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2020-12-22 騰訊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但隨之帶來的損傷也越來越多。

跑步、騎行等運動健身方式近年來在國內火熱起來,有效的體質鍛鍊,可以提高人體抗擊外界各種因素侵襲的能力。但是也有很多人,積極鍛鍊身體,卻發現越鍛鍊毛病越多,這些都是運動損傷惹的禍!

「很多人只有滿腔熱愛而沒有科學計劃,是運動損傷高發的重要原因。運動需要掌握一個尺度,尤其要掌握一些運動防護方面的知識,只有科學的運動理念才能讓我們享受運動的同時,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什麼是運動損傷

人在活動過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酸脹或疼痛,這種疼痛一般是在肌肉上,酸痛為主,持續幾天後會慢慢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療。如果疼痛劇烈、尖銳,而且一般在你做特定動作的時候加重,就有可能是身體受到了損傷。這時候你要多加注意或者找醫生和其它專業人士診斷。

運動損傷最多的部位就是足踝,其次是膝蓋。另外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損傷,也不少見,還有就是脊柱損傷,比如頸椎、腰椎的扭傷,包括腰背肌的肌肉拉傷。

慢性損傷

慢性損傷在運動損傷中比較常見,如腰肌勞損(慢性腰痛)、膝蓋痛等,通常沒有突發的外傷,多是由於肌肉力量和運動力量不匹配造成的,所以適當、持續的運動有助於減少受傷的可能。

慢性損傷後通常使用熱敷,幫助緩解肌肉緊張、減少疼痛、增加韌帶和肌腱的彈性、增加局部血供。運動前熱敷慢性損傷處,可以幫助熱身,增加組織靈活性和柔韌性。

急性損傷

急性損傷較為嚴重,症狀一般顯而易見,比如關節的扭傷、撞擊、韌帶損傷、肌肉拉傷、肌腱損傷、肌腱急性炎症等等,通常即刻發生疼痛。很多人遇到損傷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雲南白藥、噴霧、膏藥等等,但是從急性損傷的處理來說,這些都沒多大用處。

處理方法

運動損傷後的處理方法有很多,掌握這些方法後將有效改善康復的效果……

● 1、冷凍療法:

● 1)冷敷法:冰袋或代替物(如冰棍等)

● 2)蒸發冷凍法:氯乙烷噴射法

● 2、溫熱療法(48~72小時以後)

● 1)熱敷療法:熱水袋、熱毛巾(熱水或醋),每次30分鐘,每天2次

● 2)石蠟療法:50~55度的蠟餅,每日1次,30~60分鐘。

● 3)紅外線療法:燈距30~50釐米,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鐘。

● 3、拔罐療法:10~20分鐘/次(不適合於有外傷的患部)。

● 4、藥物療法:中藥,新傷藥、滲透藥酒等;西藥,酒精、碘酒、消炎粉(磺胺結晶)、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醋酸氫化可的松、強的松龍,運動員需在隊醫的指導下慎用。)

● 5、繃帶包紮法:卷帶法(環形、螺旋形、轉折形、8字形);三角巾包紮法(頭、肩、肘、手、前臂懸掛法)。

● 6、保護支持帶使用法:使關節固定於適宜的位置,傷部不再受到牽拉,活動時不使疼痛加重。(紗布繃帶、彈力繃帶、粘膏、護腕、護肘、護膝、護踝、護腰等)。

● 7、傷後康復鍛鍊:總原則是循序漸進,保持未傷部位的鍛鍊。

●8、 急性損傷:急性期暫時不動,軟組織損傷24~48小時後可以活動。

● 9、慢性損傷:合理的訓練是適宜的。

●10、 保持功能鍛鍊:關節練習、力量練習(靜力緊張),加強傷後訓練的醫務監督。

相關焦點

  • 運動損傷、常見意外傷害的預防與簡易處理方法·教案
    運動損傷、常見意外傷害的預防與簡易處理方法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運動損傷和意外的預防措施,學會輕度損傷的自我處理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集體討論,提高探究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預防意外傷害的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
  • 發生運動損傷通常該如何緊急處理?
    運動損傷對於很多運動愛好者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年輕人群,他們熱愛運動,但常常因為缺乏一定的運動訓練知識而造成運動損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運動損傷後的應急措施:1.擦傷:即皮膚的外皮擦傷。2.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導致的損傷。主要因為運動過度或熱身不到位造成,可依據疼痛程度了解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疼痛感應該馬上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純棉毛巾,保持半小時,以使小血管收縮,降低局部充血、水腫。切勿搓揉及熱敷。3.挫傷:因為身體局部遭受鈍器打擊而造成的組織損傷。
  • 圖解常見運動損傷檢查方法
    關節運動功能檢查 1.頸椎關節活動範圍 運動創傷特殊檢查方法 1 頸部損傷檢查法
  • 急性運動損傷處理原則,以PRICE為例
    在平時的運動生活中,受傷是免不了的。但怎樣及時處理傷情是我們很多人都沒有掌握的。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急性損傷的處理原則。
  • 擦傷、肌腱拉傷、韌帶損傷,常見運動損傷應急處理攻略在這裡!
    籃球、足球等對抗性運動最易出現膝、踝關節韌帶損傷、手指關節挫傷、皮膚擦傷及腰扭傷等運動風險;喜愛羽毛球、網球等揮拍運動最易出現肘關節、肩關節以及膝關節損傷風險;跑步等田徑運動最易出現踝關節扭傷、膝關節軟骨和韌帶損傷、腿部肌肉拉傷等風險。熱愛爬山、爬樓梯等運動最易出現關節、肌肉疼痛類風險,以膝關節損傷更為常見。
  • 特崗教師招考體育備考重點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四)
    【軟組織損傷的處理】軟組織損傷(Soft Tissue Injury)是皮膚、肌肉筋膜、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囊、血管、神經等組織的損傷。根據傷部皮膚和黏膜是否完整,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兩類。
  • 腳運動性損傷怎麼處理?醫生教你正確的處理方法,儘快恢復!
    運動損傷一般都是指在運動過程中發生的損傷,損傷的部位也與所進行的運動有關,損傷的類型也很多,我們需要及時就醫診斷。像腳踝關節的損傷經常發生在一些激烈的足球、籃球比賽中,這也提醒我們運動前一定要做好防護。腳運動性損傷怎麼治療?
  • 運動損傷的處理原則與常見誤區,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運動損傷的處理原則與常見誤區,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只要是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幾乎都繞不開運動損傷這個話題。我們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健康,但運動本身也是有一定風險的事情,因此在平時多多學習運動損傷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急救觀念對於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處理各類可能遇到的損傷,在某些突發情況下,也是對其他運動者進行急救幫助的基礎。首先,運動損傷排在首位的原則一定是休息。
  • 如果運動中損傷,應該怎麼做?別慌,教你損傷處理五原則
    在健身當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運動中損傷的問題 ,今天小編就從從應急期處理的角度給大家一些建議,告訴你我們在運動中受傷該如何做。我們講的處置的方法只是針對於扭傷或者拉傷階段比較適用,如果你已經確診你的韌帶撕裂那麼你就應該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康復治療。當我們在健身的過程中發生扭傷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受傷的位置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比如崴腳我們的踝關節就會腫起來會紅還會疼痛,這就是扭傷的狀態。
  • 讓孩子們開心運動,更要避免運動損傷
    青少年在開學後突然增大了運動強度,運動的方式也相對比較單一,主要是以跑步為主,而這種反覆高強度的運動,就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在一個部位,因此就容易出現應力性骨折。運動損傷如何科學處理?宋主任:目前針對急性運動損傷通常採用的原則是「RICE」原則。
  • 六大常見跑步損傷,成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跑步損傷已經成為屢見不鮮且相當棘手的問題。 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跑者,熟識幾種常見的傷病症狀和處置方法已成為成熟跑者的必備技能。 今天這篇文章就有必要為大家歸納和分享六大最常見的跑步損傷,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處理預防的注意事項。
  • 骨科專家與您聊一聊運動中的常見損傷
    現在喜歡運動的人越來越多,正確的運動方法可以讓身體體質變得比較好,能夠讓疾病出現的機率減少很多。出現運動損傷以後也應該尋找到真正的原因,做好預防措施,這樣就可以避免損傷再次發生。體育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傷,稱為運動損傷。
  • 運動損傷:扭傷後想辦法馬上冰敷
    對於不少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來說,暑假是到體育場上一展所長的大好時機,然而,此時也是運動損傷高發期。如果處理不當,會增加許多本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會落下終身的遺憾。 扭傷後立刻冰敷是關鍵 扭傷是運動損傷中較為常見的一類。一旦運動中出現扭傷,應立即停止活動、保護受傷部位,避免加重損傷。
  • 常見瑜伽損傷的簡單處理,超級實用,趕快收藏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兩大類。(1)急性損傷根據急性軟組織損傷的病理發展過程,處理的方法大致可分為急性發炎期(早期)、維修期(中期)、軟組織重組期(後期)。①早期:指傷後至72小時以內,組織內出血或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機能障礙,影響運動。此時的處理原則是制動,止血,消腫,鎮痛和減輕炎症。常用藥物為活血消炎藥、止痛藥。
  • 如何科學合理地運動,遠離意外運動損傷?
    同學中懂些運動損傷知識的馬先生,趕緊跑來幫忙處理。王先生鬱悶地說:「還沒活動開呢,怎麼就受傷了?」馬先生一邊處理,一邊給他分析:「你二十年都沒有這樣劇烈運動了,頭腦和身體哪裡還記得以前的狀態。絲毫沒有準備就上場,不受傷才怪。」  病例 2  體重180斤的老陳準備運動減肥。疫情期間沒法去健身房,他選擇了去郊外跑步。
  • 玩轉世界盃 專家教您遠離運動損傷
    跟隨著世界盃的熱度,很多球迷也開始奔向綠茵場一展身手,並且隨著暑假來臨,運動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踢足球是對抗性很強的一種身體運動,因而在綠茵場上也難免出現運動損傷。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踝關節扭傷、骨折、韌帶拉傷。足球運動時如何保護自身安全?在進行活動之前怎樣充分做好準備?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骨傷科專家有話說。
  • 軟組織損傷後處理原則的修正RICE
    ,起到制動的目的;抬高(elevation,E),做完以上處理後,將患部放到高於心臟的位置,可以減少通向損傷部位的血液供應,改善靜脈回流,從而促進消腫,減輕患肢重墜脹滿等不適感。現行最為廣泛使用的處理原則為PRICE,其內容為保護(Protection) 、 休息(Rest) 、 冰敷(Ice) 、 加壓(Compression) 、 抬高(Elevation) ,然而如同許多觀念會隨著研究的突破而改變一樣,PRICE的處理原則也可能需要被修正。
  • 大學生運動過度導致半月板損傷 這兩種方法讓你在家就能自測
    2019-09-17 12:19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半月板損傷,如今在年輕人和老年人中都不少見,年輕人主要來源於運動損傷,老年人則與長年累月的勞損相關
  • 運動中常見的受傷種類及處理辦法
    如今人們都崇尚健康生活,戶外運動也越來越多,在這些運動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造成身體受傷,有些雖然看似是一些「小傷」,但如果不重視,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為此,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運動傷類型以及處理方法。
  • 所有運動損傷中40%是這種損傷,一旦中招該怎麼辦?
    關節扭傷後的真相 關節扭傷指在運動中關節由於用力不當或在外力作用下,發生超常範圍的活動,受損部位發生了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輕者韌帶纖維受傷,重者發生關節脫位。人體最常發生關節扭傷的大關節有踝關節、膝關節和肘關節。其中,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