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採訪實錄
DIA:作為中國設計界的老朋友,您和中國許多高校設計專業都有合作和交流,請問您是怎麼樣看待這種中日高校之間設計的交流合作?
渡邊誠:很多中國的企業開始迅速發展了,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重視設計。我們與中國高校之間的交流是逐漸密切的,我十年前只是作為老師前來中國學校教學。從3-4年前開始,中日高校之間開始分享專業知識,現在我們的學校裡開展設計相關的工作坊,我們現在跟中國的大學每年有6-7次的互動交流,以工作坊等各種形式開展。因此,中日高校之間,同學們之間能有很好的交流和學習。
DIA:大獎搭建了作品孵化後期推廣平臺,把一些作品真正地推向商品市場。以水馬為例,它是大獎第一屆的參賽作品,在最近大獎主辦的路演活動中獲得了風投的關注,也獲得了一定的融資。您是怎麼樣看待一個工業設計類的大獎同時也構建推廣平臺的?
渡邊誠:DIA的構想非常好,「智造」一詞很能吸引世界的關注。設計很注重產品內部的構建,但是未來的設計會融合各個領域的「智慧」。DIA的評價標準創新性很強,也很符合國際設計類獎項的評審趨勢。
DIA:DIA是中國設計領域的首個學院獎。您作為學術背景強的專家,怎麼看待DIA這樣有別於別的獎項的學術性獎項?
渡邊誠:學院的基礎是教學和研究,但是舉辦具有學院性的獎項是將學術性融合到大獎中,這樣更學以致用,能產生更多的可能性,這樣的獎項具有創新的思維,走在設計界的前沿。
DIA:對於近些年湧現出來的諸多設計類的大賽,您認為預示著當今設計界一種怎樣的發展趨勢?
渡邊誠:設計本身就有責任去創造新的事物來引領未來的發展趨勢。在50-60年前,當時的「工業設計」是一個很時興的想法。因為在60年前,只有像是「工程創新」等等的詞。但是「設計」所涉及的面很廣,注重比如產品的形狀,外形,顏色等等。現今的設計,除了之前對形狀、外形、顏色的重視,更多的是關注如何對社會做出貢獻。所以「社會創新」的提出旨在解決社會的問題,幾年前的「服務設計」慢慢演變融入到「社會創新」中,這也是一個發展的趨勢。