈

現在一提起高福利國家,人們情不自禁的就會想到北歐各國。他們基本具備全球最完善的福利體系:上學免費、醫療免費、生娃免費、養老免費。前兩年,瑞士還打算通過一條法律,給每位國民每月發放2500瑞士法郎的生活補貼(相當於人民幣1.6萬元)。但是超七成的國民拒絕了。原因是他們不差錢,不能讓國家養懶漢!

然而,就是這麼壕的國家也會有煩心事。原來在瑞士瓦萊州的阿爾賓恩小鎮,因為人口呈負增長狀態,所以小鎮的大量民宅和牧場都荒廢了。之前,村子裡因缺乏就業機會,很多年輕人都搬走了,連帶著小學也被迫關閉。而如今因為旅遊業的發展,阿爾賓恩小鎮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度假村。他們雖位於山腳之下,但交通設施便利,僅需15分鐘,便可到達瓦萊州市區。

鎮長為了扭轉小鎮人口稀少的局面,決定效仿其他小鎮向全球招募新移民。他們給出的優惠條件是:凡45周歲以下的外來人口遷至阿爾賓恩生活,每位成年人給予2.5萬瑞士法郎的獎勵。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給予1萬瑞士法郎的獎勵。瑞士的一萬法郎,相當於6.7萬人民幣。如果一家四口都是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的成年人,那將會獲得10萬瑞士法郎的獎勵。也就是人民幣67萬元。

既然條件這麼好,那為何我國國民卻沒啥動作呢?原因是遷入阿爾賓恩小鎮還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必須先在當地購買房產或者開設餐館,總投資超過20萬瑞士法郎,才能被允許移民。他們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防止一些外鄉人賴在當地不走,免費蹭用他們的醫療服務設施等福利。另一方面是,當地作為旅遊度假村,每天都得接待大量的遊客。可現有服務場地卻跟不上遊客的增長,所以鎮長要求,新移民必須進行投資。

但20萬瑞士法郎,對於中國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如果真能掏的起20萬瑞士法郎,又有幾人會移民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呢?

相關焦點

  • 瑞士小鎮只剩240人擬發錢吸引移民:每人給17萬元,風景美如畫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位於阿爾卑斯山中心、瑞士西南部的瓦萊州風景如畫,是一個度假天堂。然而該州一個風景如畫的村莊阿爾濱恩(Albinen)因為近年來人口大量外流,特別是年輕人離去,現在人口只剩240人。
  • 瑞士最美的小鎮,人口卻逐漸下降,如今移民來這裡就能獲得64萬
    談到人口,我認為沒有任何國家比中國更多,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但中國最不缺的還是人口,但在一些國家,人口密度卻異常稀疏,如瑞士,非常適合旅遊,而且還比較好,除了旅遊資源好,瑞士的人均GDP也很高,一直處於世界前列,但瑞士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人口少。
  • 移民義大利小鎮就送34萬人民幣,已有1500人申請
    不過不幸的是,想要移民沒有那麼容易,不僅是因為大多數國家對移民都有著嚴苛的移民政策,而且還因為移民費用十分昂貴。移民涉及到的資產支出絕對不會止步政府收取的費用,還會有很多其他費用,比如說旅途費用,運輸財產的費用和在新的國家安慶下來的支出費用等等。但是不要這麼快失去信心,還有一些國家的移民程序比大部分國家都要容易。
  • 瑞士為何是最受移民歡迎的國家?到了這座小鎮你就明白了!
    全世界最受移民歡迎的國家是哪個?答案是瑞士。滙豐銀行發布的《2019全球移居報告》調查收集了163 國家和地區的上萬名外籍員工數據,從生活質量、職業發展機會和教育系統的質量進行比較,2019年全球最受歡迎的移居地TOP5是瑞士、新加坡、加拿大、西班牙、紐西蘭。
  • 香港鬧學生荒 小學一年級派位部分地區僧多粥少
    香港鬧學生荒 小學一年級派位部分地區僧多粥少 字號:小大 2013-07-19 06:55作者:田豔敏 來源:人民日報 我要評論()
  • 鬧人荒的海島:新移民每月補助700歐元,水電全免還送房
    為了解開這些不規則現象,歐盟特批2000多萬歐元成立氣候研究組,30名科學家常駐安迪島建立歐洲第一座塵雲實驗室,希望能找到制止氣候變暖的方法,為來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全球氣候超級站」。僅從生活角度而言,安迪島確實有很多不便之處,2001年希臘曾實施網絡普及計劃,結果到了安迪島卻有90%的議員投了反對票,因為島上人口離通訊設施商業化的標準差了一大截,光鋪設海底光纜就要兩千多萬歐元,一直拖到2016年歐盟在島上成立實驗室,希臘政府才撥款拉了一條海底光纜直通安迪島。
  • 加拿大降低移民門檻,人口增長至3800萬,超80%的增長來自移民
    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加拿大的人口仍然在不斷增加。根據加拿大統計局7月11日的推文,截止4月1日,加拿大的總人口達到將近3800萬(官方記錄的數字為37,971,020)。從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加拿大人口增加了76,221人,總體增長率為0.2%。
  • 瑞士聯邦冷知識:全球第20位的經濟大國,人口卻不足1000萬
    在全球的經濟大國裡面,一般都是人口規模比較大的國家,在國內生產總值前20名的國家中,只有一個國家可以堪稱是「小國」,那就是瑞士聯邦。瑞士聯邦位於歐洲中部,國內生產總值排在全球第20位,人口卻不足1000萬、面積也不大,可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國。國內生產總值比瑞士聯邦高的19個國家,它們的人口都超過1000萬,屬於大中型國家。
  • 簡化移民入籍 瑞士公投「開綠燈」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記者劉曦)瑞士11日至12日舉行公投,通過一份有關簡化第三代移民歸化為瑞士公民程序的方案。這意味著年齡在25歲以下的瑞士第三代移民將從中受惠。  【入籍難】  路透社報導,公投於當地時間12日12時(北京時間19時)結束,初步結果在當天下午出爐。
  • 曲線移民歐洲高福利國家之移民瑞士
    蘇黎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是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著名企業有很多,如維多、嘉能可、貢沃爾、託克、雀巢、諾華、羅氏、ABB、摩科瑞及德科、瑞銀集團、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利樂包裝、百樂嘉利寶、瑞士再保險及史華曲集團。超過15萬家企業都開在這個僅有150萬人口的地區。其中化學產品,藥品,精密儀器,電子產品等行業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 臺灣大學鬧「教授荒」,怎麼回事?
    明年後臺灣的65歲人口,將達到15%以上,進入老年社會。人口總數多年停留在2300萬上下的寶島,卻有169所大學。另外一個危機:臺灣各大學院校有嚴重的「教授荒」。大批精英教授即將退休,後繼無人。目前臺灣有24.9%的大學教授年齡超過了55歲,未來10年,有12099位教授屆齡退休。其中有19所學術地位頂尖的大學,10年內退休的教授有四千人,約佔三分之一。過去二十多年,臺灣學子海外讀研究所的人逐年降低。臺灣有教授資格的人,也在逐年減少。
  • 我國最「霸氣」城市,人均收入50萬碾壓瑞士,卻只有一個小鎮大小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很多國家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回顧一下,我國這幾年的經濟也在持續發展,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國最「霸氣」的城市,人均收入50萬瑞士拉索,是你居住的城市嗎?一起來看看吧。人均年收入現在超過了著名的瑞士50萬這個城市是中國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明朝末期被葡萄牙佔領,但當時只有11平方公裡,連個小鎮都算不上。
  • 瑞士也能移民?如何跳板瑞士?
    瑞士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社會最安定、經濟最發達和擁有最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之一,全球創新指數位列第一。 瑞士還是世界上最為穩定的經濟體之一。其政策的長期性、安全的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使瑞士成為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由於擁有發達的金融產業,服務業在瑞士經濟中也佔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許多高淨值人士都希望能移居瑞士!
  • 歐洲中心四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哪個更容易移民
    移民荷蘭的前5年可享受與荷蘭公民基本相同的福利待遇(除了選舉權,失業金,救濟金及購房零首付和政府補貼的廉價房外)。5年後可以通過荷蘭政府的要求申請永久居留和入籍。 5、子女年齡一般18周歲以下, 最高可放寬到21歲 瑞士,移民有點難 瑞士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移民國家,所以我們在國內幾乎沒有聽說過關於瑞士移民政策的信息。
  • 加拿大購房移民補貼
    「首次買房者激勵計劃(First Time Home Buyer Incentive program)」的買房補助政策在2019年年初被加拿大聯邦政府官宣出來:首次買房者購買新房,由CMHC提供10%的補貼;若購買二手房,CMHC將提供房價5%的補貼,該政策將於2019年9月2日正式實施政府宣布
  • 移民瑞士變得簡單些了
    據新華社電 瑞士11日至12日舉行公投,通過一份有關簡化第三代移民歸化為瑞士公民程序的方案。這意味著年齡在25歲以下的瑞士第三代移民將從中受惠。
  • 此國沒有窮人,人均GDP超瑞士,房價每平50萬起,移民要皇室特批
    在歐洲的眾多國家當中,有這樣一個國家,總人口不足3.5萬人,國土面積僅1.98平方公裡,gdp總量卻超過90億歐元,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沒有窮人的國家。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沒錯,這個小國就是位於歐洲的城邦國家——摩納哥。
  • 全球移民地圖大公開!排名第1的加拿大人竟然最想移居日本?
    據統計,全球將近30個國家的居民最想定居加拿大,因此排名第1,一方面是在今年的疫情中,加拿大政府在疫情管控中的表現受到廣大居民的肯定。其實根據2020版的世界移民地圖可以看出,加拿大在大部分的國家居民心中都是一個非常適合遷徙並定居的國家(將近1/3)。Remitly內部對此結果持認同態度,因為此前別的公司在統計的「全球和平指數」中,加拿大就是全球最安全的居住地之一。同時由於「低失業率」以及「移民數量多」而自豪。
  • 法國人口結構的變遷:從接受移民的國家漸漸變成由移民組成的國家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力大量耗損、兩次大戰之間的經濟大蕭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前的法國人口才剛超過 4,100 萬,英國 4,600 萬(1931 年統計資料),都只是剛恢復到一戰前的水平而已。從「接受移民的國家」漸漸變成「由移民組成的國家」因很早就對人口老化有危機感,法國從 20 世紀初開始招募海外人口移居法國。早期是典型的工作移民,以及在法國生活工作穩定後,把家人帶來的依親移民。二戰之後,北非、中非、越南、寮國等前法屬殖民地的人,因為戰爭等因素移民法國。
  • 夏樂:全球金融市場鬧「美元荒」 貨幣互換機制是最佳解決方案嗎?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 表示, 1、 全球金融市場正在發生「美元荒」; 2、 目前解決「美元荒」的主要方式是央行間貨幣互換; 3、歷史上看貨幣互換對於緩解美元荒有正面作用,但是治本還要靠美聯儲維繫美元信用擴張系統不出現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