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父親逼吃手機到口吐鮮血:叛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悲?

2020-10-15 畫啦啦少兒美術官方號

孩子叛逆的背後,或許藏著你未曾了解的一面。

如果孩子沉迷玩手機,你會怎麼辦呢?

沒收手機?責備或打罵孩子?

但你可曾想過,竟有人會狠心到,活生生讓兒子生吞手機!

前不久,網上流傳著一段令人揪心的視頻,一個男孩正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吐著鮮血。

原來,男孩太叛逆了,之前教訓了幾次不能貪玩手機,都不肯改過。

這次甚至半夜偷玩手機,加上考試考砸了,父親情緒失控之下出狠手打孩子,逼其硬吃手機。

看著恨鐵不成鋼的孩子,父親氣不打一處來,更是威脅:以後哪個手指碰手機,就剪掉哪個手指!

很多父母以為,面對孩子的叛逆時,只要狠狠教訓一頓就行。

可結果呢?往往是越打罵孩子,他們越不服管教,只會變本加厲地不聽話。

主要是因為,父母直接去硬碰硬,只會讓孩子表面上被迫聽話了,可實際上內心儘是不滿、委屈,繼而更想再次叛逆任性。

想要打破惡性循環,就要先從了解孩子的叛逆開始。

叛逆不是壞事

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

記得我家大寶在7歲時,就有了明顯的「叛逆」症狀:上一秒還跟你有說有笑,下一秒立馬翻臉,脾氣倔得我又氣又無奈。

好幾次我感慨:以前那個可愛又聽話的女兒,去哪裡了?

直到從事兒童教育的朋友告訴我,才恍然大悟:孩子開始叛逆,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這說明他們的自我意識在崛起。


他們不再完全依賴於父母,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選擇。

而孩子叛逆在成長過程中,主要有3次明顯的時期:

第一次是常說的「可怕的兩歲」,典型的什麼都「不」

寶貝吃飯嗎?不!寶貝洗澡吧?不!那我們今天不洗澡了?不!
衣服穿不上,不穿了!哭;給他的東西不是他選的,不要!哭……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試問哪個媽媽不崩潰呢?

但如果這時你的孩子開始說「不」,我卻要恭喜你:這說明孩子的大腦和思維已經開始發育,有獨立的想法了。

第二次就是「七八歲狗都嫌」的年齡段:

特別愛頂嘴,說他一句,能回你十句,還說得頭頭是道:

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看電視!

那你不要在我做作業的時候看電視呀,你看電視,我也會想看啊,你不想讓我看,那你也別呀……

可實際上,這說明孩子邏輯性正在變強,希望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所以才會和我們辯論、抗爭。

第三次就是青春期,也讓父母最頭疼,一般在孩子12-15歲之間:

孩子回家後時悶悶不樂,吃完飯就把自己關進房間裡去,完全不跟父母交流。

這時候,孩子已經有了獨立人格,也希望有更多私人空間,很多事不願與父母說。
但這恰恰正是,孩子長大成人的最大前兆。

莫言曾說:「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

因為敢於反叛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主,未來也更有主導人生的能力。

所謂的「叛逆」,或許只是父母給孩子強加上的「罪名」。

孩子不聽話的背後

是根本不知道該聽哪一句

在電影《小孩不笨2》有一段扎心的獨白,令我難以忘懷: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都是經常假裝在聽,然後耳朵一邊進,一邊出……」

影片中楊氏兄弟,就是典型愛叛逆的小孩:

媽媽一進門,就開始靈魂拷問:「功課做了沒有?」「今天考驗怎麼樣?」「該去洗澡了!」

兒子卻不為所動,繼續煲電話粥,媽媽氣得大罵,「就知道講電話,去,洗,澡!」楊學謙這才不情不願起身。

楊氏兄弟無論做什麼,媽媽都能挑出毛病,動不動就對孩子非吼即罵。

甚至,就算孩子做對了,父母還是能找出理由,劈頭蓋臉的責罵照舊不誤。

既然怎麼做都挨罵,那還不如乾脆不聽。漸漸地,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印象,瞬間在孩子心底埋下種子。

不聽話,叛逆,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正如影片中,小男孩說的「說什麼都要被罵,所以慢慢的我們就變啞巴了。」

這正是心理學上常說的「超限效應」,父母的嘴巴就像機關槍一般,噠噠噠壓得人連氣都喘不過來了,還怎麼去消化那些所謂的管教呢?

在這種猛烈的語言攻勢下,孩子早已養成了習慣性躲避。

一邊是父母長篇大論的教誨,一邊是孩子心不在焉的遊神。

由此可見,並不是孩子故意叛逆,而是在父母喋喋不休的嘮叨和趾高氣昂的命令下,物極必反的結果。

過分強勢的父母

註定養不出真正的「孝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換言之,許多孩子的叛逆,是被父母一步步逼出來的。

45歲的張靈是一名律師,離婚後便獨自撫養女兒瑤瑤。但誰也沒想到,瑤瑤竟叛逆到殺害了養育自己的母親。

深究後才發現,15歲的瑤瑤,在外人看來乖巧懂事,品學兼優,可實際上卻是母親的一顆棋子,必須任由其擺布:

學習成績必須保持在班級前5名;

將來要考上清華、北大類的重點大學;

不允許女兒見爸爸;

一旦瑤瑤沒有達到預期,張靈就會把不安、焦躁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

「你是我的女兒,我一步一步把你養大的,你必須聽我的。」母親強烈的控制欲,就像一把枷鎖,讓瑤瑤壓抑到幾乎快要窒息!

母親越要求她考好,她越感覺力不從心,想要放棄;

母親越阻止她見父親,她越想偷跑出去,與久違的父親重逢;

母親滿足她越多的要求,她越感到壓抑,因為這些都要用更好的成績來等價交換……

正是因為母親這樣過度的管控,才讓瑤瑤變得叛逆、躁動不安。

5月23日當晚,瑤瑤假借給媽媽按摩為由,用絲帶將其勒死,並裝進行李箱中,與媽媽的屍體待了2天1夜。

一場悲劇,一死一入獄,幸福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歸根到底,這場失控的叛逆是孩子在日積月累的壓迫下,最歇斯底裡的反抗,是父母密不透風的管制下,自食其果……

我們常常苦惱,孩子怎麼老是不聽話,事事違背我們?

可實際上,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變壞,而是我們管得太多,讓他們失去了自由,活得像一個沒有思想的軀殼。

然而,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啊,隨著一天天長大,他們勢必愈來愈希望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如果這時,父母還一味打壓和操控孩子的話,那不久後的將來,他們如何擁有清晰的判斷力?如何擁有強大的膽量,去抵抗外來的傷害呢?

如此,為何我們不對孩子放下「叛逆」的罪名,耐心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呢?

著名的教育學家洪蘭說過:「要想孩子聽你的話,一定要和孩子建立好關係。」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非跟我們對著幹,而是原本良好的親子關係,在悄然之中早就出現了問題。

而如何維繫好親子關係,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就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投入更多心血了。

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肯定」

管教孩子,需要一定的語言藝術。

假如想達到教育的最佳目的,在管教語言上就要下功夫,讓孩子聽得舒心,才不會忤逆我們的意思。就像別人指出你的錯誤,如果他用嘲諷的語氣,想必你也會很抗拒吧。

比如「不要……」「不可以……」這樣的否定句具有命令、指責的意味,說多了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就像小時候媽媽一大早就催「別睡了,起床」,我們反而更想繼續賴床。

但用肯定句來說,就能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誤會,孩子也更能接受:

不可以在牆上亂畫哦——可以在紙上畫畫;

不可以亂扔玩具哦——記得帶玩具回家;

不可以大聲喧譁哦——可以學會多傾聽他人

……

記住,父母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溫度。

「魚缸法則」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什麼是「魚缸法則」呢?簡單來說,一個小魚缸裡養著十幾條三寸長的魚兒,這些魚兒不管吃多少魚食,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直到有一天,這個魚缸被人不小心打破了,人們就把這十幾條魚兒挪到院子裡的池塘裡,結果發現這些魚兒竟都長到了一尺長。

孩子就如同魚兒,越被束縛,越得不到應有的成長。

再加上,人都有一種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越想做,不撞南牆是不會死心的。
這時,父母能夠做的就是讓孩子去嘗試

正如我們所說的,人生路上,該掉的坑還是需要掉。

做父母的在保證孩子身心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勇敢邁前一步,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作家林清玄說過:好孩子是已經喚醒內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識到了自我,壞孩子還沒喚醒種子,沒認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

你不讓孩子嘗試過,他們怎麼能喚醒自己呢?怎麼能探索自我個性呢?

孩子叛逆期到了,媽媽哈哈大笑

有一位日本媽媽的育兒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兒子進入青春期後,變得叛逆了,有天甚至罵媽媽「臭老婆子」!

在大多數父母的眼裡,這是不孝的行為,肯定少不了一頓責罰。

可這位媽媽卻開心的不得了,笑逐顏開地向爸爸報喜:「咱家兒子終於進入叛逆期了,慶祝一下!」
當天晚上美滋滋地煮了象徵吉祥的紅豆飯,還在門口的郵筒上貼了告示「我家也有叛逆期的兒子啦!」
年少的孩子意識到,這樣下去只會讓老媽越來越開心,所以叛逆期一天就結束了!

看似不修邊幅的教育,其實在家庭治療中稱為「悖論式幹預」

媽媽將兒子叛逆中的成長部分擴大,用喜悅來呈現,忽略了溝通中的攻擊部分,以一種非常規的手段,巧妙地化解了家庭中潛藏的矛盾。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有的父母視它為洪水猛獸:

「怎麼可以不聽父母的話!」

「怎麼可以頂撞父母!」

但其實,叛逆期是父母的禮物,是一件超級正常的事。與其惱怒,不如開開心心地,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你將收穫一個溫暖的孩子。

德國作家黑塞說過:「任性,是一種被低估的美德。」

成長的過程,永遠會伴隨著分歧和挫折,不論是對孩子,亦或是對父母,都是一種磨練。

跨過去了,我們便獲得全新的收穫,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要愛他們的全部,包括不完美的部分。這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職責,不是嗎?

原創不易,喜歡的話歡迎關注和轉發哦!

相關焦點

  • 「爸爸,別逼我」男孩被父親逼吃手機:叛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悲
    但你可曾想過,竟有人會狠心到,活生生讓兒子生吞手機!這次甚至半夜偷玩手機,加上考試考砸了,父親情緒失控之下出狠手打孩子,逼其硬吃手機。看著恨鐵不成鋼的孩子,父親氣不打一處來,更是威脅:以後哪個手指碰手機,就剪掉哪個手指!
  • 叛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悲?
    如果孩子沉迷玩手機,你會怎麼辦呢?沒收手機?責備或打罵孩子?但你可曾想過,竟有人會狠心到,活生生讓兒子生吞手機!前不久,網上流傳著一段令人揪心的視頻,一個男孩正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吐著鮮血。原來,男孩太叛逆了,之前教訓了幾次不能貪玩手機,
  • 男孩被父親逼吞手機到口吐鮮血,沉迷手機又成親子雷區
    如果孩子沉迷玩手機、屢教不改,你會怎麼辦呢?沒收手機?責備或打罵孩子?但你可曾想過,竟有父親會狠心到讓兒子生吞手機!前不久,網上流傳著一段令人揪心的視頻:一個男孩正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吐著鮮血。事件起因是這個正在念高二的男孩貪玩手機,教訓了幾次都不肯改過。半夜偷玩手機被抓包,加上考試考砸了,父親情緒失控之下打罵孩子,還硬逼其吞手機。恨鐵不成鋼,父親氣不打一處來,更是威脅:以後哪個手指碰手機,就剪掉哪個手指!
  • 「爸爸,別逼我…」叛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悲?
    如果孩子沉迷玩手機,你會怎麼辦呢?沒收手機?責備或打罵孩子?但你可曾想過,竟有人會狠心到,活生生讓兒子生吞手機!前不久,網上流傳著一段令人揪心的視頻,一個男孩正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吐著鮮血。原來,男孩太叛逆了,之前教訓了幾次不能貪玩手機
  • 「爸爸,別逼我…」男孩被父親逼吃手機到口吐鮮血?
    如果孩子沉迷玩手機,你會怎麼辦呢?沒收手機?責備或打罵孩子?但你可曾想過,竟有人會狠心到,活生生讓兒子生吞手機!這次甚至半夜偷玩手機,加上考試考砸了,父親情緒失控之下出狠手打孩子,逼其硬吃手機。看著恨鐵不成鋼的孩子,父親氣不打一處來,更是威脅:以後哪個手指碰手機,就剪掉哪個手指!
  • 男孩被父親逼著生吞手機:孩子叛逆,父母也要不偏不倚,接納全部
    如果孩子沉迷玩手機,你會怎麼辦呢?沒收手機?責備或打罵孩子?但你可曾想過,竟有人會狠心到,活生生讓兒子生吞手機!前不久,網上流傳著一段令人揪心的視頻,一個男孩正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吐著鮮血。原來,男孩太叛逆了,之前教訓了幾次不能貪玩手機,都不肯改過。這次甚至半夜偷玩手機,加上考試考砸了,父親情緒失控之下出狠手打孩子,逼其硬吃手機。
  • 「只要摸手機,就是死路一條!」男孩被父親逼吃手機到口吐鮮血
    「只要摸手機,就是死路一條!」前不久,一段令人揪心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視頻中,一名男孩跪倒在地,滿口滿手全是鮮血,沙發上也有大量血跡。(圖片來源網絡)畫面外有一名男性喘著粗氣說道:「只要你再摸手機,就是死路一條!」據了解,說話的男性正是視頻中男孩的爸爸,視頻也是男孩的爸爸所拍攝。
  • 孩子偷手機,父親暴打致亡: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前幾天,我再一次通過電腦屏幕,在網絡上目睹了這樣一處悲劇:黑龍江12歲男孩因為偷竊手機店裡的4部手機,被其繼母知道後告知其父,父親為了教育孩子,毆打孩子近兩小時,直至孩子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才將孩子送醫搶救,但很遺憾,孩子沒有救過來,父親也已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 父親在關鍵期回歸家庭,14歲叛逆男孩成功逆襲,值得學習
    一個14歲的男孩,上初中三年級,學習成績幾乎墊底,換句話說,就是根本沒有學習的意願,不僅如此,這個男孩叛逆的厲害,號稱是學校的「旗杆」,手下跟隨的小夥伴有十幾個。初二那一年,男孩還迷戀上了電腦遊戲,只要有時間,就往網吧裡跑,剛開始是用零花錢,後面發展為偷錢,再往後竟然開始敲詐同學的錢。除了叛逆,厭學,沉迷網絡外,他從初一就開始談戀愛,三年來換了四個女朋友。
  • 啟德特訓學校一位叛逆男孩的成長故事!
    啟德特訓學校一位叛逆男孩的成長故事!如今,由於許多家長忙於事業,再加上網路遊戲等誘惑,許多原本聰明、懂事、孝順的好孩子變得「叛逆」,找不到學習的意義,逐漸迷失了方向,成績下滑。但是,「叛逆青年」其實本身並不叛逆,他們往往是由於感受不到來自家長、老師和周圍人的愛。
  • 黑龍江12歲男孩偷手機被父親暴打身亡
    11月4日黑龍江12歲男孩因在手機店偷了4部手機,被父親毆打身亡。10月27日,繼母發現小安偷了手機後,打電話通知在杭州打工的小安父親,其父知道後,趕緊從杭州搭車回到老家,教育兒子,用電飯鍋電源電線抽打小安,之後又拿掃把杆打彎,打罵持續時間2小時後,出現休克等症狀,安某與妻子將小安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當日,安某投案自首,因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已被拘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12歲男孩偷手機被父親毆打身亡,孩子偷竊有什麼心理動機?
    近日,黑龍江清河一名12歲的男孩因盜竊手機店4部手機,被父親暴打2個小時,經搶救無效死亡。 10月15日,男孩小安從一家手機店的窗戶進去,偷走4部手機和一些現金。同時,小安的繼母在家發現他在玩手機,覺得可疑,立即帶他去學校見老師,小安承認是在手機店偷的。 小安父親得知此事後從外地趕回,11月1日晚,在家中用電源線、跳繩、掃帚抽打兒子,2個小時後,兒子出現口渴、疼痛、休克的症狀,小安父親、繼母將其送往醫院,但因傷勢過重死亡。
  • 13歲男孩地下車庫吃住6天:比起孩子的叛逆,更重要的是父母覺醒
    毀掉孩子一生的隱形殺手,不是貪玩,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愛」,是父母帶著「愛」的打罵式教育。02 孩子叛逆的根源在父母打罵孩子原本是想給孩子一個下馬威,讓孩子長記性,沒料到,正是自己親手把孩子推到極端。
  • 這樣的家庭有多可怕!河北墜樓女嬰父親承認重男輕女
    為其母親可悲:報導中有提到其母親每個月因病退休每個月有4000多的工資收入,那麼試想一下,沒有病之前一定是一個高知識、有一定能力的女性,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產後抑鬱甚至被社區送進了精神病院,然後又被老公接出來,本以為是可以得到好的照顧,然後確實為他傳宗接代,一個精神上有問題的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同樣會生出智力有問題的孩子,她的老公沒有考慮
  • 惡父逼兒子吃手機,將其打吐血:面對叛逆孩子,「硬碰硬」最愚蠢
    前段時間,鎮江的一個孩子因為玩手機遭了殃。這天,男孩爸爸出差回來,發現男孩瞞著爸媽沒日沒夜的玩手機,還導致成績下滑。,更是威脅到:以後哪個手指碰手機,就剪掉哪個手指!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很多家長困惑,為什麼孩子越大越叛逆?無論怎麼管教都不聽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為什麼男孩更容易叛逆?讀懂孩子叛逆的3個真相,養成暖男並不難
    叛逆的本質上是一個人自我覺醒的過程,這件事不分性別,每個人都會有所謂"叛逆"的階段。而之所以人們對於男孩的叛逆更為忌憚,主要是因為男孩和女孩在叛逆期的表現方式不同,他們只是「看起來更叛逆」。
  • 「媽別打了,我不玩手機了!」6歲男孩跪地求饒,寶媽卻無動於衷
    導讀:「媽別打了,我不玩手機了!」6歲男孩跪地求饒,寶媽卻無動於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別打了,我不玩手機了!」6歲男孩跪地求饒,寶媽卻無動於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男孩父親:從男孩到男人需要些什麼
    本文由原作者、爸媽營內容合作夥伴【強哥麻麻】授權爸媽營轉載,其微信號是:qianggemama_sh,歡迎關注!你家娃爸是不是沒有花多少時間來陪伴兒子?你家娃爸是不是覺得養育孩子主要是媽媽(或老人)的責任?你家娃爸會不會和兒子說:「哭不是男子漢!」你家娃爸是不是總對兒子說:「你這樣不像個男孩兒!」
  • 16歲男孩沉迷手機遊戲已經退學,特別叛逆的孩子這樣做比較好
    16歲男孩沉迷手機遊戲非常嚴重怎麼辦?我孩子今年上高一,由於初三的暑假沒有管好,一直玩遊戲,到了開學,遊戲癮一直沒減,上課睡覺,放假就玩遊戲,現在已經退學在家,這樣的孩子要如何教育才好,怎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現階段應該做什麼?其實面對這類型的孩子,第一控制孩子打遊戲的時間,第二引導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 嚴厲爸爸與嚴格爸爸,在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教育上,誰是合格父親?
    同時,我又驚人的發現,這幾個青春期孩子問題根源背後都指向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這些孩子都有一位嚴厲的父親。所以今天我特意撰文一篇,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來談談父親這個角色,在面對進入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同的應對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